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植胶区主要分布在龙溪地区盘陀岭以南的诏安、云肖一带;其次在盘陀岭以北的漳浦、平和、漳州和龙海等县市;晋江地区及厦门同安县尚有生产试种.现有胶园面积12.6万亩,其中开割胶树28万株,年产干胶300多吨.生产上主要栽培品系有GT_1、天任31—45、南强1—97、PB86、PR107和实生树等.本垦区地属南亚热带,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土壤成土母质以花岗岩为主,其次是砂页岩、流纹岩,属南亚热带赤红壤(或称砖红壤性红壤和砖红壤化红壤),呈酸性反应.原生植被为南亚热带季雨林,垦植前大部分已成为荒草灌丛地或次生林地.  相似文献   

2.
我国热带砖红壤及南亚热带赤红壤(砖红壤性红壤)的面积,仅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5%左右.我省南亚热带赤红壤面积为1.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1.6%左右.它是发展农、林、牧生产的重要基地,又是发展需要热量较高的橡胶、剑府及水果等热带南亚热带作物的宝地.我们在土壤普查的基础上,探讨其合理开发利用的途径,对充分发挥南亚热带地区自然优势,促进社会主义大农业的发展,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发展立体农业提高胶园综合效益兰秀珠,徐炳生(漳浦县农业局363200)我县位于北纬23°43′~24°21′,东经117°25′~118°02′之间,属盘陀岭以北的“北寒”植胶区.全县原有胶园面积1.0万亩,分布于大南坂农场、石古农场及盘陀、石榴、赤...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总结我国植胶20多年有关经验的基础上,论述了各植胶区的自然条件因素与橡胶树生长、产胶等表现型特征之间的关系,并与一些热带植胶国家自然条件的利弊作了对比分析,肯定了我国在北纬17°以北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大面积植胶成功的重要意义,并根据地理、地貌因素,各种热带作物的生态表现,提出了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划分的依据。强调了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开发我国宝贵的热带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为此,进一步提出了按纬度、海拔高度以及当地自然特征相结合的各种热带作物的合理布局,以及加速建立橡胶、椰子、剑麻等热作生产基地的方案,以适应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从108个橡胶农场采集的820个土壤样品和704个橡胶叶片样品硼含量的分析结果,讨论了我国植胶区各类土壤的供硼能力和各垦区胶树目前的硼素营养状况。分析结果表明,胶园土壤水溶态硼含量与成土母质有关,我国植胶区的土壤除部分由玄武岩发育的铁质砖红壤外,水溶态硼大都低于0.5ppm,对一般作物来说,属于低硼或缺硼土壤。橡胶树对低硼土壤看来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初步确定胶园土壤缺硼的临界值为0.1ppm水溶态硼。我国植胶区有一小部分土壤低于这个临界值。橡胶叶片硼含量与胶园土壤水溶态硼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647>r_(0.01))。108个农场的橡胶叶片平均硼含量为40.6ppm。目前国内大多数胶树的硼素营养尚属正常,但在国内首次发现并证实生长在铁质砖红壤上的某些橡胶树存在硼中毒现象。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热带作物区划根据1984年农牧渔业部热作区划办制定的“橡胶树生态适宜区划分指标”,结合我省南亚热带地区的自然条件以及橡胶生产的现状,将我省南亚热带最南端的诏安县、云霄县和东山县的部分地区列为盘陀岭以南橡胶生态次适宜区,热量资源居全省首位.但仍存在冬季低温影响和夏秋台风袭击的不利因素,给橡胶生产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1985年12月中旬省热作学会年会提出:在管好现有橡胶的基础上,把我省  相似文献   

7.
龙溪地区植胶除少数优良小环境外,大部分胶园均受不同程度的寒害威胁,因而现有胶园多是比较抗寒的低产品系和实生树.为了探讨低产胶树提高单产之目的,现将我场电石刺激刈胶的效果整理如下,供参考.一、概况1、环境条件:我场位于北纬24°6′—24°10′,东经116°55′—117°12′.年平均温度21.3℃,绝对最低气温—2.9℃(1967年1月17日),最冷月平均温度12.3℃ 年降雨量1500—1800毫米,常风2级左右,偶有台风影响.总之,我场纬度偏北、气温较低,属重寒害区.2、刈胶树现状和产胶情况:  相似文献   

