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1种乡土树种在带状清理林地的早期生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调查了广东省博罗县带状清理造林地11种华南乡土阔叶树种幼树的早期生长和林地植物多样性。结果表明:西南桦(Betula alnoides)、红苞木(Rhodoleia championii)和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等幼树的早期生长较快,柳叶桢楠(Machilus salicina)、大头茶(Gordonia axillaris)和乐昌含笑(Michelis chapensis)等幼树的早期生长较慢。与常用的外来速生造林树种相比,大多数乡土树种生长较慢,因此生态公益林建设应选择1-2年生、高度约50cm左右的苗木较适宜。带状清理及早期抚育措施均有利于提高生态公益林的造林成活率,有必要继续开展适于不同树种的造林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2.
21种木兰科植物的造林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21种木兰科树种幼树在广东中山市生态公益林示范区的生长表现。结果表明:合果木、紫玉兰、白玉兰、木莲、灰木莲、黄兰、火力楠幼树在移植2a后均保持较高的树高、冠幅、地径生长速度;而桂南木莲、毛桃木莲、二乔木兰、白花玉堂春、天女花幼树在移植2a后树高、冠幅、地径生长速度较慢。  相似文献   

3.
红苞木引种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优良阔叶树种红苞木引种到广东省怀集县后,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种植于条件好的立地,16.5年生时平均树高11.8m,平均胸径15.9cm,蓄积量270.304m3/hm2,比作对照的本地树种马尾松的蓄积量大46.4%;在条件较差的立地,16.5年生时蓄积量也有126.712m3/hm2,比对照木荷的蓄积量大34.2%。引种的林分自然更新良好,天然下种的幼树生长良好;萌芽力强,可萌芽更新。该树种可作为用材林、生态公益林和风景林树种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2011年在普洱市思茅区木乃河,江城县曲水镇怒那村三棵桩小组、勐烈镇江边村半坡小组开展降香黄檀育苗和造林引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荒山造林,5年生平均树高4.09 m,平均地径5.21 cm,表明降香黄檀在普洱市荒山造林生长比较缓慢;而庭院种植的降香黄檀幼树生长较快,5年生平均树高5.71 m,平均胸径8.22 cm。所有试验的苗木均未发生霜冻现象,3年生幼树即开花结实,表明降香檀从原产地引种到普洱市南亚热带气候类型区,在海拔1 430 m以下地带能正常生长,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大头茶是热带、亚热带常绿树种。生长比较迅速,树高年平均生长为0.39m,前6年树高连年生长量较快,达0.5m以上。胸径年平均生长为0.32cm,在10年生以前,胸径生长较快,连年生长量可达0.94cm。该树种能适应干旱贫瘠的生境,可作为我省南亚热带山地绿化造林的先锋树种。本文对大头茶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分别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大头茶是热带、亚热带常绿树种。生长比较迅速,树高年平均生长为0.39m,前6年树高连年生长量较快,达0.5m以上。胸径年平均生长为0.32cm,在10年生以前,胸径生长较快,连年生长量可达0.94cm。该树种能适应干旱贫瘠的生境,可作为我省南亚热带山地绿化造林的先锋树种。本文对大头茶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分别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文化大革命前,我场采用加杨作主要造林树种。由于造林前没有细致整地,密度过大,造林后又缺乏抚育管理,因此树木生长不良,长势衰退,形成了“小老树”。经调查,11年生加杨林,平均树高仅3.5米,胸径4.6厘米;18年生的平均树高4.1米,胸径  相似文献   

8.
灰木莲等6种阔叶树种的早期生长表现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对6种阔叶树种进行造林生长比较试验,3年生林木生长调查结果表明:灰木莲和盆架子生长较快,蝴蝶果次之,再次是红千层和海南蒲桃,人面子生长最差。其中灰木莲表现最为突出,造林后3年生平均树高、地径、冠幅分别为450cm、10.5cm及350cm,可重点推广。  相似文献   

