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榆林沙区原有防风固沙林主要以落叶乔木、灌木、半灌木等植物类型为主,防风固沙效益低下。引进常绿针叶树种樟子松,进行低效防风固沙林更新改造,提高防护效益。通过造林试验认为,樟子松造林成效的高低,核心是造林地土壤有效水分含量的多少,水分条件好,造林成效就好,反之则差;不同植被类型造林地樟子松造林成活率不同,按植被类型排列高低次序为无植被覆盖裸沙地>沙柳林地>紫穗槐林地>杨树林地>柠条林地>花棒与踏郎林地>沙蒿林地;樟子松造林成活率随着造林地植被覆盖率的增大而降低;对于造林地植被生长发育期而言,幼林和过熟林地的樟子松造林成活率比成熟林地的高。  相似文献   

2.
杉木世行造林水土流失及土壤肥力监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建立28个不同营林措施的径流小区,对杉木世行造林地水土流失及土壤肥力进行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炼山清理迹地造林导致了林地严重水土流失,林地6年的水、土、肥流失分别是不炼山林地的3.1、19.7和6.1倍;穴状整地造林可比全垦、带垦整地减少37.65%和23.42%的土壤侵蚀量;扩穴连带抚育水保效果不明显.杉木世行造林模式可比传统造林模式减少7.76%的土壤侵蚀量和11.35%的液体径流量,造林后林地表层养分指标呈下降趋势,主要是林地水土流失引起的.  相似文献   

3.
利用现地调查和试验林跟踪调查的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次生林和次生林改造后林地鼢鼠的发生规律。结果证明,次生林鼢鼠发生类型分为灌草群落类型、乔灌草疏林群落类型和乔木密林群落类型。次生林乔木郁被度与灌木分布数量是影响林地鼢鼠分布的主要因子。乔木和灌木的郁被度、沙棘和草本植被的权重、直根系草本植被的覆盖度等指标与林地鼢鼠密度呈负相关;而灌木权重、沙棘郁被度、直根系草本植被的权重、须根系草本植被的权重和覆盖度等指标与林地鼢鼠密度呈正相关。次生林改造后林地鼢鼠密度逐渐增大,达到最高以后随着林分郁被度的加大,鼢鼠密度逐渐降低。不同改造模式林地鼢鼠发生强度依次为全面清坡造林、坡向清坡带状造林、块状清坡造林、水平带状清坡造林和林下更新造林,油松林地大于侧柏林地,侧柏林地大于刺槐林地。  相似文献   

4.
从造林地选择、林地清理、整地施基肥、造林密度、造林、虫害防治和抚育管理几个方面总结了桉树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5.
“托管造林”是一个新生事物,它是指造林公司承包、收购某地已有林地或新造林地,再将林地以单位面积出售给投资者,同时林木权属也流转给投资者,投资者再以合同方式委托造林公司对其林木进行管护经营,到一定年限后,按照合同规定获得利益.  相似文献   

6.
改造低效养殖塘口、低洼废地,实施杨树抬田造林,是近年来江苏里下河地区增加林地资源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科学整地、插干造林、林-农(牧)-渔复合经营、林地综合管理等关键环节对杨树抬田造林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桉树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胡彩霞 《农技服务》2014,(5):121-121,125
从造林地选择、林地清理、整地施基肥、造林密度、造林、虫害防治和抚育管理几个方面总结了桉树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8.
毛竹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毛竹造林技术,包括造林地选择、林地整理、造林时间、移竹造林、幼林抚育等方面内容,以供竹农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造林地选择、林地清理、整地施基肥、造林密度、虫害防治和抚育管理等方面总结了桉树的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0.
对外租地造林是国有林场扩充绿化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助于提高林场植被覆盖率,进一步实现增绿扩绿目标。但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大桂山林场在对外租地造林中面临造林质量不高、管理成本较高、多方利益难以协调、林地流转存在风险等难题。对此,国有大桂山林场应严抓造林抚育监理,提高场外营造林质量;整合林地资源,确保资金安全使用;科学选择租地造林模式,协调多方利益;明确区分林权流转类型,落实林地经营权登记,以此实现国家储备林建设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石慧书 《农技服务》2014,(11):121-122
从采种、育苗、造林地选择、林地清理、整地施基肥、造林密度、和抚育管理几个方面总结了樟子松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不同造林方法对林地土壤质量的影响,以佛山市南海区的4种宫胁法造林地、1种传统法造林地和1种未经林分改造的林地为研究对象,对6种不同类型林地的土壤理化特性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除土壤自然含水量具显著性差异外,不同造林方法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相对而言,宫胁法2造林更有利于保持土壤物理特性最优化;就土壤化学特性而言,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为宫胁法2造林地,土壤全氮、有效氮、有效钾含量最高的为宫胁法3造林地,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最高的则为传统法造林地;就土壤生物学特性而言,各类型造林地中,宫胁法3造林地的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均表现最高,而宫胁法1和宫胁法4最低。宫胁法3和对照样地土壤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造林地,宫胁法2和宫胁法1造林地土壤酶活性则最低。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造林方法的土壤质量综合指数为:宫胁法3>宫胁法1>宫胁法2>传统法>宫胁法4>对照,说明林分改造能有效的改良土壤质量,且宫胁法3造林改良效果最优,宜在林分改造实践中重点考虑。  相似文献   

