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蛋白质需要量1. 1成母牛维持需要量(根据母牛的体重计算)粗蛋白维持需要量(克)=4.6×W0.75 可消化粗蛋白维持需要量(克)=3×W0.75 小肠可消化粗蛋白维持需要量(克)=2.5×W0.75W-体重(kg)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寻求本地黄牛母牛难产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方法]2013年对5081头母牛的产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统计产犊的母牛中,本地母牛为4018头,西本杂母牛为1063头,难产率最高的是本地母牛×西门塔尔,难产率为7.98%,其后依次为本地母牛×利木赞(6.55%),西本杂母牛×西门塔尔(4.65%),本地牛×安格斯(3.1%),难产率最低的是本地母牛×本地公牛,难产率为0.85%。[结论]可采取科学选配、控制营养等方法来减少难产的发生率;采取科学的接产方法,能有效解决难产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西门塔尔牛母牛(西门塔尔牛×蒙古牛杂二代)与蒙古牛母牛生产性能的差异,选用体重相近的西门塔尔牛母牛(西门塔尔牛×蒙古牛杂二代)与蒙古牛母牛进行屠宰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西门塔尔牛母牛的屠宰率、净肉率分别较蒙古牛成年母牛提高了1.59个百分点和1.34个百分点。结论:西门塔尔牛母牛的产肉性能和饲料转化率均比蒙古牛母牛高。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能量水平对围产期肉牛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重[(335.7±21.6) kg]相近的妊娠后期健康西门塔尔杂交牛(西门塔尔公牛×云南本地黄牛母牛)初产母牛21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饲粮能量水平分别为1.06×NRC(高能组)、1.00×NRC(中能组)和0.94×NRC(低能组)能量需要,等氮不等能。正式试验期为产前30 d至产后30 d,共计60 d。结果表明:1)低能组饲粮可显著提高母牛围产期平均干物质采食量(ADMI)(P0.05)。3组母牛的单位体重代谢能摄入量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而显著提高(P0.05)。产后30 d高能组母牛比中能组和低能组少失重12.9和13.9 kg(P0.05)。2)产前高能组母牛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钙、磷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低能组(P0.05)。3)产后低能组和中能组母牛血清非酯化脂肪酸(NEFA)和β-羟基丁酸(BHBA)的含量显著高于高能组(P0.05)。综上所述,本试验中,高能饲粮(1.06×NRC)显著提高产前营养物质消化率和能量摄入量,减少肉牛产后30 d的失重;降低母牛产后血清NEFA和BHBA含量。因此,提高围产期饲粮能量水平(1.06×NRC)缓解了肉牛产后能量负平衡,有利于初产母牛的产后体重增加和体况恢复。  相似文献   

5.
2018年3月27日上午11点,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同心镇旧寨组祁××的母牛难产,经畜主多次扶正胎位,人工助产,产下双头死胎1头。因产犊母牛产道损伤,流血不止报医,笔者一行前往就诊,对双头死胎进行解剖学观察和测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研究西门塔尔牛(西门塔尔牛×蒙古牛杂二代)与蒙古牛母牛的生产性能差距。[方法]选用相同体重体型相近的西门塔尔牛(西门塔尔牛×蒙古牛杂二代)母牛与蒙古牛母牛进行屠宰对比试验。[结果]西门塔尔牛母牛的屠宰率、净肉率较蒙古牛成年母牛分别提高了1.59、1.34个百分点。[结论]西门塔尔牛母牛的产肉性能和饲料转化率较蒙古牛母牛高。  相似文献   

7.
血小板计数法在奶牛超早期妊娠诊断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20头未孕母牛血小板正常值的测定结果为496.5×109/L±66.5×109/L;对30头受配母牛进行血小板值变化和最佳血检时间的试验,结果表明,22头妊娠母牛于配种第7天血小板值明显减少(P<0.01);而8头未妊娠母牛则无明显变化(P>0.05)。根据妊娠母牛配种前后血小板值差>192.3×109/L为妊娠标准,对30头受配母牛进行了超早期妊娠诊断试验,经直检妊娠母牛符合率为86.36%,空怀母牛符合率为87.5%,总符合率为86.66%(P>0.05)。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用71头4岁杂交母牛分8组进行试验,每年4—9月每月进行一次产乳量和乳成分变化的测定。8组杂交母牛的组合为:①海福特牛×安格斯牛,②安格斯牛×海福特牛,③西门达尔牛×安格斯牛,④西门达尔牛×海福特牛,⑤瑞士褐牛×安格斯牛,⑥瑞士褐牛  相似文献   

