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0年以来,我县在消灭荒山,实现全面绿化,开展科技兴林,建设高效林业的基础上,深化林业改革,念好“源头管理”经,唱活“资源增长”戏,做到山上管严、流通搞活、经营放开,努力建成全国林业强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全县森林蓄积量已由1990年的1066万立方米上升到1995年的115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69.6%回升到73.2%,林木年生长量由78万立方米增加到叨万立方米,活立木年消耗量由69万立方米下降到49万立方米,林木单位面积产量由4.5立方米增加到6.2立方米,人平蓄积量35立方米。全县森林资源管理基本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2.
近10年来我县林业伴随改单的步伐,取得了辉煌成绩。森林资源大幅度增长。现有森林170万亩,与1985年比,蓄积量由48万立方米上升到139.98万立方米,增长了3倍;桶竹每亩立竹由81林增加到112株;森林覆盖率由36%提高到了54%,上升了18个百分点;造林绿化成效显著,1992年全县消灭了宜林荒山,并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林业经济充满活力。林业产值由1985年的8000万元增加到1994年3.2亿元,增加了4倍。林业经济发展也促进了乡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林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例由1985年的28%上升到38.2%,农民人平林业收…  相似文献   

3.
花垣县是个地处武陵山区的苗族聚居地.据1957年湖南省林业调查大队的调查,当时该县有森林面积388万公顷,森林蓄积量23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5.2%,是一个森林茂密、资源丰富、生态优良的重点林区县.可是,经过1958年大跃进、公社化、大炼钢铁、大办食堂、大刮五风、毁林开荒、文化大革命等运动,森林连续遭受严重破坏.1975年,花垣县"四五"二类森林资源清查显示:有林地面积为3.118万公顷,森林蓄积量为37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28.9%,分别比1957年下降20.05%、84.17%和63个百分点.1980年冬,花垣县开展了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彼时花垣县的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比1975年分别上升了0.98%、14.66%、1.06%,全县森林资源通过"拔乱反正"开始止跌并缓慢回升.  相似文献   

4.
浏阳是个古老山城,全市750万亩土地,林地面积51.3万亩,占68.3%,属全省重点林区县(市)之一,近10年来,坚持以营林为基础,大搞造林绿化,全市林业出现了良好势头,据去年二类森林资源调查表明,1994年比1984年,有林地由385万亩增加到451万亩,森林覆盖率由55.2%上升到62.7%,森林蓄积量由559万立方米上升到771万立方米,林木年生长量由41.3万立方米增加到70.19万立方米,森林资源已步入年生长量大于消耗量的良性发展轨道,特别是1991年实现“灭荒”达标后,林业如何向高效林业转移,我们从三个方面下了气力,取得了初步成效。调…  相似文献   

5.
杨杰  龙琳 《安徽林业》2005,(6):F0003
近年来,全椒县大力开展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林业改革开放步伐,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全县有林地面积已达37.3万亩,林木总蓄积量上升至140.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25.56%:农田林网建成面积37万亩,全县道路、河渠绿化率85.4%,村庄绿化平均覆盖率达35%以上;林业经济年产值达8000万元。森林资源的迅速增加,极大地改善了全县的生态状况,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十五“期间,绥宁林业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与“九五”期末比较,全县林业用地达到23.25万公顷,增加3800公顷,有林地19.9万公顷,增加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76.4%,增加3.8个百分点,活立木总蓄积量1381万立方米,增加125万立方米,林业产业总产值15亿元,增加4亿元。其取得突破的原因,就在于绥宁县在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开发过程中,勇于创新,重在实干。  相似文献   

7.
龙山县地处湖南边陲。林业用地占全县总面积的 65%,但没有形成主导产业,林 业发展十分缓慢,严重制约了县域   一是森林资源总量明显减少,林地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呈下降趋势。全县林业用地 20.3万多公顷,比 1986年的 2.6万公顷,减少 11.3%;森林蓄积量 207万立方米,比 1986年减少 18.8万立方米,平均每年减少 2万立方米左右。经济发展。   二是林业生产效益低下,且呈下降趋势。全县林业用地虽然占全县总面积的 65%,但是每公顷林地仅有木材 25.5立方米,按现有林分质量计算,每公顷价值不足 4500元,林业总产值在全县农业的总产…  相似文献   

8.
王晓丽 《山西林业》2006,(3):6-6,14
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林业建设和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令人瞩目的成绩。在累计为国家建设提供木材数百万立方米的基础上,森林面积由1949年的36.73万hm^2增加到206.27万hm^2,森林覆盖率由建国之初的2.4%增加到13.17%,为增加林产品有效供给,扩大社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与全国林业和省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仍然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资源总量不足、  相似文献   

9.
靖州是南方重点林业县。近年来,森林资源危机与林业资金危机的问题日趋严重,直接影响着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林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支柱地位,我们认为,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是解决“两危”问题的有效途径。靖州森林资源危机表现在青黄不接、可伐资源濒临枯竭。全县总面积22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5.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3.9%。现有森林蓄积量716万立方米,比1994年增长22万立方米。问题是,增长来源得益于1983年以来人工造林4.67万公顷,近成过熟林总蓄积则由1994年的134万立方米急剧下降到1998年的95万立方米,其中可伐资源仅68万立方米,平…  相似文献   

