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大幅提高,同时,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逐渐增大。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体现社会公平,应尽快尽早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本研究在描述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分析收入差距过大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推进乡村高质量振兴,推动共同富裕,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进行探索阐释。分析认为,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在产业经济、人才资源、精神生活、生态环境以及基层组织中仍然存在较大问题。针对上述农村存在的具体困境,应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方面的振兴,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有效衔接,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3.
当前,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我国的乡村发展与共同富裕逐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乡村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新的历史机遇下,秉持着共同富裕的发展战略目标,有序推进乡村振兴,以新的角度来理解共同富裕的目标导向,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下的乡村振兴发展能力构建是落实新发展战略的关键内容。基于此,本文对共同富裕目标下的乡村振兴实现路径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探讨,就共同富裕目标下推进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面临的困境进行了解剖,并提出了对应性的策略。希望能够通过这些研究,能够有效的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拓展与生活。  相似文献   

4.
乡村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省将乡村共同富裕作为探索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内容。通过对X村这一实践对象进行考察,从生产力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理论出发,构建“主体+路径+价值”分析框架,推导出X村在探索共同富裕中的有效性,并以多元参与主体、切合实际的实践路径、创造的价值作为有效性理解的切入点,总结出乡村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实现共同富裕探索迈上新台阶,乡村振兴作为脱贫攻坚的巩固衔接,是建设农业强国和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要环节。为探讨乡村振兴与推动共同富裕发展的关系问题,通过将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关系置于历史、理论、实践视角下研究,分析认为实现乡村振兴与推动共同富裕联系紧密,并在此基础上对新时代乡村振兴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6.
以浙江省B村为例,通过对文本资料进行逐级编码,构建出浙江农村共同富裕运行机制模型,研究农村集体经济共同富裕的现状与实现路径。研究发现,农村共同富裕发展路径受到农民自身、制度环境、基层治理和利益联结4个因素的影响,这4个因素经由不同作用机理共同决定了农村共同富裕发展。在此基础上,归纳提炼出了内生、外生、稳固和保障四大机制,直观地阐述了农村共同富裕的具体发展和运作规律,为把握乡村振兴视阈下实现农村共同富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7.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农民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点内容和主要抓手。本文利用十八大以来的国家宏观统计数据,立足于农民农村发展的现实基础,重点分析农民增收面临的主要困境,探讨推进农民共同富裕的路径选择与对策建议。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显著提升,为推进农民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也要认识到农民共同富裕推进过程中仍面临农业部门比较效益低、农村居民收入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本投资不足、收入地区差距扩大等困境。因此,提出建设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构建人力资本投资体系、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等建议,以期各种政策工具相互衔接、协同发力,拓宽农民增收来源和提升农民增收能力,推动农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期盼。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作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有着内在逻辑联系,乡村振兴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制度前提、物质基础以及必要条件,共同富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最终目标和前进动力。应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打通城乡要素市场壁垒、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城乡公共服务,从而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9.
黄雨 《现代农业》2023,(6):7-12
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对促进产业发展、生活宜居、治理有效具有实践价值。文章通过阐析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选取四川省宜宾市油樟产品价值实现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为典型案例,研究分析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产品形态、产业链发展以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积极效应,进一步深入厘清其内在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具体路径。通过分析四川省宜宾市油樟产品价值实现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实践做法,针对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促进共同富裕,提出要进一步完善生态建设主体意识构建、扩大供给储备和质量、共建共享共治利益联结、要素保障等机制,在扶持政策、搭建供销载体、创新品牌营销等方面创造条件,从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0.
为了走出农村在共同富裕道路上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困境,让广大农民群体搭乘国家发展的快车迈入共同富裕。通过整合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分析了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实现之间的内在逻辑,产业、生态、乡风、组织等贯穿共同富裕的实现过程,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外在环境、精神支撑、政治保障。同时,在此基础上围绕共同富裕的远景目标聚焦产业发展、生态优化、文化传承、人才培育、组织发力探索了乡村振兴赋能共同富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12.
多效唑和缩节胺对小麦形态及生理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小麦不同的发育时期,拌种和喷洒多效唑(MET)和缩节胺(DPC)对小麦胚芽鞘和地中茎伸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可增加单株分蘖数,提高分蘖成穗率,拔节前处理能有效地控制节间长度和株高,并增加茎基部机械组织厚度,有利于培育壮苗和防止倒伏;能提高小麦植株的生理活性,可有效地防御冬季冻害。浸种与喷施的多效唑浓度不宜过高,超过100×10^-^6抑制地甚,不利生长和子粒灌浆,甚至造成贪青晚熟和减产。  相似文献   

