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绕着"一心、一环、一点"的总体布局,充分利用各种湿地植物、石材、木亭、卵石、木板、欧式亭等元素,运用模拟自然湿地景观的设计手法,将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湿地园建设成人工湿地,以利于城市生态的保护和恢复,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城市人们提供一个科研、科普和文化活动的一块城市中的"湿地",达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
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湿地生态系统对人类具有重要的意义。城市湿地是城市景观单元中最重要的近自然空间,在城市湿地景观建设中协调湿地的自然生态功能与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城市规划中对湿地景观进行生态设计,能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保持湿地系统的生态完整性,植物的科学配置和岸线环境的设计,是城市湿地景观设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天津团泊新城湿地资源开发及景观规划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湿地作为生态环境的基础要素,是城市景观单元中最重要的近自然空间。目前在新城建设中,大多数城市湿地的资源开发缺少系统规划,造成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负面影响。在城市湿地景观建设中协调湿地的自然生态功能与经济、文化功能之间关系,是新城景观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天津团泊新城核心地块规划为例,以城市湿地中动植物资源的特征和开发潜力为前提,从市场需求出发分析了湿地资源产业开发的模式和内容,然后基于产业开发着重探讨了新城湿地景观规划的诸要点,最后总结得出湿地型场地新城建设的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4.
张小茜  张文豹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824-9826,9880
介绍了城市湿地公园的相关概念和功能,根据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的“三元论”的理论,解析了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的原则.结合南京鱼嘴公园景观营造的实例,从以文化为“神”,以自然为“骨”,以景观为“肉”3个方面探讨了其景观营造手法,旨在营造一个形神兼具,随城市发展而生长的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5.
成都浣花溪湿地公园景观生态设计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鹏飞  潘远智  余欢  张郑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218-15220,15223
成都浣花溪公园是模拟自然湿地生态系统设计建造的半人工湿地公园,是一个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根据不同生态系统的景观异质性和生态功能的差异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设计,从而建立的一个封闭的、可循环自养的,兼备生态、美学和文化等功能的湿地公园。该研究着重探讨其景观生态设计的方法和途径,为以后的城市湿地景观的规划建设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6.
李莉莉  程璜鑫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041-1042,1077
城市发展与城市湿地建设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城市湿地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自然系统。而城市发展正是对城市湿地的利用和改造过程,世界上几乎任何较发达的城市都难以再找到建城初期那种原始的天然湿地。城市和湿地构成的混杂景观,在空间结构上遥相呼应,教育的互补,文化的传承,经济效益的双赢,塑造了具有特色的城市和湿地环境。  相似文献   

7.
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并且具有较高自然生产力的一类生态系统,近些年随着湿地概念被越来越多的关注,各种名义上的湿地公园如雨后春笋般的在城市建成区中出现,而城市中的河道河流所提供的湿地基底条件,是一个城市进行湿地建设最方便着手的类型。本文主要结合河道湿地特有的城市景观服务特点,分析城市河道湿地建设过程中对硬质景观营建、驳岸区域改造,水景空间划分,植物景观塑造以及管护方案等方面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廖珂  靖磊 《现代农业科技》2010,(15):272-273
通过对国内外城市湿地景观的类型和建设方式的分析,结合长沙城市湿地的特点,提出将长沙城市湿地景观分为城市湿地公园、人工湿地处理景观系统及农家乐湿地景观3种类型;并对长沙城市湿地景观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今后长沙城市湿地景观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背景下,河流治理应与城市发展共生共荣。以河流再生促进城市更新,通过河流景观廊道建设,链接、凝聚城市发展,提前管控城市生态空间,优化两岸产业格局,拓展河流景观廊道社会功能,恢复滨河区域自然与人文活力,是当前开放性空间规划的热点之一。杭埠河是三河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的主体,是连接三河镇和巢湖的重要河流。目前河流水污染严重,湿地文化和滨水游憩空间缺失,河流景观廊道未能发挥应有的功能和社会生态效益。本文以链接功能为导向,提出增强河流生态稳定性、营造异质性景观和建设多样性文化等措施,恢复杭埠河景观廊道的生态功能和文化活力,以期在保护河流湿地生态健康的基础上,将三河古镇5A级旅游景区有效链接到巢湖风景区,有力推动三河古镇、三河国家湿地公园和巢湖风景区旅游业的协调联动发展,并唤醒人们保护河流、管理河流、利用河流和亲近河流的行动意识。  相似文献   