10.
桂东县批一个老林区,历史上以盛产“汝桂木”而著称。1989年以来,经过全县人民连续三年的“灭荒”造林大会战。1991年提前两年实现了县委、县政府“五年消灭宜林荒山’咱奋斗目标。三年中完成人工造林l。五万公顷,历年累计封山育林52万公顷,全县林业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有林地面积由8.0466方公顷发展到约9方公顷,占林业用地总面积的77‘4%,森林蓄积量由130·2万立方米,提高到267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59%提高到68%,1994年林业收入占县财政总收入的{37%。全县林业初步实现良性循环,山林秩序稳定,连续7年实现无森林火灾…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林业是昭平的经济支柱,没有林业,就没有阳平的今天。这句话,对所有的昭平人来说,既是称颂,更是激励与鞭策。地处桂东的昭平县面积3273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op59万亩,占全县面积的84%。新中国成立50年来,全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艰苦创业,用辛勤的汗水谱写了昭平林业的新篇章:──森林资源持续增长,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全县森林面积已由解放初期的60万亩增加到356.5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940%,活立木蓄积量为1022.58万立方米,连年生长量为61.ho万立方米。1995年启动的珠江防护林佳江昭平段已完成入工造…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森林资源与木材供给状况 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充分显示了我国林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全国森林面积17,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8.21%。森林蓄积量121亿立方米,其中,天然林面积11,576万公顷,天然林蓄积量106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5326万公顷.人工林蓄积量15亿立方米。但同时也揭示出森林资源与保护面临的一些问题,突出地表现在: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超限额采伐仍未杜绝,森林经营水平普遍不高,木材供给严重不足。据统计,1998~2003年间,我国的商品材消费量由16,171万立方米上升到20,871万立方米,增长了29.1%。国内商品材生产由11,345万立方米。增加到12,045万立方米,只增加了6.2%,消费量增幅高出生产量增幅近2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新宁是全省重点林区县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林业生产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县造林保存面积达63万多亩,发展干鲜水果基地10多万亩,1992年消灭了宜林荒山。特别是营林生产已由粗放经营发展到了集约水平,实现了有林地、蓄积量和覆盖率的同步增长,与“六五”期间相比,有林地由164万亩增加到198.6万亩,活立木蓄积量由360万立方米增加到46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43.9%上升到56%,全县林业正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迈进。为了实现这一新的目标,我们必须继续掌握和运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解决新宁林业发展的实际…  相似文献   

14.
1森林资源及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泾县是全省重点山区县之一,林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居重要地位。近年来,本县有林地面积逐年增长,林木蓄积量稳步增加,全县现有有林地面积118941.8公顷,森林覆盖率64.2%。林木蓄积量550万立方米,竹材蓄积量5050万根。年采伐木材12万立方米,采伐竹材600万根。  相似文献   

15.
《国土绿化》2004,(11):18-18
江西兴国县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赋予林业首要地位,如今已成为京九线上的一颗绿色明珠。与1982年相比,全县有林地面积由156.7万亩增加到343.8万亩.活立木蓄积量由115.7万立方米增加到299.7万立方米,水土流失面积由284.8万亩下降到109万亩,森林覆盖率由33.8%增加到71.3%。全县已消灭了宜林荒山,生态环境明显改观,逐步实现了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生态佳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通道侗族自治县按照“山上建基地,山下办工厂,山外找市场,科技创高效”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林业产业化建设,逐步走上了加工增值、综合利用的良性循环。 在第一产业建设上,大力培植工业原料林,逐步朝基地化、集约化发展。据统计,到“九五”期末,全县林地面积由“八五”期末的144万公顷增加到152万公顷,活立木蓄积由6855万立方米上升到832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70%提高到723%。在第二产业发展上,采取加大招商引资与启动内力相结合开发资源的力度,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和给予资金扶持,鼓励外商和有实力的经…  相似文献   

17.
“九五”期间,我区森林资源在实现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双增长的基础上,出现了大幅度增长的好势头,1996~2000年进行的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初步结果与第五次(1990~1995年)相比,森林面积从816.66万公顷增加到981.91万公顷,增长了165.2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从34.37%增加到41.33%,增长了6.96个百分点,全国排名从第十位跃到第五位;活立木总蓄积量从3.1亿立方米增加到4.03亿立方米,增长了近一亿立方米,是全国增长量最大的省(区)之一。  在全国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区“十五”期间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的思路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近3年来,湖北省公安县把林业工作重点转移到森林资源的管护上,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1988年至1990年,全县采伐林木1.96万立方米,为采伐限额总量的93.9%;森林总蓄积由1987年的71.73万立方米增加到现在的74.15万立方米。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五定”到人,实行奖罚,签订合同,分次兑现,所谓“五定”,即定地段、定成活率、定保存率、定生长率、定报酬。年初议定,全年不  相似文献   

19.
安徽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文 《中国林业》1999,(11):22-23
安徽在实施“五八”造林绿化规划和开展林业二次创业的过程中,坚持一手抓造林绿化,一手抓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始终把执行采伐限额、森林防火、防治森林病虫害作为各级政府任期林业目标的重要内容,并以各级政府保护森林资源任期目标责任书的形式加以落实。自“八五”以来,全省森林消耗量年年控制在国家下达的限额以内,实现了森林资源的良性循环。到目前,全省有林地面积已由1980年末的239万公顷增长到323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由9480万立方米增长到1.04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20.1%上升到28.9%。安徽省森林资…  相似文献   

20.
桃源县是全省重点林区县。《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和《森林法实施条例》等林业法律法规颁布后,县委、县人大、县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密切配合,强化森林资源保护,探索出了一条有效的林业执法路子。   一、经验和做法   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正式颁布,桃源林业生产突飞猛进。现在,全县有林地面积由 1985年的 15.49万公顷增加到 20.47万公顷,森林蓄积量由 1985年的 211万立方米增加到 310万立方米,林业总产值由 1985年 500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 3.5亿元。 1998年新的森林法出台和国务院《紧急通知》下达后,全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