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塑化标本制作是将试验材料利用渗透塑化技术,经过固定、脱水、浸渍和硬化处理等工序后,制作成可以方便用于教学或其他试验用途的一种标本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动物肌肉组织器官塑化标本制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兽类标本是研究兽类学的重要资料之一,也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它可以长期保存以便为科研、教学、陈列、观展服务。可根据需要制成被皮标本、骨骼标本、液浸标本、附属物的标本。在此讨论一种新型的兽类标本-动物塑化标本的制作技术。一件栩栩如生的标本不仅是科研中的资料,教学中的教材,也是生活中美的点缀。精美而成熟的人体塑化标本使我们萌发了研制动物塑化标本的的想法。生物塑化技术是一种可以把组织保存得像活体一样的特殊技术。这是一项全新的组织保存技术。利用这项技术制成的生物标本不需要经福尔马林固定,便可达到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3.
生物塑化技术是一种可以把生物组织保存得像活体一样的特殊技术,它解决了困扰解剖学界多年的难题。从硅橡胶塑化技术发明以来,大多数医学院校已将该技术应用于人体解剖学和动物解剖学标本的制作。它通过真空浸渍过程,用环氧树脂和硅橡胶等活性高分子的多聚合物对组织标本渗透,从而替换组织细胞内的水分,进行聚合固化,使生物组织与多聚合物结合在一起。采用该技术制作成的塑化标本基本可以保持原有的自然状态,并且干燥、无毒、无味,可以长期应用于教学。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基于结构光三维扫描技术制作牦牛内脏器官原位整体塑化标本的可视化三维模型方法。方法:利用生物塑化技术制作牦牛的内脏器官原位整体塑化标本,再利用结构光三维扫描技术构建出塑化后的牦牛内脏器官原位整体的彩色数字三维模型,然后构建基于互联网的webvr系统,实现虚拟数字标本的可视化展示等流程,完成牦牛内脏器官原位整体塑化标本的三维建模与可视化展示。结果:基于生物塑化技术和结构光三维扫描技术构建出来的可视化三维牦牛内脏器官原位整体塑化标本模型,能真实再现牦牛的全身各部位的肌肉层次结构和内脏的形态及位置毗邻关系,精度高、清晰度好,可以任意角度旋转和缩放,能更好地辅助教学、科研和科普等工作,为后续建立其他大型动物标本的三维数字化模型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5.
利用液态高分子多聚化合物单体作为塑化剂并结合工作实践制作羊心脏塑化标本,其基本步骤可分为固定、脱水、真空浸渍和硬化处理,其中真空浸渍为关键步骤。采用该方法制作的羊心脏塑化标本外形饱满、自然、美观,既可以作为教学标本应用于教学,也可以作为精美的工艺品展示。  相似文献   

6.
采用3D打印技术替代甲醛浸制法和塑化法进行动物解剖标本的制作,对标本数字化模型构建、打印材料的优化等方面进行探讨,改进并完善基于3D打印解剖标本的制作技术;同时也降低了解剖标本制作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与残留,在规模应用中降低标本制作费用,提高标本制作效率,改善多期标本的一致性与准确性,并扩展3D打印技术在动物解剖等课程中的应用,为丰富动物解剖学课程的教学手段提供新的技术方向和保障。  相似文献   

7.
生物塑化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生物标本保存技术,其原理是利用液态高分子化合物或多聚物代替生物标本中的水分,并通过硬化处理达成组织塑化,制成的塑化标本具有无味、无毒、可用手直接触摸、无需防腐液保存、持久耐用等特点。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购置了一批畜禽塑化标本并已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使师生体验到塑化标本所具有的浸泡标本和模型所无法替代的优点。塑化标本能够清晰呈现一些细微的解剖结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使用塑化标本示教还是学生自己辨认,均不会因标本具有刺激性和毒性而影响观察。使用塑化标本示教更直观,使学生更易接受,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为了保存动物解剖冻干教学标本,笔者基于HTML5对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标本室中的动物解剖冻干教学标本数字化处理,通过Photoshop辅助处理标本图片,后应用HTML5页面制作平台完成标本数字化建设,生成二维码并置于标本上,使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手机中将展示出标本图片及相关结构名称,点击名称出现详细解释。将实物标本数字化处理一方面可以永久保存标本资料,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随时扫描二维码进行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硅胶塑化技术,经过固定-脱水脱脂-硅胶浸渗-去除硅胶-整形硬化等步骤,制作出了来源于近10个国家四大类共28个品种的水生动物标本。结果表明,此方法在标本制作及保存方面与传统标本制作法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狗心脏塑化标本的制作是利用硅橡胶浸渍技术,对心脏标本进行塑化处理,其基本原理是选用液态高分子多聚化合物单体作为塑化剂,替代组织细胞内的水份,进行聚合固化,达到组织塑化的目的。基本步骤可分为固定、脱水、真空浸渍和硬化处理四步,其中真空浸渍为关键步骤,浸渍过程中的压力调节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在家畜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利用标本进行直观教学非常重要。心脏干制标本具有真实、美观、无气味、无刺激、质轻,便于保存等优点,是教学、科研的理想标本和教具。近几年,我们利用西宁地区冬季寒冷的气候条件,制作了数件心脏冻干标本。标本应用于教学后,学生反映较好...  相似文献   

