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松 《油气储运》2007,(9):49-49
枯萎病和黄萎病是农业生产上的顽症,近几年来,在棉花、保护地蔬菜栽培等连续重茬种植的地块发病率非常高。今年由于气候的特殊原因,棉花、瓜类的枯萎病、黄萎病发病面积大,程度重,许多农民普遍感到束手无策,非常着急。有着“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全国科技扶贫先进工作者”、“山东省劳动模范”等称号的农业专家杨金铎也非常着急.[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黑龙江农垦北大荒股份七星分公司依托"互联网+"发展精准化农业生产,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七星分公司在成功创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寒地水稻高科技信息化园区"、"水稻科技服务中心"、"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等4个信息化示范基地的基础上,遴选"万亩大地号"、"张景会水稻田"等项  相似文献   

3.
<正>谁来种地、如何种地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转型之困。随着土地流转速度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雨后春笋般涌现,规模化经营逐步解决了谁来种地,然而种什么、如何种成为当下种植户关注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一农业生产新变化和新需求激发了农资行业转型发展新动能,农资龙头企业在助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步意识到服务的重要性,他们抢占先机采取试验示范、观摩培训会、大数据监测、测土  相似文献   

4.
王静 《中国农垦》2024,(2):45-47
<正>大雪过后,黑土地上白雪皑皑。北大荒集团北安分公司一场别开生面的农业科技创新总结会让与会人员耳目一新。赵光农场无人机巡田数据被实时回传到数字农服平台,为田间管理提供科学精准的信息支撑;红星农场应用于有机小麦地块的物联网技术“指挥”着农业技术人员;长水河农场推进“北安模式”,上万亩耕地只需要3人管理……映入与会者眼帘的是一幅生机盎然的“现代农业丰收图”,展现的是以实干担当书写的全面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的精彩答卷。  相似文献   

5.
<正>临清市远大农机专业合作社以“立足农民需求,解决生产难题”为宗旨,聚焦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服务,积极探索和推行“农机农艺农资融合,产前产中产后配套”的发展模式,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项目为契机,在全程机械化基础上,及时更新农机设备,延伸产业链,推广生产托管模式,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有效破解了“谁来种地、怎样种地、如何增收”的难题,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运营发展树立了标杆。  相似文献   

6.
<正>2022年12月23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信息技术是世界农业科技的前沿,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方兴未艾,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加快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引发经济结构和产业形态深度变革,农业在数字化浪潮中也将进入新的发展前沿。农业数字化是将信息作为农业生产要素,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对象、环境和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过程。农业数字化将助力传统农业迅速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发展,这是数字经济时代赋予农业强国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受诸多因素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仍然不高,农民兼职种地现象越发普遍。那么,我们必须思考"未来谁种地"和"怎样种地"的问题。在多种破解种地难题的路径中,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是农业制度建设的首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正>二月的早春,盐淮大地,沃野平畴,麦苗如毯,绿色葱葱。江苏省新曹农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曹农场公司”)遍布全省乡村的一个个小农场(承包体),更是阡陌纵横、路通渠连,满眼绿意、生机盎然。当前农村老龄化、劳力少,谁来种地,怎么种地?这既是农业生产的核心问题,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需要回答的时代命题。近年来,新曹农场公司的145个承包体走出农场,走进乡村,探索“代农民种地、带农民致富”生产经营模式,用创新实践和务实成效给出了助农答案。目前已流转耕地14万多亩,  相似文献   

9.
农业生产托管可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有效地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以农业生产托管的典型地区枣庄市为例,分析了农业生产托管的必要性,针对当前农业生产托管存在思想认识有待提高、生产托管支撑条件不足、托管服务体系不完善、托管模式单一以及财务风险等问题,重点分析农业生产托管的现状、存在困境以及发展路径,以期为促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健康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永年博远粮油贸易有限公司和邯郸仁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粮富通"平台系统,是根据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解决一家一户家庭经营中的地块零散、劳动力匮乏、信息滞后、科技含量低、现代化农机受限制等现实条件,衍生出种地难、卖粮难、成本  相似文献   

