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新跃  刘国斌 《种子》1997,(3):51-53
水稻、玉米、油菜的杂文化已基本普及,棉花已有不少好的杂交组合在生产上应用,但推广速度缓慢,本文试图对杂交棉的应用和推广作一些探讨。 1 杂交棉应用及推广概况 杂文棉推广面积最大的国家首推印度,1990年种值杂交棉206.7万公顷,占印度总棉田面积的28%,而产量占总产的45%。我国的杂交棉育种起步早,但推广应用成效不显著。中国农科院棉花所在“七·五”期间就选育出了中杂019等组合。湖南省棉花所的“湘杂棉一号”已通过了省级审定,“93—4”在区试中表现  相似文献   

2.
何钦安 《种子世界》2000,(10):38-39
近年来.随着杂交棉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由于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和用种量的减少及种子价格的上升,对杂交种子的生产、加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县自1995年引进泡沫酸脱绒成套棉种加工设备,通过五年对“湘杂棉一号”、“湘杂棉二号”等杂交棉品种的加工,我们认为,要提高杂交棉种子的加工质量.除在生产(制种、良繁)过程中.加强种子的纯度检验上,在加工时应抓好如下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3.
《种子》2019,(7)
为探究棉花是否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明确F_2杂交棉纤维品质性状和分离特征,筛选出适宜于该区域的优质F_2组合。以4个F_2杂交组合(瑞杂1号、瑞杂2号、瑞杂4号、J杂708)和2个常规棉品种(J 206-5、新陆中38号)为研究材料,通过大田试验比较了F_2杂交棉与常规棉棉纤维品质性状的差异,并对F_2杂交棉纤维品质性状分离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4个F_2组合材料的纤维品质性状分离都小于常规棉品种,相比常规棉,F_2杂交棉的棉纤维品质出现优势衰退的真正原因是28~29 mm纤维长度植株比例增加,而32 mm以上纤维长度植株比例减少; 2)存在断裂比强度向减弱方向的分离,但是棉花纤维长度和整齐度与常规棉无明显差异,以上品质指标表明F_2杂交棉性状分离程度不大。3)杂交棉纤维品质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可以筛选出优良的F_2杂交棉组合并在生产上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湘杂棉3号是湖南亚华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产杂交棉品种,2002年通过了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由湖南亚华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引种到武汉地区。在两年引种试验中表现生长势强、结铃性强、丰产性较好、综合性状较忧。2005年通过了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引种审查:  相似文献   

5.
杂交棉氮磷钾吸收分配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以杂交棉标杂A1、豫杂35和常规棉中棉所41为材料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棉单铃重和皮棉产量均高于常规棉,且达极显著水平。对纤维品质检测的结果表明杂交棉的纤维长度、强度、细度等比较协调,优于常规棉。三个品种对N、P、K的吸收均呈Logistic曲线,但三者吸收速度并不同步,杂交棉养分净积累量和吸收速率在盛铃前高于常规棉,最大吸收强度出现在初花期至盛铃期(7月5日-8月4日);杂交棉棉株N、P、K向茎枝的分配率在盛花期(7月20日)最高,向叶片的分配率一直低于或接近于常规棉;而向花蕾的分配率在盛花期达最大值;向子棉的分配率在吐絮期(8月25日)高于常规棉。  相似文献   

6.
肖红 《中国种业》2009,(12):22-23
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湖南棉科所)从1995-2008年共选育出湘杂棉1号至19号共计19个形态各异、不同特色的系列品种,在湖南、湖北、河南、江西、江苏、安徽、浙江等省累计推广面积达267万hm^2,创经济效益数亿元。因湘杂棉品种杂交一代制种(以下简写为F1)开发具有可观的商业利润空间,与湖南棉科所签约合作参与F1开发的省内外种子开发商有10余家。湘杂棉品种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7.
标杂棉的发明选育人河北天和种业有限公司的创办人王忠义专家,在继标记杂交棉一号、标杂A1推广应用后,最近又选育了一系列具有标记性状的亲本和杂交组合。为使不同类型的标杂棉进一步在生产上发挥作用,促进我国杂交棉的发展,河北天和种业有限公司于2006年8月6日在石家庄召开了“标杂棉现场观摩及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人员有全国著名棉花学者、博士生导师汪若梅研究员、新疆建设兵团农业局的原局长韦全生专家、新疆建设兵团种子管理总站王林站长、新疆农垦科学院陈冠文研究员以及新疆石河子大学、新疆一些兵团师农科所的专家领导,还有创世纪、奥瑞金、康地、德佳、合信、惠远等种子公司的同仁们,以及河南、山东、湖北、河北的农业单位、种子公司代表,共计60余人。  相似文献   

8.
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是提高棉花产量的主要途径之一,但由于新疆特有的"矮、密、早"栽培模式用种量大,外引杂交棉种子成本昂贵,限制了杂交棉在我区大面积推广,致使新疆的棉花杂优利用明显落后于内地。随着棉花精量播种面积的不断增加和机械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亩用种量迅速下降。特别是近两年,各地引进的杂交棉品种标杂A1、标记杂交棉1号(以下统称标杂棉)在新疆表现出了超常优势,比当地生产品种普遍增产20%以上。  相似文献   

9.
湘杂棉5号是国家杂交棉研究推广中心、湖南棉花研究所选育的杂交棉新品种,是一个既桃大又结铃性强的经典品种。2001—2003年在湖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子、皮棉分别比对照增产14.79%和11.36%,均达到极显著水平。2005—2007年在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江西、江苏等地推广种植,综合表现突出,深受广大棉农的喜爱。其突出表现有如下4点。  相似文献   

10.
湖南棉花的优势分析及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南省在杂交棉高优势组合筛选、制种技术、高产配套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竞争优势,为湖南杂交棉工程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在低酚棉与彩色杂交棉的选育与开发方面也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针对湖南棉花现有的研究优势,对今后的研究方向、重点、技术路线等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