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小麦移栽是利用已育苗疏密补稀的一种移苗定植栽培法,它可以补晚茬、补缺苗、补断垄,起到以晚促早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常见育苗移栽方式及特点1.苗床育苗移栽苗床育苗移栽操作简单方便,但移栽后需缓苗,且秧苗成活率低、成熟期晚。2.营养钵育苗移栽营养钵育苗移栽是利用纸筒、塑料茶杯、直径8厘米的塑料带进行育苗移栽。此法的幼苗成活率高,且移栽后不用缓苗,但不利于大量集中供苗。3.钵盘育苗移栽钵盘育苗移栽的成活率较高,但对温室的要求比较严格,且成本较高。4.苗床加钵盘育苗移栽苗床加钵盘育苗移栽法不用缓苗,且秧苗成活率高、早  相似文献   

3.
饲用甜菜在夏季移栽时,应在移栽前4天淌水,移栽时再按穴浇水,幼苗选择块根直径2~3cm,留叶柄10cm,用铁锹移苗并挖坑移栽,使根头露出地面2cm,根尾保持垂直,可使移栽成活率达到90%左右。  相似文献   

4.
在水稻秧苗移栽前施一次“送嫁肥”,这样就可以保证秧苗移栽后,发根快,缓苗快,缓苗后的稻秧健壮。 秧苗发根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秧苗根原基形成的数目的多少。而根原基的分化、形成又与秧苗体内的碳、氮含量有密切关系。一般规律是:如果秧苗体内碳、氮水平低,那么即使秧  相似文献   

5.
无塑盘地温育秧抛栽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秧苗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根部所带肥土块移栽时抛落水田中使秧苗直立。2.克服了塑料秧盘育种时因秧盘眼孔小,秧苗生长到一定时期会因肥水不足、肥泥土块小,导致抛落下田秧苗易横漂田中而造成浮秧的弊端。所育秧苗移栽抛秧时由于伤根少,秧苗带肥土移栽成活快,成活率高。无塑盘地温育秧抛栽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秧苗移栽施肥器的性能特点,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和使用操作等。  相似文献   

7.
1996 ̄1998年以Ⅱ优多恢57为材料,研究了移栽、深水、施氮与水稻环境敏感期分蘖芽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1)秧苗移栽期叶龄分别与秧苗带蘖死亡率和处于环境敏感期叶位分蘖芽的出鞘期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冬水田秧苗最适宜 栽叶龄为5.8叶左右。(2)深水处理3天以上秧苗处于环境敏感期叶位的分蘖发生率为0,移栽返青期以灌浅水为宜。(3)深水控制环境敏感期叶位分蘖芽的效果与本田底肥施氮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  相似文献   

8.
作物育苗移栽技术工艺因其对气候的补偿作用和使作物生长发育期提前的综合效应,在农业种植业生产上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本文在论述秧苗移栽机械化生产必要性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移栽机械化生产的重要意义,提出了移栽机械的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设计并改进了一台适合于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蔬菜秧苗移栽的便携式秧苗移栽器。将掘穴、取苗、定植动作集成在一起完成,提高移栽效率,提高移栽成活率,减轻劳动强度;携带方便,操作简单,适用性强。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栽植水稻的主要模式分为三种,分别为插秧、钵苗移栽以及直播。其中钵苗移栽由于秧苗带营养钵,且浅植于温度比较高、营养较为集中的水田表层,苗根不会受到伤害,也没有缓苗期,能够延长水稻的有效生育期,实现秧苗的等距等行,有利于水稻秧苗在田间生长,得到了广大用户的欢迎。与普通平盘插秧相比较而言,经过水稻钵苗移栽的水稻秧苗能够提前5到7天分蘖,能够实现低节位有效分蘖增加至20%,是目前我国实现水稻生产高产、优质的最理想技术之一。本文在此背景下论述水稻钵苗移栽机械化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栽植水稻的主要模式分为三种,分别为插秧、钵苗移栽以及直播。其中钵苗移栽由于秧苗带营养钵,且浅植于温度比较高、营养较为集中的水田表层,苗根不会受到伤害,也没有缓苗期,能够延长水稻的有效生育期,实现秧苗的等距等行,有利于水稻秧苗在田间生长,得到了广大用户的欢迎。与普通平盘插秧相比较而言,经过水稻钵苗移栽的水稻秧苗能够提前5到7天分蘖,能够实现低节位有效分蘖增加至20%,是目前我国实现水稻生产高产、优质的最理想技术之一。本文在此背景下论述水稻钵苗移栽机械化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1育秧1.1育苗的基本要求培育秧龄适宜、整齐健壮、无病害的水稻秧苗,是育苗的基本要求。小苗一般系指3叶期内移栽的秧苗,中苗一般系指3.0~4.5叶内移栽的秧苗,大苗一般指4.5~6.5叶移栽的秧苗。壮秧是茎基宽扁,叶色绿中带黄,根多白色,植株矮健,秧龄适宜,4片叶以上的壮秧应长出分蘖,整齐,无病害。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移栽灵在水稻育秧中的应用效果调查,结果表明:移栽灵具有壮秧、杀菌、提高秧苗抗逆性能力,并能有效的防治立枯病和多种苗期病害,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挠性圆盘式移栽机移栽裸根苗的埋苗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栽裸根苗时,秧苗的埋苗率是移栽机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为研究挠性圆盘式移栽机移栽机构各参数对秧苗埋苗率的影响,进行五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建立了移栽机参数与秧苗埋苗率间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各参数对秧苗埋苗率的影响效应。利用计算机规划求解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优化计算,得出秧苗埋苗率最小时的最佳参数组合,并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4.
1、带土坨移栽。草莓定植时尽量采用带土坨移栽的方法,以缩短缓苗期,提高成活率。准备移栽前一天,先用水洇湿育苗地,以免切取秧苗时土块散碎不能形成土坨。从育苗圃直接取苗,由于育苗圃内秧苗密度较大,可以切成三角形的土坨;假植的秧苗密度较小,取苗时切成8-10厘米见方的土坨即可。  相似文献   

