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阐述了我国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的优势和存在的环境问题,从排放标准、规模工艺、企业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近年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邻避”问题多发频发,部分甚至发生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引起社会各方关注。分析了近期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邻避”问题的特点和原因,结合厦门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防范与化解“邻避”问题的经验做法,为破解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领域“邻避”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国内外垃圾焚烧处理各环节工艺系统较复杂,对目前使用较为广泛且技术比较成熟的几种工艺系统,结合一些工程实践经验,从焚烧炉、余热锅炉、烟气净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工艺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类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工业垃圾、农业垃圾、生活垃圾、电子垃圾等接踵而至,尤其是如何处理每天巨量的生活垃圾,不断困扰着政府和民众。由于垃圾卫生填埋、垃圾焚烧发电两种垃圾处理技术都存在难以克服的障碍,突破技术瓶颈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环境管理措施和环境监控计划是减轻不利环境影响的重要途径。调查了寿县垃圾焚烧发电企业主要环境影响的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应采取优化厂址选择、合理运输路线、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建立环境管理机构、执行环境管理制度等环境管理措施和制定环境监控计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类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工业垃圾、农业垃圾、生活垃圾、电子垃圾等接踵而至,尤其是如何处理每天巨量的生活垃圾,不断困扰着政府和民众。由于垃圾卫生填埋、垃圾焚烧发电两种垃圾处理技术都存在难以克服的障碍,突破技术瓶颈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垃圾焚烧行业的当前情况以及行业发展前景,对垃圾焚烧锅炉运行中较为普遍的问题进行了总结,详尽地对这些问题的产生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和预案,对发展空间和新型技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城市垃圾焚烧项目可以有效降低城市生活垃圾的填埋处理量,不仅节省了填埋处理所要求的用地面积,而且可以消除有害病毒和细菌的次生影响;同时焚烧产生的热能可以用于发电或供热,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但是在生活垃圾运输和处理过程中会因为环保治理措施的局限性、日常管理不完善等因素对环境造成持久性污染,对社会环境造成较大影响。以实际工程为例,对垃圾焚烧大气污染物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垃圾焚烧的长期积累性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我国的国情,阐述了垃圾焚烧过程和特点,结合江桥垃圾焚烧厂顺推阶梯倾斜炉排炉的特点和运行的经验,优化一次风配比,对垃圾焚烧控制调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随着我国对污水处理与排放的要求越发严格,垃圾焚烧厂对其烟气废水的处理日益受到关注。为此,重点探讨了垃圾焚烧厂湿法烟气废水处理技术,该技术在传统的烟气废水处理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混凝沉淀过滤技术,并增加了湿法脱酸处理,最终实现了垃圾焚烧厂的湿法烟气脱酸废水处理。  相似文献   

11.
常丽  老二 《森林与人类》2002,22(10):32-33
开办垃圾处理场。垃圾焚烧是处理垃圾的最佳方式,既节省土地,热能又可发电,但前期投资较大,政府就直接投资。垃圾焚烧厂以有限责任公司形式组建,股本中50%为国有资本,50%为私人资本,国有股只参与分配不参与决策管理。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生活污水和雨水,属于市政企业是非盈利机构,经营成本经过测算计入水费价格之中,城市污水处理率达100%,过滤沉淀物经过处理成为有机肥料返还田地。据统计德国每户平均1.5台轿车,汽车尾气排放成为现代城市新的污染源。政府在要求生产商改进轿车尾气净化装置的同时,大力发展公交车,…  相似文献   

