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竹材具有生长快速、可再生、强重比高的优势,是热带及亚热带国家及地区重要的传统建筑材料。竹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形式,不仅满足人们的居住、生产、娱乐等多种需求,而且体现了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和尊重。文章分析了国外主要竹产区亚洲、美洲和非洲地区传统竹建筑的主要形式,总结了竹建筑构件的连接方式、防腐处理等基本建造技术特征,以及竹建筑与当地文化的适应性,为从传统、人文角度挖掘竹材作为绿色建筑材料的潜在价值、发展现代建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传统建筑在一定的自然和文化基础上诞生于特定的区域中,在新农村建设当中如何利用好这些传统建筑成为新的议题,分析了传统建筑环境背景和现状,提出了传统建筑在新农村建设当中的几点思考,包括对传统元素的利用、现代技术的结合与建筑形态的更新,以及继承优秀建筑文化传统时还必须用现代和创新的观点指导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3.
推进绿色建筑可有效降低碳排放和建筑能耗,以往的绿色建筑研究多偏重建筑设备和建筑实体方面,而对建筑空间的气候调控作用研究较少。黔东南苗族传统吊脚木楼建筑建造工艺,经长期与当地气候适应,针对炎热季节,已具备成熟的建筑空间气候调节经验。本文分析了黔东南苗族传统吊脚木楼建筑空间一般性特征,在此基础上识别出包括阁楼层、吊脚层、堂屋、望楼、深飘檐、吞口等典型气候调节空间,分析了气候调节作用机制。通过对当地两个典型传统吊脚木楼样本的夏季实测,实证其建筑空间的气候调节作用,归纳分析了黔东南苗族传统吊脚木建筑相关气候调节经验对现代绿色木结构建筑营建的启示意义,并尝试将其运用于当地现代建筑设计,为相似气候地区绿色建筑营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商业建筑中庭空间景观的绿色设计进行了研究,重点对中庭景观空间的绿色设计进行了具体分析,归纳总结了商场中庭空间景观的绿色设计的方法和原则,目的是研究商业中庭景观对商业建筑功能性空间的影响,从而影响现代社会人们的消费模式与消费心理的需求,促进商业建筑中庭空间设计的完善性和完美性,对今后的建筑中庭景观设计提出更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罗康宁 《广东园林》2007,29(6):12-13
汉族、佛教文化与西夏传统民族文化的融合,形成了独特西夏文化.西夏文化和西夏古建筑关系密切.西夏文化使西夏时期古代建筑的形式、风格既恪守章法又富于变化,并为西夏时期古建筑的设计意境与建筑艺术随机自然地结合创造了条件.西夏古代建筑的形式、风格,对现代建筑设计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蒋明 《林产工业》2020,57(1):85-87
富有传统民俗特色文化的木结构建筑村落,不仅能够成为当地提升旅游资源的重要助力,而且可以为深入研究区域内的人文、历史、文化资源提供大量翔实的资料与物证,极具文化考古价值。对传统木结构建筑村落中的文化内涵进行研究,概述了传统木结构建筑的村落定位与特征,分析了传统木结构建筑村落与其他村落的差异性,为深度剖析迁徙文化、群居文化等明显带有华夏文明特征的文化信息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竹材是一种天然可再生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历史悠久。然而传统竹建筑已无法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如何发挥竹材自身优势并融入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形成独特的建筑美学已成为广大建筑师追求的目标。建构理论是众多建筑理论之一,是一种关注于建筑建造的形式与功能之间理性协调的理论范式。文章解析了建构理论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对竹建筑的建构特征进行了细致的分析。通过研究现代众多前沿设计的竹建筑案例,分析了竹建筑中的竖向、横向、屋顶、空间结构的结构形态,阐释了现代竹建筑设计中呈现出的建构思维下的结构制造,梳理并归纳了现代竹建筑结构制造的4种特征:明晰逻辑、隐喻身体、融合自然、诠释文化;以期使竹建筑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宁的环境,成为人们全身心融入自然界的居所。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建筑的传统性和民族性的表达,需要跳出具体形象,跳出习用词语,在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审美意识进行深入的批判性认识基础上,要作抽象的思辨和精神的凝练,探索能和现代建筑艺术和审美意识契合的在精神层面上表达中国的创作之路。  相似文献   

