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良茗 《中国茶叶》2012,(4):28-28
正本刊讯3月23日,海南省第三届茶事活动在海南省琼中县隆重开幕。此次茶事活动由琼中县人民政府、海南省茶叶学会、海南省茶业协会主办。来自海南省、市、县的有关领导出席开幕式,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陈宗懋研究员,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部主任程启坤研究员,湖南农业大学施兆鹏教授,海南大学徐国定教授  相似文献   

2.
茶叶深加工、综合利用与产业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杨勇  王岳飞  杨贤强 《茶叶》2004,30(1):9-11
目前世界茶业面临着三大矛盾:茶叶产量持续增长的速度大于消费量,茶叶出口量增加而需求量下降和茶叶生产成本上涨而茶价下跌。世界茶叶生产在供大于求的状态下,我国各地茶事活动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茶产业的发展,但很难使当前的茶叶市场走出低迷状态,只有供需平衡和保持一定的  相似文献   

3.
在我國由于制茶事業的廣泛發展要求深刻研究茶叶原料及其加工过程而產生了茶叶生物化学。茶叶是由茶樹的細嫩的芽叶也就是新梢加工而成的;在我們亞热帶,茶叶的采摘开始于四月  相似文献   

4.
我国茶业经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带动下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表现在茶叶产量不断增加,名优茶、无公害茶、有机茶不断发展,茶事活动越来越多,茶叶市场逐步健全和完善,绿茶出口再创新高。  相似文献   

5.
4月17日上午10时,在北京新闻发布中心举行了武当道茶新闻发布会,这是湖北茶叶界历史上最高规格的茶事活动。  相似文献   

6.
《茶世界》2009,(1)
本刊讯由海南省茶叶学会、海南省茶业协会主办的,以"倡导茶为国饮,振兴海南茶业"为主题的海南省第二届茶事活动12月26日上午在海口市开幕。活动的主要内容有"健康岛.生态茶"万人品茶签名活动、茶与健康科普展示展销、茶艺茶歌舞表演、海南早春茶精品拍卖会、院士、专家专题演讲等。  相似文献   

7.
漫谈俄国茶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培和 《中国茶叶》1994,16(5):30-31
1994年4~6月,笔者一行四人赴俄罗斯帮助在索契建造红碎茶厂.期问在哈巴罗夫斯克、伊尔库斯克、莫斯科和索契等地进行了茶事考察,现将所见所闻作一简要介绍,供我国茶人在俄进行茶事活动时参考.1.俄罗斯产茶现状原苏联每年产茶11万吨左右,其中产于格鲁吉亚的占94%、阿塞拜疆占4.5%.现在格、阿已独立,俄罗斯只有索契产茶,年产红茶约1700吨,只占原苏联茶叶总产量的1.5%.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独联体(原苏联)茶叶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22俄国曾是历史上茶叶生产大国与进口大国,也是历史上中国茶叶的主要进口国之一,在中俄关系看好的政治背景条件下,回望历史,重温旧事以期能重振对俄的茶叶贸易,本文拟就俄国茶叶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介绍如下。 1.茶在俄国的传播 茶在俄国的传播是近几个世纪的事,据记载俄国最早关于茶的报道是在1567年,而后随着清政府与俄的交往及贸易往来,茶叶开始传入俄国。如在1618年,清政府派遣饮差大臣向俄皇馈赠茶叶;1638年,俄大使斯塔尔科夫由中国带回64公斤茶叶到莫斯科献给沙皇,从此拉开了中国茶叶在俄统治阶层中接触与交往的序幕。而在…  相似文献   

9.
涂纬地 《福建茶叶》2022,(1):281-283
现阶段,学界对茶与采茶戏的关系探讨多是强调采茶戏与茶有关,茶叶贸易促进了采茶戏的产生与传播,但学者们较少从具体的茶叶生产及贸易过程中论证其与采茶戏的关系.本文将从茶业历史流变及江西采茶戏的演变入手,窥探采茶戏与茶叶种植、茶叶贸易之间联系.从江西采茶戏表演形式的演变论述茶事劳动与采茶戏形成的关系,并通过分析江西采茶戏戏剧...  相似文献   

10.
十几年来,湖北英山县坚持农业抓特色,特色抓茶叶,茶叶抓质效的发展思路,一任接着一任干,不断引导茶农向中国茶叶大县迈进,现在全县茶园面积已发展到17.08万亩,茶园面积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四,形成村村有茶园,户户采茶忙的景观。英山现有7.8万茶农做茶事,念茶经,发茶财,  相似文献   

