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质超级杂交稻新组合五优308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五优308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自育恢复系广恢308与不育系五丰A配组育成的中早熟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丰产性突出,米质达国标优质1级,抗稻瘟病。2006年12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2008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适宜广东省中北稻作区和粤北稻作区早晚造种植,以及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2.
《杂交水稻》2016,(6):81-82
通过利用质核互作不育系龙特浦A与恢复系华恢338配组育成三系杂交水稻特优338,2013年1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粤审稻2013015号),适宜在广东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  相似文献   

3.
博优691系汕头市农科所于2002年用不育系博A与自育的优质重穗型恢复系R691配组育成的杂交晚稻新组合。2006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于广东省中北稻作区南部、中南和西南稻作区晚造种植。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发挥高产优质常规稻品种桂育8号的应用价值,在广西桂北及高寒山区稻作区对其生态适应性进行试验,为扩大其种植区域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桂育8号生态适应性好,在桂北稻作区作双季晚稻、中稻种植以及在高寒山区稻作区作中稻种植平均生育期与产量分别为123d和7.32t/hm^2、121d和7.70t/hm^2、131d和7.53t/hm^2,产量较高,作中稻生育期适中,但作双季晚稻生育期稍微偏长;结实率与实际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0.76**);田间农艺性状及综合抗性较好,未见有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纹枯病发生;米质优。因此,桂育8号适宜在广西桂北稻作区作中稻和一季稻种植、在高寒山区稻作区作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5.
力源占2号是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与桂林市力源粮油食品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细长型高档优质常规稻品种。该品种米质优,粒长、长宽比、垩白米率、垩白度等指标均优于几个国际名牌优质米品种的平均值;一般产量400—450kg/667m^2,与普通优质稻品种相当。2007年3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在桂南、桂中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6d左右,比对照七桂占迟熟5d;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08d左右,比对照七桂占迟熟2-3d。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区作早、晚稻,桂北稻作区作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6.
《杂交水稻》2020,(1):88-90
信两优625是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利用不育系信99S与恢复系华恢625配组育成的感光型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株叶形态好、产量较高、米质较优和适应性较广等特点,2016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桂南和桂中稻作区作晚造种植。  相似文献   

7.
《杂交水稻》2019,(3):73-74
软华优55是华南农业大学利用高州野生稻新质源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G软华A与自育恢复系R55配组育成的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株叶形态较好、米质优、抗寒性较好和适应性较广等特点,2017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桂南稻作区作早、晚造种植。  相似文献   

8.
华优8305是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利用夜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Y华农A与恢复系华恢305配组育成的优质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6年1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适宜在广东省粤北以外地区早造、中南稻作区晚造种植。  相似文献   

9.
培杂35是华南农业大学利用优质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与恢复系特华占35选配组育成的高产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006年5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适宜在广东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  相似文献   

10.
深两优1378是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利用优良的两系不育系深08S与自育的优良恢复系航恢1378配组育成的感温型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熟期适中,米质优,高抗稻瘟病,2019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广东省粤北以外稻作区作早、晚造种植。  相似文献   

11.
《杂交水稻》2019,(4):79-81
巡两优78是贺州市绿田农作物研究所与贺州市农业科学院利用自选的不育系巡天13S与恢复系R78配组育成的感光型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分蘖力强、长势旺盛、产量高等特点。2017年6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可在桂南、桂中部分适宜地区及广东省内粤北以外稻作区作晚造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博优8540是三亚中种种业有限公司用博A与中种恢8540配组育成的籼型弱感光杂交水稻新组合,2008年1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适合广东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晚造种植.介绍了博优8540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3.
南两优362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利用两系不育系南11S与恢复系R362配组选育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抗稻瘟病、优质等优点,适合在广东省除粤北部分地区以外的稻作区作早、晚造种植。  相似文献   

14.
高产中熟杂交稻新组合五丰优316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五丰优316系汕头市农科所用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的不育系五丰A与自育恢复系汕恢316配组育成。该组合在丰产性、适应性、稻米品质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合华优8830和中九优207,2006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在广东省各稻作区早、晚造种植。  相似文献   

15.
N两优201是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以自育的香稻光温敏不育系N72S为母本,与自育的恢复系化感稻201配组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17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广东省内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  相似文献   

16.
胜巴丝苗是利用“胜泰1号/增巴丝苗“杂交选育而成的早晚季兼用的感温型优质高抗籼稻新品种,其米质好,高抗稻瘟病,米粒晶莹剔透,饭香浓郁,食味极佳.2005年4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广东省各稻作区早、晚造种植.  相似文献   

17.
特优923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具有丰产性突出、较抗稻瘟病、品质较优、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等优点,2004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合在闽南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在闽中稻作区或高寒山区稻作区作一季中稻种植,种植过程应注意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杂交水稻》2014,(4):93-94
元丰优998是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用元丰A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三系恢复系广恢998配组育成的弱感光型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丰产性好、米质较优等特点,适宜在广东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晚造种植,2013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粤审稻2013048)。  相似文献   

19.
广8优305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西兆和种业有限公司和四川金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利用优质籼稻不育系广8A与恢复系广恢305配组育成的增城丝苗型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后期转色顺、熟相好、丰产性好、谷粒细长、米质优、饭味佳,2019年分别通过国家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0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在广东粤北和中北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在桂南稻作区作早稻,桂中和桂北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水稻种植区划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根据各地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和水稻种植特点,将中国稻区划分为6个稻作区(一级区)和16个稻作亚区(二级区)。对各个稻作区和亚区的基本情况、自然生态条件、稻田种植制度、品种类型、主要病虫害等作了评述,並提出水稻生产发展方向、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