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本文应用随机过程理论ARIMA时间序列模型,对辽西河滩地杨树立地质量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滩地杨树立地质量数量化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在编制洞庭湖滩地杨树立地指数表的基础上,根据影响杨树树高生长的立地项目的选择和类目划分,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应用数量化理论I,编制出滩地杨树数量化地位指数得分表,旨在为滩地有林地和无林地的杨树立地质量评价提供统一的标准,为滩地杨树造林和经营提供理论依据。经检验其精度较高,符合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里下河滩地开发中,形成了不同的人工立地类型,本文通过对I—69杨在不同立地类型条件下,个体结构、树冠结构及生长量的研究比较,总结认为采用筑垛开发滩地的整地措施是培育杨树速生丰产林的关键。研究结果为里下河地区大面积开发滩地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里下河滩地开发中,形成了不同的人工立地类型,本文通过对I-69杨在不同立地类型条件下,个体结构、树冠结构及生长量的研究比较,总结认为采用筑垛开发滩地的整地措施是培育杨树速生丰产林的关键。研究结果为里下河地区大面积开发滩地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安徽沿江洲滩地杨树人工林立地指数表的编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安徽沿江洲滩地调查57块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林龄具有代表性的南方型杨树人工林标准地.根据各林分优势木材料,选用公式H=0.374 155 3.037 824A-0.091 17A2作为树高导向曲线数学模型,编制了安徽省沿江洲滩地杨树人工林立地指数表.该表对安徽省沿江地区杨树定向培育、丰产栽培、生长预测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武陟县的杨树人工林为例,通过调查获得的样地资料,采用地位指数曲线模型拟合的方法,选择最佳拟合曲线方程编制出杨树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更方便、准确、直观的地位指数表。  相似文献   

7.
滩地钉螺种群消长与杨树人工林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在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的滩地杨树人工林内采取定位观测为主的研究方法,对滩地的地下水位、土壤含水率、螺情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滩地杨树人工林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揭示了杨树人工林内钉螺种群消长的内在规律和环境因子的偶发效应,显示出滩地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抑螺机制的有效性和持续性,体现了滩地杨树抑螺林的血防安全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践较系统的总结了鄱阳湖区平原滩地营造杨树短周期工业原料林造林地海拔高程的选择、立地指数的判断、造林工程技术指标的确定及技术经济的指标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9.
洞庭湖区不同立地杨树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洞庭湖区的岳阳市君山区、沅江市、临澧县、常德市鼎城区,选择2008年春造林的杨树人工林,按平原、滩地、丘陵平地与丘陵坡地4种立地类型设立标准样地,对洞庭湖区不同立地杨树的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平原、滩地、丘陵平地、丘陵坡地等4种立地,6年生杨树林的年均树高生长量分别为2.8m、2.3 m、2.6 m、1.5 m,年均胸径生长量分别为2.6 cm、2.6 cm、2.3 cm、1.9 cm,年均单株材积生长量分别为0.024 0 m3、0.018 0 m3、0.018 0 m3、0.006 3 m3,年均单位面积蓄积生长量分别为20.0 m3/hm2、15.5m3/hm2、15.5 m3/hm2、7.8 m3/hm2;4种立地以平原地的杨树生长最好,并且立地条件越好,杨树进入快速生长期也越早;在平原,6年生杨树的胸径生长已经因林分过密而放缓,但树高、单株材积、单位面积蓄积生长量都还处于快速生长期。  相似文献   

