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场使用的鱼苗孵化桶,是去年从黑龙江省涝洲鱼种场参观学习后仿制的。并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进。通过一年的实践,我们认为是适用的,并具有下列优点:  相似文献   

2.
鱼苗孵化工具种类很多,有孵化缸、孵化桶、孵化槽、孵化环道等。环道系列中又分为圆形环道、长圆形环道,还有单环和双环之分。这些孵化工具性能各异。归根到底都是鱼卵鱼苗在孵化器中随水飘流,鱼卵和鱼苗发育过程中呼吸耗氧来源于不断交换的孵化用水。各地根据本地条件采用不同的孵化工具。我处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采用铁皮孵化桶。每只桶能装水0.2立方米,放鱼卵30万粒。正常情况下当鱼卵受精率达到80%以上时,可以孵出匕万一20万尾鱼苗,总孵化率50%-7O%,在自给自足的计划经济下,这种孵化工具可以满足生产需要。随着生产规模…  相似文献   

3.
人工孵化鱼苗节水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我们为了探索节水型孵化技术,利用孵化缸通过充气,降低用水量,进行孵化鱼苗试验,获得成功。试验缸(充气缸)孵化率86.7%,对照缸(未充气)孵化率84.8%。水流量:试验缸0.3L/秒,对照缸0.6L/秒,试验缸比对照缸流量减少0.3L/秒,节水50%。现将具体试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孵化缸中的死鱼苗和体质差、身上拖泥的鱼苗,俗称孵化缸中的“屑花”。在鱼苗孵化过程中,由于寒潮侵袭,气温急剧变化,或连续阴雨,致使孵化缸中的水温偏低,有时低于17—18℃,这样延长了孵化时间,引起孵化后的鱼苗部分体质较差,身上拖泥甚至产生一些死鱼苗。此外,由于亲鱼的成熟度不够良好,产下后,  相似文献   

5.
一、材料与方法1.繁殖设备主要利用盘山县鑫安源生态园养殖池塘中的网箱和孵化车间定制的孵化缸进行产卵和繁殖。网箱选用长×宽×高为1米×1米×0.5米聚乙烯材料的网衣,网箱框架为竹竿搭制;孵化缸的规格是0.4米3/个,为防止鱼卵外溢,筛绢网网目要求120目。另外需准备一台柴油发  相似文献   

6.
我国许多苗种场(站)利用水泥孵化环道进行“四大家鱼”等鱼卵的孵化。孵化环道有容量大,温差小,操作方便,节省人力,经久耐用,孵化率高等优点;但同孵化槽、孵化桶相比,又有造价高、结构复杂的  相似文献   

7.
陶洋洲 《内陆水产》1998,23(6):13-13
铁头鳟鱼属于北美洲西海岸,陆封型,一生在淡水度过,生长快,具有较高推广价值。1998年1月1日由美国首批引入我国发眼卵15000粒,运至北京密云水库白河坝下——北京市焕发水产良种养殖示范基地,孵化初获成功。l发眼卵运输、下池鱼卵器为国柱硬筛桶,直径6.5cm、长27.7cm园  相似文献   

8.
目前,利用流水孵化缸进行梭鱼鱼苗孵化的技术已经在全国很多地方推广开来,但由于孵化过程中时有不确定因素干扰,孵化率一般不能达到满意程度。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就梭鱼苗孵化过程中应强调的几个问题进行逐一讨论,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大口鲶鱼卵冲气孵化试验为了不受外弄水质、水温、水源落差的制约而影响孵化率,我们对大口鲶的人工繁殖孵化技术进行了新的探索,采用微型空压机冲气,孵化缸孵化鱼卵,两年来共繁道培育3—10厘米鱼种近90万尾,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材料和方法大口...  相似文献   

10.
鱼类繁殖中节水孵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明生 《水利渔业》2001,21(5):31-32
0.15m^3水泥孵化缸,用增氧机增氧孵化团头鲂受精卵,水温23~27℃,孵化时间94h,中间换水1次。出苗率96%,孵化用水量为每万粒卵0.01m^3,是环道用水量的1/188。  相似文献   