9.
通过采用随机块状混交的方式进行造林试验,并且采用样方调查方法观测各树种保存率、树高、胸径和冠幅来研究8个树种在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碳汇造林的早期生长表现。结果表明,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千年桐Vernicia montana保存率在90%以上,生长也最快,第3年生平均树高在3.0m以上,平均胸径分別为2.5 cm、3.7 cm;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生长不亚于前两种树种,但存活率较差;其次为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第3年平均树高超过2.2 m,平均胸径在2.3 cm以上;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生长相对较慢,3年生平均树高1.8 m左右,平均胸径只有1.4 cm;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 保存率不足20%且生长逐年变缓,表明这树种不适宜用于碳汇造林。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育苗、造林及病虫害试验调查,结果发现:(1)光皮桦播种裸根苗长势略优于小苗移栽培育的营养杯苗,2种小苗造林成活率无明显差异,裸根苗为97.22%,营养杯苗为98.25%;(2)光皮桦造林以2m×3m株行距纯林、造林后连续3a进行全林铲草和施肥的效果最好,造林第5a平均树高达12.04m,平均胸径达8.43cm,平均单株材积达到0.039 1m3/株;(3)1~5年生光皮桦幼林,易受光皮桦斑蚜、星天牛等病虫危害,其中以星天牛危害较为严重,3年生纯林总受害株率高达25%。光皮桦幼树被星天牛危害后枯死率极高,2年生幼树受害后枯死率达100%,3年生幼树受害后枯死率达的达75%。  相似文献   

11.
10种乡土阔叶树种造林效果初报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14  
在增城市营造了10种乡土阔叶树种的生态示范林,样地的早期生长结果显示,山乌桕、红锥、红苞木、枫香等树种生长较快,观光木、深山含笑、石栎和胡氏青冈等生长较慢,野外观察发现,夏季高温天气会灼伤观光木和合掌木幼嫩部分及叶片,这些植物的早期生长需要半荫蔽环境;个别秋枫植株受蚜虫侵害,生长受抑,因此造林初期需要重视虫害防治,针对乡土树种的特性,还对生态林造林和抚育技术的改进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选择赣无、长林与华硕等6个南方主要油茶品种进行引种适应性观测。结果表明:不同油茶品种的生长量差异较大;6个品种中,华硕和赣70生长较好,其树高年生长量分别达31 cm和27.8 cm,地径年生长量分别达2.56 cm和2.16 cm;赣无1、赣84-3、长林53和长林166生长量较小。6个品种种植后第1年树高生长量均高于第2年的,不同品种种植后第1年和第2年的生长量均有较大差异。油茶幼林期树高和地径的生长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夏季,秋季生长基本停止;4月中下旬与6月上旬各有1次生长高峰,7月中旬以后生长十分缓慢,8月生长几乎停止,直到9月上旬以后有少量生长。本研究可为油茶品种选择与种植经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尾叶桉、细叶桉、赤桉、粗皮桉、巨桉(简称桉树类,下同)和马占相思、粗果相思及薄果相思(简称相思类,下同)等8个树种,在水土严重流失的贫瘠丘陵地经7年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除巨桉和细叶桉在该立地生长较缓慢外,其余6个树种生长快,产量较高。尤其是尾叶桉和马占相思,7年生胸径年均生长量在1.0cm以上,单位面积生物量(地上部分鲜重,下同)为52.69t/hm2和43.67t/hm2。不同树种的生长比较:桉树类树种(除巨桉外)4年生以前胸径、树高和生物量生长均比相思类树种生长快,4年后相思类树种逐渐赶上或超过桉树类树种。性状生长高峰期分别为:胸径桉树类为2年生(细叶桉1年生)、相思类为3~4年生,树高桉树和相思类均为1年生,生物量桉树类为2~3年生、相思类为4~6年生。  相似文献   

14.
不同立地管理措施对2代杉木1年生幼林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关于现有人工林的地力衰退问题,在世界林学界范围内已得到基本一致的认同,但也有持不同意见者,有的将2代人工林的多种表现称之为“第2代效应”,包括品种改良和施肥等措施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及常规措施导致的负面影响在内,造成认识不同的原因在于试验的方法和数据...  相似文献   

