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棉研32号(鲁1151系)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最新选育的转基因常规抗虫棉品种。2005—2006年参加山东省区试,2007年进入山东省生产试验,产量性状、纤维品质及综合抗性均表现突出。该品种于2006年和2008年分别获山东省和黄河流域的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编号分别为:农基安证字(2006第158号)、农基安证字(2008第096号)。2008年3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2008018号)。  相似文献   

2.
苏抗杂1号(原名太仓502)是江苏省太仓市棉花育种中心以苏棉12号优系为母本,双价转基因抗虫材料R3为父本育成的抗虫杂交棉新品种。苏抗杂1号于2006—2008年参加江苏省区试,2009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棉200901]。同时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农基安证字(2008)第237号]。  相似文献   

3.
银山9号(原名:豫早杂9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稳产转基因短季杂交棉新品种。2010年3月获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农基安证字2009第250号)。2010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证号为豫审棉2010018。  相似文献   

4.
银兴棉5号是山东银兴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转基因杂交棉品种,该品种具有出苗好,生长发育进程快,增产潜力大,早熟不早衰等特点,在鲁西南地区具有较强的增产优势。2009年2月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编号:农基安证字(2008)第154号。2010年3月份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2010017号。  相似文献   

5.
田守芳  王晓玲 《中国棉花》2009,36(11):28-29
新科棉1号是新乡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高产、稳产转基因抗虫棉。2006年推荐参加河南省常规春棉区域试验,表现突出;2007年续试同时参加河南省常规春棉生产试验。2008年11月申请品种保护,公告号:CNA005246E。2009年2月获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农基安证字2008第157号)。2009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证号为豫审棉2009002。  相似文献   

6.
苏棉28是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转基因棉花杂交种,具有结铃性强、吐絮畅、纤维品质较优、丰产稳产性好、抗枯萎病、抗棉铃虫等特点。2010年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农基安证字(2010)第114号],201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棉201103)。根据试验与示范结果,总结了转基因抗虫杂交种苏棉28一熟春播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创新棉2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创新棉2号是湖北省金龙发种业有限公司最新育成的高产抗虫中熟棉花杂交种。该杂交种以鄂抗棉9号选系“L9201”为母本、鄂抗虫1号选系“R003”为父本,于2004年杂交配组,2010年通过湖北省区域及生产试验,2010年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农基安字(2010)第120号]。2011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号为鄂审棉[2011002]。  相似文献   

8.
中棉所76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联合选育的高产、抗病(逆)、早熟和优质的棉花新品种,是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一代品种,已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应用安全证书,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棉2009011)。  相似文献   

9.
郑杂棉4号是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产、稳产转基因抗虫杂交棉。2007年推荐参加河南省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表现突出;2008年续试,同时参加河南省棉花生产试验。2009年2月获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农基安证字2008第208号);2009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证书号为豫审棉2009007。  相似文献   

10.
银兴棉4号是山东银兴种业有限公司与河南科润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联合选育的转基因常规棉花品种,该品种是由转基因材料BR98—2系统选育而成,具有出苗好,叶片功能期长,增产潜力大,早熟不早衰,衣分高等特点。2007年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农基安证字(2007)第057号]。2010年3月份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鲁农审2010009号]。  相似文献   

11.
富杂棉3号是安徽省创富种业有限公司独家选育的转抗虫基因棉花杂交种,2013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棉2013018),2012年获得在长江流域棉区生产应用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农基安证字(2012)第031号]。  相似文献   

12.
百棉1号是河南科技学院以百农8602作母本与双价抗虫棉新品系新3313作父本杂交.后代经在枯、黄萎病混生重病地系谱选育而成的棉花新品种。2006年获得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公告号:CNA003055E):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f国审棉20090031.同年获得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证书号:农基安证字(2008)第151号)。适宜在山东、河南、河北等黄河流域棉区及新疆棉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优质高产抗虫杂交棉——湘杂棉20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杂棉20号(原参试编号为湘CH24—13)是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培育的抗枯萎病、耐黄萎病、优质高产杂交棉,在2006、2007和2008年湖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示范中表现突出。2009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湘审棉2009013号)。2007年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农基安证字(2007)第233号。  相似文献   

14.
湘杂棉23号(原名湘Q173)是由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和湖南隆平高科亚华棉油种业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它具有高产、高品质、耐病、抗虫等特性。2009年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农基安证字(2009)第138号],准予在长江流域棉区推广应用。2011年4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湘审棉2011001)。  相似文献   

15.
鲁棉研32号(鲁1151系)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最新选育的转基因常规抗虫棉品种.2005-2006年参加山东省区试,2007年进入山东省生产试验,产量性状、纤维品质及综合抗性均表现突出.该品种于2006年和2008年分别获山东省和黄河流域的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编号分别为:农基安证字(2006第158号)、农基安证字(2008第096号).2008年3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2008018号).  相似文献   

16.
鲁棉研33号(鲁H22),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最新选育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品种。2003—2004年参加山东省抗虫棉区试,2007年参加山东省抗虫棉生产试验,经试验鉴定,综合性状表现突出。该品种于2006年和2008年分别获山东省和黄河流域的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编号分别为:农基安证字(2006第157号)、  相似文献   

17.
鄂杂棉28号(原代号荆01—80)是湖北荆州农科院选育。该品种2003~2004年参加湖北省杂交棉区域试验,2005~2006年参加长江流域区域试验,2007年参加长江流域生产试验。在各级试验当中该组合均表现有丰产性较好、纤维品质较优、抗虫性好、耐枯萎病、耐黄萎病等特点。2005年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农基安证字(2005)第160号]。2007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审定编号为鄂审棉2007003。2008年8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GS鄂杂棉28号,审定编号为国审棉2008019。  相似文献   

18.
皖杂棉9号是安徽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以皖棉162为母本,国抗棉1号选系TM-51为父本选育的高产、优质、多抗杂交棉新组合。2007年12月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农基安证字(2007)098号。2006—2007年参加国家长江流域区试,2008年参加生产试验,2009年7月通过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棉2009021。  相似文献   

19.
中棉所85(原代号中夏杂06)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sGK中394为母本、以品系071239为父本培育的杂交组合。该组合2010—2011年完成河南省短季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2012年完成河南省短季棉生产试验。2009年获得在黄河流域棉区的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Ea基安证字(2009)第177号]。2013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编号:豫审棉2013006。  相似文献   

20.
新陆早58号的选育与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陆早58号(K07—12)是新疆兵团第七师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非转基因早熟棉花新品种,属本所“十二五”早熟棉育种新成果,2013年8月、10月分别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委员会两级品种审定(新审棉2013年36号、国审棉2013年004号),分别定名为新陆早58号和K07—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