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前山西省宜林荒山的立地条件相当差,要提高造林的成活率与保存率就必须运用较先进的林业科技成果,加大林业工程中的科技含量。容器袋苗木造林就是经实践检验的目前最有效的先进科技手段之一,文中探讨了如何培育容器袋苗木,如何栽植容器袋苗木及应注意的相关事项。  相似文献   

2.
容器苗是利用容器加营养基质进行播种、苗木移植来繁育的苗木。容器苗造林能够保持苗木根系完整、不伤根,苗木充分利用容器中原有的营养土和水分,不用缓苗,直接生长。采用容器苗造林能有效地提高干旱瘠薄阳坡和沙地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油茶造林成活率不高的问题,调查了不同油茶苗木类型对造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容器苗的造林成活率及造林后幼林长势明显优于裸根苗,以无纺布轻基质苗最好,造林成活率达90.6%。苗龄对容器苗造林成活率有较大影响,其中以3年生容器杯大苗的造林成活率最高,造林成活率达98.3%。容器杯实生苗的造林成活率及造林后幼林前期生长要优于容器杯嫁接苗,但花芽出现的时间较容器杯嫁接苗要晚。  相似文献   

4.
面对气候干旱和造林立地条件差的困难,太行山山区选择了治理荒山绿化的重要举措一容器育苗造林。近几年来,地处太行山脉北端的涞源县在林业工程荒山造林上全部采用容器苗造林,克服了干旱少雨、水源缺乏的造林难题,取得了很好成效,不仅提高了造林成活率、保存率,而且达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目的,逐渐被广大造林者所接受。成功造林经验之一就是改进了容器苗育苗技术,扩大了苗木树种。根据几年的育苗实践经验,总结出落叶松容器苗繁育技术。落叶松容器育苗分为育苗地选择、作床、容器选择、苗木选择、营养土配制、装袋、苗期管理、出圃八个环节。  相似文献   

5.
结合济源市山区荒山造林中侧柏无纺布容器移植苗木的应用,总结了侧柏无纺布移植苗木从苗木培育到苗木移植,荒山造林的一系列综合措施,探索了提高侧柏容器苗造林成活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分析指出困难立地关键在于造林苗木成活困难,其难点包括种苗匮乏、地理位置偏僻、土壤水分有效性低、苗木蒸散强烈、苗木根系再生困难等,提出平衡根系容器育苗、圃内苗木耐旱驯化、保留原生植被整地、加大科研投入力度、转变观念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容器苗造林具有育苗期短、造林季节长、苗木质量和规格易于控制、造林成活率高、便于育苗和造林作业机械化等优点.近年来,塑料容器苗植苗造林巳成为干热河谷地区荒山绿化的重要途径.目前,林业生产上普遍采用之育苗容器规格大,基质分量重.如渡口地区荒山造林现用容器多是7×18和9×21厘米两种规格的塑料袋,基质为稻田土或黄心土加5%堆  相似文献   

8.
该项技术分为容器育苗和容器苗造林两部分。主要技术包括:容器制做;配制基质(营养土);种子处理与播种;容器苗的水、肥管理;容器苗造林等措施。运用容器育苗造林技术,能够提高苗木繁育系数、质量和造林成活率,延长当年的造林时间,加速荒山绿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油松是北方地区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利用塑料容器培育油松苗木,不仅育苗速度快,而且造林时间长、成活率高。从床面设置、基质选配、种子催芽等方面介绍了东会林场油松容器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0.
文章根据朝阳地区油松造林成活率低的实际情况,详细介绍了油松育苗的主要方法和步骤,总结了利用油松容器大苗荒山造林技术,得出了可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的结论,对各项造林技术措施进行了详细说明,是育苗生产与造林实践相结合的范例,为北方半干旱地区困难立地造林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随着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宜林荒山荒滩等造林工程的不断推进,尤其是国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出台后,农民造林积极性空前高涨,对造林用苗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容器育苗是在装有营养基质的容器里培育苗木称为容器育苗,适用于  相似文献   

12.
落叶松轻基质网袋容器苗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轻基质网袋造林,就是将轻基质材料装进可降解的无纺布制成的两端开放的圆桶内,苗木根系能穿透无纺布,造林时无需退袋。落叶松轻基质容器苗造林技术,对降低造林成本提高造林成活率意义重大,对此,进行了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3.
干石山区立地条件极为恶劣,探索造林模式刻不容缓。而容器苗造林具有造林时间长、适应性广、造林成活率高的诸多优点,使用容器苗造林将成为干石山区荒山造林的一项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容器苗与普通裸根苗相比,具有育亩期短、造林季节长、苗木规格容易控制、造林成活率高等优点。容器苗具有完整的根系,栽植后没有缓苗期,能迅速进入生长期;容器苗还可延长造林季节,实现多季节造林,可合理分配劳动力。其最大优点在于可广泛应用于困难地造林,如贫、瘦、粘的红黄壤、海岛以及土层瘠薄干燥的砂石地等裸根苗造林难以成活的自然条件恶劣的立地造林,也可应用于林内补植、荒山绿化、迹地更新以及平原绿化、农出防护林建设等工程项目。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于2000年开始对珍稀阔叶树种的工厂化容器苗培育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红椆苗木质量和造林成活率,对红椆2年生直播苗和2年生撒播苗移栽容器苗苗木质量进行对比试验,同时采用不同规格容器和遮荫处理对1年生撒播苗移栽到容器后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量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容器育苗可显著提高红椆苗苗高、地径、主根长、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容器规格对移栽后苗木成活率影响不显著,但对苗木生长有显著影响;采用80%遮阳网遮荫,容器苗成活率较高,苗木高生长也显著增加,但苗木地径生长与60%遮阳网遮荫处理的苗木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解决阿拉善地区石质荒山造林中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的问题,开展了特殊困难立地抗旱造林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造林面积不断扩大后,宜林荒山、无立木林地等地块已逐步进行了造林,目前,造林地块多为困难立地,造林难度大、成活率低。文章结合工作实际,探索出适合当地困难立地条件下的造林树种和造林模式,为提高困难立地造林成活率,小范围内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容器苗造林抗旱能力强,成活率和保存率高。目前在许多地方推广应用。 一、容器苗培育 1.基质的配制。基质土壤的选择和配制比例非常关键,要充分考虑基质的肥力、通透力和持水力。其配制比例当否,直接影响培育期和造林后苗木的生长及成活状况。通常使用阔叶林腐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日本落叶松裸根苗、轻基质容器苗和黑塑料杯容器苗的苗木质量及造林效果的对比研究得出,轻基质容器育苗能够显著提高落叶松的苗高、地径及一级侧根数量,苗木质量较高;在不同立地条件下,采用轻基质容器苗造林能够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及造林苗的新梢生长量,是适宜在冀北山区推广的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20.
塑料大棚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棚樟子松容器育苗,改善了生态环境,缩短了育苗时间,苗木质量好产量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均高于裸根苗。大棚樟子松容器育苗是加快培育壮苗,提高荒山造林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