8.
橡胶树烂脚病亦称茎基寒害,是近年来我国植胶生产上出现的新问题.华南四省(区)均有发生,福建、云南、广西纬度较高的植胶区尤其严重.1976年在本所调查3980株成令胶树,其中烂脚4—6级树有1193株,占30%.烂脚4级以上的胶树,不但生长滞缓,产胶量下降,还因溃烂面积过大长期难以愈合,引起病、虫入侵,致木质腐烂,严重的整株死亡.为此,研究烂脚病的有效防治措施是植胶生产上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龙溪垦区共有宜胶地三十八万亩,是福建省的主要植胶区.1952—1954年间先后从海南岛引进少量实生小苗,种植于华安汰口农场、龙海县林下林场山尾工区,因1955年严重寒害所存无几.1956年春漳浦大南坂农场从海南东宁农场又引进实生小苗,在金岗山作业区定植154亩.1958年创办了诏安县建设农场、红星农场、平和县安厚农场、云霄县和平农场.开展了较大面积种植.1970年省主管部门制定发展橡胶生产计划,提出国营、民营同时发展的“两条腿走路”方针,使我区橡胶生产又有一个较大的发展.截至1975年止.全区共有22个农场,10个林场,89个作业区,35个公社,206个大队种植,总面积达九万多亩.  相似文献   

10.
我国植胶垦区橡胶树炭疽病菌的种型鉴定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橡胶树炭疽病是我国广东、广西、云南和福建四省(区)植胶垦区普遍发生的一种叶片病害。我们通过对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植物部位、不同叶龄和病斑类型的33号炭疽病标本,进行了自然形态鉴定,野生型单孢纯培养特性的观察和不同寄主致病性的测定。根据Von Arx分类系统,确定我国植胶垦区橡胶树炭疽病菌种名为Colle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相似文献   

11.
刺激割胶制度对广东植胶区胶园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实施刺激割胶制度后广东植胶区胶园的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分析,并与实施刺激割胶制度前胶园的土壤养分的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实施刺激割制14a后,胶园的土壤养分总体水平比较低,其中花岗岩赤红壤和砂页岩赤红壤中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有效钾的含量均低于正常值的下限;玄武岩砖红壤中的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的含量在正常值范围内,而有效钾的含量低于正常值下限。说明现行胶园培肥等管理措施已不能满足刺激割胶制度下的橡胶树正常生长、生产的需求。在刺激割胶制度下,胶园土壤中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有效钾、速效氮和pH等6种指标是影响橡胶树产量的主要因素。胶园土壤pH在下降,胶园土壤有呈酸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提高低丘红壤茶园水肥利用率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丘红壤遍布我国南方14个省(区),境内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资源丰富,适于茶树生长,是我国茶叶生产的主要基地。但是红壤地区常有季节性干旱,且红壤本身土性粘重、养分贫瘠,加之管理粗放,水土流失严重等,影响了红壤茶园生产潜力的发挥,致使目前红壤地区茶叶产量低、品质差,生产力低下。因此,如何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按客观规律合理施肥和用水,提高茶园水肥利用率,达到高产、优质、低耗的目的,这是当前我国红壤地区茶叶生产中很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就此问题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13.
如何进一步改善橡胶园生态环境和提高胶园生产经济效益,使之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生产新模式,是垦区广大植胶者急需研究的新课题,也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一件大事.我们于1987年11月24日至12月8日,先后在诏安、平和、云霄、漳浦四县的重点植胶农场和乡村胶园,着重调查了提高胶园生产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之一——胶园立体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诏安县太平乡发展橡胶始于七0年初,其胶园的立地环境并非福建龙溪地区植胶的一流地,但太平橡胶站在指导橡胶生产中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林其成同志总结的“橡胶技术与经营管理”的五条经验虽有待完善,但在实践中已经显示出了其生命力——橡胶生长好、寒害轻、经济效益逐年提高,预计1985年可全部收回国家投资.太平橡胶站的经验集中一点就是他们勇于改革,善于探索,工作抓得具体,抓得落实,根据不同情况提出不同对策措施.以上经验可供民办胶园借鉴,亦可作国营胶园参考.  相似文献   

