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北地区某牧场1—2岁的放牧幼驹群中爆发了马腺疫。病驹发热,上呼吸道粘膜发炎,颔下淋巴急性肿胀、化脓。疫情从三月下旬开始,直至五月上旬结束。在3—8岁的马匹中,也有少数发病。幼驹的品种主要为阿尔登和奥尔洛夫杂种。土种驹中以河曲为主,浩门次之。此次四个病驹群的552匹幼驹中,发病517匹,发病率93.7%,死亡7匹,致死率为1.3%。  相似文献   

2.
1969年冬—1970年春,内蒙占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某马场的幼驹群发生急性传染病。幼驹当时刚刚离乳,又逢寒流侵袭,突然暴发疫病,一他之间发病10匹,抢救无效,全部死亡。嗣后又次生同类病例,并不断死亡,先后发病142匹,死亡38匹。病驹症状主要为高温、麻痹、腹泻和水肿。在疫病暴发的初期及中期,多数病驹呈现高温及麻痹症状,此类病驹的予后不良,致死率高达90%左右。只有高温而无麻痹症状的病驹,致死率不高。及至疫情发展的中后期,逐渐出现腹泻和水肿症状,致死率  相似文献   

3.
马腺疫是马、驴、骡易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近年来因马属动物饲养量减少,很少发生。2018年12月在辽宁省抚顺市高湾经济开发区友爱饲养的观赏马中发生马腺疫病,发病快,传染速度快,仅仅不到一周的时间饲养的三十多匹马、骡全部发病,传染率100%。因先期治疗不及时,死亡2匹,经过二十多天的诊治,其余的全部治愈。1马腺疫病的发生马腺疫俗称喷喉或槽结、喉骨胀。主要临床特征是下颌淋巴结呈现化脓性炎症,该病的病原体是马腺疫链球菌。该马场饲养的马匹是用于棋盘山旅游区游客骑乘旅游用,不同游客骑乘技术不同,有的游客骑马奔跑,马匹近期饲养管理不良,精料不足,再加上气候寒冷,造成免疫力下降,诱发马腺疫,先是3~5匹,继而不到10d时间,全部发病。  相似文献   

4.
新驹奶泻是新生幼驹常见的疾病。发病后直接危害幼驹的发育,如治疗不及时常会影响幼驹发育,甚至造成死亡。我院由1959年开始在老兽医的指导帮助下,采用针刺甲状腺治疗新驹奶泻,20年来,共治疗674例,治愈628匹,好转的42匹,无效的4匹,治愈率占93.1%,效果确切,方法简便,经济适用。  相似文献   

5.
马腺疫俗称喷喉,是由C群链球菌中的马链球菌亚种引起马属动物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发热、呼吸道黏膜发炎、颌下淋巴结肿胀化脓为主要特征,尤以1~2岁马、骡、驴幼驹多发。典型病例的临床特征为体温升高,上呼吸道及咽黏膜呈现卡他性化脓性炎症,颌下淋巴结呈急性化脓性炎症,本病遍及世界各地区,对幼驹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自然感染一般经间接接触,通过饲料、饮水及飞沫而传染。春秋两季发病较多。临床上可以分为一过性腺疫、典型腺疫及恶性腺疫3种类型。依据发病年龄、季节及淋巴结化脓等特征,可以对本病做出诊断。在本病初可采取措施促使炎症消除或吸收,病程延长或病情较重可采取全身给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幼驹白肌病(亦称肌肉营养不良症),在我场已有五年病史。仅1962、1963两年中就迂到患驹22例,占各类病驹总数73.4%,占幼驹群的45.8%。共死亡16例,占各类病亡驹的84%,平均死亡率为72.7%,自然死亡率高达100%。过去,由于我俩对本病缺乏认识,曾误诊为.'幼驹地方性心脏病"、"幼驹败血性肺炎"、"幼驹伤寒”等。因此,在治疗上几乎所有的抗生素、磺胺类等药品,都分组按疗程用过了。  相似文献   

