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酸雨重谈     
几乎所有的雨都是酸性的,并且自从出现早期工业以来一直如此。而目前的酸雨这一名词则是指酸性大于pH5.7的雨水而言。pH5.7这一酸度恰好是雨水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所形成的。酸雨的酸度大于pH5.7时,其原因主要是与硫酸和硝酸有关,而这两种强酸在某种程度上又是人类的活动造成的。 美国环保局在近年的研究资料(Tirpak等人,1979)中,单从害处一方面讨论了酸雨的作用。认为,酸雨对周围环境会产生严重的生态影响,使湖泊变酸,鱼类绝种,  相似文献   

2.
在室内条件下,用不同 pH 模拟酸雨淋洗土柱,研究现实酸雨对重庆地区石灰性、中性、酸性三种紫色土和酸性黄壤的危害结果表明,淋雨 pH≥4时对四种土壤无显著影响;pH2的酸雨能使酸性和中性紫色土及酸性黄壤明显酸化,此时土壤滤液 pH 可降低2—3个单位;石灰性土壤对 pH2—4酸雨均不敏感。土壤钙、镁离子的淋失速率和淋雨 pH 呈显著负相关;钾、钠离子与淋雨酸度无明显相关。当酸雨 pH≤3时能使酸性和中性土壤的铝活化溶出;若向土壤中施用碳酸钙,可减少30—90%的活性铝溶出。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雪玉洞地下河系统水文水化学在暴雨前后的动态变化特征,利用Davis Vantage Pro2小型自动气象站获取当地的降雨量,用多参数水质自动记录仪(CDTP300)监测地下河的水位、水温、pH值和电导率,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河水位随降雨暴涨暴落,其水温、电导率、pH值对降雨响应迅速,能敏锐地感应和反馈外界环境的变化。酸雨可能引起地下河pH值的降低,因此应重视酸雨对岩溶地下河水文地球化学的影响。雨水的稀释作用是降雨过程中地下河水化学变化的主要控制过程。进一步利用WATSPAC软件计算泉水方解石饱和指数(SIC )、白云石饱和指数(S ID )、石膏饱和指数(S IG )和 p (CO2),发现 S IC ,S ID ,S IG 在降雨期间均呈明显降低趋势,推断可能受雨水稀释的影响,而 p (CO2)值升高,可能受CO2效应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农田土壤酸性、酸雨、空气二氧化硫浓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南昌农田保护区2005~2006年土壤要素、酸雨pH值及空气SO2浓度的监测资料,进行了土壤酸性、酸雨pH值、空气SO2三者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空气SO2浓度与酸雨酸性强度有极显著的负向关系;农田土壤pH值与同期的空气SO2、酸雨pH值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认为,空气中SO2排放、酸雨是南昌农田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雪玉洞地下河系统水文水化学在暴雨前后的动态变化特征,利用Davis Vantage Pro2小型自动气象站获取当地的降雨量,用多参数水质自动记录仪(CDTP300)监测地下河的水位、水温、pH值和电导率,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河水位随降雨暴涨暴落,其水温、电导率、pH值对降雨响应迅速,能敏锐地感应和反馈外界环境的变化.酸雨可能引起地下河pH值的降低,因此应重视酸雨对岩溶地下河水文地球化学的影响.雨水的稀释作用是降雨过程中地下河水化学变化的主要控制过程.进一步利用WATSPAC软件计算泉水方解石饱和指数(SIC)、白云石饱和指数(SID)、石膏饱和指数(SIG)和p(CO2),发现SIC,SID,SIG在降雨期间均呈明显降低趋势,推断可能受雨水稀释的影响,而p(CO2)值升高,可能受CO2效应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模拟酸雨对三种不同性质紫色土盆栽萝卜的喷洒或根灌试验结果表明:喷洒酸雨pH为3时,萝卜叶片便出现可见性伤害,生化指标、产量、品质明显下降,根灌酸雨pH2时萝卜生长才明显受害。短期试验中,直接危害较间接危害严重,但酸雨长期作用于土壤引起的间接危害将更严重、更深远。萝卜生长在酸性紫色土上对酸雨最敏感,在中性紫色土上次之,在石灰性紫色土上不敏感。  相似文献   

7.
