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 0 0~ 2 0 0 3年 ,在汪景彦先生的指导下 ,对武邑县陈小王村的 1 3hm2 郁闭的红富士苹果园进行了改造。改造前 667m2 (亩 )均产量 1 3 0 0kg ,改造当年产 1 2 2 6kg,2 0 0 1年产 2 41 5kg ,2 0 0 2年产 3 0 68kg ,除改造当年受一定影响外 ,产量、质量迅速得到恢复和提高。1 改造前的树体状况1 992年定植 ,株行距 3 .0m× 4.5m ,树形为基部三主枝自然分层形。主干高 5 0~ 80cm ,基部有 3~ 6个主枝不等 ,多邻近分布 ,且粗大直立。 667m2 (亩 )枝量达 1 4万条以上 ,层次不明显 ,在 3 .0~ 3 .5m长的中心干上 ,着生粗 2~ 6cm的各类枝 1 1…  相似文献   

2.
自由纺锤形树的甜樱桃标准树体结构及整形修剪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自由纺锤形甜樱桃树体结构指标,树高3m左右,干高50~60cm,中心干直立强壮,着生25 ~30个近水平单轴延伸的骨干枝,骨干枝长1.5m左右,粗4cm以下,开张角度70~90.,每666.7m2留枝2.75万条左右,长、中、短、叶丛枝比例为4∶1∶1∶12;介绍了采用自由纺锤形整枝时栽植后1~4年的整形修剪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海阳市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大面积进行红富士矮化密植栽培,行株距为3m×2m,每667m2栽植111株,大部分果园苗木采用M26作中间砧,山定子作基砧.由于密植红富士园行株距过密,加上许多果农不懂如何进行密植红富士果园的管理,造成大部分密植红富士苹果园枝量过多,主枝过粗、过大,中央领导干与主枝粗度比过小,株间行间交接严重,果园郁闭严重,树冠内通风透光不良,果园效益随着树龄的增长逐渐下降.1998年,海阳市果业技术推广站开始探索密植苹果郁闭园改造技术,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2001年初我们提出了"密植红富士苹果郁闭园改造技术研究"这一课题,经过2年多的试验研究,效果显著,于2003年9月28日经过专家验收.  相似文献   

4.
日本栗栽培管理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为了实现 666.7m2 栽植 93株的超矮化栽培 ,对整形修剪技术进行了革新 ,将常规的变则主干形落头去掉 1~ 2个主枝 ,使之成为低中干具 3~ 4个主枝的矮冠形 ,树高 2 .5m左右 ,并根据枝条粗度和长度确定结果母枝留量 ,长 3 0~ 5 0cm、基径 0 .7~ 1cm者 ,每平方米树冠投影面积留 5~ 6条 ;长 1~ 1 .5m、基径1cm以上者留 3~ 4条 ,其余枝条疏弱留强 ,并对强枝重短截做预备枝。该种超矮化密植栽培 ,6年生树 666.7m2 产量 2 0 0~ 2 5 3 .3kg。为生产超大和特大坚果 ,于雄花序脱落期重剪果枝 ;减少授粉树的比例故意使授粉不充分 ,以增加生理落果 ,减少栗苞中的坚果数 ,结果栗实变大、变圆 ,提高了商品价值 ,节省了选果用工  相似文献   

5.
庄河市荷花山镇同仁村林荣堂,于1996年在自家口粮田栽植福岛短枝型红富士苹果(砧木为山定子)0.26hm2330株.该果园为缓坡地,土层约30cm,土壤为黄粘土.栽植后第二年开花株率41%,1998~2000年产量依次为940kg、2770kg和5600kg;每666.7m2产量为235kg、692.5kg和1400kg.售价2.00/元kg.  相似文献   