7.
一、发病情况: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白音锡勒牧场,1968年饲养卡巴金马与蒙古马级进改良马群3500余匹,年产驹800余匹。当年夏天,气候干热,7月30日幼驹突然发病,外伤水肿,管理人员疑为狼咬伤,不以为然,31日连续发生4匹,很快死亡,8月1日又  相似文献   

8.
马腺疫(Adenitis Eguorum)是马、骡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特别是幼驹容易感染,此病常发生在秋末春初气候潮湿多变季节。一九七七年秋末至一九七八年初春,我县西溪、林泉、野坝、绿化等公社先后发生马腺疫流行,蔓延时间达三个多月,据统计,发病马占50%以上。为了及时防止马腺疫的传染,减少马匹的死亡,促进农牧业生产和运输业的发展,我站自配处方,试制复方千里光注射液共四万八千五百多毫升,我们与上述四个公社畜牧兽医站协作,对马腺疫进行了治疗试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共治疗病马253匹,(死亡3匹,有34匹中途配用其他药物治愈未计入疗效)治愈216匹,治愈率达85.3%。现将治疗情况介绍于  相似文献   

9.
腺疫是马、骡、驴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除典型腺疫是以颌下淋巴节发炎化脓为特征外,还可发生恶性腺疫(即内腺疫)。幼驹的易感性最高。腺疫对产驹少的地方和单位并不可怕,但对产驹集中的马场来说,危害就十分严重。笔者连续九年采用自家血液皮下注射预防幼驹腺疫,收到显著效果。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鹤庆素有马匹之乡之称,笔者从事马匹人工授精工作20年,据1988~1997年lO年的统计,累计配种7724匹,受胎6619匹,受胎率85.69%,产驹5216匹,成活4950匹,成活率94.90%。死亡265匹,其中幼骡驹溶血130匹,占死亡的49.05%。随着马匹存栏数量的减少,骡价的不断提高,饲养户由原来的养马转向养骡,因而要求配驴产骡驹者越来越多,故幼骡驹溶血的发生比例加大,给饲养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1987年以来,采用凝集反应测定初乳和血清抗体效价可提示幼骡驹溶血病可能发生,从而采取措施预防,挽救幼驹生命,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亳县马场的幼驹发生一种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1973—1976年发病率为77·6%,死亡率逐年增加。1976年从二匹死亡的幼驹肝脏分出二株鼠伤寒沙门氏杆菌,该菌株对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极为敏感,用庆大霉素获得满意的疗效。亳县马驹从1973年开始发生幼驹腹泻症,多为5—7日龄的,有的可达三月龄,经  相似文献   

12.
对出疆马、驴鼻疽病检疫的同时,也常发现马腺疫的疫畜。经检疫1100匹马时鼻疽阳性马6匹,腺疫阳性马19匹,检疫4000匹驴时,鼻疽阳性驴16匹,腺疫阳性驴3匹。鼻疽和腺疫是马、骡、驴的主要传染性疾病,二者在临床上所表现出的某些症状既有相似处,亦有不同处,现就马鼻疽与马腺浸在临床上所表现出的典型症状浅叙如下。1马鼻腔鼻疽临床症状颌下淋巴结肿胀,如果是一侧的鼻腔发病则表现为同侧的颌下淋巴结肿胀。肿胀程度达核桃大和鸡蛋大,不移动,很少出现化脓或破溃。严重的鼻腔界疽可发生鼻中隔穿孔,导致病畜衰竭死亡。鼻腔内流出脓性分…  相似文献   

13.
<正> 我县某畜牧场曾暴发过一次马副伤寒性流产,经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迅速扑灭了疫情(详见青海畜牧兽医杂志1984年第五期32~35页)。该场共产幼驹32匹,发生副伤寒病驹9匹,占幼驹总数的28.13%,其中有6匹病驹采用腕跗关节及关节周围直接注射药物,全部治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提高新生幼驹溶血病治愈率的体会高启贤张慧玲(甘肃省畜牧学校武威黄羊镇733006)新生幼骡驹(公驴×母马)或(公马×母驴)的溶血病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幼驹疾病,也是引起幼驹死亡的主要原因。虽说近年来农区马属动物饲养量减少而该病发病率明显下降,但在...  相似文献   

