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河是南阳盆地的重点植棉大县,常年植棉2.5万~3.0万hm^2,以麦套棉为主。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力外出务工人数的增加和小麦机收面积的不断扩大,麦套棉不利于小麦机收的矛盾日益突出。另外,麦套棉移栽后易出现的麦“烤”苗(棉苗)、蕾花期枯(黄)萎病发病比较严重、后期易早衰等技术难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相似文献   

2.
不同种植方式下转Bt基因棉对昆虫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运用群落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了转Bt(Bacilusthuringiensis)基因棉在麦套夏播、麦套春播和单作三种种植条件下对昆虫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何种种植方式的棉田,棉铃虫均不再是主要害虫,而棉叶螨、棉蚜和棉蓟马上升为主要害虫,主要天敌的种类变化不大;三种种植方式以麦套春播棉田昆虫群落的稳定性最好,单作春棉次之,麦套夏棉稳定性最差。  相似文献   

3.
麦套春棉覆膜栽培.棉株性状次于单作春棉覆膜栽培。而优于单作春棉露地栽培;生育期晚于单作春棉覆膜栽培,而早于单作春棉露地栽培。因此。麦套春棉覆膜栽培能够超过单作春棉露地栽培的产量。麦棉共生期.降雨量少,小麦浇水次数多.麦套春棉覆膜栽培的棉株性状.与单作春棉覆膜栽培的相差较大。与单作春棉露地栽培的相差较小;降雨量多、小麦浇水次数少其差异则反之。麦棉共生期。作物层和耕层土壤热量不足.是影响棉苗生长发育诸因子中的首要因子。  相似文献   

4.
在豫东地区进行麦棉套种和麦后移栽条件下棉花统一密度、不同行距的试验,以探讨简化栽培并适用于机械收获的植棉模式.结果表明:麦套棉行距76 cm、株距19.5 cm,种植密度6.75万株·hm-2;麦后移栽棉行距76 cm、株距17.5 cm,种植密度7.50万株·hm-2;这两种种植模式下产量高,是较为理想的机采棉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5.
湖南澧县地处长江中游的湘西北澧水流域平原.常年植棉2万~2.5万hm^2,平均皮棉单产1570kg/hm^2。2007年开始试种中棉所63品种.至2010年共种植1.2万hm^2,平均单产皮棉1768kg/hm^2,比本县当家品种湘杂棉8号增产14.3%。2010年被列入澧县国家良补品种,种植面积约6532hm^2,  相似文献   

6.
棉地间作套种蔬菜技术张运胜徐晓海(湖南省安乡县农业局,安乡,415600)湖南省安乡县是全国优质棉基地县之一,常年植棉面积1.7万公顷左右。过去棉地耕作制度主要是棉花—油菜两熟制,效益较低。为了探索棉地高效耕作模式,于1996年开始实施“棉地高效种植...  相似文献   

7.
棉花是南阳盆地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13万hm2,其中麦套移栽棉面积占棉花总种植面积的90%以上。马铃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又一经济作物,市场潜力大,经济效益较高。在棉花预留棉行上采用地膜覆盖间作菜用型马铃薯,马铃薯5月中旬提前收获后移栽棉花。与传统的麦套移栽棉相比,多收获一季马铃薯,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棉花移栽时间推迟半月左右,只要加强管理,仍能取得较高的产量和效益。对小麦、马铃薯、棉花一年三熟的种植技术进行了总结。1选用良种三种作物均选用目前当地推广面积较大品种。小麦选用弱春性早熟优质小麦品种,如郑9023…  相似文献   

8.
永年县位于河北省南部,现有耕地约6万hm^2,农业人口81.96万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棉花、小麦是永年县主要作物。为保障粮食安全,提高棉田综合生产能力,缓解人多地少、粮棉争地的矛盾,2009年永年县开始试验、示范推广麦后棉苗移栽新技术,利用移栽棉和小麦连作,在植棉面积不减少的情况下,一年多收一茬小麦,棉花一年一熟种植改为棉花、小麦一年两熟种植,将春棉田撂荒白地变为麦田,实现四季长青。  相似文献   

9.
1980年新乡县春播单作棉田7万亩,棉麦套种6万亩,麦垄点播和麦茬棉2万亩,三项合计15万亩(按照规定棉麦套和麦茬花合理折算面积为12.2万亩)。平均亩产皮棉193斤,还收小麦170多斤。全  相似文献   

