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对相同鲜叶(1芽1叶初展)加工成8种名优绿茶(自然形茶、扁形条、龙井、供青、毛峰、碧螺春、眉茶、绿针),其茶多酚、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的分析结果表明,名优茶间差异较大。未经揉捻名茶(8种名茶中前3种未经揉捻)茶多酚含量高于经过揉捻的名茶;扁形茶中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高于其他名茶。叶绿素分析表明,名茶间Chla、Pya的差异较大,其次是Chlb,而Cda、Cdb、Pyb的差异较小。凡经揉格的名茶Chla的含量低于未经探捻的名茶(龙井制法的扁形茶除外),而Pya的含量则相反。加工工艺对名优绿茶主要品质化学成分的影响(文摘)@倪德江…  相似文献   

2.
福云6号不同加工工艺试制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福云6号春茶标准一芽二叶、一芽三叶鲜叶原料分别进行炒青、烘青、烘青加团揉三个不同加工工艺的试制。结果表明,同一原料加工成不同形状的茶叶间品质差异较大力 一芽二顺鲜叶原料加工的眉茶型品质最优,毛峰型决之,卷曲型较差;一芽三叶鲜叶原料的眉茶型最优,卷曲型次之,毛峰型较差。分析说明:福云茶区可适当加大炒青名茶制作 ,大宗绿茶生产可推广卷曲型茶加工工艺,改善干茶条索,以进一步提高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3.
制茶工艺对名优绿茶香气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用GC、GC/MS法分析了用同一鲜叶原料加工成的8种名优绿茶的香气组成。香型相似率分析表明,不揉捻的名茶与揉捻的名茶香型差异较大;凡经揉捻的名茶,它们之间香型比较接近,而未揉捻的名茶之间香型差异也较大,这说明加工工艺对香气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分析结果还表明,不揉捻的名茶加工工艺(尤其是龙井茶的制作工艺)更有利于香气品质的形成。文中就制茶工艺对香气影响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正>九华佛茶标准正在修订过程中,新的九华佛茶包括扁直形和卷曲形两种形状。新的标准定义是:九华佛茶产于池州市境内区域环境与九华山区域环境相似的茶区,茶园土壤成土母质以花岗岩或页岩分化物为主,以优质茶树良种鲜叶为原料,按照特定工艺加工而成的芽叶扁直或卷曲成条,色泽翠绿,内质香高味醇的优质绿茶。两种形状九华佛茶的区别在于做形,扁直形九华佛茶用6CLZ-80-12D型茶叶多用理条机和米棒子理条+压扁;卷曲形九华佛茶用揉捻机和解块机揉捻+解块。根据新的标准,九华佛茶的工艺流程是:鲜叶采摘→摊青→杀青→做形→烘干。1.鲜叶采摘  相似文献   

5.
大叶种芽叶肥壮、持嫩性好、白毫多,用它的芽头制成的扁形茶芽锋壮实挺秀、香味清醇。目前国内对这种扁形茶多采用手工或多功能机或机器配套制作,未曾见到采用振动理条机杀青、整形,制作扁形茶的报道。笔者通过近两年的试验,探索出全程(除烘干干燥外)用上洋牌6ch-60D型振动理条机,茶不出锅一次性呵成扁形茶的新工艺。采用该工艺制得的扁形茶外形扁直,白毫显露,嫩香持久,滋味鲜爽醇和,汤色绿亮,叶底嫩黄匀整。现将该工艺介绍如下。工艺流程:鲜叶摊放→杀青→理条→压扁做形→理条干燥→烘干干燥。鲜叶摊放 将采摘的大叶种芽头进厂后均匀…  相似文献   

6.
扁形名茶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云  李春华 《茶叶科学》1995,15(2):121-126
对影响扁形名茶氨基酸含量的因素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茶树品种是其主要的原因,7个品种鲜叶氨基酸总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尤其是游离氨基酸组分含量差异更加悬殊,高低可达1.5倍至20几倍;其次是鲜叶摊放,鲜叶摊放至含水量约70%时,由于蛋白质的水解作用,氨基酸总量及多数氨基酸组分含量均达到最大值,但摊放过度,其含量又会下降;第三是制茶工艺,与炒青和烘青工艺比较,半烘炒工艺的成茶中的多数游离氨基酸含量较高,炒青工艺次之,但3种工艺对氨基酸总量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不同处理与特种绿茶品质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特种绿茶大多采用幼嫩芽叶加工而成,各种水溶性成份高,且出茶时间早,多集中于春季,空气湿度大,成茶在产后贮藏销售过程中易吸湿、陈化乃至劣变,因此如何保持特种绿茶的品质日趋受到关注,为此本试验通过对特种绿茶进行复火、硅胶、类型和品种四种处理,从理化检测和感官审评两方面考察其品质变化,为有效防止其品质变化提供参考。1试验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以一芽二叶标准采摘福鼎大白茶(福大)和福云6号(福6)的鲜叶为原料分别制成条形、卷曲形和扁形三种类型供试茶样。1.2试验处理采用LS(4X2‘)混合正交试验设计,设有4个…  相似文献   

