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惠州口岸进境粮谷截获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惠州口岸2013~2015年进境粮谷及截获疫情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不同种类的进境粮谷、不同来源国的粮谷携带有害生物的种类和截获的种次数,结果表明,进境高粱、玉米和大麦携带有害生物的风险较高,而来源于美国、法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进境粮谷携带有害生物风险较高,同时总结了进境粮谷截获有害生物的类别和检疫性杂草名单,为今后惠州口岸进境粮谷检疫监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进境粮谷需求量日益增加,其携带的有害生物给我国的生态安全带来威胁。本文就工作中发现的进境粮谷后续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如何做好后续监管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以达到保护辖区内生态安全、减少疫情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福州口岸进境散装粮食截获疫情分析及防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福州口岸进境散装粮谷的基本情况,并对福州口岸2014~2016年进境散装粮谷疫情截获情况进行了分析,明确了进境散装粮谷携带重要有害生物名单。结合前期对口岸调研发现的问题,开展了疫情防控的技术研究,提出了口岸疫情防控技术要点,为提升口岸进境散装粮谷疫情防控能力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进境粮谷容易携带各类有害生物,尤其是一些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2010年,外高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承担了上海市良友新港进境大轮散装粮谷的检验检疫工作。严格把关,依法施检,在全年18船次的检验检疫中,多次检出豚草、三裂叶豚草、假高粱、美丽猪尿豆、法国野燕麦等检疫性杂草,有效地防止了植物疫情疫病和有毒有害物质的传入传播,保障了进境粮谷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进境集装箱空箱携带有害生物的种类和规律,进一步探讨进境空箱的检疫监管对策,笔者对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间盐田港口岸进境集装箱空箱中截获有害生物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共截获各类医学媒介生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及一般性有害生物共计97种222批次,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由此说明进境集装箱空箱携带有害生物疫情复杂,应对进境空箱加强卫生和植物检疫监管,以防止疫情和有毒有害物质随集装箱携带入境.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近年来口岸在进境矿石中截获有害生物的数据,明确了主要疫情类别,易携带疫情矿种及疫情多发季节。进一步分析了进境矿石疫情的来源及可能的入侵途径,并对相关检疫监管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茵  魏文静  韩颖  祝建新  乔宁 《植物检疫》2022,(1):83-84,封3
本文对江西口岸2018-2020年进境粮谷携带杂草种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进境粮谷携带大量杂草种子,共计25科134种4646种次,其中检疫性杂草6科14种616种次.检出数量最多的检疫性杂草是硬雀麦.来源于乌克兰、澳大利亚和美国的进境大麦、玉米和高粱携带有害生物的风险较高.本文总结了江西口岸进境粮谷中检疫性杂草名...  相似文献   

8.
进境大豆检验检疫监管质量控制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大进大出的格局基本形成,其中进口粮谷数量大,流向广,危险性有害生物、有毒有害物质、转基因产品都是检验检疫监管极为敏感的内容。进口粮谷中大豆不仅进口量最大,而且全部为转基因产品,携带危险性有害生物和有毒有害物质几率也很高。连云港口岸是全国重要的进境大豆接卸口岸之一,近年进口量都在200万t以上,流向辖区内大型现代化临港油脂加工厂和辖区外的江苏、河南、陕西、山东、四川、湖北、新疆等地。为做好检验检疫监管工作,我们尝试开展了进境大豆检验检疫监管质量控制体系(简称进境大豆监管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取得了一些成绩,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予以介绍。1进境大豆监管质量控制体系的内涵进境大豆监管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就是通过对影响质量的危害性分析和关键点控制,建立一个预防性的、全过程控制的全面质量保证体系,ISO9000管理体系和HACCP管理体系在不同质量管理领域的成功应用为此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对进境大豆从检疫审批、口岸检验检疫到港口装卸、储存、运输、加工及土块和下脚料收集处理、进口数量核销、产品质量安全和疫情监测、检验检疫机构内部衔接等诸多监管环节进行风险分析和关键点控制,建立一套涉及各方全员参与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9.
2014~2015年中国进境植物疫情截获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2014~2015年中国进境植物疫情截获情况进行数据统计,重点分析不同检疫业务类型、有害生物类别、来源地的疫情截获数据和检疫性有害生物截获情况。分析表明:进境植物疫情截获数据持续增长,疫情主要来源渠道为进境货物,废纸携带有害生物风险增高,昆虫、杂草、真菌为截获次数最多的有害生物类别,美国、巴西、澳大利亚是截获有害生物次数最多的来源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从进境粮谷情况、杂草和检疫性杂草截获种类和频次整理分析临沂地区2014—2016年进境粮谷杂草疫情,以期对进口粮谷的检疫工作及其后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广东口岸2011~2016年进境水果疫情截获情况进行统计,对所截获不同水果的疫情、不同来源地的疫情及检疫性有害生物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进境水果检验检疫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监管对策,为进境水果检验疫监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近年来我国对大宗散装粮谷进口量的增加,检验检疫部门从中截获的杂草的种类和数量呈不断增长之势。本文以张家港口岸为背景,分析了进境粮谷携带杂草的情况,着重透过杂草检疫工作的背后指出了货物携带杂草存在的隐患。并针对如何改变进境粮谷携带杂草严重的状况。提出了探讨性的应对措施防止入境杂草造成为害。  相似文献   

