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4年6月以来,我国华北、黄淮、西北、东北、西南部分地区高温少雨,遭受持续干旱危害,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宁夏13省区市359个县(市、区、旗)受灾。持续的干旱天气对苹果生产造成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是升土壤有机质 增强耕地抗旱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夏季。铁岭市全境遭受到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场伏旱。从7月20日到8月10日以来,铁岭市各地降水偏少,大部分地区累计降水不足20毫米,是铁岭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降水最少的时段。并且在10日~16日持续30℃以上的高温。给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3.
2006年,我市大面积水稻生产在抽穗、扬花期间遭遇持续高温伏旱,其伏旱之早(提早了13天)、温度之高、持续时间之长,均达到本市有气象资料记载51年以来的最高值。几十年不遇的持续高温伏旱,使我市大面积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明显低于常年,产量受到较大影响。反思2006年高温和伏旱给  相似文献   

4.
<正>2009年夏季,铁岭市全境遭受到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场伏旱。从7月20日到8月10日以来,铁岭市各地降水偏少,大部分地区累计降水不足20毫米,是铁岭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降水最少的时段,并且在10日~16日持续30℃以上的高温,给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5.
利用重庆14个气象观测站1951—2014年夏季逐日气温观测资料,运用二项式系数加权平均、EOF等方法,详细探讨了重庆夏季高温日数和极端最高气温事件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64年来重庆地区的高温日数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和地域差异。重庆夏季高温的异常空间分布有4个关键区,分别为重庆西部、重庆中部、重庆东北部以及重庆东南部。  相似文献   

6.
1981年世界气候出现了以高温为主的异常情况。亚洲夏季局部地区旱、涝灾害严重,农业生产气候条件一度稍差;欧洲年初出现罕见的寒潮,夏季暴雨频繁,气候条件较差;北美洲暖冬,秋季高温少雨,气候条件较好;西非持续高温少雨。  相似文献   

7.
2014年入夏以来,中国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特别是6月份以来,辽宁大部,吉林西部等地降水大幅偏少,较常年同期偏少50%以上,辽宁、吉林2省7月以来降雨量分列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加之气温持续偏高,蒸发量大,辽宁、吉林地区遭受严重伏旱。此次发生于东北地区的干旱事件持续时间长,范围大,受灾面积广,对人们的生活及其经济活动有着很大的影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7月以来,四川省部分市县遭受了持续30余天的高温干旱袭击。如通江县截止8月4日,全县平均降雨仅60.2mm,降雨量比历年同期减少了77%,尤其是7月12日至8月4日降雨量仅为8.3mm,平均气温27.8℃,比历年同期偏高1.1℃,其中35℃以上高温天气已持续20余天,是1969年以来最严重的伏旱。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已造成大春农作物严重受灾,部分地区处于绝产的状态。根据通江的受灾统计,绝收面积达15.4万亩(水稻绝收7.5万亩,玉米绝收6.7万亩,甘薯绝收1.2万  相似文献   

9.
2006年,我市大面积水稻生产在抽穗、扬花期间遭遇持续高温伏旱,其伏旱之早(提早了13天)、温度之高、持续时间之长,均达到本市有气象资料记载51年以来的最高值。几十年不遇的持续高温伏旱,使我市大面积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明显低于常年,产量受到较大影响。反思2006年高温和伏旱给水稻生产造成的损失,我们将一些田间调查资料做了一些粗浅的分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相似文献   

