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二师三十三团地处新疆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气候干旱,高温,少雨,多风,昼夜温差大。栖息在这里的塔里木马鹿个体小,体型紧凑,适应性强,耐粗饲,饲料报酬高,鹿茸粗大,肥嫩,茸头饱满。三十三团人工驯养塔里木马鹿已有50年的历史,马鹿养殖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数量,截止到2009年,马鹿存栏已达4777头,其中公鹿3498头,母鹿1279头,能繁母鹿1117头;  相似文献   

2.
《新疆农垦科技》2004,(2):46-46
农二师三十三团三项课题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2 0 0 3年 11月 3~ 4日 ,兵团科技局、农二师科技局联合组成的专家评审组 ,对农二师三十三团申报主持的《塔里木马鹿选育提高》、《优质饲草的引种与示范》、《陆地棉高产先导示范 (皮棉亩产 2 10 kg)》3项课题分别认真评审。认为  相似文献   

3.
司可林为动物肌松保定药,具有作用快、持续短和经济的特点。近两年,第二师三十三团在马鹿上使用司可林进行马鹿锯茸保定试验,总结了一些实践经验,以为生产上马鹿锯茸保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试情技术是用试情公鹿来确定母鹿是否发情的一种方法,即根据母鹿的反应判断其发情程度。由于其具有准确、快捷、简便等特点,在母鹿发情期,检查母鹿发情状况在马鹿的人工授精实践中被广泛的应用。农二师二十一团从1999年至今马鹿人工授精工作已进行4年。现将试情技术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新疆天山马鹿,属茸用大型鹿,具有珍贵的药用价值,是一种高效经济动物。为提高马鹿的饲养效益,现将饲养技术介绍如下。 1 马鹿的生活习性 马鹿的生活习性有5大特点:(1)白天活动,喜群居。3~5头成群,公鹿平时独居,繁殖季节也和母鹿群居在一起;(2)行动非常敏捷,嗅觉、听觉发达,但视力相对较差;(3)善奔跑,喜跳跃,好安静,怕惊吓;(4)以草为食,夏秋采食草本科植物嫩枝、芽,冬春采食各种灌木枝条、叶片,四季以食百草为主;(5)适应性强,各地均可驯化饲养,寒冬零下40°C亦可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6.
随着养鹿业的快速发展,各地的养鹿场规模也不断扩大,与一般的散养相比,规模化养鹿场具有单位面积饲养头数多、密度大、集约化管理程度高、基础设施配套、经济效益高等特点,但也普遍存在环境污染严重,饲养管理松懈,细菌性疾病与寄生虫疾病明显增多,防疫制度不健全,疫病易于传播等弊病。  相似文献   

7.
马鹿肌肉组织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马鹿不同部位肌肉的肉质。采用石蜡切片对马鹿不同部位肌肉肌纤维直径、肌纤维密度、肌束内肌纤维根数和肌纤维密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同一部位公鹿肌肉肌纤维直径小于母鹿,除胸浅前肌和腹直肌无显著差异外(P>0.05),其他部位公鹿均显著小于母鹿(P<0.05);肌肉肌纤维面积,公鹿均小于母鹿,且公鹿颈斜方肌、臂头肌、肋间肌、背最长肌和股外侧肌肌纤维面积显著小于母鹿(P<0.05);对于肌束内肌纤维根数,公鹿均大于母鹿,但差异不显著(P>0.05);肌纤维密度公鹿大于母鹿,其中颈斜方肌、胸浅前肌、腹直肌和臀中肌呈显著性差异(P<0.05)。同一性别不同部位肌肉间肌纤维特性值显著性差异(P<0.05)和非显著性差异(P>0.05)。对肌肉组织学特性值进行综合比较后发现,公鹿肉好于母鹿肉,部位间肉质的比较为背最长肌>股外侧肌>冈上肌>臀中肌>肋间肌>臂头肌>腹直肌>胸浅前肌>颈斜方肌。  相似文献   

8.
一六一团拥有天然草场4.8万hm2,牧草种类繁多,产量高,具有发展养鹿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自1991年引进90头马鹿以来,现有马鹿1230头,已发展成为北疆最大的以天山马鹿养殖、良繁和鹿产品的研制开发加工为一体的马鹿场。马鹿生产中,仔鹿培育的好坏,关系到鹿群能否扩大。逐步淘汰  相似文献   

9.
马鹿肌肉组织学特征与肉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马鹿不同部位肌肉的肉质.采用石蜡切片对马鹿不同部位肌肉肌纤维直径、肌纤维密度、肌束内肌纤维根数和肌纤维密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同一部位公鹿肌肉肌纤维直径小于母鹿,除胸浅前肌和腹直肌无显著差异外(P>0.05),其他部位公鹿均显著小于母鹿(P<0.05);肌肉肌纤维面积,公鹿均小于母鹿,且公鹿颈斜方肌、臂头肌、肋间肌、背最长肌和股外侧肌肌纤维面积显著小于母鹿(P<0.05);对于肌束内肌纤维根数,公鹿均大于母鹿,但差异不显著(P>0.05);肌纤维密度公鹿大于母鹿,其中颈斜方肌、胸浅前肌、腹直肌和臀中肌呈显著性差异(P<0.05).同一性别不同部位肌肉间肌纤维特性值显著性差异(P<0.05)和非显著性差异(P>0.05).对肌肉组织学特性值进行综合比较后发现,公鹿肉好于母鹿肉,部位间肉质的比较为背最长肌>股外侧肌>冈上肌>臀中肌>肋间肌>臂头肌>腹直肌>胸浅前肌>颈斜方肌.  相似文献   

