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饲用甜菜新品种"甜饲2号"是以甜菜雄性不育系G04A为母本,饲用甜菜自交系LC-1-1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而成的F1代杂交种.多点试验平均根产量为107751.8kg/hm2,较对照增产2.3%;含糖率为13.7%,比对照高5.0度.2007年参加了生产示范试验,2008年底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命名.该品种经济产量高,蛋白质含量和含糖率较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2.
高生产力饲用甜菜--中饲甜201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和黑龙江大学农学院共同选育的饲用甜菜——中饲甜201于2005年11月通过全国牧草饲料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评议审定、命名.“中饲甜201”是通过对引进饲用甜菜育种材料进行有选择的杂交改良,采用轮回选择技术方法选育而成的高生产力多系品种.该品种在黑龙江省区域试验中,平均根产达66.8t/hm^2,超过对照种21.1%;在生产试验中,平均根产达83.6t/hm^2,超过对照种25.7%.该品种中抗甜菜褐宽病,耐根腐病和窖腐病,易于收获.适于在东北以及内蒙古东部畜牧养殖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饲用甜菜新品种新甜饲2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甜饲2号(原代号JZSL-18)是以多粒四倍体自交系NXSL-4为母本,以多粒二倍体授粉系SL-2和SL2-job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而成。杂交种父母本配制比例为2:6。该品种2005~2006年参加省饲用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块根产量152104.5kg/hm^2,较对照新甜饲1号增产20.0%;平均含糖率6.22%,较对照提高0.22度:块根千基粗蛋白含量13.95%。该品种2006年参加生产示范试验,2007年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丰产性强,耐甜菜褐斑病、白粉病,适宜在新疆的南疆、北疆等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甜菜新品种内甜抗203(原名内102)是多胚型二倍体抗丛根病品种。该品种在内蒙古自治区甜菜品种抗病区域试验中,平均根产量44715.0kg/hm^2,比对照种甜研303提高97.7%;含糖率15.67%,比对照种提高1.34度;产糖量7006.8kg/hm^2,比对照种提高116.2%,丛根病病情指数17,比对照种降低18。在内蒙古自治区甜莱品种普通组生产试验中,根产量69225.0kg/hm^2,比对照提高62.0%;含糖率16.85%,比对照提高0.08度;产糖量11664.4kg/hm^2,比对照提高62.8%,达到丰产型品种标准;在内蒙古自治区甜菜品种抗病组生产试验中,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82.6%、1.10度、203.8%,丛根病病情指数比对照降低47.9,达抗丛根病型品种标准。  相似文献   

5.
利用国外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杂交种及我国自交系作为基本育种材料,通过回交与自交的方法,选育出含油率高、自花结实性好、产量高的油葵新品种陕葵杂l号,陕西省油葵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400kg/hm^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450kg/hm^2,含油量47%,出仁率75%。  相似文献   

6.
科源玉6号是采用优质自交系616与大穗型新自交系X224组配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大穗型玉米新品种。在四川省区域试验中平均比对照川单13增产8.7%,平均产量达7960kg/hm^2,最高产量达到10570kg/hm^2。该品种对玉米大、小斑病中抗,品质达到优质蛋白、优质赖氨酸标准。综合农艺性状分析结果表明,科源玉6号是一个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抗病性强和品质佳的大穗型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ADV0413是黑龙江省九三科研所从荷兰安地公司引进的三倍体多粒杂交种,2004-2006年参加黑龙江省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平均根产量分别为45521.6kg/hm^2和52710.8kg/hm^2,比对照品种甜研303增产27.3%和24.4%;平均含糖率均为15.6%,比对照品种甜研303低1.11度和0.57度;平均产糖量分别为7109.2kg/hm^2和8027.9kg/hm^2,比对照甜研303提高18.0%和18.2%。ADV0413抗褐斑病、根腐病,苗期立枯病发病率低,适应性强。适宜在黑龙江省的黑河、嫩江、哈尔滨、佳木斯、牡丹江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万油杂1号是重庆市三峡农科所选育的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具有生长势强、高产、抗(耐)菌核病和病毒病、熟期适中等特性。在重庆市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万油杂1号平均产量分别为2065.13kg/hm^2和1907.25kg/hm^2,比对照种中油821分别增产17.83%和25.02%。2002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新甜饲4号(育种代号STS0804)是自育的多粒饲用甜菜雄性不育杂交种,该品种2009—2010年参加新疆自治区饲用甜菜品种多点区化试验和生产试验,平均根产量分别为143.08t/hm2和116.15t/hm2,分别比CK(新甜饲1号)增产9.68%和-2.20%;平均含糖率7.30%和8.77%,较CK低1.35度和0.73度;平均生物产量分别为173.73t/hm2和150.41t/hm2,较CK增产7.42%和1.88%。该品种经过品质分析和抗病鉴定,水分83.3%,含钙0.15%,蛋白质8.0%,粗纤维3.8%,粗脂肪0.5%,总磷0.06%,品质优良,易于牲畜消化吸收;耐甜菜丛根病、抗根腐病和白粉病。由于新甜饲4号丰产性突出,品质优良,抗病性强,适应性广,适宜在新疆伊犁、奇台、石河子、塔城等牧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日花1号是日照市东港花生研究所以鲁花3号做母本,花选1号(花育16号)做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花生抗病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抗青枯病、适应性广等优点。在2005~2006年山东省花生品种大粒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单产荚果4881kg/hm^2、籽仁3570kg/hm^2,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3.0%和4.4%;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荚果4719kg/hm^2、籽仁3382.5kg/hm^2,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3.1%和2.9%。该品种于2008年4月通过了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我国北方花生产区作为春播大花生品种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1.
抗丛根病甜菜新品种宁甜双优2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菜抗丛根病新品种宁甜双优2号属遗传双胚型雄不育杂优品种。该品种在丛根病区种植不仅抗丛根病、褐斑病性能强。而且根产量、含糖率高,接近或达到无丛根病感染地的生产水平。1998、1999年参加5点次生产示范,平均块根产量53964.0kg/hm^2,比对照增产4.67%;平均含糖率达15.35%,比对照提高0.93度;平均产糖量8286.3kg/hm^2,比对照增产11.37%。  相似文献   

