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冷肠泄泻多因饲喂冰冻草料、过饮冷水伤于脾胃或外感寒湿传入脾胃,下注于肠,致使肠冷气虚,肠中水湿不能运化发生泄泻。其特点为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如水样,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相似文献   

2.
泄泻为幼犬常见而多发病,临床以便次增多,粪便清稀,甚至如水样为主证。泄泻的主要病变在于脾胃和大小肠,其致病原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和脏腑虚弱等,但关键在于脾胃功能障碍,根据临床症状,笔者将其分为外感泄泻、伤食泄泻、湿热泄泻、脾虚泄泻四个类型,辨证施治,收效良好。自1982年以来,共收治120例,治愈率达98%。1 辨证施治11 外感泄泻1.1.1 症状:泄泻清稀有沫,甚至如水样,臭味不大,肠鸣腹痛,小便清白,或兼有发热,鼻塞,鼻流清涕。舌质淡红,苔薄白或白腻。1.1.2 治则:解表散寒,芳香化…  相似文献   

3.
山羊羔泄泻的中兽医辩证施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泄泻是山羊羔常见而多发的病,临床症状以便次增多,粪便清稀,甚至如水样为主症,其主要的病变部位在于脾胃和大小肠,其致病原因有外感风邪、饮食所伤和脏腑虚弱等,但关键在于脾胃功能障碍。根据临床症状所见,大致将其分为外感泄泻、伤食泄泻、湿热泄泻、脾虚泄泻等四个类型,根据以上各种类型的不同临床症状,采用中兽医辩证施治,收效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耕牛泄泻是指耕牛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拉稀,泄粪如水样的一类症候。泄泻的主要病变部位在脾胃及大小肠。但其他脏腑疾患,如肾阳不足也能导致脾胃功能失常而发生泄泻。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饲养失调、管理不善、寒湿或湿热内侵,致使脾运失职,传导失常,其中以湿盛和脾虚为最重要原因。笔者在基层畜牧兽医站工作数年,对渭源县的耕牛泄泻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诊断、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发病机理和辨证施治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杨胜波 《北方牧业》2006,(23):17-17
<正>泄泻首见于《司牧安骥集》。是一种因外感内伤导致胃肠运行失常,清浊不分,以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为特征的病症。其病因有多种.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由于消化机能不完善等诸多因素的因素的影响,仔猪常发生此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发病急,粪便稀薄、恶臭,泻泄如水,腹痛,间或抽搐,精神倦怠,臀部及尾根有稀粪粘裹等。仔猪泄泻按病的虚实、新旧、寒热分为伤食泄泻、寒湿泄泻和湿热泄泻三种。笔者共收治各类泄泻仔猪52头。其中伤食泄泻19头,寒湿泄泻23头,湿热泄泻10头,治愈46头(伤食泄泻19头,寒湿泄泻21头,湿热泄泻6头),治愈率88.46%,效果明显。1病因病机仔猪发生此病多因过食以致食积胃肠,运化失司,损伤脾胃,病走大肠而发;或寒湿内盛,中阳失运,多因外寒邪内侵或久食寒凉料水,致脏冷气虚,清浊不分而发;或因久食霉料污水,天气炎热,劳役过度,使湿热郁结胃肠,致使脾胃失调,传导失职,清浊不分造成泄泻。  相似文献   

6.
冷肠泄泻是家畜脾胃功能失调、饲养管理不善,感受寒邪以泄泻为主的常见病。其特点为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如水样,一年四季皆可发生。1989年至今,笔者在兽医门诊诊治该病33例(马12例,牛21例),治愈31例,治愈率94%。一、病因饲养管理不善,缺乏营养,脾胃功能失调,外感寒邪所致。  相似文献   

7.
正家畜的泄泻是临床常见症之一,有寒泻、热泻、虚泻和实泻,其所病脏腑不离脾胃肠和肾等。大家畜和幼畜因其病因病机不同而设不同治法。1大家畜泄泻的辨证施治1.1脾虚泄泻泄泻的所病脏腑在脾胃肠,所谓"泄不离脾,脾不虚不泻"。由于脾虚运化无力,水湿内生,升  相似文献   

8.
冷肠泄泻是家畜脾胃运化功能失调,饲养管理不善,感受寒邪泄泻的常见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临床上以大便次数增多,质稀溏薄如水样,与现代医学的腹泻相同,相当于慢性肠炎、肠功能紊乱、结肠过敏等。其主要病变在脾胃与大小肠,而脾虚湿肾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幼犬多幼阳之体,其身体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对自然界的六气敏感,入冬以来几乎每天都能接诊2~4例因风寒湿等因素造成的幼犬泄泻病例,总体说来这类病例为中焦阳气虚弱。中焦以脾胃为主,分阳和气,均为功能,阳的作用是腐熟热化,气的作用是受纳运化,往往阳虚弱的时候气亦虚弱,  相似文献   

10.
泄泻是兽医临床常见病之一。其临床症状以腹泻为特征。主要原因是温胜和脾胃功能障碍所引起,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而以夏秋两季为多见。在临床实践中,因诊断失误造成患畜失治、误治的病例屡见不鲜。多年来采用“医圣”张仲景的经方,运用六经辨证的方法指导兽医临床,效如桴鼓,现简述于下。 一、脾虚泄泻 多因喂养失节,饥饱不均或草料质量低劣,造成脾胃失调,清浊不分,而成泄泻。发病缓慢,患畜体质渐瘦,喜卧懒动,毛焦膁吊,病初食欲如常。继则食欲减少以至废绝,水草不能腐熟运化,清浊不分,粪水齐下;鼻寒耳凉,肠呜如雷,  相似文献   

