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皮蝇蛆病是由牛皮蝇、纹皮蝇和中华皮蝇的幼虫寄生于牛背部皮下组织等引起的慢性蝇蛆病,有时也可感染人。成蝇在牛体表面被毛上产卵时期,骚扰牛只,影响采食和休息。幼虫在牛体移行时期引起牛的疼痛不安或瘙痒。当幼虫移行到背部皮下时,引起局部硬肿,皮肤穿孔和感染,甚至引起蜂窝织炎。引起感染牛消瘦、贫血、被毛粗乱、发育受阻,成活率降低,  相似文献   

2.
<正>牛皮蝇蛆病(Cattle hypodermosis)俗称"牛跳虫"或"牛翁眼",是由皮蝇属(Hypoderma)的牛皮蝇(H.bovis)和纹皮蝇(H.lineatum)等幼虫寄生于牛的皮下组织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我国把其列为三类动物疫病,由于皮蝇蛆寄生,使患畜消瘦,泌乳量下降,幼畜的育肥不良[1]。该病在我国西北、东北和内蒙古等地区广泛流行,牦牛、黄牛、奶牛常见较多,水牛则较少发生。牛皮蝇的危害主要在幼虫期,幼虫在牛体内移行、发育、蜕化过程中,致使患牛消瘦、贫血、发育受阻、体重减轻、产肉产乳产绒毛量  相似文献   

3.
牛皮蝇蛆病是由皮蝇科蝇属的牛皮蝇和纹皮蝇的幼虫,寄生于牛的皮下组织所引起的。奶牛严重感染牛皮蝇蛆病时,常出现消瘦、产奶量下降,肉牛感染时皮革质量受损,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该病属于三类动物疫病,但在畜牧业日常生产中对养牛业造成不小危害,作者就多年基层工作经验,对该病的中医治疗法做一论述,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牛皮蝇蛆病主要是由牛皮蝇或者蚊皮蝇的幼虫引起的,这种幼虫寄生于牛的皮下组织。虽然此病是世界性分布的寄生虫病,但在我国呈地域性分布,在放牧区最为普遍。为使牛群健康发育,分析牛皮蝇蛆病的防治手段是十分必要的。1病原特点牛皮蝇蛆病在我国呈地域性分布,主要的发病季节在夏季。其病原主要是蚊皮蝇或牛皮蝇的幼虫,主要的宿主是牛或鹿,偶尔能够寄生于其他动物。从外形来看,牛皮蝇成虫后,其长度在15mm左右,周身带有绒毛,看起来与蜂蜜相似。但成虫后,牛皮蝇无法采食,其卵为长圆形,淡黄白色。  相似文献   

5.
牛皮蝇蛆病是由牛皮蝇和纹皮蝇的幼虫寄生于牛或牦牛背部皮下组织内而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此病可使成牛消瘦,幼牛发育受阻,奶牛产乳量下降,尤其会降低皮革质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了解此病可有效地防止其发生,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牛皮蝇蛆病的流行感染特点  相似文献   

6.
牛皮蝇蛆病是由皮蝇属牛皮蝇和蚊皮蝇等幼虫寄生在牛体表皮肤所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我国将该种疾病划归为三类动物疫病。该种疾病在我国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广泛流行,不管是牦牛、肉牛还是奶牛都可以感染。牛皮蝇幼虫对牛造成危害,幼虫在牛体表皮肤内移动、发育过程会导致牛出现严重的生长发育不良,贫血,繁殖能力下降,牛皮穿孔,甚至造成死亡,严重危害牛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牛皮蝇隶属狂蝇科(Hypodermatidae)的皮蝇属(Hypoderma)。我省牛皮蝇种类有三种,即牛皮蝇Hbovis、纹皮蝇Hlineatum、中华皮蝇Hsinense,其中中华皮蝇为优势虫种,其幼虫期主要寄生于牛科动物,对养牛业危害严重。偶可感染人,特别是我省感染人的病例仅有传闻,报道较少,幼虫在人体内寄生并在移行过程中造成组织损害,不仅给病人带来惊恐和痛苦又无法医治,同时给病菌的侵入打开了门户。本病主要流行于北方牧区,青海全省范围内流行。笔者在2007年11月30日在民和县农村发现一小学生感染牛皮蝇蛆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李青梅 《中国畜牧兽医》2008,35(11):131-132
牛皮蝇蛆病是由牛皮蝇科(hypodermatidae)的牛皮蝇和纹皮蝇的幼虫寄生于皮下组织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而青海高原牦牛体上寄生的皮蝇为中华皮蝇(H sinense)、牛皮蝇(H bovis)和纹皮蝇(H lineatum)的混合感染,其中以中华皮蝇为优势虫种(Li等,2004)。班玛地区纹皮蝇和牛皮蝇的  相似文献   

9.
牛皮蝇蛆病是由寄生于牛背部皮下组织内的牛皮蝇和纹皮蝇幼虫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该病在我国北方地区流行,新疆地区也有发生,危害严重。皮蝇幼虫的寄生可导致患牛消瘦、皮革质量降低和幼畜发育受阻,对牧业生产危害极大。笔者介绍了牛皮蝇蛆病的临床病状、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牛皮蝇蛆病是由狂蝇科皮蝇亚科皮蝇属的纹皮蝇和牛皮蝇的幼虫寄生于牛的背部、腰部等部位的皮下组织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皮蝇蛆病的危害,主要是幼虫在移行的过程中可损伤牛只的食道、脊髓和肌肉,到达牛背部皮下的幼虫形成瘤状肿疱和孔洞,使背部肌肉、神经和皮肤受损,  相似文献   