10.
谢志华 《中国棉花》2010,37(8):13-14
麦套棉模式下鲁棉研28不同密度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产量影响显著,在济宁麦套棉栽培条件下,鲁棉研28适宜种植密度为3.76万株.hm-2,皮棉产量达1616.72kg.hm-2。  相似文献   

11.
为了降低植棉的劳动强度和节本增效,黄冈市农业科学院改棉麦套作为棉麦连作,发展和创新了适合本区域的棉麦连作两熟种植模式,通过秸秆全量还田实现养分归还,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减少劳动用工,实现棉花小麦减投不减产。分析了棉麦连作的优势,提出了发展棉麦连作模式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黄河流域棉区,设置4个密度(1.80万株·hm-2、2.70万株·hm-2、3.60万株·hm-2和4.50万株·hm-2),研究了棉花抗虫杂交种中棉所72在麦棉套种条件下的适宜密度.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单位面积成铃数差异显著,但铃重和衣分差异不显著.3.60万株·hm-2和4.50万株·hm-2处理的单位面积总铃...  相似文献   

13.
小麦是互助县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县小麦种植面积约1.7万hm^2,年需良种约500万kg,小麦品种川水地区以阿勃、高原448、民和588、互麦14号、青春38等为主;浅山、半浅半脑地区以互助红、互麦13号为主。为确保供种质量,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家日益重视粮食生产。粮棉争地矛盾重新显现。满幅种植小麦、油菜,在前茬收获后种植棉花即所谓种植茬棉是缓解粮棉争地矛盾的有效途径。选择好茬棉品种、改进栽培技术进而提高茬棉产量、保证棉花质量是茬棉种植成功的关键所在。中棉所52高产、优质、抗虫、抗病,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生产上一般用作春棉或者麦棉套种。近年来,我们在长江棉区南襄盆地亚区不少地方应用中棉所52进行茬棉试种,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5.
棉花是六十七团的支柱产业,实现棉花机械化采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解决劳动力不足、降低采摘成本、走现代化农业的必由之路。为此,该团从2008年开始试验机采棉的种植,2009、2010年扩大种植面积1000hm^2。但是,随着机采棉面积的不断扩大,机采棉采净率的高低成了首要解决的问题.为总结机采棉经验.提高采摘质量.现对机采棉采摘时影响采净率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分析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在植棉45万株·hm-2、施氮375kg时,江苏里下河棉区麦套移栽地膜棉以75cm等行距种植或100×65cm大小行种植的皮棉产量最高,可达1800kg·hm-2以上,极显著高于其它种植组合。随着平均行距的继续扩大与株距的缩小,优质铃的比例与皮棉产量随之下降,大小苗的分化趋于严重。  相似文献   

17.
新疆喀什地区杂交棉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辉胜 《中国棉花》2009,36(7):29-30
2005年,农三师四十五团引进试验、示范杂交棉,体现出了高产、优质及易管理的优势,推广面积逐年扩大。2008年杂交棉种植面积达到了4100hm^2,占播种面积的33.4%。其中,中棉所56为205hm^2,中棉所57为3795hm^2,标杂棉为133hm^2。杂交棉平均每公顷子棉7332kg,较常规棉增产25.3%。  相似文献   

18.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2007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为178.26万hm^2,占全国的31.9%;皮棉总产量为290万t,占全国的38.2%。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下简称“中棉所”)培育的中棉所19进入南疆,开启了中棉所科技力量进入新疆的历史。在随后的几年中,相继引进推广了中棉所35、41、43、49等“中棉”品种,逐步形成了在新疆生产中的优势地位。以优良的品种为先导,中棉所先后在新疆阿克苏、巴州等地(州)成立了五家区域公司,经营自育的“中棉”系列棉花品种,追求产业效益和推广面积。  相似文献   

19.
滨州市地处黄河三角洲地区,是山东省第二植棉大市,常年植棉面积在13万hm2左右。2012年和2013年连续2年进行机采棉试点、示范、推广。2013年全市共示范机采棉面积140hm2,其中在沾化县利国乡南五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示范面积73.33hm2,在无棣县佘家镇观音堂村示范面积66.67hm2。  相似文献   

20.
春棉麦后大苗移栽增产技术韩海江,杨证明河南虞城县棉办476300棉花麦后大苗移栽,是利用中早熟春棉品种在麦收前育苗在麦后移栽的一种麦棉两熟种植方式。1989年4466.7公顷麦后大苗移栽棉,平均每公顷产皮棉1032kg,产小麦4125kg,比夏棉麦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