9.
我区杨××自养母水牛1头,1987年4月5日晨开始分娩,至中午12时左右仍未产下胎儿。只见1只蹄子露出阴门,再经过半小时左右,在母牛努责时又有1只胎蹄露出阴门外,但在努责停歇时即缩回产道之内。  相似文献   

10.
黑白花奶牛的外貌评分随年龄不同而发生变化。那么如何比较不同年龄母牛的外貌优劣呢?美国荷斯坦牛协会广泛推行的是BAA,即品种年龄平均值(Breed Age Average,BAA)。它是一个相对百分值,等于母牛的实际评分经年龄校正后除以品种平均值再乘100,即: BAA(%)=实际评分×年龄校正因子/品种平均值×100 如果母牛的外貌评分等于它所在年龄组的品种均值,那么该母牛的BAA为100。  相似文献   

11.
用西门塔尔牛、利木赞牛与本地黄牛杂交,其效果:西×本、利×本杂交公、母犊牛初生重分别比本地黄牛公、母犊牛初生重增加3.9、4.7、3.6和4.3kg;分别提高了16.67%、24.61%、15.30%和22.51%。西×本、利×本6月龄杂交公、母牛体重分别比本地黄牛6月龄公、母牛体重增加61.3、50.6、58.2和47.2kg,分别提高48.69%、45.87%、46.23%和42.79%;西×本、利×本12月龄杂交公、母牛体重分别比本地黄牛12月龄公、母牛体重增加98.0、56.2、92.1和52.2kg,分别提高60.98%、43.57%、57.31%和40.47%。西×本、利×本杂交牛初生重、6月龄体高、体斜长、胸围、体重、12月龄体高、体斜长、胸围、体重分别与本×本后代相比差异均极显著;西×本与利×本杂交牛相比差异不显著。利用西门塔尔、利木赞良种牛作父本改良本地黄牛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2.
南德温肉牛杂交改良效果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南德温牛和德国黄牛(细管冻精)授配西黄F1母牛,母牛和犊牛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测定其后代体尺、体重等主要生长发育指标。结果表明:南德温×西黄组合犊牛初生、3月龄、6月龄的体尺、体重明显高于德×西黄组合。南德温作为父本杂交改良西黄牛,效果非常明显,可以作为本县及类似生态环境条件下肉牛三元杂交的优选父本品种而在黄牛改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刘麟 《四川畜牧兽医》2000,27(11):34-34
1 影响母牛受胎率的因素1.1 牛体因素1.1.1 母牛膘情对受胎率的影响 母牛膘情不同,受胎效果不同(详见表1).表1不同膘情母牛受胎效果 由表1可见,总受胎率上等膘比中下等膘分别提高15%、22.6%,平均情期受胎率分别提高2.91%和25.91%.1.1.2 母牛的生理状态对母牛受胎率的影响 生理状态不同,受胎效果不同(详见表2).表2 不同生理状态母牛受胎效果 由表2可见,总受胎率哺乳母牛比空怀母牛与初配母牛高3.24%与9.95%,平均情期受胎率高9.58%与22.38%.1.1.3 母牛年龄对受胎率的影响 母牛年龄不同,受胎效果不同(详见表3).表3不同年龄母牛受…  相似文献   

