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母貂产仔到仔貂断乳分窝为产仔哺乳期(4月末至6月下旬)。此期的中心任务是提高仔貂的成活率,保证仔貂正常的生长发育。仔貂生长发育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母貂的泌乳能力,因此,供给产仔母貂营养全价的日粮,满足其泌乳的需要尤为重要。此外,水貂产仔较多,往往一胎所产的仔貂超出其抚养能力,因此,需要加强人工护理仔貂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从母貂产仔到仔貂断乳分窝为产仔哺乳期(4月末至6月下旬)。此期的中心任务是提高仔貂的成活率,保证仔貂正常的生长发育。仔貂生长发育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母貂的泌乳能力,因此,供给产仔母貂营养全价的日粮,满足其泌乳的需要尤为重要。此外,水貂产仔较多,往往一胎所产的仔貂超出其  相似文献   

3.
<正>水貂在哺乳期有舔食仔貂粪尿的行为,而这种行为与母貂自身泌乳水平及其泌乳规律存在一定内在联系,对仔貂正常消化和采食至关重要,因此对仔貂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生产中如能将其加以合理应用,不论对加快仔貂的生长发育速度还是提高育成率都将产生明显的效果。1母貂泌乳曲线与仔貂哺乳量1.1母貂泌乳曲线特点母貂产仔后110 d日平均泌乳量为28.8 g,1110 d日平均泌乳量为28.8 g,1112 d日平均泌乳量为32.2 g,通常情况下母貂泌乳  相似文献   

4.
两户园地     
<正>给初产母貂拔乳房毛能提高仔貂成活率母貂产仔后,立即拔掉产仔母貂乳房周围的毛,能提高仔貂成活率.这是因为有些当年产仔的小母貂因产仔前不会将自已乳房周围的绒毛拔掉,厚厚的绒毛盖住了乳头,使初生仔貂很难寻觅乳头.如初生仔貂长达4小时以上仍吃不上初乳,仔貂的寻觅能力将遂渐减弱,直至死亡.因此,母貂产仔后,立即将其乳房周围绒毛拔掉,使仔貂能迅速吃上初乳,这对提高仔貂成活率很重要.  相似文献   

5.
出生 3~ 5日龄的仔貂极易被母貂压死或是爬走远离母貂冻饿而死 ,其原因是母貂分娩前由于腹痛 ,几顿不能进食 ,母貂产后 ,饲养人员怕母貂吃不饱会影响泌乳量 ,即喂给大量适口性强的饲料 ,母貂吃足食后 ,加之产仔的疲劳 ,便昏头大睡 ,由于仔貂觅食在其身旁拱动 ,母貂在调换位置时 ,极易将觅食的仔貂压住 ,初生仔貂无力挣扎 ,就会被母貂压死 ;爬远的仔貂得不到母貂的保护也会被冻饿而死。因此 ,为了确保仔貂的成活率 ,在母貂产仔5日内 ,应让母貂食 9成饱为宜 ,使母貂时有饥饿感 ,这样母貂就不会只顾自己大睡而不顾身旁的仔貂了。而母貂在妊娠…  相似文献   

6.
出生3~5日龄的仔貂极易被母貂压死或是远离母貂冻饿而死,其原因是母貂分娩前由于腹痛,几顿不能进食;母貂产后,饲养人员怕母貂吃不饱会影响泌乳量,即喂大量适口性强的饲料,母貂吃足食后,加之产仔的疲劳,便昏头大睡,由于仔貂觅食在其身旁拱动,母貂在调换位置时,极易将觅食的仔貂压住,初生仔貂无力挣扎,就会被母貂压死;爬远的仔貂得不到母貂的保护也会  相似文献   

7.
<正>仔貂即从初生到断乳分窝的小貂,此期的小貂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因此要特别注意此期的饲养管理工作.一、做好产仔检查母貂产后3~6小时进行产仔检查,一看有无产在窝外,因仔貂体温调节性能力差易冻死;二看产仔多少,有无未吃上初乳的仔貂,因超过12小时以上吃不上初乳的仔貂不易成活;三看有无难产母貂,对难产母貂要及时采取抢救措施. 检查时要静、快、稳、准.尽量不惊扰母貂.二、创造适宜的环境无论妊娠期或产仔哺乳期部要有安静良好的周边环境.妊娠期的安静环境利于母貂保胎,否则易造成胚胎发育受阻造成死胎;产仔哺乳期对母貂有本能的护仔性,一切异常响动和异味刺激,都能造成吃好、弃仔和拒哺现象.因此貂场饲养人员要固定,行动要谨慎小心,一切车辆要远离场区,谢绝外来参观.  相似文献   

