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生态草建设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论述了吉林省进行生态草建设的战略意义,林业部门搞生态草建设的优势,生态草建设的技术措施以及生态草建设为发展草业经济带来的无限商机。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三化”草原现状的调查和分析,阐述了生态草建设的必要性,指出了生态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今后在生态草建设中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王军繁 《吉林林业科技》2002,31(2):26-27,36
阐述了吉林省西部生态草建设的必要性、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建设措施,提出了以草为本,乔灌草结合,工程措施应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等生态草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2000年开始,利用封、播、补、改等措施,在吉林省西部的“三化”草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治理效果明显。本文对吉林省西部地区的生态草建设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生态草建设应突出解决的几个问题,特别是在生态草建设的持续发展方面,提出必须走产业化的路子。  相似文献   

5.
退耕还林还草文化是弘扬生态文明理念之行,是繁荣新时期生态文化之需,是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之魂,是推动退耕还林还草高质量发展之要。文中在论述退耕还林还草文化建设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退耕还林还草文化建设的基本构想,包括退耕还林还草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核心内容、基本特征、基本方法。退耕还林还草文化核心内容包括退耕还林还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退耕还林还草文化是一种复兴文化、智慧文化、和谐文化、科学文化,其建设的基本方法包括全面研究、系统归纳,深入挖掘、精心创作,吸收借鉴、博采众长,广泛传播、正面引导。深入研究退耕还林还草文化,对于深刻理解退耕还林还草这一生态文明建设史上的标志性工程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经过1a的治理和自然恢复,生态草试验区土壤、植物、野生资源、气候都有了极大改善。但生态草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荒漠化治理是个世界性难题,国际与国内,都在研究探索。吉林省为治理荒漠化土地率先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战略,把治理西部荒漠化土地作为重中之重。吉林省林业部门的绿色使者们也开展了生态草建设的创举,揭开吉林省治沙史上的新篇章。所谓生态草建设,就是指在荒漠化土地上,以恢复和改善植被为目的,采取封原育草,植灌种草、林草结合等综合性生物措施治理荒漠化土地的活动。生态草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有四项,一是由各县(市、区)政府在充分协调土地、农业、牧业、水利等部门的基础上,提出急需治理的“三化地块。二是由林业部门和单位组织生态草建设…  相似文献   

8.
草地与草业     
本文介绍了草地的概念、草地的经济和生态价值、草业包含的内容以及生态草建设在草业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刘敬波 《吉林林业科技》2002,31(3):50-50,56
所谓的生态草就是在我省西部“三化”草地上通过封、播、造等措施恢复植被 ,从而形成林草结合的植被体系。封就是对全部生态草建设地块全面围封 ,恢复植被 ;播就是根据“三化”草地情况播种适宜的草种 ;造就是在“三化”草地上营造牧防林等灌木林。我省的生态草建设 ,在各级政  相似文献   

10.
声音     
正草坪是生态文明时代的名片,在草业科学中居重要地位,在草地生态系统中草坪技术含量最高,是兼有生态和经济效益的现代化生态系统,可容纳多种现代化科学技术。草坪可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吸纳噪声。加强草坪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美丽乡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林和草的关系是林中有草、草中有林的相互依存关系,开展生态建设和国土绿化应当尊重自然规律,宜林则林,宜草则草,林草结合,各就其位,各得其所。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在汪清县的5个乡镇东北红豆杉天然种群中各选出30株生长健壮、胸径30 cm左右的雌树作为初选优树,用生长锥钻取胸径处近15年的生长轮,按5年分组,共分成3组,然后比较初选优树3组生长轮的生长量,按只要有1组生长轮的生长量超过4. 7 mm标准在150株初选优树中进行筛选,共选出优树55株。再将这55株优树采集优树穗条进行扦插育苗,用1年生扦插苗营建子代测定林,5年后调查测定林树木地径、树高和冠幅3个因素数据,进行再选择,结果表明:3组数据之间有明显的联系,地径平均值为0. 7 cm以上时,树高、冠幅与其他优树相比差异显著;冠幅在28 cm以上时,地径、树高与其他优树相比差异显著;树高在45 cm以上时,地径、冠幅与其他优树相比差异显著。根据以上数据,再选择出地径、树高、冠幅均具有显著优势的5株东北红豆杉优树,即罗子沟27号、东光22号、大兴沟1号、大兴沟9号、大兴沟30号。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概述了核桃楸的繁殖技术、生理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研究现状。总结了核桃楸的遗传变异规律,找出了核桃楸在遗传改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明确育种目标,加强无性系选择,提高种子园管理水平,营建高世代种子园,加强快繁技术应用等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13.
以通化县林业局三棚林场为例,论述了红松采种林基地建设的有关技术设计方案及经营管理措施。进而阐述了保护和开发好吉林省东部地区红松优良种质基因资源,对恢复吉林省东部森林生态系统,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资产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林业科研机构的资产管理效率,提升其资产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结合当下林业科研机构资产管理现状,指出了林业科研机构在资产信息化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林业科研机构资产信息化管理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村镇绿化是改善乡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文中分析吉林省农安县合隆镇绿化现状及发展设想,从树种选择和管理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吉林省前郭县乌兰图嘎林场固定沙丘植被试验区采取限制放牧与过度放牧的对比调查,结果得出,控制放牧有利于固定沙丘植被的恢复,可有效地提高草牧场植被的多样性和异质性;而过度放牧通常是吉林省西部草牧场退化的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汪清县林业局于2004年开展了最新一次的森林有害生物调查,结果表明,全县共有森林有害生物325种,其中:病害16种、害虫286种、害鼠5种、有害植物18种。调查发现光肩星天牛已传入汪清县境内并有所扩散,成为林木的重大潜在有害生物。对兴安落叶松鞘蛾、落叶松枯梢病等主要有害生物的种类和发生规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为了响应土地整理开发项目的政策,吉林省西部地区开发了大面积的水田。为掌握新开发水田的动态变化,有必要对吉林省地区进行土地利用分类。以吉林省前郭县为例,利用2010年环境卫星数据进行不同土地利用分类方法的比较,进而对另外3景图像进行信息提取,分析4个年份新开发水田的分布及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法比最大似然法的耕地分类精度高约5%,其产品和用户精度分别为95%和84%。加入纹理信息没有显著提高分类精度。2009~2012年水田面积分别增加-67.7 km2,111.7 km2和265.01 km2。  相似文献   

19.
选择生长、结实、子代因子,采用q检验和多性状综合评定方法对34年红松无性系分别进行无性系测定,结果表明:按无性系生长因子为标准,综合选择出16个无性系为优良无性系,占参试无性系的29%;按生长、结实因子为标准,综合选择出22个无性系为优良无性系,占参试无性系的47. 8%;按生长、结实、子代因子为标准,综合选择出16个无性系为优良无性系,占参试无性系的48. 5%。  相似文献   

20.
鉴于绿篱自身特征及其综合效益,文中认为可通过绿篱系统的构建来解决镇域生态空间问题(环境污染、破碎化、经济效益低等),并以吉林长白县为例提出了绿篱系统的构建思路、方法和要求,为绿篱在我国风景园林建设中的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