13.
秦志敏  王玉花  肖润林  黎星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657-13658,14033
探讨了遮光对茶树生理和夏秋茶生化成分的影响,并对使用不同颜色的遮阳网对茶园进行覆盖后茶叶各化学成分的不同变化及原因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4.
冻融作用对土壤理化及生物学性质的影响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丽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054-5057
冻融作用是作用于土壤的非生物应力,是自然界中最为平常的过程,对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均产生重要影响。综述了冻融作用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温室气体排放、养分含量及有效性、微生物量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冻融作用对土壤酶活性与养分有效性的影响将成为今后研究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不同播期对不同品种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强盛49和屯玉6号在不同播期下产量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得出强盛49和屯玉6号都是在第三播期(4月22日播种)产量最高,早播和晚播都会造成各自减产。  相似文献   

16.
试验采用2×2×2因子设计,研究酸化剂、益生素和寡糖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试验全期添加酸化剂、益生素和寡糖分别提高日增重2.82%、4.52%和4.18%,提高饲料利用效率1.26%、3.73%和1.89%;添加益生素和寡糖分别提高粗蛋白消化率1.98%(P>0.05)和3.24%(P<0.01),显著提高总能、有机物质、干物质消化率,分别提高1.26%、1.09%、1.28%和1.21%、1.25%、1.17%。但对采食量均没有影响;(2)益生素加酸化剂、寡糖加酸化剂、益生素加寡糖、三者合用均能提高仔猪日增重,显著或极显著的降低料肉比,提高粗蛋白和总能消化率。酸化剂、益生素、寡糖合用对采食量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益生素和寡糖在接近5%显著水平对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具有互作效应(P=0.065)。酸化剂和寡糖对饲料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益生素和寡糖对能量、有机物质、干物质消化率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由此得出结论:酸化剂、益生素、寡糖单独使用或合并使用能够提高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并存在一定的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高氰戊菊酯在小麦上的残留试验和样品分析方法,认为该药剂性质稳定,消解较缓慢,在春季小麦穗上的半衰期为7天左右,小麦用药后的残留量很低(全麦粉中低于0.012mg/kg),食用安全,本文中还提出了该药的安全使用标准。  相似文献   

18.
树冠圆满度对树木生长的影响及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树冠是树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指标———树冠圆满度不仅客观地反映了树木占有生长空间的状况及竞争能力,而且对树木的生长过程和树木的形状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树木直径、树高较小(或年龄小)时,其树干材积也较小,而树冠圆满度较大,随着直径、树高的增加,其树干材积随之增加,但树冠圆满度逐渐变小。所以,树冠圆满度与直径、树高及树干材积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关关系,其相关指数(R)基本上在0 80以上,而形数与树冠圆满度之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以红太阳(RedCreole)洋葱为试材,研究抽薹与未抽薹植株生理生化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同一时间,抽薹植株与未抽薹植株存在一定的差异;鳞茎形成期,未抽薹植株游离氨基酸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高,抽薹植株可溶性糖含量、C/N值及POD活性较高。抽薹期,抽薹植株游离氨基酸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高,未抽薹植株可溶性糖含量、C/N值及POD活性较高。这可能是不同处理植株发育进程不同的原因。电泳结果显示,二者蛋白质组分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采用稀土等5种改良剂对六六六、滴滴涕污染的三七栽培土壤进行处理,而后测定三七茎叶、块根及土壤中六六六、滴滴涕的残留量。结果表明,稀土等5种改良剂对三七茎叶及块根中六六六残留具有明显的降解作用,但对土壤中六六六残留除稀土、NH3HCO3+泥碳土及NaHCO3有明显的降解作用外,NH3HCO3、腐殖酸钠只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其次,稀土等5种改良剂对三七茎叶及其栽培土壤中滴滴涕残留具有明显的降解作用,而对三七块根中滴滴涕残留除稀土、NH3HCO3+泥碳土(1:1)及NaHCO3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外,NH3HCO3、腐殖酸钠没有降解作用。由此认为,利用稀土、NH3HCO3+泥碳土(1:1)及NaHCO3处理六六六、滴滴涕污染土壤可以成为三七及其栽培土壤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的降解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