10.
2022年7月份以来,四川地区降雨较少,高温天气偏多,各地已发生不同程度的旱情。对于果树与大豆间套作园区来说,正值伏季果树成熟及大豆产量形成的关键期,也是夏季田间管理关键期,故2022年高温干旱果树和大豆均受到严重影响。本文在深入调查研究高温伏旱灾害的基础上,统计四川省高温干旱情况,说明高温干旱对果树及大豆的危害,分析灾情发生的相关原因,并提供果豆间套作园区抗灾减灾技术方案。旨在为当年和以后四川地区果豆间套作园区的抗旱救灾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为减轻高温热害对果树-大豆造成的危害,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保障秋粮稳产稳收提供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11.
重庆地区夏季高温的气候特征与环流形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重庆地区23个气象站1960-2007年逐日最高气温观测资料和同期NCEP/NCAR再分析资料探讨重庆夏季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选取2006年和三个有代表性的高温天气过程进行环流场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地区的夏季高温事件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和区域差异,20世纪80年代发生频次最少,70年代最多,沿长江、乌江为高温天气多发带;南亚高压位置偏东,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西,南亚高压与西太平洋副高的上下叠加是重庆地区夏季高温天气过程的主要环流特征.分析认为,100 hPa等压面上的南亚高压、300 hPa等压面上的暖中心和500 hPa等压面上的副热带高压脊控制着四川东部及重庆地区上空,对流层中上下层暖高压中心相对应、中心位置基本一致是出现大范围、持续性异常高温天气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今年开春以来,四川盆地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先后发生了严重的克旱、夏旱和伏旱,其强度之大,涉及范围之广和持续时间之长,是我省自1951年以来最强的一次,给农作物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据统计,至8月29日,我省达到严重伏旱的有25个县(市),旱情持续40天以上、达到特大伏旱的有47个县市。  相似文献   

13.
进入6月份以来.吉林省遭遇特大旱灾,全省出现持续高温、少雨、多风天气。平均降水13.3毫米。比往年同期少75%,位居建国以来同期少雨的第一位。从6月4日开始,全省平均气温21.3℃,比常年同期高2.8℃,位居建国以来同期高温的第一位。从气温和降水情况来看,全省各地都有旱情,其中西南部、中南部和东南部地区及东部山区的旱情明显.多数县市旱情严重,尤以梅河口市和双辽市等地为代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入夏以来,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定西市农作物因旱受灾391.02万亩,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2830.1万元。从历史气象资料分析,定西市年内连续发生春旱、初夏旱和伏旱的年份以前只出现过6年。近日,国家防总工作组一行在查看了定西市安定区通安驿镇新街村、栗川村,陇西县云田镇神家川村、咀头村的受旱情况后,明确要求:密切监测旱情发展趋势,进一步完善抗旱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调度现有水资  相似文献   

15.
1987年世界气候的特点:亚洲,东南亚大部地区少雨干早;欧洲,年初严寒异常,夏季,西、北欧“冷夏”明显,南欧夏热异常;美国,春季一度多雨,涝害严重,夏季,许多地区出现高温天气;南美洲,年内暴雨频繁;非洲,大部地区持续少雨干旱,局地一度涝害严重。  相似文献   

16.
1992年世界气候的特点:亚洲冬季暖冬明显或低温罕见;欧洲高温少雨;北美破记录的暖冬或冷夏,非洲南部持续严重干旱。 亚洲 中国、1月,塔城、海拉尔、富锦、长春、石家庄月平均气温是近40年来同期最高值。北京月平均气温是有气温记录的123年中同期最高值。2月,海拉尔、邯郸、固始、宿县、淮阴等地月平均气温是近40年来同期最高值。北京是1960年以来同期的最高值。  相似文献   

17.
2015年6月陇中玉米产区发生了严重的伏旱,高温少雨,对玉米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基于此,以甘肃省广河县为例,分析伏旱对玉米形态指标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提出选育抗旱品种,推广深松播种技术,遇旱及时浇水,加强虫害防治等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云南大旱导致的橡胶减产,已经对产业链下游的轮胎行业带来影响。自去年9月下旬以来,云南重要的橡胶产区西双版纳州持续高温干旱少雨。这段时间,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58  相似文献   

19.
低纬度低海拔地区夏季高温伏旱严重,对半夏生长不利,该类地区半夏春播秋收一年一熟制栽培产量低,品质差.笔者避开夏季高温伏旱天气对半夏生长造成的影响,将传统一熟制改为二熟制栽培,进行半夏春、秋季二熟制栽培试验,探索低纬度低海拔地区半夏高产优质栽培模式.结果表明,低纬度低海拔地区半夏一年二熟制栽培产量较传统一年一熟制栽培产量提高80%,品质较好.一年二熟制栽培模式可在低纬度低海拔地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0.
1 西部的资源与发展现状 1.1 西部的水资源条件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少雨,其中吐鲁番全年基本无雨.加上蒸发量是降雨量的数十倍以上,西北地区大部分省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紧张.西南地区水资源总量5853×108 m3,占全国的20.8%,但分布不均,其中四川盆地西部由于降水量集中在夏季,易出现春旱;盆地东部夏季酷热少雨,易形成伏旱;盆地中部丘陵区,降水量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