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木腐菌菌糠对双孢蘑菇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不同来源的木腐菌菌糠,以编织袋为包装材料,采用常压灭菌的方法生产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培养基。测定各种培养基上双孢蘑菇的产量,以及不同菌糠的蛋白质、木质素、纤维素含量,主要培养基的C:N,研究不同菌糠的生产能力。结果表明,以采收过1潮菇的杏鲍菇菌糠产量最高,料层18 kg·m~(-2),产量14.918 kg·m~(-2);平菇菌糠是很好的基质生产料,以采摘过6潮菇的平菇菌糠生产的双孢蘑菇,虽然产量不是最高,但仍比合成料产量高,且具有出菇集中、周期短的优势;双孢蘑菇产量不仅取决于培养料的含氮量和C:N,还取决于培养料中纤维素的含量。以平菇菌糠、采摘过1潮菇的杏鲍菇菌糠、金针菇工厂化生产菌糠添加5%的麸皮作为栽培培养基,可以生产出具有高产能力的双孢蘑菇。  相似文献   

2.
分析比较了稻草、玉米芯和杏鲍菇菌渣为主要原料栽培双孢蘑菇子实体经济性状及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稻草栽培的双孢蘑菇子实体个较大,容重较小,菇体紧实度稍差;杏鲍菇菌渣及玉米芯栽培双孢蘑菇子实体相对个小,容重较大,菇体紧实。杏鲍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子实体的粗蛋白、可溶性糖、总氨基酸和维生素C的含量最高,稻草次之,玉米芯最低,但是,杏鲍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必需氨基酸所占比例较低。  相似文献   

3.
王老吉茶渣栽培双孢蘑菇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王老吉茶渣为主要原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按不同比例混合成3种基质处理,研究3种处理方法对双孢蘑菇产量、品质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2(主料80%杏鲍菇菌渣、20%王老吉茶渣)栽培双孢蘑菇产量为15.62kg·m~(-2),生物学效率为26.03%,比处理1(对照,主料100%杏鲍菇菌渣)略低,但二者差异不显著。处理2利润为34.25元·m~(-2),比处理1提高0.69元·m~(-2),比处理3(主料100%王老吉茶渣)提高2.09元·m~(-2)。处理2的双孢蘑菇子实体蛋白质含量为29.9g·(100g)~(-1),比处理1提高7.55%。总氨基酸含量为23.56g·(100g)~(-1),比处理1提高7.14%。鲜味氨基酸含量为10.76g·(100g)~(-1),比处理1提高12.2%。这说明处理2的基质栽培双孢蘑菇产量高、经济效益高、营养价值好,味道更加鲜美,且重金属汞、铅、砷、镉含量均符合绿色食品要求。可在双孢蘑菇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从菌糠的发酵工艺、原料配比、综合效益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杏鲍菇菌糠+牛粪为主料的配方(1)双孢蘑菇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9.7%;该配方栽培效益最高,与对照相比增收7元/m~2,效益提高33.3%。  相似文献   

5.
利用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菌糠栽培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和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并测定农艺性状、产量和营养成分,以研究利用刺芹侧耳菌糠栽培草菇和双孢蘑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用刺芹侧耳菌糠栽培草菇产量为6.34kg/m2,相比常规稻草栽培草菇增产49.17%,其蛋白质含量为27.9%,也高于稻草栽培草菇(24.9%);刺芹侧耳菌糠栽培双孢蘑菇的产量与稻草栽培双孢蘑菇产量相近,而蛋白质含量与氨基酸含量都低于稻草双孢蘑菇。  相似文献   

6.
《蔬菜》2016,(4)
把工厂化生产杏鲍菇一次性出菇后的菌糠、木屑、棉籽壳、麸皮、糖、石膏和石灰按不同的配方组合,经过发酵、灭菌后用于生产黑木耳,研究适合提高产量和效益的最优配比。结果表明:培养基质中添加杏鲍菇菌糠栽培黑木耳,不同配方栽培黑木耳长势均良好,具有菌丝生长快、产量高、成本低等优点。其中在栽培料中加入30%杏鲍菇菌糠的处理效益最好,较对照增加16.5%。  相似文献   

