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1999年 6月份 ,莒南县某规模养猪场、发生了一起断奶仔猪呈亚急性死亡的病例 ,发病及死亡率较高 ,给猪场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经临床解剖 ,病理化验诊断为仔猪水肿病。发病情况该规模猪场为自繁自养三元杂交商品猪场 ,在仔猪断奶后全部采用成品颗粒饲料喂饲。 1 999年6月间 ,共存栏 35~ 45日龄断奶仔猪 2 4 0余头 ,6月 8~ 1 5日 ,相继发病仔猪 2 8头 ,发病率 1 2 % ,死亡 2 6头 ,死亡率为 1 1 %。该猪群为零星发病 ,发病仔猪初期虚弱懒动 ,不食 ,个别仔猪有轻度腹泻。体温基本正常 ,皮色无变化 ,中后期则卧地不起衰竭 ,皮肤发绀死亡。场…  相似文献   

2.
刘畅 《今日畜牧兽医》2012,(8):15-16,23
1目前猪传染性腹泻疾病流行状况与流行特点1.1流行状况从调查中发现:自2012年春季以来许多猪场仔猪出生的当天就开始发病,以出生5~10天发病最多,母猪是零星不间断式发病或整体发病;有的猪场只见出生仔猪发病,少数母猪不发病;有的猪场仔猪与母猪同时发病,然后是保育猪与育肥猪先后发病。一般仔猪发病病情严重,发病率与死亡率很高;母猪发病症状较轻微,很少发生死亡,但会出现严重的无乳现象;保育仔猪初期发病症状明显,部分病猪发生死亡;育肥猪发生严重腹泻,能很快自愈。哺乳仔猪发病表现为不吃乳,精神沉郁,后期体温下降。  相似文献   

3.
<正>规模化猪场管理好哺乳期母猪和仔猪,对优化整群、降低本场发病、增加综合养殖效益有着重大意义。结合生猪养殖实践总结,养殖者要全面掌握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和养殖过程中各种致死原因,针对性采取科学防控策略,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才能达到哺乳仔猪"防病、增重、增收"几方面的协调统一,保障自繁自养猪场降低疫病死亡风险,从而获得更高养殖效益。1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概述(1)其营养供应主要来源于母乳。1~3日龄新生仔猪吃  相似文献   

4.
规模猪场影响仔猪成活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出生后,由于其固有的生理特性,如管理不当易造成部分死亡,因此仔猪成活的高低是一个猪场成败的重要因素,这也是困扰一些猪场技术人员的难题,下面就仔猪一些生理特性及发病原因做如下阐述,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仔猪哺乳期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哺乳期死亡原因分析刘志武郭英全李国英张淑英张洪发王忠波王丽姣刘洪飞(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富拉尔基·161041)(大庆油建农工商公司猪场)(依安县畜牧局)表1大庆油建猪场仔猪育活与死亡情况调查统计项目年度19911992199319941995合...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仔猪腹泻的病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腹泻是猪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腹泻不仅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而且还会导致部分病猪死亡,严重时死亡率可达100%,给养猪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据报道,其发病率可占自繁自养猪场疾病的46.5%,死亡率可达10.3%。导致仔猪腹泻的原因很多,有的是病毒性引起的(如慢性猪瘟、伪狂犬病  相似文献   

7.
(一)发病情况湖北省荆门市某猪场存栏母猪75头,采取自繁自养。2011年11月中旬存栏仔猪发病并出现死亡。截止11月24日养殖户到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求助时,存栏仔猪246头,死亡69头,死亡率28%。(二)临床症状发病主要为2月龄内的仔猪。体温高达40℃~41.5℃,精神沉郁,食欲减退,  相似文献   

8.
林芝地区养猪业发展很快 ,每年主要从四川长途贩运大批仔猪入藏 ,以解决本地区仔猪不足的问题 ,这就给当地疫病防治带来困难。 1998年5月 ,林芝地区畜牧局猪场饲养的 4月龄左右的仔猪突然发生以体温升高、顽固下痢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该养猪场从贩猪个体户处购进一批新到的荣昌仔猪 5 4头 ,集中在 1栋猪舍内饲养。饲养 4天后开始发病 ,第 6天共发病 40头 ,发病率达 74%,死亡 15头 ,病死率达 37.5 %。病猪以下痢、体温升高为主征 ,部分猪耳尖呈乌紫色。但该猪场另一栋猪舍内自繁自养且经过副伤寒疫…  相似文献   