8.
《茶叶》2020,(2)
以‘中黄1号’为鲜叶原料,按不同摊放时间进行鲜叶成分分析和所制干茶品质分析。结果表明,鲜叶摊放至含水率69%,氨基酸含量增加明显,增幅达21.4%。茶多酚含量变化复杂,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过程波动大,酯型儿茶素类变化趋势与茶多酚相似,是影响的主要因素。用摊放鲜叶制成扁形绿茶,其化学成分变化和感官审评得分有明显的阶段性峰值,氨基酸含量递增到峰值出现波动,茶多酚、总糖、咖啡碱递增至峰值后出现明显回落,同时干茶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及综合得分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9.
漳平市南洋乡是福建省的茶叶之乡,中国名茶之一的水仙茶饼,即主产于该乡。水仙茶饼原产于漳平市双洋镇中村村,后遍布全市各地,而以南洋乡、双洋镇中村村、新桥镇为主要产区。至今已有八、九十年的历史,在闽西、闽南、厦门及广东等地久负盛名。水仙茶饼系采用水仙茶树鲜叶,按乌龙茶初制加工技术,将杀青、揉捻后茶青,用木模压成“四方”饼形,用白纸包紧,文火慢烤,而制成毛茶。其工艺独特,品质优良,具有香高、味醇、耐泡、回甘等特点。从八十年代起,南洋乡水仙茶饼先后12次获得福建省名茶奖和毛茶优质奖,被列为福建省名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福鼎白茶种类及加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阙玉林  林代兴 《中国茶叶》2008,30(11):34-35
福鼎白茶产于被誉为“中国白茶之乡”和“中国名茶之乡”的福建省福鼎市,以原产于福鼎太姥山的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鲜叶按白茶加工工艺精制而成。由于品质优异,保继功效突出,白茶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社会知名度也越来越高。福鼎白茶远销欧美、东南亚地区,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不同水分条件下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对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的影响,试验以福鼎大白茶(Fuding Dabaicha)为材料,采用温室盆栽法,分别设置正常水分(WW)和干旱胁迫(DS)两个水分条件,研究单接种AM真菌幼套近明球囊霉(Clariodeoglous etunicatum)(+AMF)与不接种(-AMF)处理对福鼎大白茶实生苗叶片数、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和蔗糖、果糖、儿茶素、氨基酸等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论水分条件如何,接种AM真菌处理均显著促进了福鼎大白茶实生苗生长,增加了叶片数量和各部分(叶片、茎、根系)生物量,并提高了茶叶品质;与不接种AM真菌(-AMF)相比,茶树叶片蔗糖、葡萄糖、果糖、儿茶素、氨基酸和茶多酚的含量分别增加了7.73%~21.92%、28.49%~53.44%、6.13%~9.59%、18.97%~23.48%、31.29%~39.11%和6.77%~26.32%。接种AM真菌处理在干旱(DS)条件下效果更为显著,干旱抑制了AM真菌对茶苗根系的侵染和茶苗生长,降低了茶叶品质。接种AM真菌能显著缓解这种抑制效应,同时促进茶叶有机物质积累。此外,接种AM真菌还显著上调了干旱胁迫(DS)下茶树叶片谷氨酰胺脱氢酶基因(CsGDH)、谷氨酰胺α-酮戊二酸氨基转移酶基因(CsGOGAT)和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CsHGMR)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在不同水分条件,特别是干旱(DS)条件下,可通过显著上调相关基因的表达来促进茶树的生长,改善茶叶品质。  相似文献   

12.
将不同揉捻工艺处理的绿茶原料加工成绿茶饮料,比较其浸出特性以及品质稳定性。研究表明,边烘边揉处理样的浸出特性较好,浸提10 min时茶多酚浸出量约为60 min时的92.9%;在4℃、37℃下贮藏7 d后,4种揉捻工艺处理中以边烘边揉、趁热揉捻处理样的氨基酸总量、色差值(L、–a/b)和感官品质得分较高,稳定性较好;灭菌后边烘边揉、趁热揉捻处理样的EGCG、GCG等酯型儿茶素总量相对较低。综合分析,饮料用原料茶的揉捻工序宜采用边烘边揉等热揉工艺。  相似文献   