11.
高祥照 《中国农资》2014,(26):20-20
<正>今年的中央文件对农业提出了几点要求:第一,中国人一定要把饭碗牢牢抓在自己的手里,并且一定要装中国粮;第二,农业的发展,要走规模经营,未来种地绝对不是那些老人、孩子种地;第三,种地需要依靠科技支撑,在这方面,国家出台的政策最多。相关部门加大对农业的投入、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支持政策一波接着一波。农业发展迎来了好政策:农业补贴方  相似文献   

12.
<正> 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提出“全党全国都要重视农业、支援农业、发展农业”;河南省第五次党代会指出“加强农业基础,把全党重视农业、大力发展农业落到实处”;“八五”期间,中央决定进一步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资。无论是农业政策,还是农业技术,都离不开农业书的指导作用。河南科技出版社和河南省新华书店,针对河南省是农业大省的实际情况,结合全省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精选出一批适合全省农民迫切需要的有关农业生产方面的农业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2017,(9)
<正>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是引领小农户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央财政持续支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发展,在一些省份开展了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形成了农业生产托管等直接服务农户和农业生产的多种有效形式,对于推进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等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最近,农业部、财政部下发了《关于支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  相似文献   

14.
胡状乡辖55个行政村,62个自然村,现有总人口49502人,耕地70706亩,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乡。近几年来,随着中央对“三农”工作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民群众的种地积极性逐渐提高。如何在“三农”问题上做文章,进一步促进“三农”发展,成为胡状乡党委、政府摆上日程的重要话题。2005年,濮阳县实施“万名科技专家服务三农”活动,  相似文献   

15.
<正>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同时,我国也面临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各地农村普遍空心化、老龄化的现实困境。因此,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聚焦解决‘谁来种地’问题,以小农户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当前,农业生产面临着很多问题,如受人口老龄化、农业劳动力人口大量外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难以再满足现代社会农业生产的需求。吉木萨尔县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积极引导分散经营小农户统一接受服务组织提供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不断满足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需求,有效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正>在智慧农业炙手可热的当下,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农业以它的淳朴厚德迎接生物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等先进的科技和生产方式,并不断创新蜕变,迎来智慧农业发展新时期。眼下,信息技术、“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名词在我国农业领域已不陌生。那么,国外“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如何,又将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哪些借鉴呢?  相似文献   

18.
司啸宏 《河南农业》2023,(13):60-61
<正>农业科研档案是在农业科研过程中形成的科技资料,浓缩了大量的农业科技信息,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技术源泉。把农业科技档案信息有效地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去,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转变为实实在在的物质财富,是农业科研档案工作服务“三农”的根本宗旨。我们要围绕农业增产增收开发利用农业科研档案信息,将“死”档“激活”,为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插上翅膀,使其飞入寻常百姓家,飞到田间地头,助力农业增产增收。现以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为例,浅谈如何充分挖掘农业科研档案中有价值的信息,指导服务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9.
正"利用大数据平台,我们可以获取每个地块的周边环境因素、土地利用类型、农作物长势等农业生产大数据,将来可以为农户提供种植、管理、加工、营销等全程托管服务,运用现代科技帮农民把地种好、把农产品卖好。"日前在禹城市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指挥中心,该市农业局副局长李涛介绍。该大数据平台是禹城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项目。为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禹城将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作为2017年跨越发展十大工程,投资500万元  相似文献   

20.
<正>大量劳动力到城市后,谁来种地,以家庭为基础的经营体制,怎么把地种好,农业生产要怎么才能规避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把地种高效?安徽省宿州市以家庭农场为基础,农业企业做龙头,农民专业合作社当纽带,三大经营主体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在政府的引导下,趟出了一条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径。谁来种地:联合体让农场主种地更有劲儿在埇桥区灰古镇现代农业综合示范核心区内,一眼望去,绿油油的玉米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