6.
乔化密植红富士苹果园改造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陇东黄土高原区15年生乔化密植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间伐、提干、落头3种处理树体光合特性、花芽量、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间伐、提干、落头3种处理均能提高红富士苹果树的光合效率、产量和果实品质,其中隔株间伐处理效果最好;行株距为4m×3m,盛果期干高100~110cm,落头高度230~280cm,每667m2枝量8.5万条是成龄乔砧红富士苹果比较理想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采用海棠基砧、M26中间砧嫁接的红富士(海棠/M26/红富士)高密度(1m×2.5m)建园,采用无主枝纺锤树形,以拉枝、拿枝、捋枝、刻芽、环割、摘心等技术为主进行整形修剪,盛果期树高1.7m,冠径80~90 cm,树干上直接着生5~6个中型枝组、8~10个小型枝组,中下部以中型枝组为主,上部为小型枝组。栽植第3~5年的666.7m2产量分别达到867.6kg、2865kg、3854.2kg,比采用大冠疏层形的苹果园提前2~3年进入盛果期。  相似文献   

8.
2001年从北京引进早露蟠桃,采用冬暖式大棚栽培.定植株行距1m×2m,起垄栽培.定植当年加强肥水管理,11月底扣棚预冷,12月25日开始升温.花期每棚内放1箱蜜蜂辅助授粉,花后20天疏果,长果枝留3~4个,中果枝2~3个,短果枝留1个.揭棚后果枝留2~3芽短截,疏除直立旺枝、下垂枝和密挤枝.连续2年平均666.7m2产量达到1500kg.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的短枝型红富士指山东省惠民县果树站1987年从胶南县引进的苹果苗中发现并选出的短枝型红富士(因来源不清,有待定名);1989年10月通过了省内鉴定;1990年省科委列为“短枝红富士苹果区域试验”课题,以确定其适生范围和发展区域。该短枝品种主要特点是:树势健壮,树姿较直立,树冠紧凑矮小,适于密植栽培;新梢粗壮,节间短,萌芽率高,成枝力稍低,短枝量多。4年生平均干周31.4cm、树高2.7m、冠径2.8m,短枝量80%以上;结果早,丰产性好,经济效益高,栽后2年开花,3年生树结果株率达96.2%,最高株产17kg,平均亩产190.9kg;4年生树平均株产28.3kg,最高…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圆柱形梨园合理的树体和群体结构参数,作者调查了不同品种圆柱形梨园幼树期树体和群体结构参数。结果表明,3年生‘新梨7号’树高348.3 cm,干高63 cm,单株留枝量63条,每666.7 m2枝量19 971条,叶面积系数1.62。3年生‘雪青’树高为303.0 cm,干高74 cm,单株留枝量57条,每666.7 m2枝量18 069条,叶面积系数1.73。2个品种圆柱形树形均表现为冠层结构紧密,枝条分布均匀,中枝和短枝数量大于全株总枝量的60%。  相似文献   

11.
烟台地区红富士苹果栽培面积12.09万hm2,2004年总产量244.297万t,平均666.7m2产1347kg。2005年总产量209.569万t,平均666.7m2产1111kg,比2004年减产34.728万t,平均每666.7m2减产236kg。造成减产的原因主要是气候不良和管理不当。气候因素主要是以下三点。①多雨。2004年,烟台地  相似文献   

