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考察日粮添加益康XP和酵母培养物(YC)对山羊瘤胃发酵参数和十二指肠氨基酸(AA)流量的影响,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选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瘘管的健康湘东黑山羊(平均体重为(15±2.5) kg)为试验动物,饲喂同一种基础日粮以及分别添加0.25%益康XP和YC的试验日粮.结果表明,日粮添加益康XP有降低瘤胃pH值和NH_3-N浓度的趋势;而添加YC有增加瘤胃pH值和NH_3-N浓度的趋势;添加益康XP和YC日粮,瘤胃TVFA含量分别下降20.61%和3.98%(P>0.05),而对瘤胃内TVFA、各单个VFA含量及其所占比例、乙酸/丙酸均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益康XP和YC对山羊十二指肠AA流量无显著影响(P>0.05),采食添加YC饲粮的山羊十二指肠AA流量高于采食添加益康XP饲粮的山羊.结果显示,YC对于调节山羊瘤胃发酵、增加过瘤胃蛋白含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不同前处理条件对土壤NO3-N、NH4-N含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大棚土壤,研究了土样预处理方式、KCl浸提液浓度和液土比对用连续流动注射分析仪测定的土壤NO3-N、NH4-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预处理方式、KCl浸提液浓度和液土比都影响土壤NO3-N、NH4-N的含量测定结果。风干、烘干的土样预处理方式对土壤NH4-N、NO3-N含量测定有显著影响,表现为新鲜土< 风干土<烘干土; 用2 mol/L KCl溶液作为浸提液,液土比5:1 测定大棚NO3-N含量,测定结果稳定。  相似文献   

3.
配合饲料中消化能粗蛋白比对奶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将奶牛常用饲料组合成5种配合饲料,其消化能粗蛋白比(DE/CP)分别为12.6、14.3、15.9、16.4和17.0,应用人工瘤胃技术研究不同DE/CP对瘤胃液pH、氨氮(NH3-N)浓度、微生物蛋白(MCP)产量和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DE/CP对瘤胃pH影响不显著(P>0.05),而在NH3-N浓度、MCP产量和VFA浓度方面不同DE/CP间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结论:在本试验设计条件下,配合饲料DE/CP为15.9时最有利于奶牛瘤胃发酵。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研究日粮中不同DCAD值对崂山奶山羊瘤胃pH、NH3-N及瘤胃酶活性的影响。日粮的DCAD值分别为0、50、100、200mEq/kgDM。从各采样点的平均值可以看出,日粮DCAD值对瘤胃氨态氮浓度、瘤胃pH、纤维素酶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对α-淀粉酶活性、中性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不同指标测定结果,可推断100 mEq/kg DM的DCAD值对非哺乳妊娠的成年崂山奶山羊较适宜。  相似文献   

5.
摘 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讨论不同补充料、瘤胃微生物、培养时间对瘤胃氢化作用的影响。(方法)选用四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本地黄牛,以原虫、细菌、真菌和全瘤胃液对膨化全脂大豆、焙烤大豆和大豆处理0.5 h、1 h、3 h和6 h,采用体外模拟瘤胃发酵的方法分析各参数。(结果)NH3-N主要受原料不同和微生物区系与培养时间互作作用的影响;膨化全脂大豆组的NH3-N含量显著高于焙烤大豆组,但与生大豆没有显著差异;真菌和瘤胃液培养液中NH3-N浓度上升速度最快且始终处于最高位置;VFA浓度主要受微生物区系及其与培养时间的互作作用的影响;不同补充料来源对VFA浓度的影响不大;瘤胃液组具有较高丙酸和丁酸浓度;不同的原料和培养时间及其二者间的相互作用将对硬脂酸含量产生显著的影响,而瘤胃微生物区系只有在特定的培养时间时才对硬脂酸含量产生显著影响;亚油酸(C18:2)浓度只受到不同的瘤胃微生物的影响,而不同的原料、培养时间和瘤胃微生物区系间的互作对反式油酸(C18:1)浓度、亚麻酸(C18:3)浓度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结论)真菌在补充料的发酵中起重要作用,VFA是各种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添加膨化全脂大豆对于合成CLA及其前体物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2年生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hreb.)为供试材料,采用移植盆栽方法,不同浓度硝酸盐(NO3^- -N)和氨盐(NH4^+-N)溶液供给为处理,研究不同形态氮素对高羊茅叶片活性铁含量,叶绿素合成及叶片氮、磷、钾含量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草坪施肥方案和改善观赏品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1)NH4^+-N有利于植物叶片对Fe的吸收,叶片内活性铁含量高;NO3^--N不利于叶片对Fe的吸收.活性铁含量偏低。(2)不同形态氮浓度从1-8mmol/L范围内,随着氮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在12mmol/L浓度时叶绿素含量均下降。(3)随两种形态氮素浓度增加,叶片氮、磷的含量随之增加,施用NH4^+-N叶片内钾的吸收和分配受到抑制。NH4^-N有利于植株对活性铁的吸收和叶绿体的合成;NO3-N有利于植株对营养元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7.