9.
哺乳仔猪成活率与生产效益密切相关,通过分析猪场部分哺乳仔猪死亡原因及其与初生重和死亡日龄的关系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某猪场仔猪断奶前死亡的主要原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猪场1997年哺育的946窝、9318头仔猪断奶前死亡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猪场仔猪断奶前死亡率为18.03%,弱仔死亡率高达60.07%,仔猪出生后7日内死亡占总死亡数的62.68%,疫病死亡中下痢死亡占总死亡数的33.61%,其它疫病死亡占总死亡数的41.69%。同时,针对不同时期及主要死亡原因,提出了提高仔猪断奶成活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1.
1发病情况发病猪场为新建场,采用自繁自养方式用发酵床养猪,猪场共饲喂母猪22头、40~80日龄仔猪82头。由于建场不久,饲养管理经验缺乏,猪场从未给猪只驱过虫。2011年9月中旬,部分仔猪出现腹泻症状,经抗菌消炎、止泻、抗病毒等治疗,效果不明显。82头仔猪中,有腹泻症状的有36头,发病率43.9%,猪只  相似文献   

12.
仔猪白痢是每个猪场的常发病,个别猪场发病率达60%~ 80%,部分仔猪生长停滞,严重的成为僵猪,死亡率达10%~20%.仔猪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其中以10~20日龄的仔猪多发,且症状明显,个别死亡.20日龄以后发病,症状轻,基本无死亡.  相似文献   

13.
2010年12月,我区一小型自繁自养猪场出现以母猪、未断奶仔猪全身发红或苍白、母猪喜卧、高热、渐进式消瘦,后期小猪皮肤发黄、严重猪只出现死亡,笔者于发病后8d前  相似文献   

14.
仔猪出生后,由于其固有的生理特性,如管理不当易造成部分死亡,因此仔猪成活率的高低是一个猪场成败的重要因素,这也是困扰一些猪场技术人员的难题。本文就仔猪一些生理特性及发病原因探讨影响仔猪成活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2010年12月,我区一小型自繁自养猪场出现以母猪、未断奶仔猪全身发红或苍白、母猪喜卧、高热、渐进式消瘦,后期小猪皮肤发黄、严重猪只出现死亡,笔者于发病后8d前  相似文献   

16.
杨敬利 《北方牧业》2007,(16):18-18
1仔猪死亡率和死亡原因的统计分析 关于哺乳仔猪死亡原因和死产率的统计值,各猪场有所不同,多数规模猪场哺乳仔猪死产率约8%-15%,少数优秀猪场可降到5%以下。根据对某猪场3062头仔猪死亡原因分析统计,非病冈死亡2324头.占总死亡头数的75.9%,[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仔猪腹泻性疾病是仔猪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疾病。如果不能做出及时的合理治疗和预防措施则会导致猪场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特别是在出生一星期之内的仔猪,如不注意管理,仔猪下痢的现象就会出现,对整个猪场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猪场规模越大,发生此病造成的损失越大。规模化猪场发生此病多数表现在哺乳仔猪,尤其是刚出生的仔猪,病猪在出生2~3天后先有呕吐症状,然后呈水样腹泻、迅速消瘦、脱水死亡,任何药物处理都收不到理想的效果。该病发病急、病程短,常在1~3天出现死亡,有的甚至在发现后不到两个小时就死亡。腹泻多发生在产房仔猪,其他猪只相对较少发生,并且连续多批次发生,可达半年之久。发病仔猪出生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发病率为50%~100%,病死率80%~100%。  相似文献   

18.
1流行病学调查某猪场自繁自养仔猪84头,其中断奶33头、未断奶51头,在1栋舍内饲养。当时正值连雨天,舍内非常潮湿。部分未断奶仔猪腹泻,排黄白色稀便,该村兽医确诊为大肠杆菌感  相似文献   

19.
2001年3一lO月,化州市某猪场饲养的断奶仔猪发生以发病急、头部眼睑水肿、运动失调、惊厥或麻痹为特征的疾病。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仔猪水肿病。经采取综合的防制措施,该病得到了控制。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 该场饲养母猪45头,存栏猪330多头,实行自繁自养。2002年3月15日,该场的2窝4头断奶仔猪突然发病,经该场兽医用青霉素、链霉素等药物治疗无效,次日又有3头发病,第3 d病猪全部死亡。附近栏舍饲养的断奶仔猪也出现类似情况,至10月底,该场发病的断奶仔猪共12窝38头,死亡32头,死亡率达84.2%,该场兽医无法控制病…  相似文献   

20.
断奶前仔猪的死亡是困扰养猪业的一大问题。本文对江苏省盐城市某规模化猪场36窝426头断奶前仔猪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断奶前仔猪的疫病死亡占总死亡数的40.2%,非疫病死亡占59.8%。仔猪在断奶前死亡的原因主要是弱仔和仔猪腹泻。建议养猪企业加强饲养管理,接种疫苗,及时隔离病猪以提高仔猪存活率,从而改善饲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