10.
正繁育母猪半限位栏饲养方式,是甘肃省临夏州众惠猪业科技有限公司在传统母猪限位栏饲养方式的基础上研制发明的一种较为科学的繁育母猪饲养方式,适用于妊娠35天后的母猪。1.半限位栏饲养方式的优点与限位栏饲养方式相比,半限位栏饲养方式具有如下优点:(1)母猪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自由活动,避免出现便秘、难产率高、免疫力下降、繁殖率低下、淘汰率高和利用年限短等问题;降低了  相似文献   

11.
《新疆农垦科技》2009,32(2):87-87
农七师一二七团不断探索特色养殖新亮点,发展马鹿产业,目前马鹿养殖场年产鹿茸1600多kg,已成为北疆地区规模最大的塔河马鹿养殖基地。  相似文献   

12.
父母代肉种鸡育成饲养周期长,饲养成本高,而且产蛋周期短.为了延长肉种鸡的利用时间,提高种鸡场经济效益,我们于1998年7月在农六师一○三团某种鸡场进行了AA父母代肉种鸡的强制换羽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 .  相似文献   

13.
随着集约化养羊业的不断发展,如何提高绵羊繁育率是养羊获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关键。本文作者根据多年的研究,结合国内外经验,提出了在绵羊繁殖周期各个阶段,进行人为控制来提高母羊繁殖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了便于饲养管理、集中劳力、节省时间,在养猪生产过程中必须实行集中配种、集中产仔,这也是养猪生产提高生产率、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集中配种首先必须随时观察和掌握母猪群的发情规律,然后适时进行配种。现将笔者在养猪生产实践中的点滴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母猪从4月龄到配种利用前称为后备母猪。在养猪生产中,后备母猪是猪场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多数猪场对后备母猪的选留和引种都会下很大工夫和本钱,但在饲养管理上却常存在许多问题,如一直用育肥猪料饲喂后备母猪、不分阶段饲喂、大量使用抗生素、完全限位饲养等,结果造成后备母猪育成率低,到二胎时出现不发情、返情率高、产仔数少等现象,母猪的终生繁殖性能降低。为了纠正后备母猪饲养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高饲养效  相似文献   

16.
农二师三十三团又名库尔木依镇,地处欧亚大陆中心塔里木盆地。受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影响,三十三团境内形成了典型的暖温带大陆型干旱气候,其主要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酷热少雨,风大尘多,常年盛行东北风,光热资源丰富,气候日较差和年较差大,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光合有效辐射  相似文献   

17.
新疆伊犁地区地处祖国西部边陲,属湿润大陆性中温带气候,7月份平均气温为22.6~23.5℃。蜂群在经过春季的恢复和发展,经过群势的更新、扩大蜂势后,就进入了夏季的饲养管理,也是养蜂生产的黄金季节。抓好蜂群的夏季饲养管理是获取蜂蜜、蜂王浆等蜂产品的重要保证,对广大蜂农的经济收入有着重要关系。如何做好蜂群夏季饲养管理,须要做好以下几点: 1 培育蜜蜂优良种蜂 选择不受分蜂的影响,能维持强群的蜂群,作种蜂群和哺育群。 2 更换蜂王 选择年轻的、产卵率高的适龄母蜂,更换年老体弱产卵率低的老母蜂,以提高产卵率和提纯复壮,促使其能按时分期分批提出带幼蜂的封盖子脾,组成或加强新分群。  相似文献   

18.
赵洁  姚成义  周嫦  杨弘远 《作物学报》2002,28(3):289-293
从两个水稻品种、 4种外植体来源的愈伤组织中,筛选出幼胚愈伤组织,通过反复继代和悬浮培养,建立了具旺盛分裂能力的胚性悬浮细胞系.胚性悬浮细胞为圆球形、单个或聚集成多细胞团;细胞以多方向分裂;并具有长期的分裂能力.以胚性悬浮细胞系作为饲养细胞,采用微室饲养培养系统诱导了水稻和小麦合子及授粉后1~2 d早期原胚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8月30日,农一师四团二牛场运用性控技术成功繁育出第635头母牛犊。母犊率达到92.1%,打破了高产纯种奶业屏障。  相似文献   

20.
养殖户提高种猪繁殖力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母猪产仔数的多少除与品种、年龄、胎次有关外,提高种猪的饲养管理水平,挖掘种猪的繁殖潜力,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一、搞好种公猪的饲养管理1.种公猪的饲养。种公猪的种用价值是决定繁殖情况好坏的关键。生产中要保证供给充足的营养,种公猪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