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向每侧公牛附睾尾注射自制的"绝育1号"2.5 mL,能使附睾组织结构破坏,形成不可复性损伤,精子无法通过,其绝育效果确实可靠.该技术操作方法简单,无不良反应,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2.
通过向每侧公牛附睾尾注射自制的“绝育1号”2.5ml,能使附睾组织结构破坏,形成不可复性损伤,精子无法通过,其绝育效果确实可靠。该技术操作方法简单,无不良反应,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3.
研究附睾注药绝育后对肉用性能和雄性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附睾注药绝育牛比完全去势牛的胴体可分割脂肪减少22.9%,肉用性能明显提高。附睾注药绝育牛比完全去势牛表现出明显的雄性行为特征,相对而言不易管理,但比对照组公牛表现的争斗和性行为都弱。  相似文献   

4.
本篇就附睾注药绝育对公牛血清中睾酮含量和育肥增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 ,现总结报道如下。1 材料方法1.1 附睾尾注药绝育公牛血清中睾酮含量测定1.1.1 供试牛的选择和分组 选择无病 ,生长发育正常 15~2 4月龄的奶公牛 2 4头。按月龄 ,体质量随机分成 3组 (各试验组牛的月龄、体质量经过生物统计处理均差异不显著 )。附睾尾注药绝育组 (第Ⅰ组 ,8头 ) :按前述小剂量药物注射方法进行 ;完全去势组 (第Ⅱ组 ,8头 ) :采用睾丸摘除去势法 ;对照组 (第Ⅲ组 ,8头 ) :不做任何处理。1.1.2 试验仪器和药品 J - 2 10 1型双道液体闪烁仪 :西安二…  相似文献   

5.
公母牛同时同地饲养,任其自然交配,将导致奶牛品种退化,其后裔生产性能降低。目前我国均采用去势和人为隔离饲养等方法来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公牛去势后,由于睾丸被摘除,睾酮来源中断,肾上腺皮  相似文献   

6.
选用40头2月龄断奶乳用公犊,分别在2、6、10和14月龄用"绝育I号"对奶公牛进行附睾药物绝育试验.结果表明2月龄和6月龄药物处理组牛的18月龄体重比10月龄(+17,+15 kg)和14月龄(+19,+17 kg)药物处理组牛均有显著提高;2月龄组牛平均日增重分别比10月龄和14月龄药物处理组牛增加29 g(P<0.05)和40 g(P<0.01),6月龄组牛平均日增重分别比10月龄和14月龄组牛增加30 g(P<0.05)和41 g(P<0.01);不同月龄奶公牛附睾药物绝育处理对肉的品质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1皮下注射选择组织疏松部位进行注射,多选在颈部和肩部。注射前局部先消毒,消毒后以左手拇指和食指将该部位的皮肤提起,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刺入皮下,然后松开左手,将药液注入。此法多用于疫苗的注射,有时也用于  相似文献   

8.
后海穴在肛门上、尾根下凹窝正中。笔者运用后海穴注射药物治疗泌尿系统、胃肠道的某些疾病均收到满意效果,例举几则,以供试用。 1 脱肛、子宫脱:用1%普鲁卡因后海穴深部注射,马、牛每次30.0—50.0ml,每日1次,一般3—5次即愈;猪、羊每次6.0—10.ml,每日1次,3次即愈。共治疗大家畜脱肛27例,治愈26例,治疗子宫脱(包括阴道脱)12例,11例治愈;治疗猪、羊脱肛33例,子宫脱14例,除1例因羊子宫外翻,失血过多而引起死亡外,其余均治愈。 2 肠炎、腹泻:用10%磺胺嘧啶钠后海穴深部注射,马、牛每次30.0—40.0ml,每日两次,连用2—3天;猪、羊每次10.0—20.0ml,每日两次,连用1—2天。共治疗大家畜肠炎9例,治愈7例,治疗腹泻45例,均治愈;治疗猪肠炎28例,均获愈,治猪、羊拉稀64例,均愈。  相似文献   