9.
梅辅云 《绿色科技》2019,(6):161-162
指出了快速的城市化导致了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压力的增加。绿色建筑顺应时代潮流,顺应人民生活需要,是建筑节能的进一步发展和优化。探讨了绿色建筑的总体布局及环境、绿色形体、绿色户型、建筑围护结构等节能设计及太阳能技术的合理利用,以期有效贯彻绿色建筑标准,实现节能建筑。  相似文献   

10.
创造民族的时代建筑文化,继承传统文化,要认真学习国外的优秀文化,“百花齐放”以繁荣我国的建筑创作。中国的时代建筑要积极发展地方建筑流派,体现中国建筑文化传统的神韵。  相似文献   

11.
孙小涛  徐惋秦 《绿色科技》2019,(17):251-255
指出了研究地域历史街区建筑有助于挖掘民族历史文化及其内涵。为了挖掘传统建筑文化、探讨其空间布局和建筑特点,以及目前老街存在的问题。以四川省大竹县城老街为研究区,通过实地踏勘和问卷调研等方式,分析了大竹老街建筑空间布局及特征、历史文脉、旧城老街改造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提出了老城改造的规划思路:保护街道肌理,增加公共空间;延续传统建筑格局--新旧融合;以绿化景观彰显地域特色;延续传统文化,传承城市记忆。研究结果对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创新思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竹建筑以其舒适、美观、生态、环保、低碳等优势而成为未来环保建筑的发展方向。竹建筑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思维。文章以印尼巴厘岛"绿色村庄"竹建筑为例,详细分析了创新思维在竹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以期为我国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竹屋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建筑构造变异和形体关系处理已不再是当今建筑界的关注焦点,人们更多将目光放在一个更持续睿智的建筑方式:发展集绿色建筑材料与建筑技术于一体的生态建筑。将材料和技术的应用与建筑美学予以统筹考虑,在实现技术合理性的理性审美标准同时,综合兼顾建筑美学的感性层面。  相似文献   

14.
杨欣宇 《广东园林》2021,43(3):20-25
位于日本冲绳的首里城,是古代琉球王国的王宫,其建筑深受中国建筑文化的影响,对中国建筑文化海外传播的研究具有特殊意义。以琉球王国历史与首里城营建历史为背景,从建筑整体的布局、功能,到单体外形、样式,再到细部的彩绘、装饰,系统探究了中国建筑文化在意识、制度、物质3个层面琉球建筑的影响,总结了首里城在建筑文化研究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广州依水而建,因水而兴,纵横蜿蜒的水网促进了广州的社会繁荣和经济发展,形成了海纳百川的岭南水文化。根植于深厚的水文化历史,广州水博苑基于原琶洲塔公园进行扩建,结合广州地域文化特色,基于微观与宏观的水文化而构建主题思路,规划布局中融入山水相嵌的格局形态,将传统岭南的造园特色与元素融汇于景园营造、建筑风格和绿化配植中,建设为以水文化为主题,集合公益展馆、古迹和公园为一体的水文化博览园。  相似文献   

16.
黄利金  陈晨 《绿色科技》2019,(16):212-216
综合讨论了全媒体、南京民国建筑文化、创新传达等方面,引出了依托全媒体技术创新南京民国建筑文化的传播方式,阐述了在提升大众的民国建筑文化认知、激发民众承续南京民国建筑资源的主体意识等方面的现实意义。基于创新传播思路与方法,生动再现了南京民国建筑发展过程与特征成因的研究目标,整理并分析了南京民国建筑分布范围与分布特点的方法,调研、记录、传播南京民国建筑视觉信息的技术手段,以及实施公众参与文化的方法、创新文化衍生品设计观念与技术手段的平台建设等。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人们惯用四维概念来认识空间,但是一个实体空间有时不只具有四维,还有不同感觉上的变量。尤其是华夏文明几千年的发展,在传统建筑发展过程中,中国人形成了独特的建筑审美观,因善于组织并乐于感知空间,而产生了丰富的情感体验,这样便形成了空间的第五维度--情感。文章试对中国古典园林中情感体验的组织进行分析,探述园林空间的第五维度。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四).城市生态建设的质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 ,从城市生态建设的质量看 ,存在着传统城市、园林城市、山水城市或森林城市、现代生态城市 4种模式。由于现代生态城市系统构建是科学的 ,所以它是创建品牌生态城市的基础。创建品牌生态城市要求发展城市绿色经济、培育城市绿色文化、营建城市绿色环境。同时要突出城市的特色 ,发挥优势 ,提高城市个性形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