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信息广场     
国家级任丘四大家鱼良种场顺利通过复验评审2008年12月11日,受农业部渔业局委托,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组织了由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魏宝振站长、邓伟副站长、苗种处胡洪浪处长、祁茸同志、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孙孝文研究员组成的复查验收组,对河北省国家级任丘四大家鱼良  相似文献   

2.
瞭望塔     
《中国水产》2000,299(10)
石首老河国家级“四大家鱼” 原种场挂牌 8月17日,经农业部渔业局组织专家进行实地考评验收,国家级湖北石首老河长江“四大家鱼”原种场被准予挂牌。 石首老河长江“四大家鱼”原种场位于长江水系荆江中段故道及湖北省淡水养殖腹地,总面积571.2公顷,生态环境十分优越,具有辐射性较强的区位优势。为进一步利用资源,扩大长江“四大家鱼”原种生产,提高渔业良种水平,1996年7月农业部渔业局批准建设,1999年9月项目工程全面竣工,总投资520万元。 由研究员张幼敏、桂建芳等 14人组成的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  相似文献   

3.
<正>科学养殖进驻洪泽湖绿色水产走向全世界江苏洪泽湖水产良种发展公司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洪泽湖东北岸,距离G25高速、宁连一级公路、洪泽县城均不到十公里,水陆交通十分便捷。自1998年起,良种场以中科院水生所和江苏省水产技术推广站为技术依托单位,致力于异育银鲫亲本选育工作,水生所桂建芳研究员作为项目的首席专家提供技术指导。每年向省内外良种场供应方正银鲫、异育银鲫后备亲本几十万尾,兴国红鲤十万尾。公司依托现有国家级江苏洪泽湖水产良种场一千两百亩基地开展鲫鱼、沙塘鳢、鮰鱼、鳜鱼及四大家鱼等淡水鱼苗生产,同时新开发出近五百亩养殖场进行洪泽湖大闸蟹  相似文献   

4.
2008年12月11日.受农业部渔业局委托,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组织了由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魏宝振站长、邓伟副站长、苗种处胡洪浪处长、祁茸同志、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孙孝文研究员组成的复查验收组,对河北省国家级任丘四大家鱼良种场进行了自2003年挂牌以来良种生产经营情况的全面复查。  相似文献   

5.
我国渔业将重点建设六大体系农业部提出,“九五”期间我国渔业生产要重点抓好六大体系建设。水产原良种体系重点建设好国家级区域性的,以四大家鱼为主的原良种场,以及一批名特优水产国家级良种示范基地、水产种质监测中心和引种中心;水产科教及标准化体系在完善现有国...  相似文献   

6.
异育银鲫是以方正银鲫为母本,兴国红鲤为父本的杂交子代,其生长速度较方正银鲫快34.7%,较其他鲫鱼与兴国红鲤的杂交子代快10%。异育银鲫具有良好的生长优势和经济性状,深受市场欢迎。但由于多年来品种混杂,亲本退化,失去了原种亲本杂交的生长优势,生长速度明显下降,商品鱼价格偏小,直接影响到生产经济效益。为此,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于1998年将“异育银鲫的亲本引进”列入三项更新工程项目,该项目由江苏省水产技术推广站与泰兴市水产良种场、洪泽县水产良种场及金坛市水产技术指导站共同承担。  相似文献   

7.
长江是我国四大家鱼的主要产地。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兴建,将使长江水域生态系统发生很大的变化。为研究葛洲坝水利枢纽对长江水产资源的影响,国家水产总局组织了沿长江六个省、市的有关单位进行长江四大家鱼产卵场的调查。在家鱼繁殖期间进行有关家鱼产卵场的变动、鱼苗数量变化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扬州市邗江区长江系家鱼原种场始建于二十世纪70年代初,1982年开始进行长江系“四大家鱼”原种亲本的选育工作,1987年被江苏省水产局定名为“邗江县长江系家鱼原种场”,1998年4月经农业部“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验收合格被评为“国家级水产原种场”。该场自从获得国家级水产原种场资格以来,紧紧咬定农业部渔业局下达的选育目标,严格执行“四大家鱼”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扎扎实实开展工作,使长江系“四大家鱼”原种亲本选育的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一、长江天然苗的引进和夏花培育该场199…  相似文献   