万寿菊水培营养液的调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万茜  胡志辉 《种子》2002,(1):37-37,87
在万寿菊水培过程中,变化(NH4)2SO4,Ca(NO3)2和啤酒的含量对水培营养液进行调试,配制了六种不同配方的营养液进行大(小)花万寿菊的水培试验,研究了(NH4)2SO4,Ca(NO3)2和啤酒的含量对大(小)花万寿菊水培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0.23g/L(NH4)2SO4,1.68g/LCa(NO3)2和14ml啤酒的营养液配方5最有利于大(小)花万寿菊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旨在研究瘤胃保护性赖氨酸和蛋氨酸添加水平及其配比对小尾寒羊瘤胃发酵及粗饲料成分瘤胃降解率的影响。选用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体重(45±2.6) kg的小尾寒羊10只,按完全随机原则进行3阶段试验,每阶段预饲期12 d,正试期3 d。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及配比的保护性赖氨酸和蛋氨酸。结果表明:保护性氨基酸添加水平及其配比对瘤胃液pH值、NH3-N浓度、VFA含量及其比例无明显影响( P>0.05),但可不同程度提高菌体蛋白含量,其中I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添加适当水平的保护性氨基酸,可明显提高DM、ADF的瘤胃降解率(P<0.05),而对CF、NDF瘤胃降解率无显著影响(P>0.05)。本试验条件下,每只小尾寒羊日粮中保护性赖氨酸及蛋氨酸的添加量分别以8.4,2.4 g/d为宜。  相似文献   

9.
超声波联合混凝法处理制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单独超声波降解法、混凝法及2种方法联合处理制药废水的可行性,研究了超声波辐射时间、功率以及混凝剂的种类、浓度对制药废水中COD和NH3-N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1)超声波单独处理制药废水时,COD和NH3-N去除率先随着超声波辐射时间(200~1000 s)的增大而增大,最佳时间为1000 s,COD和NH3-N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27.80%、45.34%;超声波辐射时间为1000 s,COD和NH3-N去除率随着超声波辐射功率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2)单独用混凝剂处理制药废水时,COD的去除率随着混凝剂的浓度(0.1~0.6 g/L)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PAC在0.3 g/L时为最佳,COD的去除率为40.10%,NH3-N的平均去除率保持在5%左右。(3)在各自的最佳状态下,先用超声波处理后加混凝剂比先加混凝剂后用超声波处理的COD和NH3-N的去除率高,分别为61.24%、58.63%。试验表明,先用超声波处理后加混凝剂比先加混凝剂后用超声波处理对COD和NH3-N的去除率高。  相似文献   

10.