15.
2019年3月,在浙江省温岭市采用1年生和2年生红豆树Ormosia hosiei实生苗造林,幼苗分别为地径2 cm带土球及营养钵苗、地径4 cm带土球截顶苗和全冠苗,于2019年10月测定苗木的高度、地径,分析不同试验处理(苗木规格、苗木类型、截干方式、施肥处理)对红豆树当年生幼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树干解析的方法,研究了自然生长条件下湘西巨紫荆树高、胸径、材积、生长率和胸高形数的生长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树龄的增长,巨紫荆树高、胸径、材积的总生长量逐步增加,20 a还未达到最大值;树高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在树龄15 a前都呈现出上升趋势,15 a后逐渐下降;胸径总生长量在20 a前随着树龄的增加几乎呈...  相似文献   

17.
观赏槭树的苗期试验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观赏槭树育苗试验表明,不同树种、种源间种实发芽率差异较大。发芽率较高的种类有樟叶槭(92%)、鸡爪槭(90%)、三角枫(90%),其次是复叶槭(85%)、红花槭(82%)、橄榄槭(76%)和元宝槭(75%);茶条槭、五角槭、罗浮槭发芽率均小于70%。1年生苗高生长量以复叶槭最大(113.98 cm),其次是三角枫(101.21 cm);樟叶槭和鸡爪槭1年生苗生长量中等,当年生长量分别为62.43 cm和71.74 cm;罗浮槭、青榨槭和橄榄槭1年生苗高生长量较小。季节生长节律有3种类型:橄榄槭、鸡爪槭、元宝槭、茶条槭等几种槭树表现为第1类型(前期生长型),即5月前苗木缓慢生长,6~7月进入速生期,7月以后苗木渐渐停止生长,速生期较短。复叶槭和青榨槭表现为第2种类型:1年生苗全年高生长有2次高峰,出现在6月和9月;樟叶槭和三角枫季节生长节律表现为第3种类型:5月生长缓慢,6月生长开始加快进入速生期,一直持续到8月底,速生期长。三角枫、橄榄槭、鸡爪槭、元宝槭、茶条槭、复叶槭和青榨槭等几种槭树表现出较强的抗寒性,樟叶槭和罗浮槭抗寒性较差。  相似文献   

18.
鹅掌楸人工林的丰产特性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闽北山地多种阔叶树的对比造林试验和鹅掌楸人工林经营研究表明,鹅掌楸具有适应性强、早期速生等丰产特性,是南方基地造林的优良阔叶树种。造林后第3年鹅掌楸即进入速生阶段,在较好的立地上,8年生时平均树高12.6m,平均胸径12.4cm,立木蓄积年生长量超过16m^3.hm^2。可利用较好的立地纯林经营,并根据培育目标设计不同的安植密度。在较差的立地上与桤木、木荷、杉木、建柏等混交效果较好。鹅掌楸叶大量多,不论纯林还是混交林对土壤培肥作用都很明显。  相似文献   

19.
通过持续15年对柚木进行试验育苗及大量生产性育苗,结果表明:种子催芽处理是柚木育苗成败的关键,催芽效果:综合处理法日晒夜浸法石灰浆浸沤法对照;苗木速生期在5~10月,苗木生长量占全年总生长量的73.3%;育苗节令选择4月最佳;幼苗分床以1~2对真叶移植为宜;全苗鲜重最能代表苗木的质量,现场操作的量化指标以苗木平均地径为主;D2.5 cm为Ⅰ级苗,D=1.5~2.5 cm为Ⅱ级苗,D1.5cm为Ⅲ级苗。  相似文献   

20.
不同栽植代数29年实生杉木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通过对南平溪后29年实生杉木不同连栽代数生长过程的分析,结果表明:1代和2代杉木在10年生前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生长量相近,此后,2代的生长迅速下降(早衰),29年生的平均单株材积比1代的下降4146%。3代杉木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一开始就比2代的差,但未出现大幅度的衰退现象,29年生的单株材积比2代的下降1770%。杉木栽植代数越少,生长高峰出现时间越早,峰值越大,速生期持续时间亦越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