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番茄根际促生菌-假单胞菌的生防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番茄根际促生菌--假单胞菌在黄瓜根部的定殖能力以及对黄瓜灰霉病和枯萎病的生防作用.结果表明,假单胞菌在浸种和灌根两种情况下均能够定殖在黄瓜根部.拮抗测定表明,一些株系对黄瓜灰霉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最高抑制率分别达到89.1%和65.6%.离体及盆栽试验表明,CBT1、CBT3、CBT6对黄瓜灰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相对防效分别为51.1%~62.4%和44.0%~67.7%;CBT1、CBT6、CBT7对黄瓜枯萎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相对防效分别为55.3%~59.3%和47.7%~55.4%.  相似文献   

2.
黄瓜疫病常被菜农称为死藤、瘟病等,在黄瓜幼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保护地栽培黄瓜主要受害部位为茎基部、叶片和瓜条,露地栽培黄瓜各部位均可受害。刚发病时若疏于防治,一旦流行则很难控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十分严重,轻者减产30%~40%,严重时全田绝收。因此,黄瓜栽培管理上要高度重视该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3.
正黄瓜枯萎病是大棚黄瓜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对黄瓜生产影响较大。一般新棚发病率为5%~10%,多年种植的老棚发病率在30%以上,防治不利可导致大棚黄瓜大面积死秧,造成严重减产。因为黄瓜枯萎病是一种土传病害,且大棚种植多为常年连作,病菌在土壤中逐年积累,再加上目前还没有高抗枯萎病的品种和特效的防治药剂,所以防治难度较大,生产上常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北方大棚黄瓜普遍发生的病害进行了田间调查,明确了6种黄瓜病害的为害情况和发生规律。根据病害发生情况,筛选出防效大于80%的高效低毒化学农药作为推广的优选药剂。结合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集成黄瓜主要病害绿色防控技术,可有效解决黄瓜病害绿色防治问题。  相似文献   

5.
腈菌唑杀菌剂,美国罗门哈斯公司1999年在我国临时登记商品仙生62.25%可湿性粉剂(腈菌唑 代森锰锌复配),防治黄瓜白粉病用量(有效成分,下同)1867.5~2340克/公顷,防治梨树黑星病使用浓度1037.5~1556.3毫克/千克。台湾兴农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临时登记商品保粒大62.25%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微生物杀菌剂贝莱斯芽孢杆菌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作用。试验采用5个黄瓜品种:‘中农26’、‘金胚98’、‘长春密刺’、‘津玉168’、‘雪白黄瓜’。采用盆栽法测定贝莱斯芽孢杆菌对‘中农26’黄瓜白粉病菌的室内毒力,通过田间药效试验在山东、四川分别测定贝莱斯芽孢杆菌对‘津玉168’、‘雪白黄瓜’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并采用盆栽法测定贝莱斯芽孢杆菌对‘中农26’、‘金胚98’、‘长春密刺’黄瓜植株的安全性。贝莱斯芽孢杆菌对‘中农26’黄瓜白粉病菌的EC50值为0.267亿孢子/mL,室内活性较强;山东、四川两地贝莱斯芽孢杆菌防治‘津玉168’、‘雪白黄瓜’黄瓜白粉病2次药后14 d防效为62.08%~75.58%,与对照药剂相比防效更好;200亿孢子/g贝莱斯芽孢杆菌可溶粒剂3000、6000、12000 g a.i./hm2对‘中农26’、‘金胚98’、‘长春密刺’黄瓜生长抑制率均无显著性差异,安全。贝莱斯芽孢杆菌对黄瓜白粉病有较好的室内活性与田间防治效果,对黄瓜植株相对安全,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竹醋液对黄瓜霜霉病防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津优30”黄瓜为供试作物,主要通过室内抑菌试验与田间防治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竹醋液对黄瓜霜霉病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100倍竹醋液可以有效地抑制黄瓜霜霉病孢子的萌发,防治田间黄瓜霜霉病,其抑菌及防治效果与72%克露600倍相当。  相似文献   

8.
玫瑰黄链霉菌Men-myco-93-63发酵液对黄瓜白粉病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药效试验表明,玫瑰黄链霉菌Men-myco-93-63发酵液对黄瓜白粉病有良好的防效,其中发酵液保护作用的防效为88.63%,治疗作用的防效为82.26%,表明该发酵液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既有保护作用又有治疗作用.通过对喷施发酵液后黄瓜叶片内的抗病相关酶的活性的测定发现,喷施Men-myco-93-63发酵液后黄瓜叶片内POD,CAT,PAL,PPO等酶的活性在一定时间内有明显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黄瓜枯萎病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黄瓜枯萎病是黄瓜的毁灭性病害,影响黄瓜的产量和品质。目前生产中尚无对黄瓜枯萎病的特效防治方法。为了今后在生产中应对黄瓜枯萎病提供一些参考,笔者从化学防治、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3个方面对黄瓜枯萎病的相关防治研究进展进行论述,分析了每种防治方法在生产应用上的利弊,指出了综合利用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将是防治黄瓜枯萎病的有效措施。同时对黄瓜枯萎病的生物防治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利用黄瓜内生菌防治黄瓜枯萎病可能具有良好潜力。  相似文献   

