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景观生态学原理在流域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从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入手,论述了尺度、景观格局、生物多样性、景观异质性与景观连接度等理论在流域规划中的应用,揭示了土地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侵蚀和土地沙漠化等的景观生态学本质,从理论与实践上指出了景观生态学理论对流域规划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作为人类聚集中心的城市,其生物多样性不仅是城市中人们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也是城市中人、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重要标志。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和人类盲目建设、污染、环境的恶化,城市生物区系组成受到破坏,城市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协调发展。景观生态学作为一门研究景观生物群落与主要环境条件之间错综复杂的困果反馈关系的学科,认为在景展。景观生态学作为一门研究景观生物群落与主要环境条件之间错综复杂的因呆反馈关系的学科,认为在景观生态学上,城市是由不同性质、不同功能的景观要素-基质、廓道、斑块构成的景观。因此,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廓道-本底(基质)理论、景观异质性理论、景观连接度及连通理论对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城市生物多样性载体的城市园林绿地,在规划和建设时可以充分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城市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诸多的研究都停留在物种多样 性的保护 上。通过对城市特殊的自然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城市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应该从景观多 样性入手, 自上而下。进而,运用景观生态学的方法,指出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和城市绿地控制性规 划是实现城 市生物多样性的主要途径,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4.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城市绿地建设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城市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诸多的研究都停留在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上.通过对城市特殊的自然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城市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应该从景观多样性入手,自上而下.进而,运用景观生态学的方法,指出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和城市绿地控制性规划是实现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主要途径,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5.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生态作用.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对城市绿地景观格局优化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进行了探讨.立足于绿地景观格局优化,提出在城市绿地建设中,通过增加绿地关键点、增强绿地生态网络化结构、促进绿地景观的连通性和完整性建设是维持物种生存和各种生态过程的保护途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城市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城市原有的自然生境支离破碎,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威胁。而城市生物多样性是城市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实现城市生态系统持续性的保证。为此,本文分析了生物多样性对城市生态系统的价值,并运用景观生态学原则与方法,探讨了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生态途径,重点介绍了在城市及周围地区设立自然保护区的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7.
景观生态学是传统生态学向宏观与空间方向发展的自然延伸。从研究内容上看,主要有景观生态评价和规划,景观格局、生态过程和尺度,景观生态保护与生态恢复三部分;从研究层次来分,从生态系统、景观和区域深入到了城市园林绿地的范畴,并将其理论直接应用在园林绿地规划中。其中生态评价对绿地现状的分析、优化景观格局以增加绿地的异质性和稳定性、斑块和廊道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理论为园林绿地规划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和方法,使园林绿地规划不仅是形式和功能的结合,而且更能发挥其生态效益,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业的集约化生产在不断深入,农业景观正向着均质化的趋势发展,这造成了农业景观中生物的多样性在逐渐降低,从而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为研究核心,对农业景观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展开了探究,希望能为农业景观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生物的多样性丧失是一个全球问题,已引起了广泛关注。乡村环境是生物的重要栖息地,随着乡村中景观建设的进行,乡村的土地利用、农业活动、居住区建设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些改变对原有生物的生存有着潜在的威胁。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乡村景观建设过程中需要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的支撑。介绍了合理布局乡村景观、发展生态农业、保护生物栖息地、建立生态园与生态廊道、建设富含生命的乡村文化5种措施,通过乡村景观布局的设计,划分合理区域,保护多样化的生物栖息地,建立生态廊道,形成乡村生态园与生态农业景观,结合乡村文化建设,达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城市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论述了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和价值,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发展过程,着重分析了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途径,指出景观生态规划是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佳途径,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景观生态系统从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生态学原理在城市湿地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景观生态学及群落生态学已较多地应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景观与区域规划方面.笔者主要通过借鉴二者在这些方面的经验,结合城市湿地的特点,对景观生态学及群落生态学原理在城市湿地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总结了其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12.
城市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9,他引:5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人类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首要任务。城市园林绿化必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蛄夸。包头市在团林绿化的实战过程中。在对景观生态规划的同时,对生物栖息地和保护区也进行合理规划。从而迭到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协调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吕海燕  李政海  李建东  宋国宝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480-4482,4484
阐述了廊道的基本理论,从景观格局、生物多样性保护、城市、道路规划和河流廊道几个方面评述了廊道的生态学意义,介绍了中外学者近年来就廊道所作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中的廊道研究方法,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廊道景观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当今廊道建设的不完善之处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于娇  纪凤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879-13880
对景观稳定性途径、绿色廊道途径和焦点物种途径3种景观生态规划途径进行阐述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规划方法。认为在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时,应当将3种途径结合起来考虑,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从而创造出一种更加完善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法,以期对我国的景观生态规划起到借鉴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哈尔滨城郊的景观格局及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利用哈尔滨市的遥感数据(SPOT)、1∶50000地形图和其它图形、文字材料,在RS、GIS和GPS技术支持下,按照一定的景观分类体系制定出8个一级景观类型、14个二级景观类型,得到了城乡交错带(城郊)景观类型的分布图。对地形图进行矢量化,得到了哈尔滨市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选取斑块密度、多样性指数、优势度、均匀度和分维数指数,从斑块多样性、景观类型多样性、景观格局多样性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哈尔滨市城郊以农田景观为本底,旱田和水田占有绝对优势;泡沼(水库)和片林斑块密度远大于其它类型的斑块密度,农田景观的斑块密度最小;各类景观类型所占的比例相对均匀,其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就大。就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而言,道里区的最大,南岗区的最小,各区产业结构不均衡;将景观类型和哈尔滨市数字高程模型(DEM)相叠加,更加直观地反映了哈尔滨城市郊的景观类型和景观格局;在对土地开发利用,特别是松花江以北的区域,要按一定原则并保护有价值的湿地景观。  相似文献   

