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2种不同施药方法防治大栗鳃金龟幼虫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40%辛硫磷乳油、50%敌·辛乳油、甲氰菊酯乳油、1%苦参碱4种药剂的稀释液,在大栗鳃金龟幼虫距地表最近时,用根部追肥器在土壤中注射农药和用喷壶在草面上喷洒2种不同施药方式防治大栗鳃金龟3龄幼虫。结果表明:用根部追肥器在土壤中注射40%辛硫磷乳油400倍液和50%敌·辛乳油300倍液防治大栗鳃金龟幼虫效果分别达到95.87%和97.96%,比用表面喷洒农药的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白龙江林区苗圃主要金龟子害虫种类21种,隶属于2科,12属。鳃金龟科占80.95%,丽金龟科占19.05%。地处白龙江上游的安子沟林场以小云斑鳃金龟、粗绿彩丽金龟、大栗鳃金龟、灰胸突鳃金龟为优势种;地处白龙江中游的沙滩林场以小云斑鳃金龟、粗绿彩丽金龟、大云斑鳃金龟、蓝边矛丽金龟、大栗鳃金龟、灰胸突鳃金龟为优势种。优势度指数均以7—8月最高。  相似文献   

3.
已知迭部林区苗圃金龟子种类17种,隶属于2科,10属。构成严重为害的种类有小云斑鳃金龟Polyphylla gracilicornis、粗绿彩丽金龟Mimela holosericea、大栗鳃金龟Melolontha hippocastani mongolica等。小云斑鳃金龟4年发生1代;粗绿彩丽金龟1年发生1代;大栗鳃金龟6年发生1代。苗木种类单一、定植时间长,导致圃地不能及时休闲轮作及施用未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是造成害虫发生的主要原因。成虫出土羽化高峰期在苗圃地设置250W高压汞灯对其成虫进行诱杀,当年虫口密度下降52.63%,苗木受害率下降58.54%。  相似文献   

4.
研究结果表明:云杉幼树主干新梢生长量损失率与大栗鳃金龟幼虫虫口密度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线性关系,虫口密度越大,云杉主干新梢生长量损失率越高;临夏州大栗鳃金龟幼虫田间治指标确定为3头/m2。  相似文献   

5.
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est Risk Analysis,简写PRA)方法,对大栗鳃金龟的国内外分布状况、潜在的危险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及危险性管理难度等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作出危险性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大栗鳃金龟在我国属中度危险的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6.
大栗鳃金龟自1985年首次在临夏太子山林区发生后,以5年为一周期于1990年、1995年定期发生。该虫以幼虫和成虫在土壤内越冬,也以幼虫和成虫对林木幼苗造成巨大为害。幼虫期采用50%辛硫磷乳剂600倍液、80%敌敌畏乳剂600倍液,防治效果达90%以上。成虫期采用黑光灯诱杀、人工捕捉,25%氧乐菊酿乳剂800倍液或“666”烟剂防治,均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观测,研究了大栗鳃金龟发育历期、越冬状况、幼虫周年垂直活动规律、成虫消长发生危害规律。采用回归与相关分析法、期距法、物候期法、有效基数预测法进行了发生期和发生量预测,经过3年实际应用预测结果和实际发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几种杀虫剂对大栗鳃金龟幼虫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8种杀虫剂对大栗鳃金龟幼虫进行室内药效试验,筛选出4种有效杀虫剂,并开展了田间防治试验。室内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施药10 d后,40%辛硫磷乳油0.125%药液和50%敌.辛乳油0.33%、0.167%药液处理防治效果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9.
黑绒鳃金龟(Maladeraorientals)是哲盟地区重要苗圃害虫之一。1993~1995年在新开河林场、鲁北林场对黑绒鳃金龟进行较系统跟踪调查,掌握了黑绒鳃金龟在哲盟地区的生活史,并利用期距法进行发生期预报。  相似文献   

10.
金龟子绿僵菌的生物学特性及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东北大黑鳃金龟幼虫僵尸体内分离出一株金龟子绿僵菌。系统研究了该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并对其对东北大黑鳃金龟幼虫的毒力进行了测定,获得了LD50、LT50毒力指标及回归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在对湿度保持在90%时,无光照条件下该菌株在PPDA培养基中生长良好,最适培养条件为温度25℃、pH值6-8。毒力测定表明,其对东北大黑鳃金龟幼虫具有高毒力,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加勒比松林地水土流失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阳江设点监测加勒比松林地水土流失状况。4年的监测结果表明:采伐后迹地采用除杂、炼山、挖大穴营造的加勒比松林,当年容易引起水土流失,其固体径流量和土壤养分流失量均显著大于无造林(对照)地;它们的年度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有随年度的增大而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鄱阳湖流域水土流失与森林生态环境控制管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西省水土流失集中分布于鄱阳湖水系的"五河"及其支流流域,流域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分别是坡耕地、工业生产建设废弃物,尤其以林业用地水土流失最为严重。森林资源年龄结构比例失调,林地逆转流失严重,森林利用与恢复方式单一,致使水土流失控制所需要的森林生态防护功能供给不足。为了遏止水土流失,必须调整人工林单一树种结构,重建防护功能较高的复合型森林生态系统,同时调整和改革现行不合理的森林经营管理模式,变革坡耕地土地利用方式,实施全流域坡耕地退耕还林生态恢复工程。  相似文献   