11.
工业化虾苗孵化循环自动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国沿海水产增养殖业发展迅速,各类孵化育苗室不断增加,育苗规模也逐年扩大。由于北方沿海气温水温较低,要想提前早期育苗,就必须对培育亲体及早期孵化育苗用的海水进行加温。加温后的海水在循环流动时如何进行水质的净化处理,如何保证溶氧的含量,如何进行排污和补水,几年来我们经过实践,摸索了一些经验,并设计了一套“工业化虾苗孵化循环自动控制系统”。此循环系统较好地解决了上面提及的三个问题,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12.
纯系金鳟发眼卵低温孵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昭明 《水产学报》2001,25(3):286-288
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于1996年12月6日从日本引进同型结合纯系金鳟(Oncorhynchus mykiss)发眼卵11 300粒[1]。在原产地10~11℃的水温条件下,受精后第21天,孵化积温 200℃·d时经长途运至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渤海冷水鱼试验站后,在水温1.2~5.5℃的低温泉水中进行流水孵化和早期培育。初步探讨了新环境下低温孵化的一些生物学问题。1 材料与方法 运抵后发眼卵存活10 865粒,平均放入4个方形孵化盘,孵化盘串连放入平例槽内。孵化盘内水深10~14cm,盘底和盘后侧壁有直径2m…  相似文献   

13.
缪圣赐 《海洋渔业》1986,8(4):186-186
最近,南朝鲜国立水产振兴院的科研人员,从鱼类耳内形成的凝固物(耳石),通过电子显微镜的观测,识别出鱼的年龄,同时还进一步识别出鱼的孵化日期、产卵日期及成长环境、成长速度等。对今后水产资源的管理带来了喜讯。  相似文献   

14.
江苏睢宁县鱼种场,仅有12只水泥孵化缸,由于水温低等各种原因,一年中可进行人工繁殖的季节只有25—30天,每年鱼苗产量因孵化缸周转困难而只能生产900万尾。  相似文献   

15.
自从四大家鱼的人工繁殖取得成功以后,鱼苗的孵化工具不断地在更新发展,从一开始的孵化箱、孵化缸、孵化桶、孵化槽,一直到孵化环道。同时,各种孵化工具的本身也在不断地完善,例如平底孵化缸,先由原来缸面中心过滤罩过滤出水发展为缸面四周缸罩过滤出水。前者由于过滤面积极小,出膜时洗刷过滤罩劳动量很大,稍不小心就会发生溢苗现象。再说孵化环道,也由原来的纱窗式过滤发展为现在的双滤面过滤。总而言之都是过滤面积的增大,从而改良了孵化的水质,提高了孵化率,减轻了洗刷纱窗的劳动量,减少了溢苗现象。根据这一思路,以及综合…  相似文献   

16.
孵化缸中的死鱼苗和体质差、身上拖泥的鱼苗,统称“屑花”。  相似文献   

17.
《淡水渔业》1973,(9):13-17
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国水产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一九五八年人工繁殖创新后,已对家鱼(非粘性卵)的孵化技术总结出一套丰富的经验。在粘性卵(如鲤、鲫等鱼)的孵化方面,虽也提出了各种孵化方法,但基本上都属于鱼巢孵化方法的革新。其孵化效果不稳定,而且操作管理繁琐。随着我国生产的发展,养殖品种的扩大,现有的粘性卵孵化技术不能适应生产和科学实验的需要,已面临着需要革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鱼虾孵化系统中有关技术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水产增养殖专家们共同关心的热点,倘若处理得不好,或忽视哪一个技术环节,往往导致育苗生产失败,这种教训在生产中屡见不鲜。近几年来东南亚渔业开发中心水产养殖部对鱼虾孵化系统作了一系列研究,建立了较完善的鱼虾孵化系统,已成功地应用于斑节对虾、遮目鱼和尖吻鲈育苗生产。现将有关鱼虾孵化系统中成功的技术关键作一扼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19.
卤虫幼体,在水产养殖业上被广泛地用来饲养鱼类和甲壳类的幼苗(Sorgeloos et al.1983)。通常从生产商处得到卵,经孵化,来生产卤虫无节幼体(Vanhaecke和Sorgeloos,1983)。卵为一个休眠胚胎,包被在一坚硬的脂蛋白壳或卵壳中(Morris和Afzelius,1967;Anderson et al.,1970)。通常孵化卤虫的  相似文献   

20.
潘东甫  潘泳 《淡水渔业》1996,26(2):35-37
恒温恒湿孵化中华鳖技术潘东甫(湖北省荆沙市水产学校)潘泳冯盛义(湖北农学院水产系)(湖北省荆沙市电子科技实验厂)鳖卵的孵化在自然状况下受温度、湿度、敌害等因素的影响,孵化率低,一般为30─40%。在人工控制条件下集中孵化,采用增温、喷水保温等措施,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