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箱的制备:利用废木箱或用荆条、柳条等编织而成。箱的规格一般为内宽30厘米,长50厘米,高10厘米。每箱约装培养料3.5公斤。二、培养料配制:配方:1.木屑90%,麸皮(或米糠)10%。2.木屑85%,麸皮(或米糠)15%。3.棉籽皮79%,麸皮20%,石膏1%。配制时加水拌和均匀,使含水量达到60~65%。一般用手捏时,指缝有水滴又滴不下来为宜。三、灭菌:将配制好的培养料每3.5公斤装入一个麻袋或布袋,放入高压灭菌锅内灭菌1.5~2小时,也可用蒸锅常压灭菌4~6小时。摆袋时,袋与袋之间要有间隙,让蒸气充分流通。  相似文献   

2.
(一)配抖装袋培养料为木屑78%,麸皮20%,糖、石膏粉各1%,按常规加水拌匀后过筛,装入12×50厘米的塑料袋中.两头袋口用线扎紧并灼烧封好,用直径1.5厘米的打洞器打洞,洞距9厘米、深2~2.5厘米,洞口贴胶布,常压灭菌6~8小时,闷一夜。  相似文献   

3.
人工栽培滑子蘑一般都用阔叶树锯木屑作原料。为了解决发展滑子蘑锯木屑不足的矛盾,我们试用了木屑和大豆秸粉混合料栽培滑子蘑。一、材料和方法 (一)培养料配方配料比例为粉碎大豆秸35%,阔叶树锯木屑45%,麸皮20%。按比例拌和,再喷水拌匀,含水量60%。 (二)栽培方法栽培容器为木板箱(规格60×40×10cm)。每只箱要衬一块100厘米见方的无毒聚乙烯塑料薄膜(用前要经3%来苏儿液浸30分钟)。培养料采取常压灭菌(100℃2小时),灭菌后料的含水量为63%。装箱时料温不低于70℃(接种时料温18~20℃)。每箱装干料12斤,厚7~8厘米。在无  相似文献   

4.
我们随县松木屑很多,每百斤只一角钱。为了使价廉物丰的松木屑长出黑木耳,我们于82年春进行了松木屑袋栽木耳试验,并获得成功。30斤培养料可收干耳1.5斤。试验用的黑木耳母种是郧阳地区微生物所分离的菊花型种。培养料配方为松木屑79%、米糠20%、石膏1%,加水适量。配制时先将新鲜木屑晒干,用0.2%石灰水浸泡12小时,捞  相似文献   

5.
为了扩大黑木耳培养料的来源,我们进行了稻草、松木屑、砻糠三种代料栽培试验,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简报如下:(一)培养基配方①稻草75%,米糠22.5%,石膏粉1%,过磷酸钙1%,尿素0.5%。稻草切成2~4厘米长,用1.5%浓度的石灰水浸泡12小时,捞起用清水冲洗沥干,pH 为6.5。②松木屑76%,米糠20%,石膏粉1.5%,糖1%,过磷酸钙1%,尿素0.5%。松木屑用1.5%浓度的石灰水浸泡24小时,捞入箩筐用清水洗至pH 为7,沥干。③砻慷80%,杂木屑17%,碳酸钙1.5%,过磷酸钙1%,尿素0.5%,料水比1∶1.2~1.3,pH 为6.5.  相似文献   

6.
为了开辟食用菌的新原料,我们于1983~86年,在河南宁陵县赵村乡食用菌厂,对整玉米芯栽培平菇技术进行了初探,现将结果简报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供试菌种为佛罗里达,栽培种为自制的木屑种。培养料为整玉米芯80%、棉籽壳5%、木屑5%、麦麸5%、过磷酸钙2%、石膏粉1%、石灰粉2%。以纯棉籽壳为对照。将无霉变的玉米芯经曝哂,按长短、粗细分开后,置pH6~7的麸皮液中浸泡24~27小时,捞出调至含水量为65~70%,然后喷洒0.05%的敌敌畏和0.02%多菌灵混合液,堆积在一起覆膜堆闷1.5~2小时。播种期在日平均气温16~19℃时进行,菌龄50~60天。采用室内床架式栽培,床宽80厘米,床面每隔80厘米用消过毒的薄膜包好新砖或木板隔开,以  相似文献   