15.
近年在陕西、河北等地了解,成年母马、母驴繁殖幼驹的成活率只有20%多或更低些。初生幼驹护理不当造成驹死亡是其原因之一。以往国内关于初生驹的生理指标报导很少,为了给初生驹的护理和常见的防治提供  相似文献   

16.
恩诺沙星的药代动力学在成年马已有研究,但在小驹的药 动力学参数尚未见报道。本文研究了静注和口服恩诺沙星在幼驹体内的药物动力学。1  材料和方法1.1  动物5匹临床健康的幼驹。1~3周龄,体重42~77 kg,模拟 野外放牧条件,小驹可以自由进出河坝。1.2  试验设计实验研究了先单剂量静注(5 mg/kg)恩诺沙星,7 ~10 d后又单剂量口服(10 mg/kg)恩诺沙星对幼驹的效果,再过7~10 d,对小驹以口服 恩诺沙星,连服8 d,其中4只于最后一次给药24 h后处死。1.3  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幼驹的马棒状杆菌病在国内很少有报道,笔者在我场遇到一例幼驹的马棒状杆菌病,现报道于下: 全场37匹幼驹中,仅发现1匹发病,成年马及相邻马场未见发生。病驹排水样粪便,哺乳量减少,无神,喜卧,心律过速,脉弱,每分钟68—84次。呼吸促迫,有时呈腹式呼吸,肺部可听见罗音。呼吸每分钟36—48次,流粘性或脓性鼻液,眼结膜苍白,污秽不洁。有时呈轻度腹痛。血检白细胞总数8000—9600/毫米~3,核左移,血沉15分钟为18—26刻度,60分钟为34—41刻度(涅氏法)。病程45天。初期使用含糖胃蛋白酶、麦芽粉、炭末、鞣酸蛋白、次硝酸铋等健胃、止泻药并持脉补液,后使用四环素、氯霉素、青霉素、链霉素以及磺胺类药物。同时,输母马血,结合补液等治疗,并进行人工哺乳,但终未见效而死亡。  相似文献   

18.
<正> 马骡血斑病在临床上比较少见。我场于一九七○年春、夏腺疫病大量流行,成年母马感染六十七匹,其中有七匹在腺疫的恢复期发生血斑病,病情十分严重。为了探索本病是否具有传染性,我们从其中一匹病马采  相似文献   

19.
马腺疫灭活苗制作与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腺疫病是马属动物的一种最急性传染病,尤其幼驹最易感染本病。为防治本病发生,我所经多次试验,试生产出马腺疫灭活苗。经测试,无论从安全还是效力上都取得了良好效果,报道如下。1 菌种的采集与鉴定1.1 菌种采集1997年9月22日于我局二场马二队发病幼驹无菌采集化脓下颌淋巴结脓汁,用采集脓汁注射小鼠两只,同时接种于血清肉汤与鲜血琼脂平板,脓汁抹片镜检。1.2 菌种鉴定1.2.1 抹片镜检为革兰氏阳性链球菌。注射小鼠分别于18h、23h死亡;无菌环境下用死亡小鼠心血、脏器切面渗出物接种血清肉汤、鲜血琼…  相似文献   

20.
4月龄马驹空肠的网膜孔箝闭一例MurrayRCetal一匹4月龄的阿拉伯小母马因发生急性疝痛已30h而送交堪萨斯州大学兽医教学医院。此驹直至疝痛发生前5日夜晚,仍由母马哺乳。嗣后,母马与幼驹一同出牧,听任幼驹哺吮母乳。于住院前1周,对幼驹作过驱虫,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