浮床虎杖对不同浓度铵盐的降解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旨在探究浮床虎杖对不同浓度氨氮的降解效果。通过室内大桶构建浮床虎杖,添加不同浓度组铵盐(0,1,5,10 mg/L)测定TN、NH4+-N、NO3--N、NO2--N、TP等水质指标。结果表明第5~13天4种不同浓度铵盐TN浓度下降,第17天升高;10 mg/L铵盐组NH4+-N浓度第5~13天下降;敞水区5和10 mg/L铵盐组NO3--N浓度先升高后降低,根系区分别在第5天和第9天达到峰值;10 mg/L铵盐组NO2--N浓度第5天升高至峰值第13天降至0;对照组TP浓度高于其他铵盐浓度组。浮床虎杖可在第9~13天内能造成TN、NH4+-N、NO3--N、NO2--N浓度下降,起到降解不同浓度铵盐的效果,但TP浓度降至0需要更长时间。  相似文献   

11.
海马齿对氮、磷吸收利用速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海马齿对N、P营养元素的利用效率,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海马齿对不同浓度N、P及其不同形态N的吸收速率。结果表明:(1)在适宜范围内,海马齿对氮、磷的吸收速率随介质中氮、磷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差异显著(P<0.05)。在氮浓度为100 μmol/L时,氮吸收速率最大,为11.11 μmol/g?d;在磷浓度为10 μmol/L时,磷吸收速率最大,为0.74 μmol/g?d。(2)不同氮磷比及氮浓度下,海马齿对氮的平均吸收量仅在氮磷比1:1和5:1组差异显著(P<0.05),其余组差异不显著;不同氮磷比及氮浓度下,海马齿对磷的平均吸收量差异显著(P<0.05)。氮最大吸收速率发生在氮浓度为50 μmol/L、氮磷比为50:1时,而磷的最大吸收速率发生在氮浓度为50 μmol/L、氮磷比为10:1时。(3)海马齿对NH4+-N的吸收速率随着NH4+-N和NO3--N比的降低而加快,对NO3--N的吸收速率随着NH4+-N和NO3--N比的降低而减慢,差异显著。海马齿对TIN、PO43--P吸收速率呈折线变化趋势,TIN的吸收速率在NH4+-N/ NO3--N为1:2处存在最大值,PO43--P的吸收速率在NH4+-N/NO3--N为1:10处存在最大值。  相似文献   

12.
花生壳生物炭对铵态氮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揭示生物炭对铵态氮的吸附性能,以花生壳为原料,低氧热解(300℃)制备生物炭,采用批量平衡吸附法,研究花生壳生物炭对铵态氮(NH4+-N)的吸附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炭吸附NH4+-N的量随溶液NH4+-N初始浓度增加而增加,当初始浓度接近100 mg/L 时,吸附趋于饱和,最大吸附量达5.79 mg/g。Langmuir 能较好地拟合花生壳生物炭对NH4+-N等温吸附数据,表明吸附是以单层吸附为主导。生物炭对NH4+-N的吸附约30 min 达到平衡,伪二级动力学方程能较好地描述其吸附动态;随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其对NH4+-N的吸附量下降,而吸附率逐渐增加,100 mg/L吸附体系中,生物炭适宜添加量为0.6 g/50 mL,最大吸附率达40%。生物炭吸附NH4+-N的量随溶液pH升高而增加,当体系pH 9.0 时,吸附量高达8.8 mg/g。可见,溶液NH4+-N初始浓度、生物炭添加量及pH是影响生物炭吸附性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文通过体外发酵培养, 测定发酵液中pH、总挥发性脂肪酸、氨态氮、气体成分及各种纤维素酶活等指标,探讨黄曲霉毒素B1(AFB1)对瘤胃微生物代谢的影响。(方法)试验通过瘤胃微生物在体外静态培养中添加不同浓度的AFB1(0 μg/mL,0.1 μg/mL,1 μg/mL,10 μg/mL)后,检测培养体系中微生物的活性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结果表明AFB1对苜蓿发酵的抑制作用强于对玉米发酵的作用。添加AFB1会降低瘤胃中氨态氮浓度(p<0.05); 总挥发性脂肪酸的产量也会随AFB1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少,并且在玉米底物组中总挥发性脂肪酸产量高于苜蓿底物组32.1%%(p<0.05);随着AFB1添加量的增多,乙酸、丙酸、丁酸和戊酸产量逐渐下降(p<0.05),且高剂量二甲基亚砜(DMSO)的添加可导致苜蓿和玉米发酵生成的异戊酸摩尔比例分别升高30%和20%; 同时AFB1会减少甲烷的产量并且对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和微晶纤维素酶酶活也有抑制作用(p<0.05)。