9.
建立和完善水产良种体系,是做好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和水产良种选育、扩繁和推广普及工作的必要条件。在省局的全面部署和认真指导下,在各级水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及水产种苗生产企业的积极努力下,全省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的创建工作正在稳步、有序开展。沧州市黄骅鑫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邱县勃氏雅罗鱼良种繁育中心和永年县广府水产苗种场等水产种苗生产企业,积极申请加入省级水产原良种场队伍,分别努力创建省级南美白对虾良种场、雅罗鱼良种场和淡水良种场。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松江区水产良种场始建于1984年,是区农委属下主要从事水产良种繁育的一个事业单位,1999年被评为市级水产良种场,建立了市团头鲂“浦江1号”保种基地。2003年7月通过国家级水产良种场的验收。该场现有固定资产659万元,养殖水面630亩,其中:亲鱼培育面积250亩,特种水产养殖面积200亩,休闲渔业面积180亩。该场的综合经济实力较强,年创利在40万元以上。现有团头鲂“浦江1号”亲本3121组,后备亲本1099组;长江水系“四大家鱼”原种亲本1286组,后备原种亲本366组;异育银鲫亲本10000尾。年生产各类鱼苗8亿尾,其中团头鲂“浦江1号”鱼苗2亿尾。…  相似文献   

11.
<正> 受农业部渔业局委托,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会员会秘书处按照《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资格验收办法》的规定,于2003年3月21日,组织有关专家对河北省任丘四大家鱼良种场的基本建设项目、产品质量和各项管理  相似文献   

12.
<正>近几年随着四大家鱼鱼苗价格越来越低,亲鱼池繁育苗种已无利润,出于企业发展的需要,在国家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针指导下,2018年我们对养殖品种和结构进行调整,在四大家鱼亲鱼池塘套养南美白对虾,现将养殖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点昆山市澄湖水产良种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3.
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历时10余年研发培育出来的异育银鲫第三代新品种,2008年获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颁发的水产新品种证书。该鱼体色银黑,鳞片紧密,不易脱鳞;生长速度快。近年来,由于受养鱼管理工资、饲料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养鱼成本提高,效益下滑甚至出现亏损。  相似文献   

14.
正该场建于1985年3月,2001年5月被确定为江苏省洪泽湖渔业管理委员会洪泽湖养殖科学试验场、洪泽湖放流苗种基地,2002年5月挂牌建立中科院水生所水产良种引繁中心,2006年被农业部批准为国家级良种场。现年可生产异育银鲫、"四大家鱼"及名特优等各种水产苗种20亿尾。该场主要提供异育银鲫"中科3号"(水花、乌仔、夏花大规格鱼种);四大家鱼(水花、夏花、大规格鱼种);鳊鱼和澳洲龙虾苗种。  相似文献   

15.
正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我国科研人员从筛选出的少数银鲫优良个体经异精雌核发育增殖、多代生长对比养殖试验评价培育出来的异育银鲫第三代新品种,2008年获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颁发的水产新品种证书。选育出的异育银鲫"中科3号"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近年来,异育银鲫"中科3号"在全国各地得到大面积推广,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很受欢迎的名优鲫鱼养殖品种,也是农业部公布的适宜推  相似文献   

16.
《渔业现代化》1984,(1):14-14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工程研究所从1981年起进行水声遥测跟踪鱼类装置的研制工作,并与长江水产研究社合作,在宜昌地区渔业技术推广站积极支持与配舍下,连续3年进行长江中华鲟和巩河水库四大家鱼的跟踪试验,效果良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5月15日,从福建省顺昌县农业局获悉,2018年年初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从湖北引进,保存在福建省顺昌县兆兴鱼种养殖有限公司的水产新品良种异育银鲫"中科5号"亲本,经过驯养、选育和人工催产繁育,已成功繁育出680多万尾水花鱼苗,即将上市供应。目前,水产新品良种异育银鲫"中科5号""人工繁育批量生产工作还在有条不紊进行中。据介绍,水产新品良种异育银鲫"中科5号"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所桂建芳院士团队最新培育  相似文献   

18.
我国自1958年鲢、鳙鱼人工繁殖试验成功之后,随之草鱼和青鱼的人工繁殖也于60年代初期相继获得成功,至此,我国四大家鱼的人工繁殖全部获得成功。家鱼人工繁殖的成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水产科技最为突出的成果,它结束了淡水养鱼长期仰仗到江河捞天然苗的局面,从根本上解决了四大家鱼的鱼苗供应问题,使我国淡水养鱼进入了一个稳步大发展的崭新时期。  相似文献   

19.
“四大家鱼”的产卵、繁殖与水文、水力学条件密切相关。以长江黄石段“四大家鱼”产卵场为例,采用河道平面二维数学模型预测分析不同特征流量下戴家洲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后对本江段流态、水位、流速等水文变化的影响,进而研究航道整治工程对“四大家鱼”产卵场的影响。研究表明,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后,最枯流量下,3道潜丁坝均在水面2.5m以下,不会对鱼类产生阻隔;潜丁坝区域从洪峰开始上涨到最高时,流速最大变化为-0.038~-0.05m/s,占产卵流速4.2%~15.2%;水位变化3~5mm。工程运行后基本不改变“四大家鱼”适宜产卵流速,基本不会影响“四大家鱼”现有产卵场所需的产卵水文条件。  相似文献   

20.
鲻鱼是咸淡水鱼类,对环境适应性很强,食性广,生长快,它是水产养殖的好品种之一,与四大家鱼一起混养不但不受影响,而且能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