9.
结症西医称便秘症,是一种马属动物常发病。如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及时会造成死亡。在我的临床实践中,对十几例病畜采用直接注药方法,均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此方法操作简便,药效直接迅速,医疗费用低,值得同行参考。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山东饲料》2006,(9):16-16
该种多功能施肥播种注药器可施颗粒肥、播种、施液体肥或地膜注水(见下图)。办理邮购,并诚征各地代理商。品种及价格:  相似文献   

11.
《山东饲料》2006,(7):18-18
产品功能及特性特征: 一.施颗粒肥:替代传统刨坑施肥方式,直接将颗粒肥施入作物根下,比传统施肥节约60%肥料,速度提高5倍,且不损伤农作物叶、茎及根系。适用于蔬菜、果树、大田等各种作物。  相似文献   

12.
百会穴注药治家畜破伤风由百会穴向蛛网膜下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每次5万IU,3次为一疗程,配合锁口穴位注射25%硫酸镁10ml,以解痉。以上四则本刊辑百会穴注药治家畜破伤风...  相似文献   

13.
《山东饲料》2006,(6):39-39
产品功能及特性特征:一、施颗粒肥:替代传统刨坑施肥方式,直接将颗粒肥施入作物根下,比传统施肥节约60%肥料,速度提高5倍,且不损伤农作物叶、茎及根系。适用于蔬菜、果树、大田等各种作物。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饲养宠物,然而人口流动、搬迁、不负责任的饲养行为和犬猫无序繁殖导致的遗弃,使得近年来城市流浪犬猫不断增多,不仅影响到市容市貌也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绝育是控制流浪犬猫进一步增多的有效方法,也是动物福利的一种体现,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是腹中线的传统正切法,还有一种是较新的腹侧壁侧切法,在一线城市的正规宠物医院中也有操作。  相似文献   

15.
孙耀华 《养猪》2008,(2):56
猪水肿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猪传染病.本病以胃肠壁和其他部位发生水肿为特征.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很高.近年来,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后海穴注射黄芪多糖、六茜素和速尿针剂疗法治疗本病,效果较好.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6.
陈发 《动物保健》2005,(9):39-39
猪水肿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以胃壁和其他部位发生水肿为特征的传染病。发病率虽不高.但死亡率很高。几乎100%。笔者用交巢穴注药治疗猪水肿病,效果比较显著.治愈率达100%。方法简单.用药方便,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脑包虫病是牧区幼年牛羊(多见于二岁牛一岁羊)常患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急性的很少)。病原为多头绦虫的幼虫寄生于脑腔所致。此病过去一直沿用手术疗法,即打开脑腔取出包囊。手术疗法由于牧区条件局限、比较麻烦,成功率往往不高。采用抽液注药治疗脑包虫病简单、方便、可靠,成功率并不亚于手术疗法。本人已用此法治疗十五头只、治愈十头只,由于保定等原因当场死亡二头只,三只无效,现将此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8.
后海穴注药治疗兔腹泻辽宁台安县畜牧水产推广中心114100孙耀华兔腹泻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约占兔病总数的45%以上,尤其是幼兔发病率高。剧烈的腹泻不仅造成脱水、身体中毒,消瘦,而且常常引起发病死亡。病因: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例如,突然更换饲...  相似文献   

19.
蹄穴位注药治疗奶牛腐蹄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前蹄头、前缠腕、涌泉是奶牛前肢蹄部的主要穴位,后蹄头、后缠腕、滴水是奶牛后肢蹄部的主要穴位,采用这些穴位疗法治疗奶牛腐蹄病,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两性猪的绝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日前给猪绝育时遇到了一窝仔猪中有2只两性猪,情况如下。该窝猪共13头,有2头外观特别,均为母猪特征,只不过阴门长而细,呈细管状,向上翘,长约0.5 cm,其中1头在阴门下方两股间有1个睾丸状物,触摸感也类似睾丸,切开后,发现是1个发育不完全的睾丸,在萎缩的附睾上长着一段子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