12.
<正>传统的制作动物标本方法一般有剥制、干制和浸制3种,存在一些较为显著的弊端,例如,剥制标本如蛇类标本不能保持蛇类自身色泽;干制标本如昆虫幼虫标本,保存时易霉变和虫蛀;浸制标本如鱼类标本,虽然保存时间长但易变色,加上由于甲醛等保存液的挥发,出现保存液减少影响保存效果,并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正是由于上述保存方法不够理想,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另一种更为有效的标本保存方法,促进了生物塑化技术的诞生。该技术出现在20世纪  相似文献   

13.
犬的全身冻干标本制作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的冻干标本不仅能够真实、直观的反应动物肌肉、血管、神经、淋巴结、腺体以及内脏器官等的形态、结构、分布和解剖位置,而且还具有组织器官收缩较小,能够保持原有的形态和色彩的特点,对直观教学具有良好的效果.为了教学和临床以及科研工作需要,我们以犬为研究对象,制作出以显示浅层肌肉、血管、神经、淋巴结、腺体以及内脏器官(肝脏、胃、肠管、胰腺、脾脏、肾脏、卵巢和子宫)等为主的全身冻干标本,在制作过程中对其制作技术进行探索和改进,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家畜经放血致死后应立即进行解剖处理,将各部位肌肉卸开取得材料。制作的标本有色彩、有光泽、无刺激气味、形态自然和逼真、品质较好。冻干标本卫生条件改变可提高教学质量,对操作人员的皮肤无伤害,不影响身体健康。所以,用新工艺制作标本进行实践教学,可起到良好的效果。1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采集宰后剔除皮的牛肌肉和马肌肉等材料。(2)实验药品与试剂。冲洗药品:3.3%硫酸钠溶液  相似文献   

15.
为了可视化牛头塑化标本的断层扫描数据,采用3D Slicer软件对牛头矢状切塑化标本的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经导入、渲染等步骤后,对获得的模型进行解剖学分割。最终获得1套完整的牛头骨及其深层解剖结构的模型,可根据需要进行缩放、自由旋转等调整。该研究结果弥补了激光扫描表面建模的不足,拓展了标本的可视范围以及学生对相关解剖形态和结构的认知途径,可为在线教学及大动物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6.
动物标本作为教学、科研以及艺术展品历史悠久。实验主要利用标本制作技术将屠宰后的狗经过剥皮、浸润、脱脂、去肉、浸酸、皮毛的鞣制、骨架和支架的制作、缝合制成3个皮毛标本。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居环境的改善,一些宠物标本已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实验室走进了普通老百姓的家庭。而作为珍禽兰孔雀制作出来的标本,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点缀了人们丰富多采的生活。标本的制作有着无限的空间和巨大的市场,有远见的人士紧紧抓住这一商机,从养殖业成功”转行”到标本的制作行业中来,有的走上了产业化开发的道路。取孔雀最佳生存状态,与根雕艺术于一体,制作出来的标本形态真实,结构完整,可长期保存,广泛用于礼品、家庭、宾馆装饰、科普、教学等领域。制作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为了配合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本院采取了有力措施加强了动物解剖实训基地建设,建成了动物解剖标本馆。馆顶呈蓝色蝴蝶形,馆中藏有塑化、铸型、剥制、骨骼和浸渍等各类动物标本近1 500件。同时,引进了"大体解剖数码互动系统、医学机能虚拟实验技术、Motic全自动数码扫描显微镜等现代一流的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是学院重要的教学场所和科普、展览基地,标本规模及制作水平居全国同类院校标本馆之首。  相似文献   

19.
在动物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动物标本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该课程最直观的教具和观察材料。其中,浸制标本、剥制标本、骨骼标本、铸型标本和塑化标本等在动物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得较多。教师通过运用多种动物标本,使动物解剖学教学过程更为生动形象,提高动物解剖学的教学效果,达到指导学生的临床实践,锻炼动手能力目的。  相似文献   

20.
康程周  樊珍兰  李伟  吴红  尹风琴  崔娟娟 《畜牧兽医杂志》2013,32(1):127+129-127,129
动物解剖学是一门研究动物形态结构的技术和学科,日常教学所用教科书中有大量的插图,但插图多以手工绘制的线条为主,而非实物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建立起空间立体的构想,有时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本单位在教学中一般设立单独的实训周,通过实体解剖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动物体的解剖结构,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但同时使教学成本不断增长。自建院以来,本单位教师已制作了大量的教学标本,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标本的数量难以满足教学的要求。因此,近年来很多教师利用数码相机拍摄标本,制作多媒体课件,实物标本照片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实际教学,但因拍摄的照片质量良莠不齐,对教学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