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浙江省香菇产业发展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浙江的地理环境、香菇发展历史。分析总结浙江省近五年香菇的发展态势,包括香菇栽培产业规模和结构,菌种的供应体系,原辅材料的种类及其来源,生产栽培模式,产品形式和销售情况。在香菇产业发展中,政府给出5方面的政策措施及5个发展规划要点。  相似文献   

2.
信息荟萃     
“庆元香菇”被确定为全国农业标准化项目最近 ,“庆元香菇 (干品 )标准化栽培示范区” ,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查 ,被确定为第四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据悉 ,该县在申报庆元香菇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的同时 ,就开始试行香菇标准化生产。“庆元香菇”国家标准的颁布实施 ,更为庆元香菇组织生产和产业的提升发展提供了依据。庆元香菇被确定为全国农业标准化项目后 ,通过“示范区”项目推广 ,将有效推进该县香菇标准化生产的提升提速发展。 浙江省庆元县工商局 胡光一 ,骆小宾平菇生产富了高寨村 :河南省滑县四间房乡高寨村 ,依靠地理、…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6月6日至8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和中国食用菌商务网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香菇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食用菌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讨会在辽宁省丹东市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食用菌生产经营企业负责人等300多人参加会议。本次大会以"推动创新、转换动能、促进发展"为主题,围绕香菇生产加工技术、产品品牌打造和流通渠道建设,以及食用  相似文献   

4.
曹斌 《食药用菌》2020,28(4):233-237
通过对我国香菇主产区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和出口加工企业的电话调研,综合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长期化背景下我国香菇产业发展趋势得出:近年我国香菇产业发展形势良好,生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全面增加,产区集中度提升。但受疫情长期化的影响,香菇产业将出现整体萎缩,具体表现为生产经营主体减少、香菇总产量下降、产业结构调整和扶贫攻坚难度加大。建议提升防疫意识、防止疫情反复,依托新零售、新业态增加生产经营主体收入,出台产业扶持政策,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我国香菇产业的冲击。  相似文献   

5.
丽水莲都区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阐述了丽水市莲都区食用菌产业的特色和优势,分析当前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莲都区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引导和建立本地香菇生产的集聚地;摸索5万袋规模化的食用菌生产摸武;鲜菇保鲜技术和小包装技术的攻关;建立食用菌其它品种和香菇新品种的储备库和配套技术储备;实施品牌战略,提升食用菌产品的商品化。  相似文献   

6.
综合近年来中国香菇产业发展变化趋势以及产品市场的变化,对香菇产业发展的地域迁徙做出一个判断,而这个判断的依据就是基于周年生产优质香菇的可能性及对优质香菇生产环境选择的重新认识;与过去认识最大的不同在于:生产优质香菇的前提是较为干燥的空气环境和培养料含水量的缓慢下降,日均温度在20℃以下时,温度对香菇质量影响并不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4月26日,浙江省食用菌菌棒工厂化生产技术现场观摩会在"中国香菇之乡"磐安县召开。浙江省农技推广中心主任王岳钧、副主任鲁长根,以及来自全省的食用菌专家、示范基地负责人等共120余人齐聚磐安,共同探讨食用菌发展新技术、新模式,促进食用菌产业提升发展。会议观摩了磐安县玉山镇铁店村富盛农场的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技术、菌棒集中培养模式和夏季香菇出菇管理技术,同时参观考察了万苍乡金土地农业公司的南方温室大棚香菇生产等现场;听取了磐安、庆  相似文献   

8.
香菇是庆元县的传统产品和优势产业。为进一步提高庆元香菇国内外市场声誉、全面提升食用菌产业。庆元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充分利用庆元香菇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和“庆元香菇”国家标准颁布实施的契机,在全县范围大力推广香菇标准化生产。2 0 0 3年,该县香菇标准化生产规模已达2 0 0 0万袋。通过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效益明显提高;香菇产量比原来提高1 5~2 0 % ;干菇价格每公斤比同类普通菇高5元左右。目前该县已有2 0多个行政村开展香菇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受训菇农上千人,标准化香菇生产规模拟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一倍,争取达到4 0 0 0…  相似文献   

