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基于MAPGIS的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中若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建设是"数字国土工程"中基础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简要介绍了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的工作流程,并对基于MAPGIS数据库建设中出现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科学院国家资源环境数据平台土地利用/覆被专题数据库的建设为背景,总结了国家尺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涉及的主要遥感监测技术和方法,包括基于遥感监测的土地利用/覆被分类系统、遥感信息源、土地利用/土地覆盖信息提取方法、土地利用分类1 km栅格成分数据构建技术以及土地利用分类面积汇总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家尺度土地利用/土地覆盖专题空间数据库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根据土地利用数据库中的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特点,分析了在数字环境下土地利用数据库现势度的内涵及数据库更新方法,着重讨论了矢量数据更新中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问题及历史数据的保存及回溯机制。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了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库的设计目标和思路基础上,介绍数据库的结构设计和系统的功能设计。然后用图示的方法阐述了数据库建设流程,运用MapGIS软件建立县域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库,并就数据库建设过程中的数据处理、图幅拼接、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的连结、数据库建立等关键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土地利用数据库是实现国土资源信息化、科学化、智能化管理的基础,利用3S技术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是当前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工作的重点,数据库的建设、运行以及充分科学的利用成为了当前更新调查工作的关键。作者结合实际,对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的技术方法与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刘光禹  余晶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8):128-130
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建设,是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的重要内容。结合工作实际,以青河县为例,探讨了苍穹国土数据处理系统在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持土地利用数据的现势性,北京市在土地利用数据库建立之后每年都会以区县为单位进行土地利用数据库变更工作。以北京市为例,采用SPOT-5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基于GPS的精确定位功能,结合GIS数据操作、管理、显示等的良好功能以及背景数据知识,对北京市的土地利用数据库进行了变更。该方法发挥了航空遥感技术的优势,在GPS实地测量和土地利用数据库的支持下,用GIS集成数据,从而完成了对北京市土地资源的动态监测和数据库的及时更新。  相似文献   

8.
以敦煌市土地利用数据库建立为例,探索了应用SPOT影像数据更新土地利用数据库的方法。通过应用研究发现,利用SPOT影像进行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具有精度高、效率高、实用性强等特点,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与已有土地详查矢量数据及外业调查数据相结合建立数据库,可以大大提高数据库建设的准确性,是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建立和变更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的东陵区农业土地利用信息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雪丹  杨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9):3782-3784
土地是人类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的合理利用关系到人类的生存问题。数据库设计是土地利用信息系统的核心设计,为此,笔者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空间数据库设计、属性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功能设计等几个方面就农业土地利用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做了较详细地探讨。所建设的应用系统对合理开发和利用农业土地资源以及土地科学管理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林军维 《甘肃农业》2020,(4):103-105
土地调查数据库在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精准、详实的信息数据以及参考。通过分析土地数据库可以更新数据信息,优化土地资源管理,提升监测质量,明确土地的具体权属,在根本上达到了提升土地开发工作效率的目的。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土地利用数据库,主要对土地利用数据库在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中的应用功能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昌平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村居民点扩张形势十分严峻,研究其演变机制并进而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调控显得至关重要,但是目前相关研究较少。在全面总结国内外关于农村居民点扩展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的方法对北京市昌平区2001~2006年期间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展演变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研究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动态演变过程揭示出农村居民点用地利用的程度甚为粗放,并且农村居民点用地区域分异特征明显。研究认为:应该对农村居民点进行适度挖潜使其集约利用,但在集约化利用过程中应分别采取不同的集约化措施,同时要统筹兼顾区域整体和各城镇农村居民点用地之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12.
以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提取2000,2003和2007年三时相的昌平区土地利用信息,以高程150 m为界限划分为山地生态涵养区和平原经济发展区。分析表明,平原经济发展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主要体现为耕地向城矿居用地转化,而山地生态涵养区各组分变化并不明显。应用空间洛伦茨曲线和空间基尼系数分析揭示三时相不同土地用途的分布特征,研究发现水域和城矿居用地的空间分布在三时相最不均匀,集中于平原经济发展区,耕地和林地比较均匀,未利用地分布变化较大。7年之间耕地、林地和水域在向均匀方向发展,城矿居用地先趋于不均匀后转向均匀发展,未利用地恰好相反。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美国MapInfo公司的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X,应用通用开发语言Visual Basic6.0,采用SQL Server关系型数据库,设计开发了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并将该系统应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设计中,取得了满意的结果。据此,在论述其设计思想和原理的基础上,详细阐述基于组件式GIS的县级土地总体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框架、数据库的建立以及系统所能实现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14.
