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紫锥菊粉对大鼠的毒性作用,评价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均为4组,每组20只。每组分别以0mg/kg(Ⅰ组)、250mg/kg(Ⅱ组)、500mg/kg(Ⅲ组)、1000mg/kg(Ⅳ组)浓度灌胃,1次/d,连灌90d。观察灌胃紫锥菊粉45d和90d大鼠生理及生化指标,并进行病理解剖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在试验条件下,未发现紫锥菊粉对大鼠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长期重复应用无亚慢性毒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一种新兽用止泻复方制剂的安全性,本试验对该复方制剂进行了经口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研究。急性毒性试验采用最大给药剂量法对20只Wistar大鼠进行经口灌服制剂。亚慢性毒性试验将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经口染毒剂量分别为3 000、1 500、750和0 g/kg体重,连续染毒30 d。试验期间观察一般临床状况,每周测量大鼠体重并据此调整染毒剂量。试验结束后测定试验动物血液学、血清生化指标,并进行大体解剖学观察,称取各组主要脏器并计算脏器系数,对高剂量组和对照组大鼠的主要脏器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该制剂经口染毒LD50均大于5 g/kg体重时,所有大鼠均存活。亚慢性毒性剖检发现,高剂量组除个别大鼠心脏、肺脏、睾丸(♂)出现轻度淤血外,其他各剂量组的实质器官均未发现异常变化;血液学指标中除高剂量组的单核细胞比率、红细胞压积水平显著下降(P<0.05)外,其余各组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根据WTO有关外源性化学物急性毒性分级标准,该制剂属实际无毒物质;亚慢性毒性试验也未发现该制剂对大鼠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短期重复应用至少在1 500 mg/kg饲喂条件下无亚慢性毒性。  相似文献   

3.
探索紫锥菊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成年小鼠80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免疫抑制模型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00 mg/kg),免疫抑制小鼠紫锥菊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正常对照小鼠紫锥菊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免疫抑制小鼠紫锥菊提取物组和正常对照小鼠紫锥菊提取物组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100mg/kg、50 mg/kg、25 mg/kg灌胃,连续灌胃21d,测定其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和血清溶血素水平。试验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显著降低(P0.05),血清溶血素水极显著降低(P0.01);正常小鼠高剂量试验组脾脏指数显著提高(P0.05);紫锥菊高、中剂量组胸腺指数显著提高(P0.05),血清溶血素水平显著提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免疫抑制小鼠紫锥菊高、中剂量组脾脏指数极显著提高(P0.01);各试验组胸腺指数极显著提高(P0.01);紫锥菊高、中剂量试验组血清溶血素水平有极显著提高(P0.01),低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评估氟苯尼考预混剂对Wistar大鼠的口服急性毒性,使用OECD修订的改良上下法(UDP)测定半数致死量(LD_(50)),通过体重、脏器系数、血液学、临床化学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确定在急性暴露下氟苯尼考预混剂对Wistar大鼠的生物系统和主要器官的不良影响。根据氟苯尼考的LD_(50)5 000 mg/kg,选择上下法的限度试验,使用固定数量(5只)的动物,给药剂量为2 000 mg/kg,连续观察14 d,记录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并由AOT425StatPgm程序计算得到LD_(50),另外用3只大鼠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5只大鼠均未死亡,LD_(50)2 000 mg/kg;试验期间,给药组未表现出可见的毒性反应迹象;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的血液学参数无显著性变化;在临床化学检查中,给药组的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变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药物制剂对肝脏存在毒性损伤;剖检观察中无明显的眼观变化,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给药组对主要器官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及十二指肠均无毒性损伤作用,暂无法确定其毒性靶器官。