13.
贵州岩溶峡谷区石漠化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以喀斯特典型区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花江峡谷区为例,对未石漠化土地和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地中的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进行了测定,并计量分析了石漠化治理对土壤碳库的影响。结果表明:(1)未石漠化土地的土壤平均碳库总量比石漠化土地的高,石漠化土地的土壤平均碳库总量主要受植被类型和土层深度的影响,其影响程度大于石漠化程度的影响;(2)土地平均碳密度则与石漠化影响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呈非石漠化土地潜在石漠化土地石漠化土地,轻度石漠化土地中度石漠化土地重度石漠化土地极重度石漠化土地的变化规律;(3)通过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关岭县未石漠化土地和不同程度石漠化土地的面积发生了明显变化,对治理工程的碳汇效益计量分析表明,碳库增加量为724.00 t·km-2,仅增加的有机碳价值可达51.36万元·km-2,治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对珠防工程监测样地调查、测定的基础上,对工程二期幼林地近三年的土壤理化性状及保土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3~4年生的珠防工程幼林地的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比荒山高0.25%~1.41%、1.82%~3.15%和2.07%~4.56%;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分别在68.25g/kg~83.12g/kg和21.85cmol(+)/kg~30.60cmol(+)/kg之间,分别比荒山高25.0%~52.3%和15.6%~61.9%;珠防林幼林地的土壤侵蚀面积在1334~1538.4m^2之间,比荒山少45.2%~52.2%。通过估算,从2004年-2005年珠防二期工程共减少土壤侵蚀量5.03×10^4T。  相似文献   

15.
晋西北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空间分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土钻法对晋西北朔州地区杨树林、柳树林、草地3种植被类型0~600 cm土层土壤水分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平均含水量表现为草地杨树林地柳树林地。草地土壤平均含水量比杨树林地高1.25%,比柳树林地高1.9%。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先减小后上下波动,然后趋于稳定。0~100cm土层范围内,土壤水分变异系数大小为草地柳树林地杨树林地;在200~300 cm、400~500 cm土层范围内,变异系数表现为柳树林地草地杨树林地;300~400 cm、500~600 cm土层范围内,变异系数大小为柳树林地杨树林地草地。越靠近表层,土壤干化现象越严重,柳树林地干化现象最明显,含水量变化最剧烈,杨树林地次之,草地最稳定。  相似文献   

16.
通过收集大量闽江流域气象、地质、土壤、水文、水系、森林资源和人类活动等资料 ,揭示了闽江流域洪灾的成因 :自然条件 (即异常气候和蒲扇形水系等 )是直接原因 ,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 ,河床抬高 ,流域蓄洪能力下降 ,特别是森林资源质量的下降 ,引起的保土蓄水和阻洪滞洪功能的严重削弱 ,是根本原因。同时也分析了森林与水文的关系 ,揭示了森林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元谋干热河谷8种植被类型的林地土壤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通过对元谋干热河谷区加勒比松人工林、加勒比松 车桑子人工混交林、山合欢天然更新林、车桑子 山毛豆人工混交林、桉树人工林、草地、荒坡、膨胀土8种植被类型林地1 m土层内不同层次雨季(8月2日~9月2日)土壤水分含量的分析研究得出:在雨季8种植被类型林地土壤的水分含量均较低,因其土壤的物理性能较差,故蓄水保水能力也较差;各植被类型林地土壤的有机质、养分含量均极低,按照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标准,各植被类型林地土壤的养分含量均在6级以下。元谋干热河谷区林地土壤的贫瘠特性致使林木长势较弱,是造成其植被恢复困难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8.
流域治理与林业科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流域治理的概念和起源;介绍了欧洲、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治理流域的经验;阐述了流域治理与林业科学的关系。我国总结出了以流域为单元合理利用土地,以及水土保持的林草、农业技术、法律性措施的流域综合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氮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林地、园地和耕地3种土地利用类型,分析禹州市褐土土壤中氮素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0~15 cm土层中,矿化氮含量为:林地>园地>耕地;土壤表层(0~5 cm)硝态氮含量林地最高,显著高于园地和耕地,而土壤表层铵态氮含量园地和林地显著高于耕地;不同土层中的,林地、园地和耕地的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差异显著(P<0.05)。在林地和园地0~5 cm土层中,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10~15 cm土层,而耕地中硝态氮含量无显著差异,其中林地的硝态氮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3种土地利用类型铵态氮含量主要集中分布在土壤0~10 cm土层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