10.
测试乳果糖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作用,并通过黄瓜相关抗性酶活性的影响,明确乳果糖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初步作用机制。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乳果糖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制率;采用胚根接种法、灌根接种法进行盆栽防效测试;相关抗性酶活性测试采用分光光度法。1 mg/L乳果糖的盆栽防效最好,胚根期浸种和子叶期喷雾处理的防治效果分别为43.87%和41.97%,其次是0.1 mg/L乳果糖的盆栽防效,分别为39.62%和37.21%,而离体抑菌活性测试结果显示乳果糖对黄瓜枯萎病菌无杀菌活性。对黄瓜防御反应酶系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乳果糖处理后黄瓜内各防御酶系均比对照高,尤其1 mg/L乳果糖胚根浸种和子叶期喷雾处理黄瓜PAL比对照分别提高了97.5%和92.4%。综上,乳果糖对黄瓜的诱导抗性作用是防治黄瓜枯萎病的主要机制,并可作为新型药剂用于农业植物病害防治中,具有较大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1.
以从韩国引进的一个白皮西葫芦(代号014)材料中选出的稳定自交系007太-30-1-1为母本,以从美国引进的一个深绿色皮西葫芦(代号9505)材料中选出的稳定自交系9505青-2-3-3-6为父本配制而成早熟一代杂交种春玉2号。该品种属矮生类型,生长势强,瓜形长棒状,瓜皮浅绿色,瓜长26-30cm,瓜粗8cm左右。总产量比早青一代(CK)增产11.4%~14.3%,一般保护地栽培产量为75000kg/hm2左右,已在陕西、甘肃、河北等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富铬南瓜新品种永安2号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从日本引进的一个印度南瓜类型 (代号12)材料中选出的稳定自交系12-97-55为母本,以从台湾引进的一个印度南瓜类型(代号121)材料中选出的稳定自交系T98-6-3-9为父本配制而成早熟一代杂种永安2号。该品种叶面绿色无花斑,瓜型高扁圆形,瓜皮色为绿白相间的小花斑,单瓜重1.5~2.2㎏,比对照早熟30d左右,总产量高出25%。该品种营养品质好,对糖尿病有防治作用的铬元素(Cr3+)含量是对照品种的近7倍。  相似文献   

13.
为培育适合保护地栽培的优质红皮色南瓜品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采用自交分离、纯化获得自交系,利用自交系选育杂种一代的方法,以从日本引进的一个印度南瓜类型(代号Ps18)材料中选出的稳定自交系Ps18—12.97.55为母本,以从台湾引进的一个印度南瓜类型(代号Js98)材料中选出的稳定自交系Js98-6-3-9-13为父本配制而成早熟一代杂种永安3号。于2007年通过新疆区农作物新品种登记。该品种叶面绿色无花斑,瓜型高扁圆形,瓜皮色为桔红色,单瓜重1.5kg左右,最大可达2.5埏,比对照早熟20-25天,总产量高出26%左右,营养品质明显优于对照品种,适合保护地和夏季气候冷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谷蛋白和醇溶蛋白的电泳分析及小麦品种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不同浓度梯度的聚丙烯酰胺凝胺SDS电泳比较分析了18个小麦品种的、用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结果表明,经1M脲素提取掉多数醇溶蛋白、清蛋白及其它醇溶成分后的小麦样品,用加有2%SDS和5%β—巯基乙醇的裂解缓冲液提取的高分子量谷蛋白和醇溶蛋白,在8—12%梯度的SDS胶中显示出良好的分辨率和极大的多态性,适于小麦品种鉴定.用裂鲜缓冲液直接提取半粒小麦的全蛋白可用于逐粒品种鉴别.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在化肥减量条件下不同水溶肥对青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选择5种水溶型肥料,以施用常规肥料为对照,在化肥总养分减少34.5%的条件下,以水溶肥品种为因素,针对青菜生育表现、缺棵情况、产量体现、生产效益和产品品质等,开展水溶肥应用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化肥减量条件下,在青菜上搭配施用(15-6-9)和(9-6-15)的“沃土”系列氨基酸水溶肥,上述指标综合表现较优,既能实现15.79%的增产,同时又能较大幅度地提高产品品质,适合在当地进行推广应用;施用“优多收益”大量元素水溶肥(20-20-20+Te),增产幅度最高,达17.64%,但产品品质大幅下降,特别是维生素C含量仅为CK的70.77%;施用“力亨”大量元素水溶肥(31-10-10+Te),增产12.97%,但营养品质表现差;施用“美农”(20-10-20+Te)水溶肥和“费尔诺”(25-5-10)和(10-7.5-20)海藻肥,增产和节本增效均不理想,分别增产5.01%和2.91%,营养品质表现为一般或差。通过试验研究表明:在青菜作物上,施用水溶型肥料,其氮磷钾养分投入比例以1:0.45~0.5:0.75为宜,既能保证在化肥减量条件下获得较大幅度的增产,同时又可取得较好的产品品质,实现生产效益的最佳化。  相似文献   