7.
以杏鲍菇的菌渣栽培双孢蘑菇,分析菌渣对双孢蘑菇产量、子实体农艺性状以及成本利润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杏鲍菇菌渣与牛粪比例3∶1时双孢蘑菇产量和菇质最好,比稻草栽培和纯菌渣栽培分别提高5.23%和13.36%,且菇体紧实致密,单朵菇平均重35.7 g;纯收入最高的为纯杏鲍菇菌渣,达到42.91元/m2,比对照增加39.82%,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利用杏鲍菇菌糠栽培褐蘑菇技术要点,主要包括栽培条件、堆料发酵、播种、覆土前发菌、覆土管理、覆土后发菌、催蕾管理、出菇管理、采收管理等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杏鲍菇菌糠栽培秀珍菇配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勇  王敏  李培习 《长江蔬菜》2016,(10):75-77
把杏鲍菇菌糠、杂木屑、麸皮、糖、石膏和石灰按不同比例组合,用于秀珍菇栽培,研究适合堆料发酵和提高产量的最优配比。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质中添加杏鲍菇菌糠,秀珍菇长势均良好,菌糠废料得到充分利用,具有菌丝生长快、产量高、成本低等优点,其中,在栽培料中加入30%杏鲍菇菌糠的效果较好,效益较不添加菌糠增加8.6%。  相似文献   

10.
蘑菇菌糠二次增效发酵及其作物栽培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蘑菇菌糠含有丰富的有机质,且有良好的持水和透气能力。通过对蘑菇菌糠进行二次增效发酵,其作为园艺栽培基质的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处理后的菌糠容重0.225g/cm^3、吸水力156.3g/100g、最大持水量60.2%、电导率(EC)3.05mS/cm、pH6.69、阳离子交换容量(CEC)40.25mmol/kg;基本组分也发生了相应变化:粗纤维含量下降了5.8%,粗蛋白和粗脂肪分别提高了1.3%和0.7%,总有机质含量下降了0.6%,碳氮比下降了6.2%。与蛭石复配后用于辣椒和茄子的栽培效果与草炭土相当,但成本更低,可用作优良的园艺基质原料。  相似文献   

11.
详细介绍漳州综合试验站开展双孢蘑菇新品种引种、杏鲍菇菌渣代料栽培和泥炭土覆土等试验研究形成的双孢蘑菇轻简化高产栽培集成技术。具体涉及标准化菇房设施,主栽品种及特性,适宜栽培季节,栽培料配方及处理方法,二次发酵,播种,养菌管理,覆土,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控,成本及效益等。  相似文献   

12.
麦粒种是双孢蘑菇的理想栽培用种.但生产麦粒种杂茵污染率较高,损失大.笔者从平菇、金针菇菌袋污染料重新灭菌接种栽培得到启发,能否用同样方法处理双孢蘑菇的污染菌种呢?为此,我们进行了如下试验:1 供试材料①品种:蘑菇152,引自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②污染菌瓶:从常规菌种生产中挑出,受污染部分不超过整瓶50%,共选用接种污染菌料100瓶.2 试验方法 将污染瓶菌料加少许腐熟牛粪作封口  相似文献   