11.
泄泻是指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水样大便的一种病证. 1 病因病理 多因饲养管理不善,久渴失饮,空肠过饮冷水,或饮污浊水、泥浆水;或过食冰冻饲料、发霉腐败变质饲草饲料以及饮喂不均,过食草料,损伤脾胃的运化及腐熟功能,水谷不化,清浊不分,随大便排出而作泻.  相似文献   

12.
泄泻即腹疾,而腹纳三脏,为三阴三都会(后肢太阴脾,后肢厥阴肝,后肢少阴肾)一脏不调,便能泻痢。三脏以脾为主,因脾为后天之本,主管食物和水液运化,饲料中的精微上输于肺生化气血,又由胃把糟粕下排入肠出体外,协调完成“运化水谷,升清降浊”之功能。任何外邪或内伤因素影响脾胃功能,都能引起运化失调,清浊不分,并走大肠形成泄泻,故有“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的说法。泄泻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导致久泻不止,滑脱不禁,日久由于病程长,邪气渐盛,正气不足以拒邪。患畜此时内脏虚寒,唇色淡白,脉迟细、食少神萎、消瘦赢弱、四肢无力。甚则中气…  相似文献   

13.
<正>动物胃肠卡他属于中兽医学"慢草"、"泄泻"的范围,以频繁泄泻、粪便稀薄,甚至泻出水样大便或带黏液的一种疾病。严重者可因失水而产生脱水症状。本病临床可分为寒湿型、湿热型、脾胃虚弱型、伤食型4种。本文重点介绍了牛胃肠卡他的中药疗法。1病因1.1过食冰冻饲料空肠过饮冷水,或风寒外袭,夜露风霜,久卧湿地,阴雨苦淋,寒湿之邪侵入脾胃而成本病。1.2暑月炎天,使役大过急行乘饥喂料,而又过  相似文献   

14.
牛泄泻辨证诊治洪建龙龙海市紫泥兽医站泄泻多因感受外邪,饲喂不当,脏腑虚衰或失调.脾胃功能障碍所致。胃为水谷之海,脾主运化精微.如脾胃受病,则草料消化吸收受阻,以致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形成泄泻。临床上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寒泻发病急,大便稀薄感如水样...  相似文献   

15.
黄牛慢性泄泻皆因各种原因导致病畜脾阳不足,致脾失温煦,运化失职,清浊不分而成慢性泄泻,依其发病原因,笔者在治疗中分别采用升阳益胃健脾、舒肝理气健脾、温补脾肾阳气之法治疗该病26例,治愈23例,好转3例,现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多因口老体弱、饮喂失调或其他疾病导致脾胃虚弱中气不足,导致脾胃阳虚泄泻;或因肝郁气滞,气机不利,形成肝郁脾虚泄泻;或因年老体弱,肾气不足,或久病之后,肾阳受损,或交配过度,命门火衰,致脾失温煦,运化失职,而成肾虚泄泻.  相似文献   

16.
奶牛因口老体弱,饮喂失调或其他疾病导致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或因泄泻失治、误治,拖延日久或因较长时间饲喂难以消化的草料,损伤脾胃,导致消化功能降低等而久泻不止。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得到脾胃中气、元气、肾气双补双效的效果,以达到治愈久泻不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泄泻是家畜最常见的病症之一,病因复杂,疗法甚多。该病病变虽在脾胃及大小肠,但其他脏器的病变也影响和作用脾胃,使脾胃功能失常,从而发生泄泻。本文对该病的发病机理、发病过程、诊断治疗、疾病预防等作了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泄泻俗称拉稀。是脾胃运化和肠道功能失调所致的以粪便稀薄,排便次数增多为特征的病证。四季皆可发生。笔者参与临床治疗60例,痊愈56例,无效4例。文中从病因机理、中医辨证、治疗方法、临床案例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以供参考。1病因病理泄泻成因主要有二:一是湿甚,即水湿超过了体液代谢功能,使胃肠运化、吸收功能发生障碍。二是脾胃阳虚,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受病则对草料的运化失调致使清浊不分,水粪混杂而走大肠,致成其泻。  相似文献   

19.
胃肠炎是幼犬的常发、多发疾病,临床上以消化紊乱、腹痛、腹泻、发热等为特征。病犬轻则生长受阻,重则死亡。1病因刚断奶的幼犬、体型小的宠物犬,由于抗病力弱,一旦采食了不洁的食物或暴饮暴食,或采食过冷、过热的食物,或遇气温突升猛降时均能发生急慢性胃肠炎。2症状病犬食欲不振或不食、呕吐;精神沉郁,脱水消瘦;腹痛呻吟,粪便呈水样或排血痢,粪便恶臭难闻。病的后期,肛门松弛,排便失禁,或呈里急后重现象。肠音初期增强,后期减弱。病初体温升高(40℃~41℃以上),后期体温下降。可视黏膜发绀,眼球下陷,皮肤弹力减退,尿量减少。3治疗3.1治则…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多年的兽医临床实践中,应用中药治疗家畜因肺燥而引起腹泻症有良效,现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参考。1临床症状患畜多数毛焦体瘦,少食懒动,伴慢性咳嗽,泄泻,见粪便完谷不化,舌红苔黄,肠音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