区域土地利用是一个复杂的人地关系系统,土地利用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进行土地利用与区域经济关联度研究,对促进冷水滩区的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的有效实施,实现区域土地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吕艳秋 《北京农业》2011,(Z1):32-33
为了有效地防控高致病性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蓝耳病)的发生,北京市昌平区利用ELISA检测方法,对免疫后28d的生猪进行免疫抗体抽样监测,昌平区生猪养殖场户800余场(户),存栏生猪近10万头,北京昌平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全区推广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免疫程序,并进行免疫抗体监测,本报告对2010年和2011年至今的免疫检测情况进行了统计,2010年随机抽检114场/户次,检测生猪1502头次,平均免疫抗体阳性率82.56%;截至2011年5月,随机抽检免疫抗体43场/户次,检测生猪534头次,平均免疫抗体阳性率97.57%。  相似文献   

16.
丘陵山区土地利用冲突评价及调控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开展丘陵山区土地利用冲突评价可为土地利用调控优化与空间管控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支撑.以重庆市江津区2009年和2016年两期土地利用数据为例,运用景观生态学风险评价方法测算土地利用冲突综合指数,对冲突指数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土地利用调控优化策略.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冲突等级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为稳定可控、一般冲突、中度冲突、重度冲突,冲突等级空间格局呈现"一江一河三区"集中连片的分布规律. 2)江津区不同海拔下的土地利用冲突呈现出规律变化特征,海拔越高,冲突程度越小,冲突地类随冲突程度发生相应变化. 3)江津区土地利用冲突指数全局的正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 2016年热点区与冷点区较2009年都有所增加,集聚态势随着时间推移进一步加强. 4)基于江津区不同海拔下的土地利用冲突等级,提出3种土地调控优化策略,引导土地利用空间协调发展,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沙坪坝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沙坪坝区1997~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对该区土地利用变化过程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较快;土地利用程度不断提高,土地利用处于发展期;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增城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增城市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将增城市土地利用按地区分布和利用方式的差异归纳为城镇密集区,农地开敞区和生态建设区3种用地发展模式,根据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采取不同的开发利用策略,并从规划,政策,管理等方面提出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实现兰州市西固区土地利用的优化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GIS平台支持下,利用破碎度、形状指数、分维数、多样性等景观格局指数对西固区11类土地利用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商服用地的景观破碎程度最大为3.98,其次为水利设施用地为3.80;未利用地的景观破碎度最小为0.04。说明在西固区商服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而未利用地受人为干扰的程度最小,河口乡景观破碎度最小,表明其受到人为影响的程度最小,而陈坪乡、达川乡破碎度指数较大,表明这两个乡镇在西固区受到较大的人为影响。西固区各位用地的景观分离度差异比较大,水利设施用地最大为2 428.66,而未利用地最小为0.82。说明西固区水利设施用地的空间上最为分散,而未利用地在空间上的分散程度最低。景观多样性指数表明西固区土地利用类型以未利用地为主,而土地利用组合系数也表明西固区土地利用方式以未利用地为主。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昌平草莓质量安全状况,2017年1-5月抽取459个草莓样品,覆盖昌平区78个规模生产基地、303个农户,对有机氯、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35种农药残留和汞砷铅镉铜铬6种重金属元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检出11种农药、未发现农残超标样品,依据昌平草莓农药实际使用情况将异丙威、百菌清、腐霉利划分为中风险农药;发现1个镉元素超标样品,并将镉划分为中风险元素;规模基地在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方面检测情况好于农户。通过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昌平草莓仍存在一定风险,今后还应该增加检测项目、引进检测仪器、优化检测方法、强化监测力度,同时加强草莓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