7.
木屑栽培香菇是近年来国内广泛采用的方法,目前原种和栽培种多为固体菌种,用玻璃瓶生产,材料耗费大,周期长,菌龄不一致。为此,我们在上海师院生物系杨庆尧副教授的指导下,于1984年春,进行了香菇液体菌种大面积栽培试验,以期克服以上缺点。材料与方法 (一)生产配方 (以100斤干料计算)青杠木屑72斤,甘蔗渣8斤;麸皮19斤,石膏粉1斤,水80斤(在灭菌前加完)。以一吨干原料和一吨液体菌种拌种。 (二)菌株用上海师院-825,属中高温型,菌丝生长温度为24℃-26℃,出菇温度10-28℃,适温12-23℃。 (三)拌种芳法 1.培养料需经商压灭菌(1.5kg/cm~2)2小时或常压8小时,灭  相似文献   

8.
卧式袋栽香菇,生产周期短、产量高、成本低,从接种到出菇仅80多天,采收结束不超10个月。每袋(直径10厘米、长60厘米)可采鲜菇1.5~2斤,平均百斤木屑产鲜菇近80斤,比段木栽培单产约高8倍。  相似文献   

9.
陕西是我国主要产棉区之一,棉籽壳资源丰富,为了扩大香菇培养料的来源,我们于1981~1982年进行了棉籽壳不同配比栽香菇试验。一、材料与方法供试菌种是“7402”。原种及栽培种的培养料配方为:①纯棉籽壳,即棉籽壳78%,麸皮20%;②棉籽壳与青冈栎木屑(下同)以3:1配合,即棉籽壳60%,木屑20%,麸皮20%;③棉籽壳与木屑以1:1配合,即棉籽壳40%,木屑40%,麸皮20%;④木屑(木  相似文献   

10.
袋栽黑木耳的培养料来源广泛,各地都可就地取料选用。浙江省武义县为产粮区,稻草十分丰富,近年来,我们重点研究了稻草栽培黑木耳技术,并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将稻草栽培黑木耳技术总结如下。(1)稻草准备取中稻稻草晒干粉碎,长度1~1.5厘米,贮藏待用。(2)栽培季节根据黑木耳子实体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0~26℃及中稻草收割期当地的气候条件,武义县栽培安排8月下旬~10中旬为制袋期,11月中旬到翌年5月为出菇采摘期。(3)栽培品种58、916、139。(4)培养料配制稻草39,木屑38,砻糠10,麸皮10,碳酸钙1,石灰1,精料1。培养料配制注意事项:①稻草、木屑须预湿,前一天先将稻草用2的石灰水预湿,然后与木屑拌匀堆制。②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50左右,用15×55(厘米)香菇袋的菌棒重量控制在1.5千克左右,含水量过高或过低匀不利于黑木耳发菌及出菇。(5)装袋与灭菌稻草栽培往往使用15×55(厘米)香菇菌袋。一是传统习惯及生产通用,便于操作,二是可装份量重一些。装料时,要注意松紧适当,太松菌袋易变形,菌料易脱壁;太紧则透气性较差,发菌期延长,菌丝抗性减弱。农户栽培黑木耳通常用蒸汽发生炉常压灭菌,每炉5000~7000袋,灭...  相似文献   

11.
平菇菌糠替代木屑栽培茶薪菇和黑木耳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菌糠不同比例替代木屑栽培茶薪菇 (Agrocybe aegerita)和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以常规培养料(木屑85%,麸皮12.5%,石膏1.5%,蔗糖1%)为对照,探讨平菇菌糠部分替代木屑栽培两种食用菌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平菇菌糠代替部分木屑栽培茶薪菇和黑木耳是可行的;且在供试替代比范围内,两种食用菌产量随替代比的增加而增加;供试配方中,配方D(木屑40%,菌糠45%,麸皮12.5%,石膏1.5%,蔗糖1%)栽培的茶薪菇和黑木耳产量均最高,筛选为适宜配方.  相似文献   

12.
我们从1985年以来,采用~(80)Co—γ射线对香菇木屑培养料进行辐射灭菌试验,在1.0~1.8兆拉德(Mrad)剂量范围内,不仅能达到灭菌的目的,且可促进培养料中某些纤维素降解成可溶性糖,从而促使香菇菌丝生长,提高鲜香菇产量(《上海农业学报》,1986第3期)。本试验是在此基础上,应用最佳辐射灭菌剂量1.2Mrad 辐照香菇木屑培养料,进一步观察辐照培养料对鲜菇产量的影响。材料和方法试验采用本所1.5×10~4后里~(60)Co—Y 辐照源。(一)培养料:木屑78%、米糠20%、蔗糖和石膏各1%,含水量约55%。拌匀后装聚丙烯薄膜袋,每袋重0.75公斤,袋口套颈圈、扎橡皮筋加棉塞。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平阳县是传统产糖区,甘蔗渣资源很丰富。1982年,我们在榆垟公社进行了木屑蔗渣混合料袋栽银耳试验。对照组,木屑100斤,麸皮30斤,石膏3斤,白糖1.5斤,黄豆粉3斤,硫酸镁0.5斤,水105斤。试验组,木屑50斤,蔗渣50斤,麸皮30斤,石膏3斤,黄豆粉3斤,硫酸镁0.5斤,水110斤。二组培养料均常压灭菌,100℃保持8小  相似文献   

