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沈阳市北陵公园进行了可达性的分析,为北陵公园以后合理规划、沈阳市三环内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和道路空间网络系统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通过空间句法Dethmap得到的全局整合度、局部整合度、可理解度变量值,对沈阳市三环内北陵公园全局可达性、局部可达性、感知可达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局部整合度图中心和西南方向路网暖色范围较大;东西入口可达性高于其它入口,重点建设东和西入口,增加公交站点和停车场等设施,提高可达性;在北陵公园附近增加一些通往北陵公园的游憩步道;沈阳市三环内居民前往北陵公园时以中心区和西南方路网通行更易到达北陵公园。  相似文献   

2.
笔者基于缓冲区法,针对荆州市中心城区公园的空间分布情况,通过分析各城市公园对不同区域居民的可达性,得出在城市公园最优服务范围覆盖中心城区面积的74.37%,有2.53%的居民不在城市公园的最大服务范围内无法利用到城市公园。结合城市公园的各级缓冲区得出:荆州市中心城区公园重叠率太高导致了其总服务范围的过小,随着中心城区的扩大城市公园在数量上能够满足居民需要但空间分布上极不合理无法满足新增城区居民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林凤 《广东园林》2009,31(3):33-36
以福州闽江公园锦江园入口设计为例。对入口空间的尺度、空间序列、功能设置、视觉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公园入口设计中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4.
大型城市公园是当代全世界范围内风景园林规划与建设的热点,在我国目前正在拟建、设计和规划的大型城市公园数目众多。入口景观是公园和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设计的出发点。通过研究我国大型城市公园的分类,对不同类型的大型城市公园入口景观的表述特点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福建林业科技》2015,(1):183-187
对城市公园绿地边缘空间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对边缘空间的作用进行初步研究;并以海口市白沙门公园为例,对其边缘空间以相邻用地类型为依据进行分类,提出如何设计和塑造正效应的公园绿地边缘空间。  相似文献   

6.
广州开放式城市公园边界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开放式边界是实现公园开放性的重要体现,其规划设计对公园开放性的达成有重要意义。以老公园拆围透绿边界改造和新建开放式城市公园边界设计为切入点,对广州开放式城市公园的边界进行调研和分析思考,从植物、地形、水体、入口设计和游憩空间设计5个方面,对其边界处理手法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对开放式城市公园的边界处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城市公园的建设应满足使用者的需求,真正做到为使用者服务。该文从公园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分析公园使用者的需求特征和行为特征,探究城市公园建设满足使用者需求的设计方向与管理措施,为城市公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入口空间是城市与公园连接的重要部位,具有自身的复杂特性,其设计的优劣会直接对公园品质产生影响。抚宁县紫金山公园以"人与自然共生,传统与现代共生"为设计理念,形成"一环,一轴,六区"总体布局。文章主要对其入口空间的各节点处理进行详细解析,包括入口集散区、服务中心、管理用房、跌水台阶和中心广场,并提出在设计中应遵循功能性、整体性、地域性和保护性和以人为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景观生态学的空间格局分析法,可以对城市公园绿地系统进行更加准确的分析研究,主要景观指数能够更加直观的评价空间格局问题.同时,利用研究分析结果可以制定出更加符合城市生态园林要求的公园绿地系统模式.  相似文献   

10.
苏志龙  赵晨  叶毅 《绿色科技》2021,(7):8-10,25
指出了湿地公园一方面承担着生态建设的功能,另一方面也担负着休闲游憩的功能。以普洱市梅子湖湿地公园为例,从市民休闲的角度,以景观分析的手法探讨了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空间营造。研究表明:梅子湖湿地公园整体分为入口景观空间、儿童景观空间、游赏景观空间,各景观空间依据空间构成要素及周围环境形成了不同的空间类型,可满足市民不同群体的休闲需求。  相似文献   