(结论)说明随着黄曲霉毒素量的增大,瘤胃液中微生物的活性会受抑制,尤其是纤维性饲料的发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试验旨在通过体外发酵模型与体内试验相结合研究不同添加剂量的茶皂素(tea saponin,TS)对奶牛瘤胃甲烷菌及甲烷排放的影响。(方法)体外发酵模型以0.5g常规全混合饲粮(TMR)为底物,添加TS的浓度梯度为0(对照)、5、10和15 g/L。体内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选取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荷斯坦奶牛,饲喂常规TMR饲粮,添加TS的浓度梯度为0(对照)、15、30和45 g/d.头,自由饮水,试验共进行4期,其中包括预饲期7d,试验期14d。通过采集瘤胃液并提取其中基因组DNA,进而计算甲烷菌及其他菌种的基因拷贝数,以此确定瘤胃中甲烷菌的总数与结构。(结果)结果表明,1)添加TS对体外发酵模型中甲烷菌总数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能够明显改变甲烷菌结构,即甲酸甲烷杆菌(M.formicium)与史氏甲烷菌(M. smithii)数量减少(P<0.05),甲烷热杆菌(M. stadtmanae)数量增加(P<0.05),反刍甲烷杆菌(M.ruminantium)没有显著变化(P>0.05)。2)体外发酵模型中,与对照组相比,TS的添加量为10和15 g/L时,能够显著降低产气量(P<0.05)和发酵速率(P<0.01),减少原虫数量(P<0.01),进而抑制甲烷排放(P<0.01)。但在体内试验中,以上各项结果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体外试验证明,饲粮中添加TS虽然没有改变甲烷菌总菌数量,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甲烷菌菌群结构,减少原虫数量,降低产气量,进而实现奶牛甲烷气体的减排。但体内试验中,TS的添加对奶牛瘤胃内甲烷菌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稻田田面水氮磷素动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合理运筹施肥,防控农业面源污染,通过独立排灌系统的田间试验,设计了6个不同氮肥水平,研究了施肥后水稻田田面水氮素和磷素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施肥后田面水中的总氮(TN)、NH4+-N和NO3--N浓度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三者的浓度呈现上升后下降的趋势,7天后趋于稳定;施入基肥后,NH4+-N浓度在第2天达到峰值后迅速下降,第3天即下降到峰值的25.69%~36.80%;NO3--N浓度远远低于NH4+-N浓度,3个施肥时期峰值分别为8.87 mg/L、1.91 mg/L和1.50 mg/L,且出现在施肥后第3~5天。田面水NH4+-N/TN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在施肥后第2~3天达到峰值后下降。不同施氮量,相同施磷量处理条件下,田面水中TP浓度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增加;施肥后第1天,田面水中TP浓度达到峰值3次施肥后TP浓度峰值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6.
肉牛日粮补饲硫酸锌对瘤胃发酵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西门塔尔杂交肉牛,采用4×4拉丁方设计,研究日粮补饲不同无机锌(源于硫酸锌,水平为0、25、50和100 mg/kg干物质(DM))对瘤胃氨氮和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日粮补饲锌对瘤胃VFA浓度(产生量)有明显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50、100 mg/kg DM的补饲明显提高乙酸、和总VFA的浓度(p<0.05),而日粮中锌的补饲对瘤胃页氨氮浓度和瘤胃VFA摩尔比例没有显著影响(p>0.05),每千克日粮补饲50和100 mg/kg DM 无机锌可明显促进瘤胃的发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