15.
本法包括:安放在特制的育秧器的营养带上用附生培养秧苗;以及待栽的秧苗随带传送到田间条沟内覆土栽埋两个部分。所谓附生培养就是能在上下分肥、气、水三层的育秧器中培育出轻壮的秧苗来;它发出的根丛在营养带中交织盘踞,并成束地伸延到下层(图3,4)。移栽时,满栽秧苗的条带很容易从育秧器提取出来,送到田间。在挖好的条沟的一端放开条带,把秧苗按株距顺序送进沟槽内;再把根部覆土压实。和盛行的水稻插秧方法相比较:它既可减免人工插秧那样繁重的劳动;而且又无需像插秧机那样要求复杂设备和严格操作。它不仅能用在水稻上,更适用于小麦、玉米、棉花等旱地作物大田作物育苗移栽的推广,为今后大田作物继续提高单产和增加复种开辟广阔的前途。  相似文献   

16.
《当代农业》2014,(22):63-63
江苏省常州市网友问:家里有块地种的是油菜,想了解下如何移栽才科学,谢谢!答:油菜移栽前加强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可以提高移栽成活率。油菜要高产,培育壮苗是基础,提高移栽质量是关键。一般苗龄在25~35天移栽为宜,适时早栽,力争冬前有40~50天的有效生长期,以利其形成壮苗越冬。因此,在移栽时严格要求"三带"、"三要"、"三边"和"四栽四不栽"。"三带"是:带泥、带肥、带药到田。"三要"是:行要栽直,根要栽稳,苗要栽正。“三边”是:边取苗,边移栽,边浇定根水。“四栽四不栽”是:大小苗分栽不混栽,栽新鲜苗不栽隔夜苗,栽直根苗不栽弯根苗,栽壮苗不栽弱苗。  相似文献   

17.
移栽时期落叶树以初冬为宜,常绿树以早春芽萌动前半月为佳。新疆最佳移栽时期是早春,大树于带土球移栽和落叶乔木裸根移栽,加重修剪,均可成活。盛夏季节,树木蒸腾量大,移栽大树不易成活。土壤封冻前的深秋,树体的上部处于休眠状态,也可进行大树移栽。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农机5款     
《农村新技术》2011,(23):37-38
一、多功能秧苗移栽机2ZQ多功能秧苗移栽机是山东青州火绒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型机械,适用于移栽黄烟、蔬菜、花卉、棉花等。可一次完成挖穴、施肥、栽苗、封埯等功能,无漏栽苗和伤苗现象,确保了秧苗移栽质量和成活率。该机是山东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购机享受政府补贴政策。该机所用部件严格执行国际标准,采用双轮盘旋压、偏心旋转带动栽苗器移植为一体的先进结构,具有性能稳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基于水稻机械旱栽秧技术这种新的节水轻简栽培方法,开展了移栽过程中秧龄、秧苗形态对秧苗萎蔫及覆水后返青特征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去土秧苗相比,带土团秧苗移栽后0.5 h墩萎蔫率仅为60%,墩萎蔫度为0.6,秧苗耐萎蔫效果明显;带土团秧苗覆水后24 h墩返青率即达到57.1%,且墩新根数达到1.5条,秧苗返青及新根快发优势明显;秧龄为20 d的秧苗移栽后2 h墩萎蔫率仅为55.6%,覆水后14 h的墩返青率已达83.3%,相比其它秧龄秧苗具有较强的耐萎蔫性和快速返青性能。因此,带土团秧苗为水稻机械旱移栽过程中较理想的秧苗形态,20 d秧龄为水稻机械旱栽秧的最佳秧龄。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迷你型花叶芋Caladium bicolor试管苗的简易高效移栽技术及影响其移栽成活的因子.结果表明:试管苗的移栽不需进行移苗前的练苗,只要掌握试管苗移栽的技术要点,管理得当,成活率均在96%以上;移栽基质以混有泥炭的混合基质为佳,移栽后浇透水,移入塑料拱棚保湿10~15 d,期间要定时进行通风、喷水及病害防治.从试管苗的生长状态上看,合适的试管苗移栽高度为3~5 cm,根长为0.5~3 cm.还对如何加速商品苗形成提出了建议.表4参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