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金兰 《植物保护》1988,14(4):47-47
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和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olia L.是在我国发现的两种影响人类健康和农牧业生产的危险性杂草,属菊科豚草属。原产地北美洲,已传播到加拿大、墨西哥、美国、阿根廷、奥地利、匈牙利、德国、意大利、法  相似文献   

2.
一、豚草 Amdrosia Spp. 豚草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危害农牧业生产的恶性杂草,原产美洲,在我国已有不少地区受到传播与危害。苏联的豚草也是从美洲偶然输入的。1978年,苏联从美国和加拿大引进叶(虫甲)Zygogramma Suturalis用来防治豚草,在乌克兰、高加索甜菜田中释放。  相似文献   

3.
恶性害草豚草的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豚草是一种广泛传播的世界性害草,严重危害农牧业生产和人类健康。豚草属植物起源于北美洲索诺兰(Sonoran)地区,该属约有15个种,豚草是豚草属植物中分布最广、危害最重的一种杂草。约30年代末传人我国,在我国部分地区迅速传播,蔓延。其花粉是人类“枯草热”又称“花粉病”的重要病源。它混杂并侵入农作物田如大麻、玉米、大豆等地和蔬菜地、果园、苗圃、牧场及风景旅游区,其危害特别严重。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豚草的研究有了进一步深入,其传播、分布、危害和综合防治越来越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一、豚草在我国的分布与危害据1989…  相似文献   

4.
1987~1988年北京市四个地方发现三裂叶豚草 Ambrosia trifida L.,发生面积约42亩,鉴于豚草发生的趋势,北京市农业局1988年4月决定把豚草作为本市植物检疫对象补充名单。通过加强检疫,尤其是对调入本市的商品粮、种子和其他介体加强复检,以求 1987~1988年北京市四个地方发现三裂叶豚草 Ambrosia trifida L.,发生面积约42亩,鉴于豚草发生的趋势,北京市农业局1988年4月决定把豚草作为本市植物检疫对象补充名单。通过加强检疫,尤其是对调入本市的商品粮、种子和其他介体加强复检,以求阻止豚草在本市的扩大蔓延。1.普查北京市发生豚草的地点多在公路边、沟边、垃圾堆、个别果园,发生原因可能是随商品粮及其他物品输入而传入的。我站主动组织普查豚草的工作任务,1987年9月召开了现场会,请专家讲解了豚草  相似文献   

5.
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起源于北美洲,一年生草本植物,靠种子繁殖。豚草在入侵地逃离了天敌等生物因子的制约,种群得以快速发展,并暴发成灾,对人类健康、农牧业生产、生态环境等均造成严重的影响。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许多国家从原产地寻找天敌,开始豚草生物防治。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先后从国外引进了5种植食性昆虫,对其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其应用等开展了研究,最终确认豚草条纹叶甲和豚草卷蛾是2种具有应用前景的天敌昆虫。这两种天敌昆虫在野外释放后,仅有豚草卷蛾能在野外成功建立种群,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豚草种群的蔓延。随后,2001年,在南京市郊的豚草上发现一种来自北美的广聚萤叶甲,经过寄主专一性测定后,发现其具有严格的寄主专一性。同时,这种叶甲气候适应能力、繁殖力和对豚草控制潜力均较强。在中国,广聚萤叶甲和豚草卷蛾生态位互补的生物防治技术已被提出,并在南方各省市大面积推广应用,取了非常理想的控制效果。然而,广聚萤叶甲尚未能在北方建立种群,这给北方豚草的生物防治带来了许多困难。因此,通过野外创造有利于广聚萤叶甲成虫越冬的人工保护生境,或通过人工冷驯化和筛选获取高产耐寒种群,将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豚草和三裂叶豚草迅速蔓延,一则是过去没重视其防治,再则是进口转运粮食携带传播。据调查,在国内有豚草和三裂叶豚草两种。现已查明,豚草已扩散蔓延至黑龙江、吉林、辽宁、湖北、江苏、山东、浙江、江西、安徽等省的局部地区。目前两种豚草种子还仍随着粮食转运,交通工具携带,水流等向各地传播。1987年,上海、北京、湖南等局部地区又分别发现密集成群的豚草及三裂叶豚草。尤其是三裂叶豚草的长势更兴旺,比起一般的高出1-2倍,高达4米左右。发现的豚草和三裂叶豚草有的已进入果园、菜园及茶园。当  相似文献   