12.
GS濮海10号是河南省濮阳农科所选育的高产夏大豆新品种,经全国区试,生产试验和示范,表现综合性状好,产量高,抗(耐)病性强,中熟,品质优良等特征。国产区试(黄淮海中片)三年平均产量2736.15kg/hm^2,比对照鲁豆4号增产13.89%,最高产量达3820.05kg/hm^2,2001年8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科玉3号的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玉3号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生态研究所选育的大穗型高产玉米新品种。2006-2007年在长沙县黄花镇进行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和示范。2006年种植1666.7m^2,收干玉米籽粒1720kg,折合产量10320kg/hm^2,比同等条件下的登海9号增产10.7%,比临奥1号增产12.5%。2007年扩大到20hm^2,随机抽查5户农户进行测产,平均产量9717kg/hm^2,大大超过现有的推广品种。其中,东塘村的曹某种植1733.42m^2,收获干玉米籽粒1852kg,折合产量10684.5kg/hm^2。2008年该品种将成为当地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14.
苎麻新品种“赣苎4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系统育种方法从湘苎2号种子繁殖后代选育成功赣苎4号(原代号93-24)新品种,全国区试平均原麻产量2556.6/hm^2,比对照品种湘苎2号增产15.5%;单纤维支数三季平均1825m/g。单纤维强力58.95CN。品系试验平均原麻产量2903.1kg/hm^2,比对照品种湘苎3号增产33.5%:单纤维支数2012m/g,强力29.2CN。生产试验中二、三龄麻平均产量2478kg/hm^2。比对照品种赣苎3号增产13.9%。该品种为中根丛生型。抗风性较强,高抗花叶病、炭疽病和根腐线虫病;生育期中熟偏晚,全年三季工艺成熟天数合计195天左右。该品种于2005年12月通过中国麻类作物品种鉴定委员鉴定井命名。  相似文献   

15.
中红麻11号(原名“KB11”)系利用国外优良红麻种质“EV4l”与国内抗病材料“72-3”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不早花裂叶型红麻新品种。在1993-1994年湖南省区域试验中平均纤维产量4332.75kg/hm^2,比对照湘红麻1号(7804)3723.00kg/hm^2增产16.4%(春播);在1997-1998年全国红麻区试中平均纤维产量3732.75kg/hm^2,比新对照粤-74-3增产15.9%,居首位;干茎产量比对照青皮三号平均增产23.6%,其增产幅度均达极显著水平。KB11的韧皮含量和硫酸盐纸浆得率比对照青皮三号提高3.3和0.22个百分点,也高于74-3;束纤维品质、单纤维长度和抗炭疽病性亦优于对照品种,抗倒性明显强于对照,表明“KB11”是-个集高产、抗病、抗倒、优质、适应性广于一体的纺织、造纸兼用的红麻优良新品种,经在全国示范试种.深受麻农欢迎。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适于我国南方栽培的饲用红麻品种,在闽南地区对8个饲用红麻品种进行产量、品质、适口性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供试饲用红麻品种1号和6号综合表现较好,其鲜茎叶产量分别达25、4t/hm^2和23.6t/hm^2;粗蛋白含量分别达19.42%和22.84%;鲜茎叶饲喂肉牛适口性一般,青贮后外观品质属中等偏上青贮料,饲喂肉牛适口性好。  相似文献   

17.
纤维亚麻新品种黑亚18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亚18号是以纤维亚麻品种黑亚10号为母本,法国亚麻品种Argos(高斯)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原茎、长麻、全麻、种子产量分别达到5679.3kg/hm^2,954.6kg/hm^2、1341.4kg/hm^2和634.1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6.4%、21.5%、13.6%和11.8%。长麻率21.3%,比对照高2.7个百分点;全麻率30.O%,比对照高2.1个百分点。该品种做为优质、高产抗逆性强亚麻新品种,于2008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登记委员会登记推广。  相似文献   

18.
抗病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绥粳8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绥粳8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利用系谱法经过多年选择培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2007年2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通过。具有抗病、优质、高产等特点,预备试验平均产量8214.7kg/hm^2,比对照垦稻10号平均增产11.5%,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016.1kg/hm^2,平均比对照增产12.4%,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160.2kg/hm^2,平均比对照龙稻3号增产12.0%。  相似文献   

19.
优质加工型甘薯新品种烟薯2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薯21号是优质、加工型深黄肉甘薯新品种,3年6点次品比试验结果:春薯鲜薯平均产量为40252.5kg/hm^2,比徐薯18增产25.9%,薯干产量为11769.0kg/hm^2,比徐薯18增产40.3%。平均烘干率29.4%,比对照徐薯18高1.93个百分点。抗茎线虫病、黑斑病,耐贮藏,薯块光滑,整齐集中,是加工出口型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苏油1号种子含油率41.37%,芥酸含量0.30%,硫甙含量27.4μmol/g,,苏州市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814.15kg/hm^2,比对照荣选和汇油50分别增产10.87%与13.63%。江苏省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418.15kg/hm^2,比对照荣选和秦油2号分别增产19.40%与10.62%。江苏省油菜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383.20kg/hm^2,比对照荣选增产7.24%。全国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008.95kg/h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7.84%。苏油1号适于我国长江下游冬油菜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