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带头扩种大豆油料,是农垦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农垦完成国家战略任务责任担当的具体体现。按照农业农村部印发的《2022年农垦带头扩种大豆油料行动方案》要求,2022年,要确保全国农垦大豆种植面积达到1460万亩以上。黑龙江垦区大豆产量占全国农垦的85%以上。“九三大豆”是黑龙江垦区大豆的优秀代表,是全国最有品牌价值的大豆区域品牌。今年,北大荒集团九三分公司通过深入开展“大豆伙伴计划”行动,打造万亩核心示范区,让“豆都九三”的名片更加亮眼。  相似文献   

2.
<正>“平均每亩比2021年净增150多斤,达到了400多斤。”北大荒集团锦河农场有限公司第四管理区副主任冯金刚说,第四管理区位于黑龙江第六积温带,大豆常年平均亩产260斤左右,2022年创了历史新高。自2021年秋季以来,锦河农场通过规模化经营、加大科技推广力度等多种方式提高大豆生产能力,实现了增产又增收的目标。这只是农垦扩种大豆油料的一个缩影。2022年,全国农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扩种大豆油料的决策部署,积极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农垦要带头承担大豆扩种任务的政治要求,  相似文献   

3.
朱磊 《中国农垦》2022,(5):15-17
<正>春风吹暖北大荒,大马力机车在黑土地上驰骋耕耘,一道道笔直的垄线向天边延展,大豆播种即将拉开序幕。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北大荒集团牡丹江分公司积极承担保障大豆有效供给的战略使命,充分发挥自身耕地资源、大豆良种繁育、科学栽培等综合优势,同步抓种植扩面与产量提升,计划播种大豆123.3万亩,较上年增加75.5万亩,预计可增加大豆产量2.26亿斤以上。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春播以来,海拉尔垦区谢尔塔拉农牧场的累计降雨量仅有20毫米左右。为保作物降低损失,农牧场自5月底开始,农牧场积极启动抗旱措施,将现有水利喷灌设备全部启用。农牧场积极与当地气象部门取得联系,通过人工增雨的方式缓解灾情,但由于降雨量偏少和连日来的持续高温,旱情仍然十分严峻。持续的干旱场致使农牧场的20万亩小麦、油菜、水飞蓟等农作物全部受灾,其中10万亩绝产、10万亩减产7成以上累计减产6500万斤,与正常年份相比减少  相似文献   

5.
杨钰 《中国农垦》2022,(5):13-14
<正>碧空如洗,大豆摇铃万里金。阳光下,成片成熟的大豆披着金黄外衣,远看宛若金色海洋。一辆辆大型联合收获机、运粮车在这“海洋”里忙碌穿梭,抢收丰收的大豆。这是去年金秋北大荒集团黑龙江建设农场有限公司的大豆收获场景。丰收美景喜人,数据更亮眼。2021年公司大豆种植面积稳中有升,达到15.99万亩;亩产再创新高,最高亩产达581斤,平均产量451.9斤,高出周边地区平均亩产100斤以上,高出全国平均亩产近200斤,品质同样遥遥领先,成为当之无愧的高产“标兵”。  相似文献   

6.
李慧 《中国农垦》2022,(4):72-73
<正>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要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呼伦贝尔农垦大兴安岭集团以下(简称“集团”)坚决履行农业“国家队”的职责使命,计划种植大豆95.1万亩,较2021年增长10万亩。大豆是集团的农业主栽作物,如今更成为履行国家使命、助力企业发展的法宝。政策支撑扩大种植规模集团拥有耕地面积125万亩,下属农牧场公司地处松嫩平原过渡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非常适合大豆生长。集团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高、综合生产能力强,是我国大豆种植的重要生力军之一。  相似文献   

7.
刊中报     
巴盟农垦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内蒙巴盟农牧场管理局经上级批准,正式更名为“巴盟农垦管理局”。为理顺农垦财税体制,建立农垦财政分局、农垦税务分局,并将农垦经济和社会发展纳入全盟统一规划。巴盟农垦管理局下辖14个农牧渔场,155个农牧渔分场;有局直事业单位3个,工商企业12个。垦区占地312万亩,其中耕地45万亩,林地11.4万亩,果树2万亩,水域面积49.7万亩。  相似文献   

8.
数字     
<正>1.2万亿斤2018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158亿斤,连续7年稳定在1.2万亿斤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增速继续高于城镇居民。500万亩日前,农业农村部公布的《2019年种植业工作要点》指出,2019年中国力争大豆和油料种植面积增加500万亩以上,新增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以上。我国将提升大豆和油料供给能力,推进大豆良种增产增效行动。  相似文献   

9.
<正>一、基本情况陕西农垦分为省直垦区和四个市属垦区。省直垦区即省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市属垦区即榆林市垦区、延安市南泥湾农场、汉中市乳业总场、西安市现代农业综合开发总公司。省农垦集团行业管理全省农垦,计划财务在省上单列。全省农垦共有土地5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7万亩,共有职工8709人;省直农垦现有土地18万亩,其中耕地10万亩。省直农垦有5个农牧场、4个事业单位,4个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8月29日,内蒙古兴安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兴安农垦集团”)正式挂牌,与兴安盟农牧场管理局(现名兴安农垦事业发展中心)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农垦集团框架初步搭建。目前,兴安农垦集团下辖10个国有农牧场,施业区总面积415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20万亩、草场248万亩、林地150万亩。随着改革的深化,兴安农垦集团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机械化优势、组织化程度高等优势,施行“两田制”管理模式,不断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相似文献   