12.
对25年生红富士苹果乔化树郁闭园采用提高主干高度、逐年回缩更新主枝等方法进行改造.经瘦身增高后,干高由30cm提高到1~1.1m,树高为行距的85%~90%,行间有1.2 ~1.5m的无遮挡空间,树体结果部位内移,显著提高了产量、果实品质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陇东地区地处黄土高原,处于我国苹果优势产区西北黄土高原产区,是红富士苹果重要产地之一.在当地,红富士苹果栽植行株距多为4 m×3 m或5 m×3 m,树形多采用小冠疏层形.在陇东地区栽培的红富士苹果,幼树表现为树势强旺,新梢年生长量大,长枝所占比例高,中、短枝所占比例低,树冠枝条紊乱、郁闭,不易成花,结果少,产量低,所以尽快提高红富士苹果幼树早期产量是苹果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于1999~2003年对陇东地区红富士苹果早期产量形成因素进行了调查,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苹果矮砧集约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苹果矮砧集约化栽培,2008年建园栽植2年生M9T337自根砧红富士大苗0.2hm2.栽植第4年666.7m2产量1900kg,第5年3985kg,第6年5500kg,优质果率85%.2010年建园栽植M26矮化中间砧红富士苗木33.3hm2,2013年666.7m2产量800kg.总结了苹果矮砧集约化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短枝型苹果金矮生适宜叶果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枝型苹果树因树体小、冠型紧凑、结果早、产量高等特点成为国内外发展密植栽培的选择对象之一.如美国华盛顿州的罗斯维特地区,10年生金矮生666.7m2产量达1000kg;日本福岛、岩手园艺场7~8年生新红星品种666.7m2产量1 800~2 400kg;即使在辽西半干旱地区,金矮生苹果也能三年见果,五六年生666.7m2产量达1500kg,比非短枝型苹果提前4~5年进入结果期,单位面积效益可提高1.5~2.0倍.  相似文献   

16.
1 998年对 6年生红富士苹果采用劈接、切腹接等方法改接松本锦 ,成活率达 93.6% ,接后当年恢复树冠 ,第三年每 666.7m2 产量为 2 4 56kg。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果树试验场 ,于 1 995年春季定植乔砧密植梨树3.33hm2 ,主栽品种为酥梨 ,南北行栽植 ,行株距 4m× 2 m,6 6 6 .7m2 (亩 )栽植 83株。采用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 ,使梨园达到 3年见花 ,5年丰产的预定目标。 1 999年 5年生 6 6 6 .7m2 (亩 )产1 390 kg,6年生达 2 2 70 kg。现将其早期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树体结构密植梨树采用的是宽行密植的单行栽植方式 ,树形为单层高位开心形。其树体结构为 :干高 6 0~ 80 cm,树高 2 .5~ 2 .8m,在中心干距地面 1 .6~ 1 .8m处留东西芽短截 ,形成的 2条直立长枝于 1 m左右处…  相似文献   

18.
陕西渭北短枝红富士苹果栽培面积约1.8万hm2,普遍由于栽植过密,造成果园郁闭,光照不良,枝组退化,结果能力严重下降,果品质量差,导致销售不畅。针对这一问题,于2001—2005年我们进行了短枝红富士苹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试验示范样板园  相似文献   

19.
王慧 《落叶果树》2009,41(5):5-6
自2001年以来,对红富士苹果进行幼树垂柳式整形和成龄树垂柳式树形改造试验,面积1.3hm2。幼树垂柳式整形后,干高1m,树高3m左右,主枝3层,下、中、上层主枝数分别为2、3、4个,冠径1.6m。主要采取刻芽,拉、拿、别、缓放等法使枝条呈下垂状;对成龄树进行垂柳式树形改造主要是逐年疏除过渡枝,加大层间距,逐年去除侧枝,促发并缓放长枝,再进行拿、拉、别枝等手法整成垂柳式树形。与纺锤形、疏散分层形树形比较,垂柳式树形枝叶下垂,叶面积指数约5.1,短枝比率高(长、中、短枝比1:1:8),光合面积大,受光量多,中、长枝的建造消耗少和相互的遮掩少,光合强度和光合积累多。产量每666.7m2达到6535kg,成为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树形,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1998年从荷兰引进米切嘎拉苹果品种,在日照市河山镇栽培观察。结果看出,该品种花多、坐果率高,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重17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5%~14.7%,8月中旬成熟,果实发育期110天左右,比其他嘎拉系品种早3~5天。栽培时宜选肥沃的砂壤土,株行距3m×3m,秋季每666.7m2施4000~5000kg有机肥,花后1周按间距法疏果,每15~20cm留1个果。花后30天前后套袋。3年生树每666.7m2产量1500~1800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