16.
番茄转录因子LeMADS-MC正反义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进一步阐明转录因子家族MADS-Box对番茄果实成熟的调控途径,本研究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从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cDNA中克隆LeMADS-MC基因和LeMADS-antiMC基因核心片段,将这2个基因通过酶切分别正向连接到pCAMBIA1300-221载体和反向连接到pCXSN载体中,并用冻融法将重组载体导入农杆菌中。获得的重组载体分别通过PCR及酶切鉴定符合预期结果且测序结果与NCBI同源性高达100%。结果成功构建了适合于番茄农杆菌遗传转化的植物表达载体,为下一步通过LeMADS-MC基因研究果实成熟衰老机理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评价生防菌对香蕉尖孢镰刀菌古巴转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 cubense,FOC4)B2的防病能力,通过对收集的生防菌资源进行抗性筛选,对筛选到的3株拮抗菌进行了抑菌观察、抗病谱测定、土壤抑菌能力监测及盆栽苗拮抗能力测定,并对测试菌进行了形态观察和16 r DNA测序鉴定。结果表明:249个测试菌中有109个菌株在对峙培养中表现拮抗能力,其中有三个菌株A5-6, D7-16和CL7的抑菌效果较为稳定。显微观察显示:三个拮抗菌会导致病原菌B2的菌丝发育畸形、膨胀、胞壁增厚、部分形成泡状、内容物外渗生长,以及抑制孢子的萌发等显著影响。抑菌谱测试表明,菌株对包括FOC以内的其它真菌性病害抑菌率在60%以上,但对尖孢镰刀菌其它专化型抑菌率较低,仅在40%-50%之间。土壤拮抗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拮抗菌单独对土壤中FOC数量的控制有限,只能降低一个数量级,但对盆栽苗中镰刀菌的数量控制能下降到2个数量级。盆栽实验表明,菌株A5-6以72.3%的防病效果较D7-16、CL7 45.4% 、50.0%的防效之间差异达到了极显著。三个菌株经形态学和16S rDNA序列鉴定表明D7-16为短短芽胞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A5-6和CL7也属于芽胞杆菌,三个菌株都是香蕉镰刀菌枯萎病潜在的良好生防资源,可作为生防菌做进一步的开发性研究。  相似文献   

18.
新熏蒸技术—赛若技术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赛若气流和赛若循环熏蒸系统是澳大利亚科工组织和英国气体公司共同开发的产品,它在熏蒸史上第一次解决了仓房不进行任务密封的情况下熏蒸和在气密性未达到标准的仓中进行循环熏蒸的难题。二者均采用压缩在钢瓶中的98%CO2中2%PH3混合气体作为熏蒸剂,对粮仓进行低浓度长时间的熏蒸,以达到全部杀死各阶段粮食害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哈茨木霉TH-1对棉花枯萎病菌和黄萎病菌的拮抗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采用平板对峙法、杯碟法和显微观察法研究了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TH-1菌株对棉花枯萎病菌和黄萎病菌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结果表明,哈茨木霉TH-1菌株与病菌对峙培养以及在培养基中加入TH-1菌株孢子悬浮液,对供试棉花枯、黄萎病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但TH-1菌株的代谢液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差,对枯萎病菌几乎无抑制效果;显微观察发现,TH-1菌丝与枯、黄萎病菌的菌丝平行生长、产生附着胞结构附着于病菌菌丝上,或穿透病菌菌丝使病菌菌丝发生裂解.上述结果说明,哈茨木霉TH-1对供试棉花枯、黄萎病菌的拮抗机制主要是营养和空间竞争及重寄生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储粮书虱磷化氢抗性调查及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青云  曹阳 《粮食储藏》2007,36(1):9-12
以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储粮害虫磷化氢(PH3)抗药性鉴别剂量(0.03mg·L-1,熏蒸24 h),对采自我国12个省23个地市粮库的4种储粮书虱,嗜虫书虱Liposcelis entomophila(Enderlein),无色书虱L.decolor(Pearman),小眼书虱L.paeta Pearman,虚伪书虱L.mendax pearman的成虫进行抗药性测定.结果表明,嗜虫书虱14个品系采自9个省份,成虫死亡率为0~14%(死亡率越小,说明PH3抗性越强,以下情况相同),其中9个品系小于10%,四川洪雅SCHYLe1品系为0;无色书虱13个品系采自9个省,11个品系的死亡率小于5%,其中广东茂名GDMMLd1品系为0,云南曲靖YNQJLd1品系为100%;小眼书虱3个品系死亡率最高的为4%,浙江萧山ZJXSQLp1品系为1%;虚伪书虱3个品系中,江苏盐城JSYCLm1品系死亡率为5%.对4种书虱中死亡率最低的和最高的品系进行PH3毒力测定,SCHYLe1、GDMMLd1、ZJXSLp1和JSYCLm1等4个品系的LC50值分别为:1.4379,1.3085,0.5476和0.0632 mg/L,SCHYLe1和GDMMLd1的抗性系数分别为80和165倍.可见我国储粮书虱对PH3已产生了严重抗药性,应引起储粮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