14.
八、青年母牛的饲养管理应注意些什么? 母牛到18月龄已进入体成熟阶段,体内各器官已基本发育完全,生长速度开始减缓。青年母牛是指18月龄至初产(1胎)这一阶段的母牛,为后备母牛(又称发育母牛或生长母牛)的最后一个阶段。此阶段的长短取决于母牛的配妊月龄,若18月龄配妊,此阶段为10个月,每提前一个月配妊,则减少1个月,若15月龄配妊,此阶段为7个月。母牛的初配月龄主要根据母牛的体重,一般认为母牛体重达360公斤以上即可初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以楚雄州为代表的滇中地区气候条件下,用BMY牛改良滇中黄牛的效果及BMY牛的推广应用前景.[方法]以滇中黄牛为母本,BMY牛为父本,在楚雄州开展杂交改良效果的调查.[结果]①选择滇中黄牛母牛,用BMY牛冻精累计输精9 055头,受胎7 254头,受胎率80.11%,产犊6 781头,产犊率93.48%;②BMY×本杂的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和30月龄体重与滇中黄牛比较,公牛分别提高29.70%、33.82%、36.73%、35.97%、33.12%和47.21%,母牛分别提高23.34%、34.45%、32.32%、11.03%、30.07%和36.49%,但总体生长速度不及BMY牛、西×本杂;初生到24月龄的平均日增重(ADG)比较,BMY×本杂公牛(316.4 g)高于滇中黄牛和短×本杂,但低于BMY牛和西×本杂,母牛高于滇中黄牛,但低于BMY牛和其它组合;③BMY×本杂不同年龄段的各体尺指标均显著高于滇中黄牛,特别是体长、体高、胸宽、胸深、胸围、腹围和臀围等的发育更好;18月龄开始,部分体尺指标接近或超过短×本杂.④BMY×本杂24月龄公、母牛的BPI分别比滇中黄牛高出0.43和0.36,分别提高23.8%和20.2%,但低于BMY牛和西×本杂;⑤13~15月龄公牛经93 d育肥,BMY×本杂的ADG达1 133.3 g,高于短×本杂,但低于西×本杂、安×本杂和BMY牛,屠宰率61.04%,达到BMY牛和其它杂交组合的水平,但净肉率略低于其它组合.[结论]用BMY牛改良滇中黄牛的效果非常明显,杂交一代具有耐粗饲、耐热、抗蜱、适应性广、易饲养的特点.本研究结果为BMY牛在我国南方黄牛改良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1990年3月12日,我站收治西梁山镇西梁村张庄队赵××饲养的5岁母牛肿瘤病例1头,经手术切除的病理切片检查确诊为脂肪瘤。报道如下。一、主诉:该牛于1987年夏季在耕牛市场购来,当时左腹部有手掌大的黑疤,日渐发  相似文献   

17.
黄牛畸胎病例孙良(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兽医院,473035)1994年5月30日下午,宛城区高庙乡高庙街樊××养的母牛患难产来我院治疗。主诉:母牛早晨6点左右胎衣已破,乡兽医助产无效让转区兽医院。笔者接诊检查时发现胎儿有4条前腿挡着产道,2个胎儿头部向...  相似文献   

18.
如何提高母牛的受胎率,是畜牧科技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此,我们对三江平原贫硒地区,硒和维生素E对奶牛繁殖机能的影响作用进行了研究。一、试验材料 1.药物:0.2%亚硒酸钠注射液(规格1支×5毫升)、维生素E注射液(规格1支×5毫克)。 2.试验牛:选自七星农场户养奶牛50头,胎次为2—8胎  相似文献   

19.
2001年以来,我们进行了诱导母牛双胎生产试验,具体是选择卵巢上部有间情周期黄体存在、生殖器官无疾病的母牛,将12~14毫克促卵泡素(FSH),在3日内分6次肌注投给。供试牛在配种时期随机选择性功能活动正常。共选择处理18头。一胎双犊母牛12头,双犊率为66.67%(12/18),一胎单犊母牛6头,单胎率为33.33%(6/18),共产犊30头,总产犊率为166.67%(30/18)。12头产双犊母牛中,有3头同胎同时产两个不同品种的后代。现报告如下:1试验牛的选择供试牛只均是双庆乡太安村牛场和村民个人饲养的2~5周岁可繁母牛,其中:奶×本一代改良牛12头,本地黄牛6头;经产…  相似文献   

20.
1影响母牛繁殖力的主要因素1.1母牛遗传的影响我县本地母牛个体小,性成熟时间较晚(1.5~2.5岁)导致生产力低。一般双胎公牛的女儿的双胎率和孪生母牛的女儿的双胎率比较高。1.2环境的影响日照的长短可以影响母牛的性周期,环境温度对母牛的繁殖有明显的影响,高温不利于母牛受胎,同时造成母牛出现安静发情,胚胎死亡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