8.
1 掌握泌乳情况 母貂产仔后 ,有无乳汁 ,是保证仔貂成活的前提。判断产仔母貂产后缺乳的方法 :①母貂产仔后 ,为了让仔貂及时吃上母乳 ,对当年产仔母貂不会自行拔掉乳房周围毛的 ,要人工协助拔毛。拔毛时 ,饲养人员要对产仔母貂的每一个乳头进行认真检查。检查有无乳汁时 ,要一人将产仔母貂抱定 ,一人用右手拇指和食指从乳房的四周轻轻蠕动向乳头方向挤压 ,如很快挤出乳汁 ,说明母貂乳汁充足。如通过反复挤压 ,乳汁很少或稀薄或根本见不到乳汁 ,说明产仔母貂产后乳汁不良或产后缺乳 ;②对那些经产母貂 (已经拔过乳房周围毛的 ) ,要通过检…  相似文献   

9.
搞好水貂产仔泌乳期的饲养管理,是提高母貂产活仔数,提高泌乳能力,促进仔貂生长发育和提高仔貂成活率的重要保证。为此,笔者现将水貂产仔泌乳期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产前准备1.1消毒配种结束后,对小室要进行消毒,最好用喷灯进行火焰消毒;也可用1%~2%苛性钠或3%~5%的来苏儿水消毒。1.2垫草小室消毒干燥后,先铺少量柔软、干燥、干净的垫草(铺前经过日晒),使其习惯,再铺足垫草(稻草、麦草、山草均可,但要砸软),帮助造窝,对有缝隙的小室需用纸糊严。1.3笼具笼底铺设两层网(网孔0.5cm×0.5cm),以防仔貂落地。1.4备品准备好难产的催产药…  相似文献   

10.
<正>妊娠母貂产仔后,饲养人员需要开箱进行检查母貂产仔只数、仔貂的健康情况等,这几项工作都必须在产后及时做好。但是,个别产仔母貂护仔心切,不管饲养人  相似文献   

11.
<正> 在产仔哺乳期里,因母貂缺乳引起仔貂死亡的现象比较严重。过去,我场每年缺乳的母貂占10%以上,只能采用带养的办法来挽救一部分仔貂。在无法带养的情况下,只能眼巴巴地望着仔貂饿死,而无有效的办法。 1979年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内分泌室的指导下,我场开始试用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经过三年重复验证,此药对缺乳和乳水不足的母貂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确能提高母貂的泌乳量和仔貂的成活率。在使用过程中,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仔貂死亡原因分析与提高育成率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目前,养貂业中普遍存在着母貂产仔多、成活少的现象,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为了进一步分析仔貂成活少的原因,以提高仔貂育成率。在1987年水貂产仔季节,笔者采取通迅、专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先后对39个养貂专业户的1041只母貂的产仔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了一些养貂专业户提高仔貂育成率的经验。现将调查情况综  相似文献   

13.
从母貂产仔到仔貂断乳分窝为产仔哺乳期(4月末至6月下旬)。在此期间养殖户的中心任务就是以提高仔貂成活率和保证仔貂正常生长发育为  相似文献   

14.
<正> 目前,水貂生产中普遍存在仔貂死亡率高的现象,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为了进一步分析原因,提高仔貂育成率,1987年水貂产仔季节,笔者采取通讯、专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先后对39个养貂专业户1041只母貂所产仔貂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一些养貂专业户提高仔貂育成率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正> 林岗乡官山桥杨村养貂专业户郑梅花养的貂不但产仔多,成活率高,而且貂皮质量也好。她的养貂经验是:一、选留好种貂选留种貂时,除了毛绒品质、光泽外、还着眼母貂的泌乳量、母性及产仔的数量,公貂主要看配种能力和精液品质。对于畸形、失毛、杂毛和有自咬症的母貂所生的后  相似文献   

16.
母貂产仔到仔貂断乳分窝为产仔哺乳期,此期饲养管理的中心任务是确保仔貂成活及正常的生长发育,以取得良好的生产效益及经济效益。因此,在饲养上要全价营养,使母貂能分泌足够的乳汁,在管理上要创造舒适、安静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
<正> 降低水貂幼仔死亡率,增加群平均育成量,是养貂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少数养貂场仔幼貂的死亡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例如,场在1974—1979年间,共投产黑褐色母貂6090只,产仔31199只,年终育成23956只,平均育成率为76.8%,每窝死亡仔貂1.18只;投产彩色母貂4033只,产仔19104只,年终育成12964只,平均育成率为67.8%,每窝死亡  相似文献   

18.
<正> 水貂产仔期间,常有食仔现象,对生产有很大的影响。笔者经过多年观察认为,食仔现象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产仔过程中食仔;二是两次检查时发现食仔;三是仔貂十五日龄以后食仔;四是母貂突然受惊后食仔,其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19.
宋学剑是黄骅县赵堡乡后范村兽医防疫员。1984年饲养种貂2组(8只母貂),只均产仔成活仔貂7.4只,共获纯利5,000元。1985年饲养种貂3组(12只母貂),只均产仔成活仔貂6.5只,获纯利7,000元。1986年饲养种貂4组(16只母貂),只均产仔成活5.8只,获纯利12,000元。他的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20.
水貂的哺乳期是从母貂产仔开始,到仔貂离乳结束的这一段时间。搞好水貂产仔哺乳期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它关系到母仔健康,仔貂成活率及饲养水貂的经济效益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