结果表明,氟苯尼考预混剂在安全剂量范围内使用是安全可靠的,更多的毒性信息仍需进行长期毒性试验来确定。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评估氟苯尼考预混剂对Wistar大鼠的口服急性毒性,使用OECD修订的改良上下法(UDP)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通过体重、脏器系数、血液学、临床化学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确定在急性暴露下氟苯尼考预混剂对Wistar大鼠的生物系统和主要器官的不良影响。根据氟苯尼考的LD50>5 000 mg/kg,选择上下法的限度试验,使用固定数量(5只)的动物,给药剂量为2 000 mg/kg,连续观察14 d,记录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并由AOT425StatPgm程序计算得到LD50,另外用3只大鼠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5只大鼠均未死亡,LD50>2 000 mg/kg;试验期间,给药组未表现出可见的毒性反应迹象;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的血液学参数无显著性变化;在临床化学检查中,给药组的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变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药物制剂对肝脏存在毒性损伤;剖检观察中无明显的眼观变化,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给药组对主要器官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及十二指肠均无毒性损伤作用,暂无法确定其毒性靶器官。结果表明,氟苯尼考预混剂在安全剂量范围内使用是安全可靠的,更多的毒性信息仍需进行长期毒性试验来确定。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较长期摄入清营颗粒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作用。选用8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4组染毒剂量分别为0、5、10、20 g/kg体重的清营颗粒,连续给药30d。结果显示,10、20g/kg体重的清营颗粒对大鼠采食量、个别血液学指标及脏体比有一定影响,但未引起组织病理学变化。此外,5g/kg体重的清营颗粒对大鼠未表现明显的毒性作用。综上所述,清营颗粒对大鼠的无毒作用剂量(NOEL)为5 g/kg体重。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通过研究黄丝藻粉对大鼠的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试验,初步评价其饲用安全性。5 000 mg/kg体重黄丝藻粉灌胃给予Wistar大鼠进行急性毒性试验;黄丝藻粉按0、1 250、2 500、5 000 mg/kg 添加于饲料中饲喂大鼠,进行90 d亚慢性毒性试验。每周称量大鼠体重与饲料消耗,分别于喂养 45、90 d 时剖检,进行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计算脏器系数,并对主要脏器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5 000 mg/kg体重黄丝藻粉给予大鼠均未出现死亡,LD50>5 000 mg/kg体重,根据WHO对化学物质的毒性评级,黄丝藻粉属于实际无毒物质。亚慢性毒性试验中,高、中、低剂量黄丝藻粉饲喂大鼠90 d后平均饲料消耗、体增重、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处理组血常规指标、低剂量组血液生化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高、中剂量组除血液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外,其他血液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高、中剂量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在大鼠正常生化指标范围内;解剖及主要脏器HE染色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黄丝藻粉属于实际无毒物质;5 000 mg/kg添加剂量喂养大鼠90 d,未观察到明显的有害作用,有望在动物饲料中添加应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兽医学报》2019,(7):1385-1387
为探讨紫锥菊颗粒对鸡新城疫、禽流感抗体效价、生产性能、生产效益的影响,齐鲁晟华制药有限公司联合某大规模养殖场进行临床试验验证:选取60 000只鸡,分为4组,即空白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从4日龄开始服用紫锥菊颗粒,每吨饲料中分别添加紫锥菊颗粒0,2.0,1.0,0.5 kg,连续服用10 d。结果显示,每吨饲料中添加2.0和1.0 kg紫锥菊颗粒组在提高抗体效价,鸡只成活率以及生产性能方面,与未使用紫锥菊颗粒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计算,平均每只鸡多赚取0.35元。紫锥菊颗粒可以通过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对细菌和病毒抗感染的能力,提高肉鸡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9.