济南市近年酸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8~2012年济南市酸雨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和大气监测资料,分析了济南市酸雨的年、季变化特征,同时研究了酸性降水与气象条件和大气污染物的关系。统计资料证明:近5年济南市的酸雨无论从频率还是从强度上都呈现减弱趋势。降水pH值秋季最低,夏季最高;酸雨频率秋季最高,冬季最低。分析得出,影响济南市酸雨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是PM10和SO2;在偏东风影响下,酸雨污染严重;酸雨的发生也会受逆温影响,降水前1 d及当天均出现逆温时,酸雨出现频率最高;随着降水量的增加,pH值逐渐降低,中雨时酸雨频率最高;另外,雾和轻雾也容易导致酸雨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酸雨对春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分别用pH值为1.5、2.5、3.5、4.5和5.6的模拟酸雨在春小麦拔节期对其进行喷淋,然后测定不同pH值模拟酸雨处理后春小麦叶片的光合参数。结果表明,酸雨pH值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以及叶绿素相对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酸雨使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了4.08%~67.04%,气孔导度下降了17.44%~58.44%,蒸腾速率下降了12.08%~48.08%,胞间CO2浓度上升了9.01%~14.29%,叶绿素相对含量下降了12.16%~37.23%。模拟酸雨处理后,春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叶绿素相对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和叶绿素相对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酸雨对春小麦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随酸雨的氢离子浓度增大而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模拟酸雨对菠菜生长及其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pH的模拟酸雨处理菠菜,研究模拟酸雨对菠菜生长代谢、生物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弱酸性酸雨能促进菠菜叶片中光合色素的合成,叶绿素a比叶绿素b对酸雨胁迫更敏感;在pH为3.0~7.0范围内,叶片中丙二醛含量与pH呈显著负相关;生长指标值随着酸雨酸性增强而下降;pH≤4.0的酸雨能严重阻碍维生素C的合成;pH≥5.6的酸雨会促进可溶性糖和蛋白质的合成,pH5.6的则抑制二者的合成;游离氨基酸含量与pH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该研究为酸雨的污染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模拟酸雨对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性及酸性紫色土上,pH2模拟酸雨喷淋蔬菜,使叶片产生褐斑、生物活性下降、生长严重受阻,产量较对照低23—85%,品质变差,叶绿素、氨基酸及维生素 C 含量下降,萝卜的可溶性糖及钙、镁等含量减少。在酸性土上,pH3酸雨对大多数作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产量稍有下降。根灌酸雨对蔬菜地上部影响较小,对地下部的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尤其在酸性土上,pH2处理的植株,受害更为严重,根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1.
蔡哲  贺志明  唐春燕  吴琼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292-11294,11312
利用南昌市降水监测资料与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分析了南昌市酸雨污染的现状,揭示了南昌市酸雨的形成因素。研究表明,南昌市酸雨酸度大,频率高,且近年来降水pH值有下降趋势,主要是硫酸型污染,南昌市酸雨污染最严重的时段在秋、冬季。降雨pH值随着降雨等级的提高而增大,雨量的增大对降雨酸性有稀释作用。高空气象条件对酸雨有明显的影响,高空风风速小于7m/s时,酸雨频率较高,pH值也低,酸雨污染严重,反映了高空风对污染物水平输送同样具有稀释和冲淡的作用。逆温强度较强时,酸雨出现率增大。周边的工业区对南昌市酸雨的产生有明显作用。不稳定气象条件有利于大气低层污染的垂直和水平方向的扩散,可降低致酸污染物对区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室内条件下通过不同pH模拟酸雨(pH 2,3,4,设纯水对照)淋洗土柱试验研究模拟酸雨对重庆地区主要土壤的淋溶影响。结果表明,ca~(2 )、Mg~(2 )离子的淋失同降雨酸度呈负相关,但K~ 的淋失则同降雨酸度无明显关系。pH4酸性降雨对四种供试土壤无明显影响。除石灰性土壤外,pH2强酸雨能使酸性和中性土壤迅速酸化。pH<3的降雨增加了酸性和中性土壤中离子态铝的活性,但如果向土壤中施用碳酸钙可减少活性铝溶出量30—90%。  相似文献   

13.