10.
张俊华  张冰  杨耀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9258-9261
湿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本之一,也是自然界富有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湿地资源的生态安全和自然格局受到了严重威胁。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水作为湿地生态系统得以维系和发展的关键因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笔者针对城市湿地景观所面临的问题,以郑州市为例,计算了不同水平年维系城市湿地健康发展的最低需水量。并据此对城市湿地景观的保护和建设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贾汪南湖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衍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848-21849,21867
营造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可提高城市生态结构,改善城市景观面貌。以贾汪南湖湿地公园的景观营造为线索,介绍了景观特质营造的有效途径,并分析了南湖湿地公园生态修复的景观策略。从生态、人文、美学的角度说明了湿地公园景观营造的方法,提出特色植物景观的营造要与场地的历史、文化内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全英 《农学学报》2013,3(11):34-36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城市湿地公园,选择一般城市公园从概念、目标、建设方式及选址、营建方法等方面与城市湿地公园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城市湿地公园与一般城市公园的差异,提出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公园的特殊形式,城市湿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了城市湿地公园具有自己的特点:规划场所的特殊性、规划设计的局限性、动植物种类的确定性、规划场所的延续性。在城市湿地公园规划中要明确城市湿地公园的特点,打造湿地特色景观。  相似文献   

13.
近自然植物设计是近自然园林的核心,被称之为我国热带地区天然"湿地博物馆"的羊山湿地,蕴含着不少景观与生态效果俱佳的自然植物配置模式,能为近自然植物设计提供优秀蓝本.通过对羊山湿地植物景观样方调查,共记录到193种植物,其中86种可列为景观植物,占调研植物的44.6%,景观植物资源丰富.用群落多样性指数(Margalef、Simpson、Shannon-Wiener、Pielou指数)、群落优势种、景观结构等来描述景观植物群落特征,以景观群落为配置蓝本,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从植物的景观观赏性、生态适应性、可推广程度等多方面综合评价,优化提炼出5种景观植物配置的应用模式,以期对湿地保护与修复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并对近自然园林设计及美丽乡村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自然湿地系统对人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城市规划中对城市湿地公园进行生态设计,能充分发挥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作用和社会效益.植物景观设计在城市湿地公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景观的设计也要进行一定的控制.对景观要素要进行合理的布局,结合理论知识在数量上、搭配上进一步完善景观设计,来更好地把握城市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15.
城市湿地公园作为城市公园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改善城市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休憩娱乐观光等的重要场所。基于此,笔者通过对于城市湿地公园内部景观,以及周边环境的调查分析,同时结合所调研的湿地公园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一些方法,以求丰富和完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建设理论,为今后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城市湿地公园作为城市公园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改善城市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休憩娱乐观光等的重要场所。基于此,笔者通过对于城市湿地公园内部景观,以及周边环境的调查分析,同时结合所调研的湿地公园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一些方法,以求丰富和完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建设理论,为今后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自然湿地系统对人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城市规划中对城市湿地公园进行生态设计,能充分发挥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作用和社会效益。植物景观设计在城市湿地公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景观的设计也要进行一定的控制。对景观要素要进行合理的布局,结合理论知识在数量上、搭配上进一步完善景观设计,来更好地把握城市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18.
城市湿地公园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石轲  刘红玉  王翠晓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465-7467
在对城市湿地和城市湿地公园概念界定的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学以及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对城市湿地公园展开多尺度、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分析其不同尺度景观的结构和功能,探讨城市湿地公园切实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实现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目标及可持续保护和利用,使城市-湿地-人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前随着人们对环境有了新的认识,城市湿地成为了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种新形势。通过对其植物景观的设计,可以为人们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同时也为其提供体育娱乐且具有自然文化教育的场所。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可以有效对城市的整体生态进行调节,并且提升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同时还能够突显出城市的景观特色。  相似文献   

20.
赖玉婷 《北京农业》2011,(15):125-126
在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构建中,植物景观是唯一具有生命力的园林要素,要根据湿地的立地条件,以植物生态习性为基础,以满足湿地环境的各种功能和审美要求,创造出具有地方风格、丰富多彩的自然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