试验通过蝉花菌质亚慢性毒性评价其安全性,为蝉花菌质作为饲料原料在畜牧行业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50000 mg/kg饲料(高)、10000 mg/kg饲料(中)和2000 mg/kg饲料(低)三个剂量组,另设一个阴性对照组,对大鼠连续染毒90 d,分析受试大鼠的食欲、饮水、增重、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和病理学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蝉花菌质在2000~50000 mg/kg饲料剂量内连续染毒90 d,受试大鼠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平均日采食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0.31%、0.89%、0.19%,受试大鼠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平均日饮水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2.91%、2.48%、1.06%,受试大鼠高、低两个剂量组平均日增重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0.53%、0.26%,受试大鼠中剂量组平均日增重分别较对照组降低了0.47%,但以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受试大鼠的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和病理学指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也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在试验中期和试验结束时对高剂量组及阴性对照组试验大鼠的心、肝、脾、肾、十二指肠等主要脏器的组织切片进行观察发现,受试物高剂量...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剂量枙子提取物ZG长期毒性对大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将健康Wistar系大鼠分高、中、低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照200mg/kg.d、100mg/kg.d、50mg/kg.d剂量的ZG给大鼠灌服,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连续服用30d,在试验期的第30天和第45天每组分别处死10只大鼠,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血清的血红素、肌酐、胆红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蛋白用药期及恢复期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恢复期结束时血清各生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探索紫锥菊提取物对小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成年小鼠80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免疫抑制模型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溶液100 mg/kg)、免疫抑制试验组和正常试验组。免疫抑制试验组和正常试验组分别以低、中、高不同剂量紫锥菊提取物(25 mg/kg·d、50 mg/kg·d和100 mg/kg·d)进行灌胃,连续灌胃4周后,测定其血清细胞免疫因子含量。试验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免疫抑制模型组的IL-2、IL-6和TNF-α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而不同剂量正常试验组的IL-2、IL-6和TNF-α含量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免疫抑制模型组相比,紫锥菊低、中、高剂量免疫抑制试验组IL-2、IL-6和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高剂量免疫抑制试验组小鼠的IL-2、IL-6、TNF-α水平分别升高25.21%、29.24%、67.38%。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通过研究黄丝藻粉对大鼠的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试验,初步评价其饲用安全性。5 000 mg/kg体重黄丝藻粉灌胃给予Wistar大鼠进行急性毒性试验;黄丝藻粉按0、1 250、2 500、5 000 mg/kg添加于饲料中饲喂大鼠,进行90 d亚慢性毒性试验。每周称量大鼠体重与饲料消耗,分别于喂养45、90 d时剖检,进行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计算脏器系数,并对主要脏器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5 000 mg/kg体重黄丝藻粉给予大鼠均未出现死亡,LD_(50)5 000 mg/kg体重,根据WHO对化学物质的毒性评级,黄丝藻粉属于实际无毒物质。亚慢性毒性试验中,高、中、低剂量黄丝藻粉饲喂大鼠90 d后平均饲料消耗、体增重、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处理组血常规指标、低剂量组血液生化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高、中剂量组除血液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外,其他血液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高、中剂量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在大鼠正常生化指标范围内;解剖及主要脏器HE染色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黄丝藻粉属于实际无毒物质;5 000 mg/kg添加剂量喂养大鼠90 d,未观察到明显的有害作用,有望在动物饲料中添加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紫锥菊提取物对SD大鼠心肌组织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选择60只SD大鼠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成对照组、不同质量浓度组(10、20、40 mg/kg),每组15只,进行饲养试验。饲养结束后,麻醉并取出心脏,检测心肌组织各生化指标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心肌组织做病理检测。SD大鼠随着添加紫锥菊提取物浓度增加,SD大鼠氧化应激指标ROS含量和MDA含量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添加10、20、40 mg/kg紫锥菊提取物组SD大鼠ROS和MD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D大鼠抗氧化指标SOD、GSH-Px和CAT活性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添加10、20、40 mg/kg紫锥菊提取物组SD大鼠SOD、GSH-Px和CA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D大鼠呼吸链复合体Ⅰ和呼吸链复合体Ⅲ活性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显著上调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Ⅲ活性(P<0.05);SD大鼠Ca2+-ATP酶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添加20、40 mg/kg紫锥菊提取物组SD大鼠Ca2+-ATP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  相似文献   

14.