模拟酸雨对植物形态学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pH值的溶液模拟酸雨对6种南方城市常用的绿化植物进行处理,来研究酸雨对植物叶面积、单叶质量、根冠比等形态学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6个树种的3个形态学指标都受到一定的影响。①pH为5.0,4.0和3.0的模拟酸雨降低了广玉兰Magnoliagrandiflora,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桂花Osmanthus fragrans的叶面积。②pH为5.0,4.0和3.0的模拟酸雨降低了广玉兰、樟树、桂花的单叶质量,使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叶片的单叶质量增加。③模拟酸雨促进樟树、红花木Loropetatum chinensevar.rubrum地下部分的生长,使二者的根冠比增大;与此相反,皋月杜鹃Rhododendron indicum的根冠比在模拟酸雨的作用下减小。④从植物形态学角度上看,广玉兰和桂花2个树种不适于在自然降水pH≤4的环境中生存,皋月杜鹃不适于在自然降水pH≤3的区域生存。图1表2参13  相似文献   

14.
模拟 pH2、3、4、5、6的雨水,以1、5、10年的积累雨量淋洗3种紫色土。淋洗后的土壤 pH 值对微生物有抑制或刺激作用,其影响较雨水 pH 值更明显。4种土壤酶活性与淋洗后的土壤 pH 值的相关程度亦较与雨水 pH 值为高。雨量积累的影响较 pH 梯度的影响微弱。意味着酸雨对陆生生态系统的危害,首先通过土壤的酸化这一环节。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南昌地区酸雨现状,通过对南昌农区、郊区、市区布设观测点,根据有关监测数据资料,对2006—2007年酸雨pH值、酸雨频率、酸雨成分、空气污染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个测点观测的南昌地区酸雨年均pH值处强酸性标准,3测点酸雨发生概率为88%~97%,9—4月酸雨较重、5—8月减弱,酸雨pH值与空气污染物浓度有极显著相关关系。酸雨呈硫酸性酸雨,主要阴离子为SO2-4、NO-3、Cl-,阳离子为NH+4、Ca2+、K+,且SO2-4/NO-3比值较小。农田保护区因处于城市及工业污染源下风向,降水总离子及SO2-4浓度较高,酸雨强度不亚于城市。在新设工业园及迁出企业布局上,应考虑设于较小风频方位,以减轻南昌农田保护区及城市污染,建议选择城市西北、东南侧安排新设排放源。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模拟酸雨胁迫对油冬菜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为制定油冬菜酸雨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盆栽油冬菜品种黑油冬分别喷施pH为5.6、4.5、3.5和2.5的模拟酸雨,以喷施清水(pH 7.0)为对照(CK),测定分析不同酸度模拟酸雨处理的油冬菜生理生化指标.[结果]随着模拟酸雨酸度的增强,油冬菜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含量及丙二醛(MDA)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前三者在模拟酸雨pH 4.5时升至最高,MDA含量在模拟酸雨pH 3.5时达最高;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前二者在模拟酸雨pH 4.5时降至最低,可溶性糖含量在模拟酸雨pH 5.6时降至最低;类胡萝卜素含量持续降低;在pH 4.5的模拟酸雨胁迫下,油冬菜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出现急剧变化,分别比CK降低58.37%和50.89%.[结论]pH 4.5可能是酸雨对油冬菜造成隐性伤害的阈值,适度酸雨胁迫可激发油冬菜自身的抗逆系统.酸雨较重的南方地区可在油冬菜定植前选用适量石灰改善土壤酸性,也可采用设施栽培来避免酸雨对其叶片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升气象对旱地小麦等农作物预防酸雨危害的技术。[方法]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在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镇王村、广胜寺镇东安村、万安镇高公村进行,研究旱地小麦生长期间的酸性降水后土壤pH值变化、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产量的差异,结合各生长期的生理需求,进而评价县内酸雨影响土壤、产量的程度。