11.
福建贡茶早在唐朝时期就有记载.当时福州方山、宁德天山、闽北武夷山.均有采造“腊面”贡茶;到宋代又有建州(今建瓯)北苑贡茶院制“龙团凤饼”、“小龙团”等贡茶品。名冠天下。明代以后,武夷山、福州、天山茶区等开始采制“芽茶”进贡朝廷,并一直延续到清朝。明末清初.福建除产绿茶外还发明创制了乌龙茶、红茶、白茶和花茶,出现了中国品类最多的名茶。目前,福建茶叶更是推陈出新,培育了19个国优品种、17个省(部)优品种。武夷岩茶名列中国十’大名荼之首,安溪铁观音也荣列中国十大名茶之列。还有不少由地方政府、茶叶主管部门、茶叶企业和茶农选送的名优茶叶,在国际和全国性茶事评比活动中屡获金奖,荣列榜首,为闽茶增辉添彩。2004年,福建更是连续多年蝉联茶叶总产、单产、良种数量、良种普及率、特种茶、名茶种类、茶叶发祥地、销售总额、市场占有率等8个单项全国第一。福建茶叶能有今天这样的骄人业绩,应该说名优茶叶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2.
正茶为文明古国所即知已用之一种饮料……就茶言之,是为最合卫生、最优美之人类饮料!——孙中山这是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一文中,对茶叶作出的至高赞美!笔者1991年在《名人茶事》一书中,曾以《孙中山重视茶叶生产》为题记载其茶事,未曾突出上述赞语。20年之后重温此语,深感孙中山对茶的挚爱与先见之明:他的赞语不仅与茶圣陆羽"为饮最宜"的评语相吻合,更与当  相似文献   

13.
宋歌 《福建茶叶》2016,(1):137-138
茶文化是关于茶叶栽培、加工、保存、饮用、疗效研究的社会文化,它涉及茶俗、茶礼、茶政、茶法、茶德、茶道。茶叶包装设计是茶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传播茶文化的重要途径,它能够提高茶叶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因而,在茶叶包装设计中,应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将茶俗、茶艺、茶德、茶道等融入包装设计之中,提高茶叶包装设计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4.
建瓯市是福建省和我国乌龙茶的重点产区。进入 2 1世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建瓯茶叶如何面对新世纪、新形势、新要求、新市场 ,我市紧密围绕茶叶经济发展这个主题 ,在全市上下组织开展了一场大讨论。通过议茶事、找差距、查原因、比先进和求发展 ,形成广泛共识 ,把茶叶确定为我市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从而又给建瓯茶叶带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春天。据调查统计 ,全市1 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均有产茶 ,现有茶园面积 6 32 0hm2 ,年产量 7996t,茶叶产值1 55亿元 ,拥有茶叶加工企业 51家 ,年加工茶叶能力 1万t,其中茶叶产值上 1 0 0 0万元规模企…  相似文献   

15.
《茶世界》2011,(4)
2011年4月11日,中国茶叶大会暨第五届大佛龙井茶文化节在新昌县拉开帷幕,让全国最大的龙井茶交易市场——中国茶市人气急升,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各种茶事活动精彩纷呈,展现出新昌这一浙东茶乡的勃勃生机和青春魅力。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第一个茶季,浙江各地掀起了举办各种茶事活动的热潮,这些茶事活动的举办,有力地促进了浙江茶业产业化的发展,同时也为浙江茶叶开创了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3月26日,成都市琴台路文化公园广场上鼓声阵阵,新茶飘香,“邛茶天下香,万人品邛茶”活动在这儿隆重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四川省茶叶学会、四川省茶文化协会、邛崃市委、邛崃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成都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何绍华,四川省农业厅常务副厅长付志康,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杨亚军,邛崃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志坚、张彤、冯俊佳,以及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四川省茶叶学会、四川省茶文化协会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18.
《福建茶叶》2007,(B02):31-32
福建与台湾一水之隔,两岸同胞亲如兄弟;两岸茶文化薪火相传,优势互补,为世界茶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了进一步推进两岸茶文化的交流、合作,我会发起成立“福建省茶叶学会闽台茶叶合作研究分会”,得到台湾茶界和在闽台湾茗商的认同,也得到了中央和福建省有关部门的重视。福建省民间组织管理局于2006年8月18日正式批准成立“福建省茶叶学会闽台茶叶合作研究分会”。经研究,定于2007年7月上旬(具体时间另通知)在福州召开“闽台茶叶合作研究分会”成立大会,同时开展闽台系列茶事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王建荣 《茶叶》2007,33(4):194-194
《茶叶》期刊自1957年创刊至今,已走过50个春秋,我谨代表中国茶叶博物馆敬致祝贺!《茶叶》期刊以普及茶叶知识、提高茶学水平为办刊宗旨,在普及茶树栽培与加工、茶叶经营管理、贸易、保健和历史文化知识等方面作出了大量贡献。1996年,经国家科委批准,中国茶叶博物馆与浙江省茶叶学会联合主办《茶叶》期刊,迄今已有11个年头。长期来,我馆与浙江省茶叶学会在联合办刊过程中,共同致力于茶学的学术研究和科普宣传。自1998年起《茶叶》开辟了“茶博园地”,及时报导中国茶叶博物馆大事记,向业界反映茶博动态和茶文化活动情况;中国茶叶博物馆在《茶…  相似文献   

20.
中国茶叶深加工产业发展历程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仲华 《茶叶科学》2019,39(2):115-122
我国茶叶资源十分丰富,在传统茶叶出现产大于销的背景下,中低档茶和夏秋茶资源的利用率偏低,影响茶叶行业效益水平。茶叶深加工是提高茶资源利用率、茶产业规模与效益的重要途径。本文系统阐述了国际茶叶深加工产业概况,以及中国茶叶深加工产业与深加工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了中国茶叶深加工技术与产品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