根据小鼠的体质量,以不同剂量经口连续染毒纳米氧化锌,90d后摘眼球取血,对血脂、血糖、肝脏抗氧化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80mg/kg剂量组小鼠血糖显著高于160mg/kg剂量组(P<0.05)。对照组、80mg/kg剂量组小鼠血糖极显著高于40mg/kg剂量组(P<0.01);40,80 mg/kg剂量组小鼠血脂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60mg/kg剂量组小鼠血脂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0,160 mg/kg剂量组小鼠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0mg/kg剂量组小鼠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80mg/kg剂量组(P<0.05),各组间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80,160mg/kg剂量组小鼠肝脏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40mg/kg剂量组(P<0.05),80mg/kg剂量组小鼠肝脏过氧化氢酶活性极显著高于40 mg/kg剂量组(P<0.01);40,80mg/kg剂量组小鼠肝脏Cu-Zn 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60 mg/kg剂量组小鼠肝脏抑制羟自由基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40mg/kg剂量组及80mg/kg剂量组(P<0.05);随染毒剂量增加,小鼠肝脏MDA含量增加,但各组间含量差异不显著;随染毒剂量增加,小鼠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但各组间活性差异不显著。各组间肝脏H2O2含量、总SOD活性无显著性差异。病理学检查发现,大脑细胞存在噬神经现象,脾脏红髓与白髓的界限不清晰;肺泡壁增厚,局部炎性细胞浸润,曲精小管间的间隙增大,生精细胞排列紊乱、脱落。结果表明:经口连续染毒纳米氧化锌90d能影响雄性小鼠肝脏抗氧化系统,导致小鼠糖、脂代谢紊乱,引起高脂血症,纳米氧化锌对雄性小鼠具有神经毒性及生殖毒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火炭母临床用药的安全性,试验进行火炭母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和大鼠的长期毒性研究。在急性毒性预试验中,SPF级KM小鼠最高攻毒剂量达到6 000 mg/kg时所有小鼠未死亡,故正式试验SPF级KM小鼠每个重复10只(雌雄各半),一次性灌胃给药,重复2次,给药后4 h内仔细观察受试小鼠的临床表现,连续观察7 d。长期毒性研究中,将8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火炭母高剂量组(40 g/kg)、中剂量组(20 g/kg)、低剂量组(10 g/kg)和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高、中、低剂量组连续饲喂药化饲料30 d,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30 d。攻毒结束后每组随机取10只大鼠(雌雄各半),后腔静脉采血用于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检测;按照动物福利安乐死后进行大体剖检变化观察,采集主要脏器测量脏器系数,对高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的主要脏器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每组剩余的10只大鼠用于恢复试验,攻毒组大鼠药化饲料换成基础日粮,继续饲养15 d后检测以上项目。结果表明:急性毒性研究中,火炭母半数致死剂量(LD50)大于5 000 mg/kg,属于实际无毒级别。长期毒性研...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紫锥菊提取物-菊苣酸在低氧环境下影响SD大鼠肝脏脂肪代谢的分子机制。选取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6~8周龄,(192±7.35)g)(P>0.05),适应性喂养2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不同浓度CA组(10、20、40 mg/kg),每组15只,连续灌胃49 d。4组大鼠均自由采食和饮水,灌胃第50天对SD大鼠进行麻醉处理后,采集肝脏组织,并通过油红O染色法计算各组大鼠肝脏组织油滴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以及测定PPAR信号通路关键因子PLIN2、PLIN5、PPARα、PPARγ、RXRα的表达情况。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紫锥菊提取物-菊苣酸组极显著降低油红O染色面积(P<0.01);PPAR信号通路关键因子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紫锥菊提取物-菊苣酸组显著降低PLIN2、PLIN5、PPARα、PPARγ、RXRα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P<0.05),其中以添加10 mg/kg紫锥菊提取物-菊苣酸组对PLIN2、PLIN5、PPARα、PPARγ、RXRα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效果最显著(P<0.05)。结果表明,紫锥菊提取物-菊苣...  相似文献   

17.
