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当前水稻旱育苗人工插秧工效低、成本高等问题,选用小型风力抛秧机抛秧与人工插秧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风力抛秧机抛秧投资小、工效高、操作简便、省工省力、适用性强,节约插秧成本80%,增产15.0%以上,节本增效、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杂交早稻机插、抛秧、手插3种不同栽插方式的分蘖动态、生长发育进程、穗粒结构与产量、人工投入与物化成本等的对比分析,发现:早稻机插栽培时因秧苗的机械损伤使返青分蘖推迟,早期分蘖少,最高苗数、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较少,穗形偏小,分别比抛秧与手插秧减产2.76%与5.58%,用工比手插秧节省36.6%,比抛秧多8.3%,每公顷纯收入比手插秧多415.5元,比抛秧少1 744.5元。  相似文献   

3.
水稻钵盘育苗抛秧技术是为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发展起来的一项带有变革性的栽培技术 ,是国家科技部、农业部重点推广的科技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1995年开始推广水稻钵盘育苗抛秧技术 ,2 0 0 0年推广面积 6 340hm2 ,占全市水稻面积的 31 7%。一般产量比人工铲秧移栽提高 10 %以上 ,发展前景广阔。1 水稻钵育抛秧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 1 省工省力 抛秧移栽省工省力 ,每个工日可抛栽 0 3hm2 左右 ,比手插秧提高工效 7倍以上 ,并减轻了劳动强度。1 2 节约成本 抛秧移栽每公顷节省插秧工时费4 0 5元 ,扣除购买抛秧盘费 (…  相似文献   

4.
高邮市不同稻作方式产量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机插、抛秧及直播三种稻作方式的产量及成本、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抛秧产量最高,机插秧次之,直播稻最低。从效益来看,抛秧最高,机插秧次之,直播稻最低,机插与抛秧产量与效益均明显高于直播稻。  相似文献   

5.
以人工栽插、人工抛秧和机械插秧三种不同栽培方式观察南粳9108的生育特性和产量表现。不同栽培方式下南粳9108的全生育期天数依次为人工栽插人工抛秧机械插秧,主要是由于营养生长阶段明显缩短。产量表现上,人工栽插比机械插秧高10.53%,人工抛秧比机械插秧高8.79%,产量结构上主要是人工栽插和人工抛秧的穗粒数较高。相比较而言,机械插秧比人工栽插和人工抛秧的分蘖群体增加晚、高峰苗出现时间迟、单位面积穗数高、穗粒数少。从南粳9108生育期表现上,三种种植方式都可以在睢宁地区应用,其中人工栽插和人工抛秧方式较为适宜,机械插秧方式下成熟期较晚,不利于后茬小麦适期播种。  相似文献   

6.
机械抛秧是将水稻塑盘育秧与机械抛秧结合于一体,改人工抛秧为机械抛秧,以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1996年,江苏省进行了多点试验示范,对水稻机抛秧的主要优势、生育特点和关键技术作了初步总结与探讨,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一)机抛秧的主要优势1.快速、均匀水稻抛秧实行机械抛秧,其工效大大提高。据调查,每台抛秧机日抛5~7hm2,人均田抛秧0.7hm2左右,比人工抛秧的工效高1倍左右,比常规手插工效高16倍左右,比插秧机插也快3~4倍。如锡山港下镇陈市农场,首次应用机械抛秧,全场20hm2水稻,4天全部抛完,栽插结束时间比往年提早5…  相似文献   

7.
对姜堰区246户农户、125.38 hm2水稻不同种植方式进行了随机调查。结果显示,在高产水平上,机插秧的产量略低于抛秧,但比直播稻高31.0 kg/667 m2;在中、低产水平上,机插秧的产量略高于抛秧,比直播稻高50.0 kg/667 m2左右。机插秧的成本比抛秧、直播方式低,而净效益却比抛秧高48.2元/667 m2,比直播稻高166.8元/667 m2。表明机插是姜堰区目前3种主要种植方式的最佳选择,也是今后水稻机械化生产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柏各庄农场是军内水田面积较大的农场,插秧期间兵力与训练及季节的矛盾特别突出,为此我们在全面实行机械化插秧的同时,考虑到机械性能和机械故障的制约,尤期插秧机的发展滞后手栽培技术的现状,于1994、1995年开展了水稻抛秧栽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96年农场花费4300元购得一台人工喂入水稻抛秧机,根据该机在生产中的优缺点,结合人工抛秧,利用现有的插秧机,因地制宜,初步研究出半机械化水稻抛秧的栽培方式。1人工喂入水稻抛秧机的不利因素该机的动力和行走部分采用插秧机的底盘,抛秧部件采用旋转维盘式,利用锥盘旋转时的离心…  相似文献   

9.
水稻编织布旱秧机插技术是一种用专用塑料编织布为载体,培育适合机插的水稻秧苗,并与国产带土苗插秧机配套的水稻育秧、整地、插秧成套种植机械化技术。它具有投资省、成本低(全部成本只有人工手插的1/3,人工抛秧的一半),工效高(是人工手插的四倍),适应性强(适用于双季早、晚稻),作业质量高等优点。该技术已于1999年通过福建省科委成果评审,在全省范围内已累计应用2000hm2。现将该技术简介如下:1 品种(组合)选择早稻凡适宜秧龄30d以内的品种(组合),均可作为机插选用的品种(组合)。晚季适合机插的品种(组合)有两种类型,一是早季倒种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型农业机械“旋转银盘式水稻抛秧机”最近在北京通过专家鉴定,开始投入小批士生产。该机由中国衣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广东农业机械化管理局、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共同研制,属农业部“八五”攻关课题之一。把人工插秧改为抛秧之后,水稻返青期早,分案多,结实稳多,产量明显提高。然而,目前我泪水稻抛秧作业主要由人工手I抛完成,抛秧密度不易控制。旋I传银盘式水稻抛秧机的研制成功,使水稻抛秧作业效率大大提高,每小时可抛秧15亩左右,且落田均匀,有利于防病。旋转锥盘式水稻抛秧机研制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