13.
地膜覆盖在山地造林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地造林中,采用地膜覆盖可使林地土壤含水量提高2.6%、造林成活率提高22%、苗木保存率提高24.4%,造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浅谈如何提高原州区荒山荒沟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前言:笔者通过对原州区造林地概括进行分析,从造林区划目的、造林整地、造林树种的选择、栽植、加强封山禁牧力度、加强抚育管理等方面论述了提高原州区荒山荒沟造林技术。一、原州区造林地概括造林地的种类很多,根据环境状况、立地条件类型大致将造林地归纳为荒山荒地,农耕地、四旁地及撩荒地,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幼林地及疏林地。而荒山荒地是原州区面积最大的一类造林地,干旱缺水,土壤瘠薄,载牧严重,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阜蒙县林业用地多为平原及低山丘陵,受自然条件影响,林地生产力较低,相同立地条件下,造林与种地相比经济收入相差过大,群众造林的积极性不高,虽有工程造林项目推动,小开荒及无林地面积仍然达到4.60万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18.70%,通过科学合理编制规划,引进新品种及新技术,提高林地生产力及经济收入,从而提高群众造林积极性,增加有林地面积,提高森林覆被率。  相似文献   

16.
<正>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是保护水土的重要工具。近年来,我国的林业事业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在人工造林面积方面,我国已经跃居世界第一。荒山地区的清理与造林是保证提高森林覆盖率的重要部份,随着森林覆盖率的提高生态环境有所改观。正因为这样,我国高度重视植树造林和保护森林。1、造林地清理分析1.1林地清理的作用林地清理对造林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林地进行清理可以改善林地上的卫生状况,能够为造林工作提供更  相似文献   

17.
造林作业设计是从林地清理、整地、栽植(扦插、直播)到幼林抚育的全过程。如何搞好造林作业设计,是否从科学的角度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提高林地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将直接关系到造林的成败和林业生产的秩序以及其综合效益的发挥和调动林农植树造林和林木抚育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正>1蓄水保墒造林技术的应用1.1土内蓄水保墒技术的应用。在造林过程中,采用土内蓄水保墒造林技术十分科学。主要是在造林环节中实施林地深翻、全部疏松的基础上,优化改良林地的土壤结构,大幅度提高造林地的保水持水功能。蓄水保墒造林技术应用内容为:在拟造林地进行整地或挖穴时,将准备好的作物绿肥、废弃锯屑、腐熟有机肥等施入树穴中,通过树穴内蓄水保墒和有机物质的  相似文献   

19.
桉树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朱成林 《农技服务》2012,29(2):209-210
从品种选择、造林地选择、林地清理、诱杀白蚂蚁、整地、施基肥、造林密度、造林、防虫、抚育管理、萌芽更新等方面总结了桉树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刘静民  齐艳娜 《农技服务》2009,26(4):135-136
从林地选择和整地、造林季节、造林方法、幼林育苗及成林抚育等方面总结了豫南地区毛竹的引种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