11.
牛皮蝇蛆病是由狂蝇科皮蝇属的牛皮蝇Hbovis和纹皮蝇HLineatum的幼虫寄生于牛的背部皮下组织内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由于皮蝇幼虫的寄生,可使患牛消瘦,幼畜发育受阻,产乳量下降,皮革的质量降低,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久治县自20世纪90年代始进行驱虫工作。为了解久治县牛皮蝇蛆病的防治效果,我们于2008年对全县1991-2003年间牛皮蝇蛆病的防治效果考核情况进行了统计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牛皮蝇蛆病是由寄生于牛背部皮下组织内的牛皮蝇和纹皮蝇的幼虫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该病在我国北方地区流行甚广,危害严重。由于皮蝇幼虫的寄生,可导致患牛消瘦、皮革质量降低和幼畜发育受阻。  相似文献   

13.
正牛皮蝇蛆病是一种慢性寄生虫病,多因为被皮蝇幼虫感染并寄生于肉牛的皮下组织而发病。兽医临床研究发现,如果是皮蝇幼虫钻入到肉牛的皮下组织,可引起肉牛产生强烈的瘙痒、疼痛感,但皮蝇幼虫不会叮咬牛只,只会惊吓到肉牛,并对肉牛的日常休息和采食造成较大的影响。1肉牛牛皮蝇蛆病的危害1.1成蝇活动日期及产卵时的危害通常肉牛牛皮蝇成蝇的时间为每年的5~8月,尤其是在潮湿高温的6月,肉牛牛皮蝇蛆病较为常见。若有足够的  相似文献   

14.
牛皮蝇蛆病是由狂蝇科皮蝇属的牛皮蝇、纹皮蝇和中华皮蝇的幼虫寄生于牛背皮肤所引起的。该病可使患牛消瘦赢弱,产乳量下降,幼畜患病后发育迟缓,皮革质量降低。  相似文献   

15.
奶牛牛皮蝇蛆病最佳防制时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课题组于2005年3月~2006年3月完成了对内蒙古东部奶牛带(以兴安盟地区为主)牛皮蝇蛆病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牛皮蝇蛆病感染率、感染强度都已明显下降,但仍有本病病原——牛皮蝇存在,且为混合感染,纹皮蝇蛆与牛皮蝇蛆的感染比例为4.1∶1,优势蝇种是纹皮蝇。2种病原(牛皮蝇和纹皮蝇)Ⅱ期幼虫12月末已基本全部离开食道。在该地区该病的最佳防制时机为7月末~9月初。  相似文献   

16.
牛皮蝇蛆病是双翅目环裂亚目皮蝇科的纹皮蝇、中华皮蝇的幼虫寄生在牛背部皮下组织内,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偶尔也侵害马、驴和野生动物獐、鹿,藏羚羊感染也严重,马、绵羊、山羊也有感染,在发病地区患病动物附近工作的人员也会遭  相似文献   

17.
正牛皮蝇蛆病是由狂蝇科皮蝇属的牛皮蝇和纹皮蝇的幼虫寄生于牛或牦牛的背部皮下组织内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皮蝇幼虫偶而还寄生在马、驴的背部皮下组织内。就甘肃省而言各地都有牛皮蝇流行,但以河西和甘南等牧区以及其他以放牧为主地区的牛感染最为普遍。由于皮蝇幼虫的寄生,可使患牛消瘦,发育受阻,产乳量下降,皮革质量降低,造成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1病原体1.1牛皮蝇。成蝇长13~15mm,形状似蜂,休表密  相似文献   

18.
牛皮蝇蛆病是由牛皮蝇、纹皮蝇和中华皮蝇的幼虫寄生于牛背部反下组织等部位而引起的慢性皮蝇蛆病,该病广泛分布于牦牛养殖区。皮蝇在牛体表面被毛上产卵时期,骚扰牛只,影响采食和休息,当幼虫移行到背部皮下时,可引起皮下结缔组织增生,在寄生部位发生瘤疱状隆起和皮下蜂窝组织炎,继而皮肤穿孔,损伤皮肤。  相似文献   

19.
牛皮蝇蛆病是由皮蝇属的各种幼虫寄生于牛的背部皮下组织内等引起的一种慢性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牛感染后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产肉、产奶等生产性能和幼年牛的成活率,给畜牧业生产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并对人的健康造成威胁。为了考核德令哈地区牛皮蝇蛆病的防治效果,笔者于2007年9月~2008年5月份进行了本项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牛皮蝇蛆病(hypodermasis)是由狂蝇科皮蝇属的牛皮蝇(H·bovis)的幼虫寄生于牛的背部皮下组织内部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在牛体内寄生长达10~11个月之久,皮蝇幼虫在体内通过产生毒素和掠夺营养,严重影响牛只的发育和生产性能,其成熟幼虫由背部钻出造成牛极大的痛苦,使牛皮产生大量虻眼、虻斑,大大降低优质牛皮的使用率。当严重感染时,可引起患畜贫血,若继发感染和脓毒血症,可造成受害家畜死亡。该病在我国西北、东北和内蒙古牧区流行较为严重,在我省也有发生。据王修文(1972)报道,贵州草种籽繁殖场在1987~1991年间,蝇蛆病发生较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