7.
豚草,又名艾叶破布草、美洲艾、豕草,是菊科豚草属植物。笔者于1957年在我省黔阳县城附近首次发现豚草,1987年组织学生开展全省豚草专题调查时,在临湘县羊楼司乡又一次发现此草。省农经委和省农业厅组织了群众性的豚草调查和防除工作,进行了防除示范,初步取得了良好效果。一、形态特征豚草形似艾叶,常与一般蒿类杂草混淆难分,故以野艾蒿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 DC的形态为例,对比说明,作为鉴别豚草的依据。成株:具直根,长约10~30厘米,黄褐色。茎直立,常从第一片真叶处即可生出分枝,成丛枝状,茎被灰白色柔毛,茎下部叶对生,第7~8片叶以上开始转化为互生,叶片羽状分  相似文献   

8.
豚草生物防治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豚草起源于北美Sonoran地区,是一种广泛传播的世界性恶性一年生害草。豚草具有很强的生态可塑性,适于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特别是近期受人为干扰的地带,最易形成单一优势群落,使植物相遭到破坏,严重危害农牧业生产和人类健康。在传入国缺乏自然天敌控制时,扩展蔓延尤为迅速,极易导致“生态爆发”,而一般化学防治、农业技术等防治措施对这种生命力较强的害草很难获得持久的控制效果。虽然有许多实验报道指出采用化学防治、农业技术措施及其它辅助性的防治方法对豚草有一定的控制效果,但这些方法却不宜推广用来控制市区、荒坡野地成群生长的豚草。一是这种杂草在传入国缺乏其自然控制力,遇适宜生境时“生态爆发”,需要一种长期的生物控制因子进行调节;二是豚草本身所具有  相似文献   

9.
江西危险性豚草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h)是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和作物生产的世界性危险杂草。属菊科豚草属(Ambrosia h)植物。原产北美洲,其叶形似野艾,故称艾叶破布草或北美艾。目前,我省仅发现豚草一种,我国东北  相似文献   

10.
昌平县植保站1991年秋组织植物检疫对象普查,发现了两种豚草,县植保站又对两种豚草进行了生物学研究,并提出了控制技术,结果简报如下。1 两种豚草分别为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和三裂叶豚草(A.trifida L.),在北京为首次发现。在标准试验地的观测结果统计分析表明,两种豚草在昌平地区的生长环境和生活周期比较接近,它们成片生长于路旁、河岸边、沟渠埂和垃圾堆处,生活周期均为4—10月间,只是豚草的营养生长期比  相似文献   

11.
严防有害杂草的侵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张金兰 《植物检疫》2001,15(6):351-354
近两年我国进口大量的大豆 ,特别是从美国、阿根廷、巴西进口的大豆中 ,我国口岸检验检疫部门从中截获不少的有害杂草籽 ,有的是我国国内没有分布或虽有分布但尚不广泛 ,而且对农牧业生产危害严重。有的对环境污染 ,影响人身健康 ,如豚草花粉引起人的“干草高热病”等。有的对人、畜产生刺伤、影响农牧业生产及其产品质量下降等等。在美国、阿根廷、巴西进口的大豆中 ,我国口岸不但从中截获了我国公布的严禁进境的植物危险性杂草———假高粱和黑高粱外 ,还截获了进境植物潜在危险性的几种杂草。现将 8种潜在危险性杂草 ,简要描述如下。1 …  相似文献   

12.
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和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 L.)俗称艾叶破布草和破布草,是影响人类健康和作物生长的危险性杂草。这两种杂草在20世纪40~50年代传到我国,在长江流域零星分布,现在已分布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从普查情况看,豚草和三裂叶豚草在黑龙江省有扩散蔓延的趋势,对农田已形成包围态势,这将对本省农业生产构成极大的潜在威胁。因此,必须大力宣传,提高认识,加大力度,在短时间内把豚草防除、歼灭。  相似文献   