13.
试验以工厂化生产杏鲍菇的菌渣及牛粪为主要原料,按不同比例混合成基质栽培双孢蘑菇,同时对一次发酵处理技术及辅料添加种类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辅料用过磷酸钙和轻质碳酸钙较好,不可添加石灰;一次发酵时翻堆一次,前后7天即可进床铺料;杏鲍菇菌渣与牛粪比例1:3时双孢蘑菇产量和菇质最好,与对照相比,增收14.55元/m2,具有明显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漳州市台商投资区角美镇是全国双孢蘑菇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全镇2018年农法栽培双孢蘑菇面积达3 746 663平方米,菇房8 146座,平均每座种植面积460平方米。农法栽培蘑菇培养料以使用杏鲍菇菌渣和牛粪配方为主,占80%以上。2018年该镇推行由配备有环保设施的培养料厂集中生产一次发酵料11 682吨,供应农法栽培菇房种植双孢蘑菇12万平方米,社会和环保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杏鲍菇菌渣循环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杏鲍菇菌渣成分进行分析,明确菌渣再利用的可能性,并对菌渣进行堆制发酵,堆制后的菌渣通过配比进行蘑菇的制种和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只采摘1茬的杏鲍菇菌渣仍含有丰富的碳源和氮源,可以利用杏鲍菇菌渣替代部分培养料用于双孢蘑菇制种与栽培,提高资源利用率。从杏鲍菇菌渣堆制过程温度变化曲线可以看出,料堆最高温度可升至70℃。堆制后的菌渣加深了腐熟度,适合双孢蘑菇菌丝生长。杏鲍菇菌渣添加10%牛粪进行堆制发酵后按30%。50%的添加比例与棉籽壳混合制作双孢蘑菇菌种,既可降低制种成本(节约制种原料成本约40%),又能保证蘑菇菌丝正常生长。杏鲍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菌渣使用量可控制在20%~30%左右,从示范栽培结果看平均单产可与常规堆肥的单产持平,而使用30%杏鲍菇菌渣可降低栽培投料成本约25%。  相似文献   

16.
摘要:为提高平菇的产量及品质,优化制棒工艺,以灰美2号平菇为试材,研究了熟料、发酵料、发酵 料加短时高温灭菌、诱导灭菌4种不同制棒工艺对平菇产量、农艺性状以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发 酵料加短时高温灭菌工艺的平菇农艺性状最优,其第一潮菇单朵质量、菌柄直径、菌柄长度、菌盖直径、 分枝数均最大,分别为544.33 g、1.51 cm、6.47 cm、7.75 cm、34.00枝,但每百棒总产量为85.56 kg,排名第 3;发酵料工艺的平菇产量最高,每百棒为98.26 kg,营养品质最优,子实体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 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24.57%、16.02%、1.53%、154.64 mg/g,农艺性状仅次于发酵料加短时高温灭菌工 艺;诱导灭菌工艺的成棒率最高,为99.2%。发酵料和发酵料加短时高温灭菌工艺均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 品质,诱导灭菌工艺可获得较高的成棒率和产量;发酵料工艺无需灭菌,其子实体产量和品质俱佳,且 节能高效,是适合北京地区夏末秋初平菇栽培的优选工艺。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培养料发酵、发菌管理及出菇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利用黑木耳栽培废料即黑木耳菌糠栽培双孢蘑菇的新技术,以期为黑木耳菌糠的利用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刘建平 《食用菌》2014,(4):54-55
采用棉秆发酵料栽培双孢蘑菇,产量15 kg/m2以上,明显优于传统的麦秸料、稻草料和玉米秸秆料,而且发菌快、菌丝壮、出菇早、出菇期长、品质优。  相似文献   

19.
冀宝营 《食用菌》2014,(4):58-59
<正>近年来北方地区双孢菇栽培发展很快,但是不少地方产量不稳、单产不高。笔者从2010年开始根据本地的气候特点和双孢蘑菇的生物学特性,利用杏鲍菇栽培废料栽培双孢蘑菇,取得了显著效果。在朝阳地区7月下旬料发酵,8月中旬播种,9月中旬至11月中旬出菇。选用双孢蘑菇品种AS2796,每平方米投料30 kg,产菇每平方米可达到15 kg以上。该技术具有成本低,时间短,效益高等特点。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食用菌菌渣袋栽双孢蘑菇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2015,(3)
<正>食用菌菌渣是栽培食用菌后剩下的废料,含有大量的菌丝体和丰富的营养物质。食用菌菌渣栽培双孢蘑菇,既解决了食用菌菌渣的处理问题,又为栽培双孢蘑菇提供了一种新培养基质,减少了对稻草秸秆的依赖。为此,笔者进行菌渣栽培双孢蘑菇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配方用金针菇菌渣、杏鲍菇菌渣、牛粪、木屑为主料,试验设了4个配方:1金针菇废料25%,牛粪23%,木屑50%,石灰0.5%,石膏1%,过磷酸钙0.5%;2杏鲍菇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