14.
随着木屑栽培香菇面积的不断扩大,杂木屑来源又有一定的限制,致使香菇生产面临原料缺乏的难题。为了充分挖掘资源,近年来我们利用多种农作物秸秆和酒厂、糖厂的废料栽香菇试验,取得了初步成果。试验菌种7402菌株。培养料搭配如表1。首先将秸秆晒干粉碎、酒渣晒干,按各组配方混合加水130%拌匀,pH6.5,装瓶后在1.5公斤/厘米~2灭菌1.5小时,冷却后接种,常温(28~20℃)培养60天左右,当瓶壁出现少量瘤状物时,在无菌室挖瓶压块,覆盖灭菌薄膜培养。  相似文献   

15.
利用杨木屑替代部分棉籽壳作为主料栽培茶树菇,结果表明,在培养料中加入10%~40%杨木屑均适合茶树菇菌丝生长,可以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从茶树菇产量、生物学转化率和经济效益综合分析,培养料中添加30%杨木屑的配方(2)(杨木屑30%,棉籽壳40%,麸皮20%,玉米粉8%,石灰1%,轻钙1%)为优选配方。  相似文献   

16.
戴珮玉 《食用菌》2003,25(6):30-30
目前我地区平菇种植户均用蒸锅对培养料进行灭菌。习惯的做法,是将培养料加温至100℃后保持8-12小时。培养料的灭菌是否一定要那么长时间?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1 材料与方法 培养料为杨柳树木屑80%,麸皮(或糜糠)18%,石膏粉0.5%,石灰1.5%,含水量65%左右;料拌匀后  相似文献   

17.
我们于1983年3~8月进行了多次玉米芯粉栽培银耳试验,现将8月份的试验结果简介如下:先将新鲜王米芯粉碎,再按玉米芯粉70%、麦麸25%、石膏1.5%、蔗糖1.5%、黄豆粉1.5%、硫酸镁0.3%、磷酸二氢钾0.2%的配比调制培养料,含水量60%。拌匀料装入500克罐头瓶中,每瓶装干料0.25斤,料中央打接种穴,用薄膜封口,常规灭菌、接种。每瓶栽培种接50瓶,培养40天后采耳。以新木屑、陈木屑、豆秆粉、麦秆粉为对照,每种料均  相似文献   

18.
木屑生料袋栽香菇技术,是在培养料中加入菇霉敌2号杀菌剂(系授权发明专利,专利号:ZL88108580.4,本公司生产),成品率达95%左右,最高达100%。生物转化率23%以上。本文主要介绍木屑生料袋栽香菇的技术要点。 (一)供试菌株 香菇Cr-20,Cr-04和L12。栽培种菌龄40~45天为宜。 (二)制备培养料 配方为木屑77%,麸皮20%,石膏2%,过磷酸钙1%,另加菇霉敌2号杀菌剂0.6%。其中木屑和麸皮应新鲜,木屑粒度为1.5mm。每50kg木屑用6%甲醛液(福尔马林含甲醛为36%,  相似文献   

19.
作者于1986年1~6月上旬和8~11月,用稻草进行了袋栽黑木耳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87年2~7月上旬,又三次进行试验,效果均很满意。现将试验中所用的配方和方法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培养料配方为:无霉变的干稻草(切成1厘米左右长)70%,杂木屑15%,麸皮或米糠13%,过磷酸钙1%,石膏或碳酸钙1%,另加干料重的1%糖.0.4%尿素和0.3%硫酸镁。过磷酸钙、糖、硫酸镁和尿素用少量清水化为母液备用;稻草在清水中浸4小时,捞起沥去多余的水份,再拌入石膏、麸皮和杂木屑;母液用适量的清水兑匀后均匀地喷在混合料中,含水量约65%,pH 在6~6.5。  相似文献   

20.
我们于1980年开始,试用甘蔗渣栽香菇,按照木屑栽香菇的方法,每平方尺用栽培种10~12瓶压制菌砖,结果单产比木屑栽培的低1~1.5斤(木屑菌砖2.5~3斤/尺~2)。据分析,与主要营养要素—木质素在蔗渣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