11.
姜松  万婧 《山东林业科技》2010,40(4):83-86,73
通过对人的活动,以及日常社会生活对街区公园的要求的分析,探究街区公园设计如何支持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并提出了创造充满活力并富有人情味的街区公园的有效途径。探讨街区公园作为城市公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补充,及实现城市公园对人的精神和体力的恢复功能具有的重要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山地城市公园绿地的可达性水平,利用GIS软件和网络分析法原理,结合山地城市特征及城市公园绿地现状、道路和人口分布状况,在优化山地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分析方法的基础上,以承德市中心城区为例,分析了各行政区及各街道的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可达性和服务水平,以期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及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分布格局提供优化依据。研究发现:(1)研究区公园绿地可达服务面积比和服务人口比分别为61.68%和60.71%,公园绿地总体服务水平不理想;(2)研究区小型公园绿地建设水平有待提升;(3)研究区缺乏大型综合性公园绿地;(4)新城区的公园绿地建设仍需完善。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策略:(1)加强城市公园绿地建设水平;(2)增加小型公园绿地的数量,并对其进行合理布局;(3)加强山地公园建设,弥补综合公园绿地建设的不足;(4)新城区在开展城市建设的同时要兼顾绿地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以太原市公园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插值取样方法进行分层取样,结合地统计模型分析公园绿地物理性质的空间分布与变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太原城市公园绿地土壤0~10 cm、10~20 cm土层土壤容重满足植物正常生长,20~40 cm土层土壤容重均值为1.36 g/cm3,需要改善.公园绿地0~40 cm土层土壤饱和含...  相似文献   

14.
基于GIS的重庆城市公园绿地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卫星遥感影像,在GIS支持下,计算覆盖率、分布中心、离散度、分离度、分维度、破碎度、斑块面积等指标,对重庆市主城建成区2003年、2009年、2014年的城市公园绿地信息进行量化,并对其空间分布及空间结构演变规律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2003—2014年间,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展2.49倍,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力度和规模均远超同期城市扩展,达8倍之多;中小型公园绿地斑块主要分布在城市都市功能核心区,大型斑块主要分布在都市功能拓展区;公园绿地覆盖率从0.61%增至2.00%,3个时段的离散度分别为6.70、9.57、10.02,公园空间分布更加广泛、合理;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建成区公园绿地重心由内向外转移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5.
以上海市综合公园--人民公园和复兴公园为研究样本,采用问卷调查、实地监测和网络点评数据3种调查方法对影响城市公园使用满意度的5类17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公园的游憩环境、活动与设施水平对公园整体满意度影响显著;不同年龄段的公园使用者对城市公园满意度的关注点各不相同,老年人关注公园的服务环境,中年人对公园管理有着较高的要求,青年人更关注公园特色.基于多源数据分析的公园满意度具有一致性,可以交叉验证,置信度更高.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影响城市居民公园使用满意度的主导因素,并提出公园空间品质提升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6.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之一,承载了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的重要功能.为响应枟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枠国家战略,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采用实地调查法,对云南省昆明市各大公园中运动空间规划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昆明市城市公园缺乏对运动空间的合理规划和设计.为此,从景观、布局与可达性、设施三个方面提出优化...  相似文献   

17.
天河公园“拆围透绿”工程边界空间绿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边界空间绿化是开放性城市公园的重要因素,是衔接公园与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措施。以广州天河公园“拆围透绿”工程为例,分析边界空间绿化存在通透性不足、与城市融合度不高、地域文化缺失、绿地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采用“保留、清杂、复绿”景观策略,确定点状、带状、片状景观3种绿化模式,制定“护栏+绿化”、绿化组团、“微地形+绿化组团”3种空间分隔手法,并从复绿植物种类选择、通透植物空间结构、活化林下消极空间、柔化公园边界空间、强化城市地域文化、加强空间绿化管理6个方面进行绿化提升,优化了公园的生态环境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18.
面对局部的城市环境的恶化和城市人群生活压力的增大,城市公园在应对这一系列问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采用了空间—时间地图法,以步行路径为研究对象,有针对性地发现优势和问题,总结公园建设成功的因素,为以后的公园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以后的步行交通路径环境研究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19.
周婷瑞 《湖南林业科技》2023,(6):63-67+2+103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念的提出,给予新时代背景下构建城市山水园林新的思考方向。基于空间句法,是对园林空间进行图形描述与数据的定量分析,通过对苏州拙政园的解析,结合对比昆明大观公园,探索建立完善的景观山水轴线,实现现代城市公园的传承与创新。依此建立空间拓扑关系、空间轴线、园内视域模型,计算其四个数值。研究结果表明:(1)拙政园穿行率:中园>西园>东园,大观公园造园规则式,近华浦处穿行率最高,其余相差不大;(2)拙政园的连接度大于大观公园,空间的渗透性较强;(3)在整合度的可视层中,大观公园山水格局空间营造道路宽、水域广,便捷度高于曲径通幽的拙政园;(4)拙政园的平均深度呈现散点式,而大观公园为中心发散式。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城市公园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进行日常休闲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通过走访实地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了城市公园的公众使用情况和公园空间满意度情况,为城市公园的建设、管理和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