9.
卢淑芳 《食用菌》2017,(3):8-10
总结磐安县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五统三分"生产新模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经验,提出了:育龙头建基地,提升经营主体统领能力;强政策重扶持,提高菌棒集约化发展能力;补短板促融合,提升产业发展层次;优服务搭平台提后劲等转变香菇生产方式,促进香菇产业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陈文杰  马清河  韩韬 《食用菌》2011,33(2):33-34
香菇是我国食用菌的主要栽培品种以南方生产为主,随着香菇栽培的北移,从全年生产上拉长了香菇的夏季出菇时间,但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6-9月仍是香菇生产的淡季,就是在我国的北方地区也不能正常生产,不但影响了产量,还使得这一时期香菇产品出现断档,制约了香菇产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对日本香菇菌种生产企业调研以及结合相关材料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日本香菇菌种研发情况和菌种生产企业的产品管控特点。日本香菇菌种研发历史较长,法律体系完备、民间团体作用较大。了解到日本香菇菌种生产企业仅对外销售栽培种,生产流程分为12个环节。品质管控具有严格把控原料品质、保持作业环境洁净、开发专用菌资设备、严把菌种出厂检查、采取全程可追溯体系、参加生产损失保险等特点。建议我国香菇产业应加大香菇菌种的研发力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发挥产业协会的协调作用、促进香菇菌种生产公司发展、提高菌种生产从业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2.
四种香菇品种的栽培模式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种香菇菌种(‘808’‘939’‘9608’‘168’)为试材,采用层架、立架、覆土3种栽培模式,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对香菇生产质量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华中地区栽培生产的香菇菌种,为香菇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依据,以促进香菇产业发展。结果表明:香菇品种‘168’采用覆土式培养,所得香菇产量与品质最佳,香菇总产量较其它品种和栽培方法提高17.2%~39.7%,是目前最适于华中地区栽培的香菇品种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庆元是人工栽培香菇的发源地。800多年以来,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庆元县的传统产业、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特别是近十几年间,庆元香菇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庆元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香菇产业作为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由于其具备短、平、快的产业优势,也已被全国广大贫困地区所认可,并形成快速发展之势。然而快速的发展香菇也带来了产品供过于求、价格降低;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粗放、资源浪费等问题。我国出口的香菇因质量、卫生安全等问题被扣留、索赔、退货使不少生产者、经营者受到不少损失就是例证。因此,日前中国国际果蔬博览会研讨论坛上,中外学者就中国食用菌产品的出口困境问题进行了探讨。不少专家呼吁,食用菌标准化建设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东部山区是我国香菇生产的主产区之一,香菇产品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为了给香菇生产者提供科学的标准化生产依据,提高产品的产量、质量及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根据当地香菇的主要生产模式,编写了"香菇冷棚半熟料地栽技术规程"。该规程规定了香菇生产的产地环境、栽培原料、栽培技术、采收标准与病虫害防治等要求,同时适用于辽宁省东部山区香菇冷棚半熟料地栽生产。  相似文献   

15.
以富含膳食纤维、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素的香菇柄为原料,经过碾压、蒸煮等处理后,添加鸡蛋液、辣椒粉、食用油、白糖、盐、蚝油、生抽、老抽等调味品,生产香菇柄素蹄产品。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选出最佳工艺及配方,即碾压8次、蒸煮30 min、鸡蛋液添加量4%、辣椒粉添加量5%,获得外观、风味和口感均最佳的香菇柄素蹄,从而在实现香菇柄综合利用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产品选择,提升了香菇产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香菇产业化高效运营模式集成创新了机械化程度高、成品率高的菌袋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采用制冷机组打冷降温,使菌棒出灶至接种时间缩短至48 h(小时),应用物理法(紫外线、臭氧)杀菌、百级净化接种车间接种体系,菌棒接种污染率控制在1‰以下;通过不同温型品种搭配,采用变温处理及惊菌出菇措施相结合,辅以计划性控制出菇技术,实现了香菇周年生产、均衡供市。京津冀地区香菇人工栽培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香菇产业发展为农  相似文献   

17.
《中国食用菌》2014,(1):47-47
香菇起源于我国,人工栽培最早于中国,近年来整个香菇产业的发展非常稳定,香菇的产量和价格都稳中有升,香菇产业的发展前景很好。香菇的市场行情虽好,但目前由于从事香菇栽培会比较辛苦以及从业人员的老龄化,产量始终也不能得到明显提升,所以香菇产业目前正处在一个转型期,分工合作及工厂化将成为香菇产业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正>香菇在我国人工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主要的食用菌栽培品种之一。据统计,2014年我国香菇产量达到769万t,占全国食用菌总产量的23.5%左右。从800多年前的砍花栽培,到近代的菌种椴木栽培,发展到当前的袋料栽培、设施化工厂化生产,我国香菇产业生产技术不断提升,产量不断增长,产销一路看好。香菇栽培已成为我国很多产区经济发  相似文献   

19.
食用菌产业是龙泉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农民收入的近1/3来自于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近三四年来,以“耳一稻”轮作模式发展起来的代料黑木耳产业快速发展,生产量已超过了代料香菇。2009年全市发展了860余公顷,生产代料黑木耳11000万袋,产值4亿多元,已成为龙泉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为山区农民致富开辟了新道路。现将此种生产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贵州安顺市香菇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安顺市香菇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社会经济效益明显,但由于发展盲目性及粗放管理,导致香菇产量不高,产品质量良莠不齐。通过调查了解安顺市香菇产业发展现状,对香菇产业发展优势及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为安顺市香菇产业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