[结果]3个试验点土壤pH值在酸性降水后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降低幅度与自然降水的pH值及量级呈正相关的关系,在降水结束后的几天内,又会缓慢回升至原相对平稳的状态;0~10cm和10~20cm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在酸性降水后的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均表现正常,且0~10cm土层显著较高。大槐树镇王村、广胜寺镇东安村、万安镇高公村产量分别为7 707kg·hm-2、7 545kg·hm-2、7 394kg·hm-2,与山西省"十二五"期间的3 695kg·hm-2冬小麦产量相比高很多,所以偏酸降水对产量影响较小,但4月3日和4月18日偏酸降水对大槐树镇王村旱地小麦穗数有一定影响,但对穗子其他性状无影响。相关分析表明,土壤pH值与旱地小麦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呈负相关,与成熟期穗部农艺性状关系密切,与穗数、穗粒数也密切相关,从而影响产量,但不显著。[结论]洪洞县遇有酸雨后土壤pH值的降低幅度不明显,且在降水停止后的几天内,基本能恢复成原状态,在土壤的酸雨耐受度以内,土壤仍处于适于作物生长的状态,最终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也较为薄弱。  相似文献   

18.
模拟酸雨对水稻土磷素动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模拟实验,分析不同强度的酸雨下水稻土p H值、磷素的动态变化,探讨不同酸雨对水稻土磷素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模拟酸度为3.5、4.5、5.5的酸雨淋溶40 d过程中,水稻土p H值没有显著影响,说明水稻土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而水稻土中全磷变化不大,速效磷含量变化显著,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且在一定酸度的酸雨(p H=5.5)淋溶下水稻土中速效磷含量最低。随酸雨酸度的增强,水稻土中微生物量磷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呈先增强后降低的趋势。研究揭示p H≥4.5的酸雨可以促进水稻土中微生物生物量磷活性,当酸雨p H3.5时可以促进水稻土中酸性磷酸酶的活性;高酸度的酸雨(p H4.5)对水稻土中微生物量磷有抑制作用,当酸雨p H≤3.5时可以抑制水稻土中酸性磷酸酶活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模拟酸雨实验,研究酸雨胁迫(pH2.5、3.0、35、4.0、4.5)对台湾桤木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酸雨酸度的降低,台湾桤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呈上升趋势。pH2.5时,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达最低点,比对照(CK)降低28.6%;pH4.5时,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比CK高10.2%;pH2.5时,叶片的蒸腾速率达最低点,比cK降低59.5%,而pH3.0、3.5、4.0、4.5分别比CK降低57.4%、53.1%、50.1%和34.7%。随着酸雨胁迫时间的持续,台湾桤木叶片净光合速率先降低后升高,蒸腾速率先升高后降低,气孔导度先降低后升高;胞间CO2浓度前期降低,9月达最低,其后又升高;气孔限制值先升高后降低,水分利用效率先降低后升高。  相似文献   

20.
民勤地区酸雨变化特征与沙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民勤国家基准气候站1993—2012年20 a的酸雨监测记录及对应时段的沙尘观测资料,分析了民勤地区酸雨变化特征及降水p H、K值与沙尘天气的关系。结果表明:酸雨在民勤一年中各个季节均有出现,酸性偏弱,出现频率小;沙尘天气在一定程度上中和了降水的酸性,使降水的p H趋于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