10.
过去常用立地质量对林分生长进行评价,实践证明,对一些速生经营强较高的人工林可能欠缺,尤其是经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平原地区杨树的地位等级和生长量。因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理查德生长曲线构成的遵守加法组合和乘法组合的非线性模型,对日本落叶松等3个树种进行了立地质量评价的尝试。结果表明,在森林立地质量评价的诸多方法之中,直径生长潜力仍然不失为一种应用简便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秦岭林区天然次生林与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以秦岭林区典型的松栎林带为例,采用临时样地、固定样地和解析木3套数据建立立地指数模型和立地形模型,比较天然次生林与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差异,为天然次生林立地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和评价方法。【方法】首先对样地直径分布进行SW正态性检验和株数积累分布曲线检验,论证天然次生林编制立地指数表的可行性;然后拟合优势树高生长方程,根据 R2和标准估计误差选择各树种导向曲线模型;依据树高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相交且趋于平缓、树高变异系数趋于平稳确定基准年龄和基准胸径;分别采用相对优势高法、标准差调整法和变动系数调整法形成立地指数和立地形曲线簇,编制油松、华山松、锐齿栎和落叶松立地指数表和立地形表。运用卡方检验、落点检验和相关性检验分析不同树种立地指数表和立地形表精度差异,采用平均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比较通用地位级表与立地指数表、立地形表评价立地质量偏差。【结果】各树种卡方检验值均小于卡方检验临界值,符合精度要求。油松和落叶松立地指数卡方检验平均值低于立地形,锐齿栎立地指数卡方检验平均值高于立地形,华山松立地指数与立地形卡方检验平均值差异较小。卡方检验、落点检验和相关性检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立地形适用于天然次生林立地质量评价,而立地指数适用于人工林。与通用地位级表的比较表明,地位级评价立地质量平均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大于立地指数和立地形,地位级评价落叶松人工林立地质量误差显著大于立地指数。【结论】编制的油松、落叶松立地指数表,华山松、锐齿栎立地形表满足立地质量评价精度要求,能够反映林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立地质量差异,可用于林区立地质量评价和森林经营管理。同时如何解决次生林立地质量评价中混交和异龄的特点、建立更具普遍性的立地指数和立地形模型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经对高地下水位的宝应湖滩地、沿海平原和丘陵微缓岗地的3个林场黑杨派无性系造林生长情况调查分析,认为在此类立地上营造杨树用材林,应以生产胸径30cm和20cm的中、小径材为主,造林无性系可选择在各立地上的直径和材积生长量均高的35杨。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森林立地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概况。主要介绍了立地指数导向曲线模型法和基于遥感技术的森林立地质量评价方法,并结合两种方法作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适宜于提高辽西干旱地区杨树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根据辽西生态实验林场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一系列的栽培技术措施,对该地区营造杨树速生丰产林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刺槐(Robina Pseudocaia)人工林,60年代以后在辽西得到迅速发展。仅朝阳地区至1983年保存面积为1293.1km~2。但由于忽视了对立地质量的评价,缺乏对适地适树的研究,片面地追求用材林。其结果不同立地的刺槐林生长出现明显差异。同是10年生林分,在适宜的立地条件优势高12.7m,平均高9.4m。相反有的林分优势高5.2m,平均高仅为3.7m,相差二倍半还多,而且干梢严重,林相不齐,666.6m~2保存株数仅60—80株。显然对立地质量的正确评价,进行科学的划分立地类型,为该地区确定培  相似文献   

17.
立地质量评价是林业工作中开展森林经营活动的基础,而混交次生林的立地评价是目前研究亟需解决的难点。本研究基于湖南省一类清查3期的栎类次生林调查数据,以单株栎类的胸径和5年断面积生长量为评价指标,参考地位级指数的编制方法,探讨了4种不同栎类组分数据在栎类混交林立地质量评价方面的可行性。结果表明:Ⅱ类数据的最优导向曲线为幂函数,Ⅰ、Ⅲ、Ⅳ类的最优导向曲线为Gompertz方程;利用Ⅰ、Ⅱ、Ⅲ、Ⅳ类数据评价栎类立地质量的精度分别为66.7%、56.2%、63.3%和78.2%,Ⅳ类数据精度最高,说明以样地内所有栎类树木的胸径与5年断面积生长量为评价指标的立地质量评价方法精度较高,可为湖南省栎类次生林的立地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森林立地分类及立地质量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森林立地分类及立地质量评价范小洪,徐东(忠县林业局)立地分类及立地质量评价是对立地性能的认识。引进立地分类及立地质量评价,对摸清经营范围内的立地条件,提高造林和经营水平,充分发挥林地生产潜力具有重要意义。我县国有和集体林区从未进行过立地分类及立地质量...  相似文献   

19.
根据杉木人工林优势木树干解析材料,应用McDill—Amateis方程建立多形地位指数曲线模型,为立地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立地质量的评价是森林经营工作的基础。立地指数表(或曲线)是评价立地质量的主要工具之一。研究编制各地区适用的立地指数曲线是全国林业科学技术发展计划中的内容之一。广西区林科所于1979年6—9月组织区内各地区林科所,广西农学院林学分院和广西林校等单位有关人员组成“广西杉木立地类型调查组”,开展全区杉木立地类型的调查研究,其中立地指数表的编制已完成,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