13.
豚草卷蛾的寄主专一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1992年在北京对从澳大利亚引进原产地为北美的豚草卷娥,对有代表性的15科37种主要经济作物、粮食作物、观赏植物及与豚草近缘或形态上相似的植物,进行了食性测定,特别对菊科植物中有经济价值的作物向日葵,在特定环境条件下进行了多种选择、诱导、强迫性等产卵、取食试验。结果表明:(1)常规方法的测定:无论选择性试验还是非选择性试验,豚草卷蛾只在豚草、三裂叶豚草、银胶菊和苍耳上产卵,并完成发育;而在供试的其它寄主上均未发现成虫产卵,也未发现幼虫企图咬食或钻蛀的痕迹。(2)特定方法的测定:豚草卷蛾不选择向日葵植株产卵;仅在混栽区诱导实验中,发现低龄幼虫可转移到茎秆较细或倒伏的向日葵上蛀食并形成虫瘿,并能完成发育,但向日葵不是豚草卷蛾的适口寄主植物。对影响豚草卷蛾取食行为的各种因素综合分析后,作者认为该天敌可在我国长江以南非向日葵作物区释放,在北方向日葵作物区能否释放,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1985~1988年在沈阳农业大学进行了豚草 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和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 L.物候期的观测。两种豚草生育期均170天左右,豚草略短些,但出苗至开花期,豚草比三裂叶豚草长,二者分别为119天和110天;开花到果熟期,豚草比三裂叶豚草短,二者分别为50天和64天。全生育期有效积温二者均在1400℃上下,豚草略低些。但出苗到开花期豚草高于三裂叶豚草,二者分别为744.5℃和672.6℃;开花到果熟期豚草低于三裂叶豚草。二者分别为877.6℃和1074.5℃。两种豚草出苗最低温度5℃,最适温度10~12℃,最高温度21℃左右,三裂叶豚草略低。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郎溪县从1987年开展了豚草的调查与防除工作。他们进行定期调查,了解豚草的分布,发现豚草大多是随交通工具传入。他们采取了分片包干,各负其责,调查与拔除工作同步进行的方法。对于密度高、面积大的地方使用30%草甘膦进行化学防除。1989年复查时,原发现的豚草已基本得到控制,但新的豚草落脚点又在增加,所以坚持不懈地开展调查和拔除工作仍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2019—2022年,对广西111个县(市、区)的豚草分布进行样带调查。结果表明,横州、兴宾、上林、武宣、象州、鹿寨、宾阳、灌阳和隆林9个县(市、区)有豚草发生;除了在兴宾区持续蔓延之外,横州市和上林县成为豚草的新增暴发热点,新热点的传播风险更大。装卸场是豚草发生率和归化率最高的生境,车辆传播和污染泥土传播是广西豚草扩散的主要渠道。环境的物种丰富度与豚草盖度呈负相关,但与豚草发生率和归化率均无显著关联。桂中平原周边的崇山峻岭对豚草传播起到隔离带作用。南部沿海地区的北海、钦州和防城港均未发现豚草,这种情况可能与冬季气候温和有关。  相似文献   

17.
豚草属杂草(主要的有豚草 Ambrosiaartemisiifolia L.、三裂叶豚草 A.tri-fida L.等种)原产北美洲,是危险性的农田杂草。这类杂草植株高大(可高达2—3米),生长繁茂,传播蔓延迅速,可使大田、菜园、草场和牧场荒芜。苏联本世纪初从美洲传入这些杂草后(苏联1918年首次发现豚草,1935年首次发现三裂叶豚草),曾遭受草荒危害,当时苏联政府作出决议,责  相似文献   

18.
在传入苏联的杂草中间,美洲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危害性最大。豚草每形成1公斤干物质需水950公斤,为禾本科作物消耗水量的2倍,地上部分形成一个单位干物质所需营养物质比农作物和蔬菜多0.5~1倍。此外,豚草的花粉还引起人们过敏性疾病——枯草热。  相似文献   

19.
菊科(Compositae)豚草属(Ambrosia)植物中大多是世界性的公害杂草,它不仅是过敏性变态症状的病原植物,也是农田的恶性杂草。原产北美加拿大。本世纪20~40年代,随着国际商业、农业交往已传播至欧美及亚洲大部分国家。大约在30年代随种子进口传入我国,首先侵入我东北三省,抗日战争期间随日本军马饲料蔓延至长江流域。近年来,由于忽视防治和检疫,已在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河北、江西、湖南、湖北、北京、上海等12个省市造成危害。这对我国农业生产和人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据调查,传入我国的豚草属植物有豚草和三裂叶豚草两种。  相似文献   

20.
低温冷藏对豚草天敌广聚萤叶甲存活和生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聚萤叶甲(Ophraella communa LeSage)是豚草的一种重要天敌.至2005年12月的调查表明,在我国江苏、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等省均已发现这种叶甲在豚草上发生[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