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瑞安市梅屿乡大棚番茄基地是我省颇具规模的番茄基地,常年种植大棚番茄600hm^2。该基地一直以来,以种植一季番茄为主,因连年种植,造成土壤板结、养分失调、病害严重,生产效益不太理想。近年来,当地农民积极探索高产高效的栽培模式,应用水稻、番茄水旱轮作、粮经结合的种植模式,使侵害番茄的病菌大幅度减少,病害发生减轻,生产效益大幅度提高。据2004年调查:该模式亩产番茄5869h,产值10564元。纯收入达7037元,是常规种植(品种为“合作903”)的2.38倍,还增收粮食613kg,实现粮经双丰收。该种植模式的推广,既解决了蔬菜基地农民的口粮问题,又为实现大棚番茄可持续、稳定发展找到了有效途径。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大棚番茄、水稻栽培模式,一般在上年水稻收获后耕翻土地,11月份进行番茄育苗,翌年2月中下旬定植于大棚,5月上旬至6月中旬采收上市。水稻在5月上旬育秧,6月中旬栽插,10月中下旬收割。番茄亩产5000公斤左右,平均销售价格2.2元/公斤,亩效益11000元,亩成本3500元,纯收入7500元;水稻亩产650公斤,单价1.8元/公斤,亩效益1170元,亩成本490元,纯收入680元。合计每亩纯收入8180元。  相似文献   

3.
瑞安市现有大棚番茄面积600hm2,品种以"合作903"为主,采用"水稻-番茄"的栽培模式,每666.7m2纯收入2948元。2003-2004年试种以色列FA-189番茄新品种,每 666.7m2纯收入达7037元,同样栽培模式下,种植"FA-189"的纯收入是种植"合作903"的2.38 倍。以色列FA-189番茄新品种的推广,引起我市番茄生产的一场大"革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沙县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推进种植结构调整,探索粮经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涌现出一批最佳或重点组合,西红柿—水稻模式是其中之一。据调查,应用这一模式,每667 m2产西红柿1500~2000 kg、水稻630多kg,年产值4500元以上,是种双季稻效益的3倍。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5.
2004年我们在岚下乡岚下村建立了百亩粮经轮作示范片,推广西瓜一稻高产栽培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测产,早季西瓜平均产量每亩2800kg,纯收入1200元:晚季水稻每亩平均产量480kg,纯收入600元。现把示范片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北京郊区蔬菜种植水平,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于2008年组织了秋大棚番茄高产高效竞赛活动,来自大兴、通州等6个区县的18户菜农参加了竞赛。在秋大棚番茄栽培管理的关键时期组织多次现场观摩和指导,使得农户种植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并取得了较高的产量和效益。参加竞赛的18个高产高效点平均667m2产量为5833.96kg,比全市平均667m2产量3962kg高出1872kg,增幅达47.2%;18个高产高效点平均667m2产值为8867.7元,比全市平均667m2产值5150.6元增加3717.1元,增幅达72.2%。秋大棚番茄高产高效竞赛活动的顺利完成,为北京市设施蔬菜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益经验,同时也促进了北京市设施蔬菜生产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7.
浦城是闽北山区农业大县,耕地复种指数较低,种植单一,效益不高。为了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难题,自1995年以来,浦城县政府积极调整粮经结构,大力发展烤烟生产,烤烟面积逐年扩大,目前种植烤烟已超过3000公顷。为了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在试验、示范基础上,近年来大力推广烤烟—水稻高产栽培模式。这种一年两熟栽培模式效益高,两季纯收入可达3000元左右;这种种植模式,还改变了以往只种一季水稻、效益  相似文献   

8.
番茄是我市大棚蔬菜生产中的主要作物,我市常年种植面积667hm2,品种以上海合作903为主,采用传统的栽培方式,因此,产量低、货架期短、效益不高。番茄长季节超高产栽培是将种植期延长到10个月以上。667m2产量可达1万kg以上,形成“种一茬,长一年”的省工省本、高产高效的周年种植方式。该技术是一项较先进的番茄设施栽培技术,2001年我们引入以色列无限生长型番茄新品种进行小面积试种,2002年至2003年开展了品比试验,确定了FA-189为当家品种,搭配易高产的FA-516。在引种成功的基础上,2004年在省农业厅作物局的统一部署下,建立了番茄长季节栽培…  相似文献   

9.
为更好地引导农民调整种植业结构,松溪县农业局从2000年开始引进早熟旱芋栽培获得成功,栽培面积逐年扩大,2004年全县共种植133.3hm^2。通过几年的示范、推广,已形成粮经高效高产栽培摸式,即把原来一年种植一季或两季水稻改为前作种早熟旱芋,后作种水稻,水稻收割后种菜(甘蓝)的三熟制。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张掖市充分利用钢架大棚进行蔬菜春提早、夏遮阳和秋延后种植,止2009年底,全市已建成钢架大棚400 hm2。为了提高钢架大棚蔬菜的生产效益,张掖市甘州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于2009年在梁家墩镇示范大白菜—番茄一年两茬栽培模式,大白菜产量达84 375 kg/hm2,产值112 500元/hm2;番茄产量112 500 kg/hm2,产值116 250元/hm2。扣除成本18 750元/hm2,纯收入达210 000元/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