11.
季刚  张韧 《中国农垦》2023,(4):38-39
<正>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的统一部署,近日,农业农村部农垦局印发《2023年农垦带头扩种大豆油料行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今年农垦带头扩种大豆油料有关工作作出具体安排。《方案》提出,农垦要进一步发挥“头雁效应”,继续开展带头扩种大豆油料行动,着力从面积、单产、管理、辐射带动等方面挖潜力提单产增总产,持续提升农垦大豆油料供给保障能力,继续为全国扩种大豆油料做贡献。《方案》要求,农垦要通过优化布局、深挖潜力、科学轮作等方式带头扩大大豆油料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2.
<正>内蒙古农垦现有12个垦区、104个国有农牧场,分布在10个盟市,44个旗县区(市),现有土地面积约7956.7万亩,其中耕地990.36万亩,草原3676.8万亩,林地376万亩,水面123万亩;垦区总人口48.4万人,其中农牧场人口44.4万人,各类从业人员21.6万人。内蒙古垦区的现行管理体制是盟市和旗县两级属地管理体制。全区104个国有农牧场中,有37个隶属盟市管理,分布在呼伦贝尔(24个)、兴安盟(10个)和乌拉盖(3个),设有4个独立的隶属盟市  相似文献   

13.
引言 垦区现有耕地3,183万亩,近年大豆播种面积已达1,000万亩以上,是国家重要的商品大豆生产基地。多年来,垦区大豆单产一直处在不高、不稳的状况,34年平均亩产121.4斤,最高192斤,变异幅度27.8%以上。提高大豆单产,并稳定地获得高产的技术措施研究一直引为重视。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2022年农垦带头扩种大豆油料行动方案》,对农垦带头扩种大豆油料作出安排部署。《方案》指出,作为国家在关键时刻抓得住、用得上的重要力量,农垦应当担负起国家赋予的职责使命,以更大决心、更实举措、更高要求、更好效果,带头扩种大豆油料,切实发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国家队作用。2022年农垦带头扩种大豆油料行动的目标是:  相似文献   

15.
经过50年的开发建设,内蒙古海拉尔农牧场管理局在祖国北疆大兴安岭脚下2.2万平方公里的黑土地上,建成了一个拥有资产18亿元,17个国有农牧场、8个企业及专业公司和科研、教育、医疗卫生相配套的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农牧场群。垦区现有人口10万人,职工4.3万余名。海拉尔垦区是全国农垦六大直供垦区之一,垦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有耕地450万亩、草场1120万亩、林地13万亩、水面63万亩,目前已建成商品粮基地、肉食基地和奶源基地。  相似文献   

16.
<正>冬日的黑龙江天寒地冻,但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粮仓里却是一派繁忙景象。2022年秋天,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有限公司第四管理区的1200亩大豆高标准农田喜获丰收,金黄饱满的豆粒堆满粮仓。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公司响应号召,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种植大豆20.27万亩,比2021年增加了4.28万亩,占当年播种总面积的63.3%,增幅26.8%。2022年秋,高产攻关示范田大豆最高单产586斤/亩,平均亩产457.4斤。这么高的大豆产量是如何取得的?  相似文献   

17.
<正>6月的大兴安岭,绿意萌发,生机勃勃。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南麓的呼伦贝尔农垦大兴安岭甘河农牧场分公司的田间,初生的苗芽正随风生长……近年来,呼伦贝尔农垦大兴安岭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借助呼伦贝尔这张名片,从种、管、收、加全过程可追溯入手,建立大豆全产业链,打造高纬度高寒地区绿色优质非转基因食用大豆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8.
<正> 一、我省是有悠久历史的夏大豆产区我省种植大豆历史悠久,从殷虚甲骨文中,即有“菽”的记载。在五十年代,我省大豆生产是顺利发展趋势,由解放初期的1846万亩(1949—52三年平均),扩大到2448万亩(1953—57五年平均)。总产由17.9亿斤,上升到21.1亿斤,每年由外贸部门出口二万吨以上。当时大豆、花生及其他杂豆总面积达4000万亩,占全省耕地1/3。但自1960年后,生产布局失调,片面强调大豆是低产作物,有的地方不适当的扩大了玉米和红薯面积,挤掉大豆。  相似文献   

19.
杜永华 《河北农业》2019,(11):17-18
<正>近几年,我区域经济林发展面积较大,随之而来的是夏大豆播种面积迅速增加。仅鹿泉北部李村、宜安、黄壁庄三个乡镇初步统计达到3万亩以上。大豆替代夏玉米,在起初一年,收效不错,长势强壮,产量较高,平均在400斤/亩左右,个别达到500-600斤/亩;但连续套种,出现的问题应引起重视。一、新出现的问题1、大豆株高胁迫性变高。树龄三年及以上的经济林,其下套种的大豆普遍存在株高偏高状况。树体遮阴,对大豆形成胁迫,促其向高处争  相似文献   

20.
<正>1978年,农业部确立黑龙江农垦友谊农场第五管理区第二作业站为国家北方旱粮产区综合实验基地,开启了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在2012年和2013年分别遭受特大灾害下,友谊农场分别实现粮食增产1亿斤和9000万斤,2014年农场粮食总产超22亿斤,增产2亿斤以上。友谊农场稳步推进粮食增产——“天下第一场”——友谊农场,2014年粮食总产、单产和效益创下三个历史新高,总产超22亿斤,增产超2亿斤,玉米亩产最高2400斤,水稻亩产最高1600斤,大豆亩产最高561斤,亩效益平均超千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