试验通过对芩术安胎散的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和临床安全性进行研究,为芩术安胎散对家猫先兆性流产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急性毒性试验:制备芩术安胎散药液,取6周龄健康昆明小白鼠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第1~4组的给药剂量分别为6 000、4 800、3 840和3 072 mg/kg,对照组给予等量纯净水,10 d内观察有无中毒和死亡,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另取6周龄健康昆明小白鼠20只,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给予2.0 g/mL芩术安胎散药液,18 h内灌服3次,每次0.8 mL,对照组给予等量纯净水,给药后饲养7 d,计算最大耐受量(MTD)。亚慢性毒性试验:24只7周龄SD雌性大鼠随机均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在30 d内,每日分别给予4 800、2 400和1 200 mg/kg芩术安胎散,对照组以等量纯净水进行灌胃,每日观察和记录各组大鼠的精神状态、有无中毒症状和死亡;第31天对各组大鼠称重、采血,进行血液学检测,剖检各组大鼠,观察主要脏器有无病变并制作病理切片。临床安全性试验:选取2~5岁健康雌性家猫20只,适应性饲养10 d,随机分组,每组5只,分别为低剂量组(1倍临床推荐剂量:1.15 g/kg)、中剂量组(3倍临床推荐剂量:3.45 g/kg)、高剂量组(5倍临床推荐剂量:5.75 g/kg)及空白对照组,将药物置于胶囊内,口服给药,空白对照组给予空胶囊,每日1次,连续给药7 d,每日观察各组家猫食欲、精神状态及排便情况,于第8天对各组家猫进行静脉采血,检测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急性毒性试验无小鼠死亡,LD50>6 000 mg/kg;小鼠对芩术安胎散的最大耐受量为240 g/kg,表明该受试药物无明显毒性。在亚慢性毒性试验中,各组大鼠的生长发育情况、血常规指标、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高、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对照组相比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下调(P<0.05),除此之外的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病理剖检和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显示,高剂量组大鼠主要组织器官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异常。在临床安全性试验中,不同剂量组家猫精神状态、被毛光泽度、粪便情况均正常,血液学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中药芩术安胎散无明显毒性,家猫按临床推荐剂量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紫锥菊提取物对育肥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腹泻率、血清生化指标、器官指数、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择3~4月龄、体况相近的断奶萨寒公羔27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枯草芽孢杆菌组及紫锥菊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羊),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100 mg/(kg BW·d)枯草芽孢杆菌(活菌数≥5×108CFU/g)(枯草芽孢杆菌组)及基础饲粮+100 mg/(kg BW·d)紫锥菊提取物(紫锥菊组)。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各组平均日增重、干物质采食量和料重比无显著差异(P0.05),枯草芽孢杆菌组与对照组、紫锥菊组相比,整个育肥期干物质采食量分别降低了12.07%和8.87%。2)与对照组相比,枯草芽孢杆菌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紫锥菊组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枯草芽孢杆菌组腹泻率,血清尿素氮、白蛋白、甘油三酯和葡萄糖浓度显著降低(P0.05),血清总蛋白、球蛋白浓度及脾脏指数、肺脏指数显著提高(P0.05);紫锥菊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球蛋白浓度显著升高(P0.05),血清白蛋白、尿素氮浓度显著降低(P0.05)。4)与对照组相比,枯草芽孢杆菌组屠宰率、GR值、眼肌面积和羊肉p H、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均无显著变化(P0.05),羊肉剪切力、水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羊肉熟肉率显著升高(P0.05);紫锥菊组羊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由此可见,枯草芽孢杆菌可以显著提高育肥羊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和免疫性能,改善肉品质;紫锥菊提取物对育肥羊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有提高作用,对血清生化指标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急性毒性试验中,给予试验组小鼠不同浓度的清瘟败毒颗粒水溶液,测定清瘟败毒颗粒的半数致死量和最大耐受量;在亚慢性毒性试验中,试验组大鼠以88,44,22g/(kg·d)的剂量连续经口给药42d,并另设灌服生理盐水对照组,在给药后观察大鼠的生长发育、血液学和血液生化、脏器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急性毒性试验没能测出清瘟败毒颗粒的半数致死量;小鼠经口灌服受试药物的最大耐受量高于132g/(kg·d);在亚慢性毒性试验期间,各给药组大鼠体重、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急性毒性试验表明清瘟败毒颗粒无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试验表明连续口服给药较安全。  相似文献   

20.
在急性毒性试验中,给予试验组小鼠不同浓度的清瘟败毒颗粒水溶液,测定清瘟败毒颗粒的半数致死量和最大耐受量;在亚慢性毒性试验中,试验组大鼠以88,44,22g/(kg·d)的剂量连续经口给药42d,并另设灌服生理盐水对照组,在给药后观察大鼠的生长发育、血液学和血液生化、脏器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急性毒性试验没能测出清瘟败毒颗粒的半数致死量;小鼠经口灌服受试药物的最大耐受量高于132g/(kg·d);在亚慢性毒性试验期间,各给药组大鼠体重、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急性毒性试验表明清瘟败毒颗粒无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试验表明连续口服给药较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