13.
我国名优茶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94~2011年连续九届3948只"中茶杯"名优茶评比茶样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六大茶类名优茶均呈现发展态势,绿茶是发展的主茶类,乌龙茶、黑茶稳步增长,红茶、白茶和黄茶呈恢复性增长。四大茶区中,江南茶区获奖率最高,发展势头强劲;浙江名优茶产业引领我国名优茶发展,江苏名优茶总体质量位居全国前列,山东显现强烈的市场竞争意识,福建、四川、湖北、贵州、广东和安徽等省也占重要地位。无性系品种茶样比例不断提高,福鼎大白茶、白叶一号、福鼎大毫茶、龙井系列品种等是主要无性系良种。名优茶质量不断提高,但外形同类化趋势明显;卫生安全状况良好,有机茶发展较快;名优茶机制率、按标准生产率和商标持有率等逐年提高到比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探究不同茶树品种原料对青砖茶品质的影响.采用13个不同茶类适制性品种的原料制成青砖茶,采用感官审评评价茶叶感官品质,通过化学分析和GC-MS法比较分析主要品质成分及香气成分含量.结果表明,不同茶树品种原料制成的青砖茶主要品质成分差异显著,迎霜、乌龙2号和4号品种原料加工的青砖茶水浸出含量、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和可溶性...  相似文献   

15.
不同茶树品种制绿茶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不同茶树品种制绿茶在常温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规律,以保靖黄金茶1号、保靖黄金茶2号和福鼎大白茶3个茶树品种制成炒青绿茶为材料,密封贮藏于避光室温环境中,分析不同贮藏时间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保靖黄金茶1号、保靖黄金茶2号和福鼎大白茶制绿茶贮藏过程中茶多酚含量(降幅分别为13.96%、15.86%和26.29%)和水浸出物含量(降幅分别为9.81%、10.00%和16.28%)均显著降低,且前两个月降幅较大;氨基酸含量总体下降(降幅分别为20.87%、23.50%和37.94%),其中贮藏第四个月出现小幅上升;咖啡碱含量前3个月的下降幅度(降幅分别为7.99%、10.82%和13.84%)较大,此后变化幅度减小;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降幅分别为15.92%、17.81%和28.49%);可溶性总糖含量呈现先高后低的波浪形变化,并且香气、汤色、滋味等感官审评指标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三个品种间比较,保靖黄金茶1号、保靖黄金茶2号所制绿茶在贮藏过程中的主要生化成分下降幅度显著低于福鼎大白茶,表现出较好的化学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16.
白茶室内自然萎凋不同品种鲜叶水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鼎大白茶和黄旦品种1芽1~2叶鲜叶为原料,比较2个品种鲜叶在室内自然条件下萎凋过程中的水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福鼎大白茶鲜叶萎凋失水的速度快于黄旦,鲜叶萎凋失水速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与温度成正比,与环境相对湿度成反比的规律。讨论了不同品种鲜叶萎凋过程中水分变化的规律及其与白茶品质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绿茶新品种“佛香2号”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云秀  黄玫  杨兴荣  张艳梅  李友勇 《茶叶》2010,36(4):210-212
采用人工杂交育种方法,1978年以国家级良种云抗14号和福鼎大白茶为亲本,通过人工授粉,从杂交F1材料中单株选择,经过多年的品种比较试验、区域性试验,2003年选育出具高香、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制名优绿茶的杂交新品种佛香2号,适宜在云南大叶茶种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以3个紫化茶树品种(系)(紫福星1号、紫娟、红叶1号)、2个绿叶品种(肉桂、福鼎大白茶)以及1个白化品系(白鸡冠)为供试材料,对主要呈色物质(花青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以及三类植物激素[脱落酸(ABA)、茉莉酸(JA)、水杨酸(SA)]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紫化茶树品种的花青素和ABA含量普遍较高,两者呈极显著正相关;ABA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则呈显著负相关。通过分析紫化茶树不同叶位的ABA与花青素含量,结合两者相关基因在不同叶色茶树叶片中的表达情况显示,ABA对茶树花青素合成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湘波绿和四川古蔺牛皮茶为亲本,采用人工杂交方法,通过系统选种程序育成茶树新品种湘牛大叶茶。多年试验结果表明,湘牛大叶茶为大叶类,中生种,芽叶肥壮、持嫩性强,产量较高;内含物丰富,春季一芽二叶水浸出物42.55%、茶多酚28.00%、氨基酸3.77%;制红、绿茶品质兼优,特别是制红茶花果香高长、持久;抗寒、抗旱、抗病虫能力均较强,是高香型优质大叶红茶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闵彩云  贾尚智  金孝芳  陈勋  石亚亚  毛迎新 《茶叶》2010,36(4):208-209,212
以龙井43自然杂交后代为育种材料,采用单株选择,无性繁殖,品比试验育成茶树新品种20-3-2。经多年的观察和比较试验结果,20-3-2一芽一叶期、制茶品质与福鼎大白茶(CK)相仿;氨基酸含量4.1%;鲜叶产量比CK增产72%;抗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