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6 毫秒
1.
香两优68保纯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香两优68制种“高产易,保纯难”的特点,根据2000年夏秋两季制种实践,提出了相应的保纯和高产技术措施。并分析了在桂林市绍水镇扩大制种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2001年永兴县首次从亚华种业科学院引进两系杂交早稻株两优112制种3.8hm^2,实收单产3.36t/hm^2。株两优112制种高产原因主要表现在“两期”安排合理,花期花时相遇理想、双亲苗穗群体协调、异交结实率高、病虫危害轻等5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2015,(1):31-33
结合建宁县5 a春秋2季多组合搭配试制生产实践,总结出了汕优82—株两优02春秋连制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4.
香两优68秋制优质高产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攀  李楚雄 《杂交水稻》2002,17(3):25-26
根据1999-2001年香两优683a秋制的实践,总结了其优质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香两优 6 8亲本的主要特性 ;通过有关试验研究 ,结合高产制种生产实践 ,总结了香两优 6 8夏制单产超过 3.75t/hm2 的主要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6.
两优669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杂交水稻中籼品种。从介绍两优669亲本特征特性出发,阐述了其高产制种技术措施,包括制种田安排、搭好丰产苗架、制种田规划和施肥、去杂及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两系杂交糯稻糯两优6号制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两系杂交糯稻糯两优6号(糯S/糯6)在广西钟山连续4a秋制实践,总结了其秋制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叶锦凤 《福建茶叶》2011,33(5):25-27
要提高铁观音茶的制优率,首先要努力提高茶青(鲜叶)素质,为茶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使茶青内含物质丰富又齐全;因时制宜调控茶青采摘,做好茶青保护;熟悉制茶工艺流程,注意掌握各工序一些关键技术;根据茶青茶坯理化变化及不同的机械设备等灵活调整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二系杂交稻“两优2163”系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选配。1997年福州市引进多点试种,表现高产、优质、生育期适中,可在福州市扩大试种。1998年秋季在闽侯县开始039hm2的小面积制种,平均667m2产103kg,最高达205kg,1999年在罗源县和闽侯县扩大制种面积667hm2,并进行了春制、中制、秋制不同季节的高产制种技术探讨,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1 制种田的选择选择最佳制种田是杂交水稻高产制种的关键措施之一。二系杂交稻的父母本分蘖比较强,根系发达,生长势旺,而且还需要靠人工辅助授粉。因此,对制种田的选择首先要有一定的隔离条件,以防…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种花茶窨制新技术:连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地顺 《中国茶叶》1992,14(2):10-11
连窨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花茶窨制技术,它较传统工艺可减少窨制中的烘焙次数,提高鲜花利用率,具有减少鲜花用量、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等优点,对生产实际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笔者就连窨工艺的原理以及主要操作技术作一简要介绍,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10—2011年两优9168(HD9802S/R9168)在福建建宁的制种实践,总结了该组合在福建建宁地区秋制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12.
准两优527在桂南高产保纯制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经2003年的小面积试制后,2004年两系杂交稻新组合准两优527在广西武鸣县制种80 hm2,平均单产2.91 t/hm2,最高单产4.81 t/hm2;经海南种植鉴定,所产种子纯度平均为99.2%.总结了准两优527制种亲本的特征特性和在武鸣高产保纯制种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13.
对山区马铃薯—再生稻耕作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马铃薯—再生稻耕作制既增产又增收。每667m2马铃薯产量达1 658 kg,再生稻两季产量达877.3 kg,产值达5 021.5元,纯收入达3 887.5元,比单季稻和单种再生稻效益显著提高。文章对其主要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金优207夏制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明珠 《杂交水稻》2000,15(4):19-20
介绍了金优207在湖南绥宁夏制的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K两优369是福建丰田种业有限公司用K12S与H369配组选育而成的两系杂交稻新品种,具有群体整齐、分蘖力中等、熟期适中,米质较优,产量优势明显,适应性强,适宜在南平市区域种植,201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简述了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K两优369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两优培九在江西宁都较大面积连片秋制单产超3.0t/hm^2的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7.
胡绍青 《杂交水稻》2004,19(Z1):56-57
介绍了新香优80双亲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全州县春制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两优669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优质、抗病能力强、高产、适应性较广等特点,2011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根据两优669父母本的特征特性,从制种田选择、合理安排父母本的播差期、培育多蘖壮秧、合理施肥、加强水分管理、及时花期预测、巧用"九二○"、及时防治病虫害等方面总结了其在江淮地区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9.
根据高蛋白优质杂交水稻中优161双亲的基本特性,并结合2 a制种生产实践,总结了该组合的秋制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株两优173是用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株1S和株173杨制而成的两系法中熟杂交早稻新组合。介绍了株两优173及其亲本的选育经过与主要特征特性,提出了其栽培与制种的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