15.
橡胶树白粉病(Oidium heveae stei-nm)是橡胶树的主要病害之一.本病自1918年阿伦斯在印尼爪哇发现以来.目前已遍及世界各植胶区.我国橡胶垦区1951年在海南省最早发现此病.卅年来,在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省(区)均有发生流行.白粉病为害橡胶树嫩叶、嫩梢和花序.严重时引起落叶、落花,导致胶乳减产,胶果失收.据华南热作研究院观察:病情2级,减产干胶1.9%;3级减产9%;4级  相似文献   

16.
广东橡胶林生态效益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据1983—1985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广东橡胶林能具有类似于热带次生林的小气候生态环境,能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其土壤肥力能较快恢复以至有所提高,系统内物质循环能趋于动态平衡。实践证明,橡胶林人工生态系统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开发利用热带地区的经验是成功的,坚持合理的、高标准的开发和科学管理(如胶园的林网化、梯田化、覆盖化、良种化),植胶后能较快地出现新的生态平衡。在热带草原或荒山草坡植胶,会明显地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即使以橡胶林更替低山丘陵区的热带次生杂木林,也不会引起当地生态环境变劣和经济收益下降。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从南纬6°左右的巴西他帕卓斯河(Tapajos River)附近的巴颜姆(Boim)热带原产地东迁北移到南亚热带地区的我国华南植胶区,因纬度偏北,某些年份冬期气温偏低,给橡胶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解决橡胶树寒害问题虽有多种手段,诸如环境地形的选择与改造,防寒、避寒等栽培措施。但实践证明,选育抗寒高产品系对于减少寒害,建立高产稳产胶园,不断北移——扩大植胶面积,增加产量,满足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需要是一项经济而有效、积极而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气候与土壤等环境因素对品系产胶水平、年周期产胶动态和割胶制度的安排,有着密切的关系.制订合理的割胶措施和提高割、管、养的水平,须考虑当地环境特点和年周期产胶动态规律,做到措施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汕头垦区是我国北部滨海植胶区,环境因素具有它的规律性,据多年来气象记录和八年来(1971—1978年)的割胶生产实践,试就本区产胶特点与提高产量的途径,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一、引 言 镁素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直接参与光合作用及植物体中磷的代谢,在磷酸盐的转运上起重要作用,农业科学已肯定镁是作物的第五个必需元素,也是胶树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营养元素,镁素的亏缺将影响胶树的生长和产胶,严重时还会引起生理病变,特别是导致叶片退绿,发黄、焦枯、落叶等缺素病。 二、研究方法 为了探讨解决橡胶树缺镁症及其防治措施,我们于1978—1980年在福建垦区胶园进行为期三年的调查,在有关植胶场的协助下,先后在诏安县建设、红星、金星农场、云霄县和平农场,漳浦县大南极农场,平和县安厚农场、坂仔橡胶场及本所试验场等主要植胶场,调查有代表性林段132个,共采集叶片样本130个,土壤样本143个,进行了室内化学分析测定。并于1981—1983年在平和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龙溪地区位于北纬23°45′—24°50′,东经116°50′—118°08′,包括诏安、云肖、东山、漳浦、平和、南靖、长太、龙海、华安九个县和漳州市.境内背山临海,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基本上适于多种热带作物的栽培.廿年来,先后从国内外引种试种橡胶、剑麻、胡椒、咖啡、油棕等均可在本地区正常生长发育.它既是本省能够种植热带作物的一块宝地,同时也是我国热带植胶区的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这块土地资源,对我国和本省四化建设均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这里拟就龙溪地区的自然条件特点、社会经济情况,以及如何合理开发利用等问题,谈谈一些意见,不对之处请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