12.
垃圾焚烧灰渣(底渣和飞灰)是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后的残余固体废弃物,对其进行固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是减少该类固体废弃物占用填埋场资源的重要途径。笔者利用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固化细粒底渣和飞灰,通过微生物注浆试验研究菌液浓度、胶结液浓度和处理轮数对垃圾焚烧灰渣胶结CaCO3生成量及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底渣和飞灰都具有一定的水硬性,其水硬固化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分别为174.46和381.73 kPa。底渣经微生物注浆处理2~10轮后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较水硬固化体分别提高了35.8%~120.0%,飞灰经微生物注浆处理2~10轮后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较水硬固化体则分别提高了9.5%~48.8%。随胶结溶液浓度的增大,微生物固化底渣和飞灰中的CaCO3生成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提高,但试样的可注性降低。稀释比1∶50、菌液比1∶100的菌液更利于底渣和飞灰胶结强度的提高,未稀释菌液固化效果差。与微生物固化天然砂土和粉土相比,微生物固化底渣和飞灰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CaCO3含量增加的增幅较缓,微生物固化垃圾焚烧灰渣的胶结效率略低。试验结果证明,微生物固化能有效改善垃圾焚烧灰渣强度的特性,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技术在垃圾焚烧灰渣固化处理方面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3.
《绿色中国(A版)》2008,(5):13-17
处理垃圾是每天生活中最平常不过的事,然而,下述事实或许会令你震惊; 由于垃圾空间不足,意大利南部坎帕尼亚大区首府那不勒斯,自去年12月21日以来一直无人清运垃圾,垃圾停运导致居民不满,进而升级为警民冲突。 2007年,北京六里屯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和南京江北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遭遇在建地居民的反对,双双搁置,逐日累积的垃圾放在哪里? 垃圾已经成为每一位城市管理者的切肤之痛,市长们利用各种途径寻找破解垃圾问题的方法。垃圾处理究竟面临何种困境,技术和管理瓶颈如何突破?本刊记者通过多方走访,为读者奉献出有关垃圾问题解决的全景扫描,希望通过我们的采访和分析,使读者深入了解到垃圾在我们生活中不仅仅是存在的现实,而且要谨慎面对,用人类的智慧打赢这场“垃圾”战争。  相似文献   

14.
王郎  吴丹丹  王嘉智 《绿色科技》2013,(11):265-266
介绍了生活垃圾焚烧机械炉排炉和采用德国马丁SIT Y2000技术的机械炉排垃圾焚烧炉的优点,找出了这种炉型在运行中常见的故障,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蒸汽/热水闪蒸复合发电技术是一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中、低温余热的纯余热利用型发电技术。该技术主要以200℃~500℃的低温废气作为热源,通过余热锅炉生产出过热蒸汽和一定量的饱和水,将常规发电系统无法利用的部分低品位低温热能,通过闪蒸系统生产出饱和蒸汽,与过热蒸汽一起进入多参数汽轮机作功发电,从而增加余热发电功率。该技术可比常规技术多发电10%左右。  相似文献   

16.
对长三角地区某市垃圾焚烧行业的环保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当前区域垃圾焚烧企业,在保证规模、控制数量及地域上均衡布置的前提下,行业废水、废气污染治理设施齐全,废水、废气均稳定可达标排放,调查时段内未有投诉问题。区域垃圾焚烧行业在做到当下要求的情况下,实现了区域垃圾焚烧行业污染可控,对城市垃圾焚烧行业环保发展具备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传统静态产业园区的模式是将餐厨、地沟油垃圾处理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在一个园区内,单体独立建设,通过管道来衔接的方式,介绍了某市垃圾处理项目没有采用传统模式,而是将三者建立在一个主厂房内的集成模式。分析了采用该方式的优点,目前有少数几家垃圾焚烧发电厂采用该模式,也印证了该种模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随着中国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全国的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多。由于我国土地资源紧缺,分布不均匀,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逐步由填埋向热处置转换。而传统的生活垃圾焚烧技术效率较低,污染物排放量较大,因此新型热处置技术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对两种主流的新型生活垃圾热处理技术进行了论述,并与传统生活垃圾焚烧技术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9.
师宓 《绿色科技》2019,(6):115-117
指出了焚烧法是一种热处理城市垃圾的方法,具有减容效果好、消毒彻底、处理效率高、有利于实现资源化等优点。但焚烧法所造成的二次污染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焚烧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探讨了城市垃圾焚烧二次污染控制技术,包括废气、焚烧灰渣、废水、噪声、恶臭等。通过源头控制、末端处理、监管监测等措施,最终实现城市垃圾焚烧处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压电发电技术的研究价值及发展前景,参考了国内外众多压电发电技术方面的研究资料,并对其进行综合的比较研究.介绍了当今能源利用的现状,压电发电技术的特点及国内外利用新型压电材料发电的研究现状,从理论和实践上证明了压电发电技术的可行性及发展潜力,探讨了压电发电技术在微能源器件、自供电及旋转机械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