13.
广东口岸进境植物检疫截获疫情工作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陈小帆  武目涛 《植物检疫》2004,18(3):187-188
加强进境植物的检验检疫和监管工作,对有效防止进境有害生物传入、扩散和保护农林业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广东口岸近几年始终把疫情检出率作为进境植物检疫工作的重点,较好地发挥了检验检疫把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2001~2010年间辽宁口岸进境原木疫情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了进境原木截获有害生物种类特点、疫情年发生规律特点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对今后的检疫监管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上海口岸2011~2013年进境非洲原木有害生物截获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入境非洲原木种类多,进口数量增长快,携带疫情风险高。进境非洲原木携带有害生物特点,主要是有害生物来源地相对集中在热带雨林地区,种类丰富,且以昆虫为主。分析表明有害生物截获与寄主及原木入境时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并提出了应对非洲原木传带有害生物的检疫对策。  相似文献   

16.
对2003-2013年全国口岸进境水果截获的各类疫情进行统计分析.全国进境水果中截获有害生物总计2043种388831种次,检疫性有害生物130种25450种次;从130多个国家及地区进境水果中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其中截获数量最多的国家是泰国;截获最多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为杧果果核象甲(Sternochetus mangiferae).针对疫情截获情况,提出在水果检疫查验过程中应关注的工作重点,为更好地开展水果检疫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统计分析了2011—2017年哈尔滨口岸进境邮寄物截获物种类及检出有害生物情况,并以2016年和2017年为例,分析了进境邮寄物疫情截获不同来源地情况。通过分析结果,提出了加强进境邮寄物检疫监管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掌握进境植物及植物产品携带危险性有害生物的情况,以便进一步做好外来有害生物的防控工作,本文对东港口岸不同年份有害生物截获情况、不同来源国有害生物截获情况、不同植检业务有害生物截获情况和植物有害生物监测情况等进行统计和分析。根据疫情分析结果,针对当前防控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国门生物安全的防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进境植物性废弃物的疫情分析与检疫监管黄埔动植物检疫局李学防邱日长陈仁兴目前,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对进境植物性废弃物的监督管理工作仍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存在着有害生物借此扩散的可能性,因此,加强进境植物性废弃物的监管对完善检疫工...  相似文献   

20.
进境泰国水果携带有害生物疫情分析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与泰国水果贸易额的逐年增加,我国口岸从泰国进境的水果中截获到大量的有害生物疫情。本文分别从疫情截获量、截获种类、截获寄主和截获方式等疫情特征对我国口岸2005~2011年截获的泰国水果携带有害生物疫情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截获泰国水果及木包装上的检疫性有害生物达28个种(属),病害较少,其中实蝇类12种(属)共2978种次、介壳虫类4种共1877种次,是关注度最高和潜在危害最严重的类群;从寄主来看,榴莲、莲雾、芒果是携带疫情最多的3种水果,易携带的有害生物分别为蚧类、实蝇类和象甲类;榴莲和莲雾在货检中疫情截获量较大,芒果携带疫情以旅检为主;货检中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主要为番石榴实蝇、橘小实蝇和南洋臀纹粉蚧,旅检中截获量较大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主要有番石榴实蝇、橘小实蝇和为害芒果的象甲类害虫。针对以上疫情特点提出加强疫情监测,提升口岸鉴定监管能力,强化产地预检和除害处理措施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