16.
运用景观生态分类原则和群落生态学原则,建立了肖坑小流域森林景观三级分类系统,并选用景观多样性(SHDI)、均匀度(E)、景观优势度(D)、最小距离(NHI)和连接度等景观指数对三级森林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肖坑小流域森林景观以常绿与落叶混交的阔叶林的中幼龄林为主。森林景观的景观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都较大而均匀度指数较小,表明景观类型丰富,但类型之间的面积差别较大,分布不均匀;最小距离指数和连接度指数都较小,斑块分布接近团聚分布,信息交换有一定的难度,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管理,今后经营管理中要加强对森林的保护,尽量减少森林旅游、采茶等人为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干扰。  相似文献   

17.
以辽宁盘锦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统一的景观分类系统和景观生态学统计方法,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分析了2000-2010年10 a间景观多样性的特征与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研究区2005-2010年较2000-2005年人类活动为主要驱动力的作用更加明显,斑块总数增加,城镇景观扩张,尤其在双台子区、兴隆台区和辽东湾新区扩张明显,景观格局越加破碎,类型多样性增加,且2005-2010年景观多样性的变化幅度大于2000-2005年的变化幅度。通过叠加分析发现,盘锦地区景观多样性受人类影响的阶段性变化特征突出,建议及早划定盘锦地区生态保护红线,并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保护以湿地景观为基质的景观格局。  相似文献   

18.
生态景观边缘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边缘效应是景观生态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在研究群落景观的能量流、物质流以及有机体流等生态过程中,边缘效应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边缘效应对于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具有特定的价值.通过对边缘效应的概念与内涵、影响因素、研究概况及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概述,便于他人在这一领域开展进一步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9.
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以永泰县林相数据资料和林相图为主要信息源,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结合具体情况和研究的可操作性,选取多样性指数、优势度、均匀度、分离度、分维度和破碎度等指标,从植被景观的类型多样性、格局多样性和斑块多样性3个方面,对永泰县植被景观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下,永泰县植被景观多样性程度较低,斑块形状不规则、较为复杂,景观生态系统比较不稳定,自我调节能力较弱。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六安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研究从六安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出发,对六安市4大类绿地树种进行了详细调查,并对市域植物、动物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六安市境内有种子植物145科7、21属、1828种,水陆栖生脊椎动物500多种。根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求和六安市的市域特色,确定六安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原则、目标和指标,从4个层次提出了六安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在遗传多样性层次,划定优先保护的区域,确定优先保护的植物物种,建立市域—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3个层次之间的物种流动通道,同时创造多样化的生境,为植物基因繁育提供条件;在物种多样性层次,通过建立植物园、风景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采取就地或迁地保护、优势物种驯化等措施,保护和挽救物种,并对植物多样性变化长期进行监测;生态系统多样性层次,控制待恢复的生态系统的演替方向和演替过程;景观多样性层次,从景观斑块多样性、景观格局多样性、景观类型多样性3个方面确保景观多样性健康发展。最后提出了六安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